词条 利沃尼亚战争

利沃尼亚战争

利沃尼亚战争,是1558年至1583年间为争夺古利沃尼亚(现今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国土)控制权而引发的战争。

1558年-1578年初,俄罗斯成功击溃利沃尼亚联邦,占领当地。但此举刺激了周边国家,因此丹麦-挪威、瑞典王国以及立陶宛-波兰联盟之后相继对俄宣战,终于逆转了战争的情势。

1582年下旬,俄国在战势失利的情况下被迫与波兰媾和,双方签订停战协定,俄国割让利沃尼亚和波洛茨克的所有领土予波兰和立陶宛。翌年俄国再与瑞典签订普柳萨停战协定,利沃尼亚北部及几乎所有英格里亚的土地皆归瑞典,瑞典并可保有爱沙尼亚大公国。俄国最终一无所获。

利沃尼亚战争简介资料
联军:格特哈德·克特勒、弗雷德里克二世、埃里克十四世、约翰三世 、西吉斯蒙德二世、斯特凡·巴托里、俄方:伊凡四世
波罗的海沿岸
利沃尼亚联邦、丹麦-挪威、瑞典帝国、波兰立陶宛联邦、俄罗斯沙皇国
爱沙尼亚、立陶宛、俄罗斯
现代
丹麦-挪威、波兰-立陶宛和瑞典联军胜利,爱沙尼亚割让予瑞典;利沃尼亚、库尔兰和瑟米利亚割让予波兰-立陶宛;萨列马岛割让予丹麦-挪威
1583年8月10日
1558年1月22日
利沃尼亚战争相关文献
利沃尼亚十字军入侵
战争史对利沃尼亚人和拉脱维亚人的征服(1198年-1209年)公元1200年的波罗的民族教皇塞莱斯廷三世在1193年征召十字军向北欧的异教徒进攻。13世纪初,来自神圣罗马帝国北部的德意志十字军建造里加(现在拉脱维亚首都)城堡,并成立宝剑骑士团。在居住于位于道加瓦河和高加河上建立的商道两边的信奉异教的利沃尼亚人昄依时,主教里加的阿尔伯特建立骑士团以支援里加主教区。从它的建立,这个自以为公义的骑士团趋向于不理它假定的主教的封地。送贡金给东斯拉夫波洛茨克公国而且经常进攻南部邻居瑟米利亚人的土著利沃尼亚人当时认为低地德意志人(萨克森人)是很有用的盟友。第一位接受洗礼的有名的利沃尼亚人是他们的首领卡波。因为德意志人的控制收紧,利沃尼亚人反抗十字军和洗礼过的首领,但是起义被镇压下来。卡波留在了十字军同盟,直到1217年圣马太日之战战死。在1209年重要的道加瓦河商站萨拉斯皮尔斯,科克尼斯,赛皮尔斯,杰
查看全文
利沃尼亚战争
序幕利沃尼亚战争爆发前夕,利沃尼亚因内部斗争国力衰败,对外既无强大国防、也没有外援,四周又被遵循领土扩张政策的帝国环绕。历史学家罗伯特·弗拉斯特曾如此描述这个动荡波动的区域:“利沃尼亚因国内争斗耗损国力,同时又受邻国政治谋略的威胁;它没有任何抵抗侵袭的能力。”又,如历史学家罗伯特·尼斯贝特·贝恩所写:“原为蛮族势力范围之间一个坚实、自给自足、不可征服的军事殖民地,但随着骑士团衰败而陷入混乱,引起波罗的海三大强权觊觎,而夺取波罗的海统治权的第一步就是控制利沃尼亚。”16世纪50年代的利沃尼亚政局动荡。里加大主教威廉·冯·布兰登堡和骑士团首领亨利•冯•盖伦(HeinrichvonGalen)在外交方面有着不同的主张。前者亲波兰;而后者倾向于与俄和解。1556年,骑士团新首领威廉•冯•符尔斯腾堡(WilhelmvonFürstenburg)将大主教囚禁。利沃尼亚内政因波兰的卷入而扩大化。大主教的
查看全文
利沃尼亚骑士团
利沃尼亚骑士团团长利沃尼亚骑士团团长和条顿骑士团大团长一样,是由他的骑士同伴选出,任期终身。大团长掌握最高权力,其建议也会被认为是跟命令一样。条顿骑士团大团长并不限制当地的权力,他很少去利沃尼亚,也很少派使节管理。赫尔曼·巴尔克1237年–1238年迪特里希·冯·格吕宁根1238年–1242年迪特里希·冯·格吕宁根1244年–1246年安德烈亚斯·冯·斯提尔兰1248年–1253年安诺·冯·桑格尔绍森1253年–1256年布尔哈尔德·冯·霍尔恩豪森1256年–1260年沃纳·冯·布列陶森1261年–1263年康拉德·冯·曼德尔恩1263年–1266年奥托·冯·卢特尔伯格1266年–1270年瓦尔特·冯·诺尔特肯1270年–1273年厄恩斯特·冯·拉斯伯格1273年-1279年康拉德·冯·福伊希特万根1279年–1281年维尔肯·冯·恩多尔普1281年–1287年康拉德·冯·赫尔佐根斯泰因1...
查看全文
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王国
简史12世纪中叶,基辅罗斯在草原民族(主要是波洛夫齐人)的打击下和罗斯王公的内讧中已十分衰弱。据说12世纪中叶基辅附近的切尔尼戈夫已荒无人烟。基辅附近的居民往更为安全的加利西亚地区和伏尔加河上游移动。这也造成了俄罗斯两大新势力——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王国和弗拉基米尔大公国的形成,前者发展为后来的乌克兰民族,后者发展为后来的俄罗斯民族。13世纪蒙古人和立陶宛人入侵以后,蒙古占领区独立发展成现代俄罗斯民族,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王国最终被波兰和立陶宛瓜分。但加利西亚-沃里尼亚居民后来形成小俄罗斯民族(乌克兰民族)的雏形。
查看全文
利沃尼亚语
利沃尼亚语字母利沃尼亚语字母有39个,是由拉脱维亚语字母和爱沙尼亚语字母混合而成的。利沃尼亚语字母:A/a,Ā/ā,Ä/ä,Ǟ/ǟ,B/b,D/d,Ḑ/ḑ,E/e,Ē/ē,F/f,
查看全文
利沃尼亚战争相关标签
波兰战争
十六世纪战争
立陶宛战争
丹麦战争
立窝尼亚战争
瑞典战争
俄罗斯战争
全战争Allwar
家族谱大览
利氏宗谱 [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河南堂, 清同治12[1873](松风阁梓行). 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始祖(一世) : 利金汤. 肇基利公五郎. 原南雄府保昌县人,后迁嘉应州黄泥湖. 派祖(5世) : 利必瑶. 文兴公第七子. 下有一子 : 利侃. 侃公下四子 : 利汴 ; 利泊 ; 利江 ; 利浩,号忠简. 此谱仅含汴; 浩二房资料. 浩公下三子 : 利朝宰,号居所 ; 利朝望,号尊所 ; 利朝爱,号任所. 此谱主要含朝爱公第二子利顺夫; 及第五子利习夫之下世系资料. 二大支祖 : (明) 利顺夫,号方俊 ; 利习夫,号方贤. 顺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学(居奉新白水) ; 利日著(居奉新石喿面) ; 利日飏(迁义宁州). 皆为其重公之子. 习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伟,名和,字元霖. 为其相公第三子. 派号 : 金仲三文瑶 侃沐(浩)朝夫士 其日国家大 盛万世崇宗 祖德立应用 可念源远功 在明安迪广 由曰永亨昌 忠信和为贵 仁厚自兴隆. 散居地 : 广东省东莞县; 江西省奉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利氏宗谱 [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河南堂, 清同治12[1873](松风阁梓行). 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始祖(一世) : 利金汤. 肇基利公五郎. 原南雄府保昌县人,后迁嘉应州黄泥湖. 派祖(5世) : 利必瑶. 文兴公第七子. 下有一子 : 利侃. 侃公下四子 : 利汴 ; 利泊 ; 利江 ; 利浩,号忠简. 此谱仅含汴; 浩二房资料. 浩公下三子 : 利朝宰,号居所 ; 利朝望,号尊所 ; 利朝爱,号任所. 此谱主要含朝爱公第二子利顺夫; 及第五子利习夫之下世系资料. 二大支祖 : (明) 利顺夫,号方俊 ; 利习夫,号方贤. 顺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学(居奉新白水) ; 利日著(居奉新石喿面) ; 利日飏(迁义宁州). 皆为其重公之子. 习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伟,名和,字元霖. 为其相公第三子. 派号 : 金仲三文瑶 侃沐(浩)朝夫士 其日国家大 盛万世崇宗 祖德立应用 可念源远功 在明安迪广 由曰永亨昌 忠信和为贵 仁厚自兴隆. 散居地 : 广东省东莞县; 江西省奉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利氏宗谱 [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河南堂, 清同治12[1873](松风阁梓行). 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始祖(一世) : 利金汤. 肇基利公五郎. 原南雄府保昌县人,后迁嘉应州黄泥湖. 派祖(5世) : 利必瑶. 文兴公第七子. 下有一子 : 利侃. 侃公下四子 : 利汴 ; 利泊 ; 利江 ; 利浩,号忠简. 此谱仅含汴; 浩二房资料. 浩公下三子 : 利朝宰,号居所 ; 利朝望,号尊所 ; 利朝爱,号任所. 此谱主要含朝爱公第二子利顺夫; 及第五子利习夫之下世系资料. 二大支祖 : (明) 利顺夫,号方俊 ; 利习夫,号方贤. 顺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学(居奉新白水) ; 利日著(居奉新石喿面) ; 利日飏(迁义宁州). 皆为其重公之子. 习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伟,名和,字元霖. 为其相公第三子. 派号 : 金仲三文瑶 侃沐(浩)朝夫士 其日国家大 盛万世崇宗 祖德立应用 可念源远功 在明安迪广 由曰永亨昌 忠信和为贵 仁厚自兴隆. 散居地 : 广东省东莞县; 江西省奉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利氏宗谱 [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河南堂, 清同治12[1873](松风阁梓行). 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始祖(一世) : 利金汤. 肇基利公五郎. 原南雄府保昌县人,后迁嘉应州黄泥湖. 派祖(5世) : 利必瑶. 文兴公第七子. 下有一子 : 利侃. 侃公下四子 : 利汴 ; 利泊 ; 利江 ; 利浩,号忠简. 此谱仅含汴; 浩二房资料. 浩公下三子 : 利朝宰,号居所 ; 利朝望,号尊所 ; 利朝爱,号任所. 此谱主要含朝爱公第二子利顺夫; 及第五子利习夫之下世系资料. 二大支祖 : (明) 利顺夫,号方俊 ; 利习夫,号方贤. 顺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学(居奉新白水) ; 利日著(居奉新石喿面) ; 利日飏(迁义宁州). 皆为其重公之子. 习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伟,名和,字元霖. 为其相公第三子. 派号 : 金仲三文瑶 侃沐(浩)朝夫士 其日国家大 盛万世崇宗 祖德立应用 可念源远功 在明安迪广 由曰永亨昌 忠信和为贵 仁厚自兴隆. 散居地 : 广东省东莞县; 江西省奉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利氏宗谱 [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河南堂, 清同治12[1873](松风阁梓行). 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始祖(一世) : 利金汤. 肇基利公五郎. 原南雄府保昌县人,后迁嘉应州黄泥湖. 派祖(5世) : 利必瑶. 文兴公第七子. 下有一子 : 利侃. 侃公下四子 : 利汴 ; 利泊 ; 利江 ; 利浩,号忠简. 此谱仅含汴; 浩二房资料. 浩公下三子 : 利朝宰,号居所 ; 利朝望,号尊所 ; 利朝爱,号任所. 此谱主要含朝爱公第二子利顺夫; 及第五子利习夫之下世系资料. 二大支祖 : (明) 利顺夫,号方俊 ; 利习夫,号方贤. 顺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学(居奉新白水) ; 利日著(居奉新石喿面) ; 利日飏(迁义宁州). 皆为其重公之子. 习夫公下奉新祖(12世) : (清) 利日伟,名和,字元霖. 为其相公第三子. 派号 : 金仲三文瑶 侃沐(浩)朝夫士 其日国家大 盛万世崇宗 祖德立应用 可念源远功 在明安迪广 由曰永亨昌 忠信和为贵 仁厚自兴隆. 散居地 : 广东省东莞县; 江西省奉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利氏族谱
原书: 稿本, 民国63[1974]叙. 24面 : 世系表. 始祖 : (明) 利明学,号圣山. 散居地 : 广东省钦县青塘乡; 及台湾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