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钦县

钦县

钦县,中国旧县名。

1911年由钦州直隶州改制,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城区。原属广东省,1952年改隶广西省。1955年复属广东省。1963年撤销,改设钦州壮族自治县。

钦县相关文献
安徽省-淮南-寿县蒋钦
蒋钦(?-220年),字公奕,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汉末东吴名将。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会稽贼吕合、秦狼等,徙讨越中郎将。又与贺齐并力讨平黟贼。从征合肥,因功迁荡寇将军,领濡须督。后召还都拜右护军,典领辞讼。蒋钦贵守约,性豁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讨伐关羽,蒋钦率领水军入沔水。回军途中病逝。从平江东蒋钦在孙策率众投靠袁术时就已跟随孙策,孙策到江东后为别部司马,并带兵,与孙策转战征伐,平定三郡,又随从孙策平定豫章。被调任葛阳县县尉,历任三个县的县长,讨伐平定盗寇,被升为西部都尉。会稽郡冶地的贼寇吕合、秦狼等作乱,蒋钦领兵讨击,于是生擒吕合、秦狼,五县被平定,转任为讨越中郎将,以经拘、昭阳两县作为封地。贺齐讨伐黟县贼寇时,蒋钦督率万兵,与贺齐合力进击,黟县贼寇被平定。忘私举贤起初,蒋钦驻守宣城,曾讨击豫章贼寇。芜湖县县令徐盛收捕到蒋钦手下...
查看全文
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宋钦
宋钦族名宋阳举,蒙古名宋蒙古歹,元朝水东草塘司(今贵州瓮安草塘)人。元靖江路总管宋阿重之孙。原世袭草塘平夷宣抚使司宣抚使。于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从草塘迁居顺元城(今贵州省贵阳),任八番顺元等处沿边宣慰司同知。因平寇保境有功,授昭勇将军,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加镇国上将军,并四川等处行省参知政事。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与水西欧国家霭翠等相率归附明朝,明改顺元为贵州,赐宋蒙古歹为宋钦,授怀远将军,世袭贵州宣抚司同知,领水东贵竹等十长官司,红边、陈湖等十二马头。治贵州城(今贵州贵阳)内,五年(公元1372年),升贵州宣慰使司同知。十四年(公元1381年)去世,葬红边之白牙关口,因后人宋万化、宋嗣殷在明朝天启年间参加水西安邦彦叛乱,其坟被明军平毁。宋钦去世后,因子宋诚年幼,由其妻刘淑珍代袭其职。宋钦对元、明两朝都建立有功勋,为宋氏家族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查看全文
河北-邯郸-大名县兰钦
兰钦,字休明,中昌魏人,南朝梁将领。初授东宫直阁,后因屡立战功升任衡州刺史。在任期间有惠政,甚得民心。后进号平南将军,封曲江县公。钦幼而果决,篸捷过人。随父北征(父子云,天监中,军功官至云麾将军,冀州刺史),授东宫直阁。大通元年,攻魏萧城,拔之。仍破彭城别将郊仲,进攻拟山城,破其大都督刘属众二十万。进攻笼城,获马千余匹。又破其大将柴集及襄城太守高宣、别将范思念、郑承宗等。仍攻厥固、张龙、子城,未拔,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杨目又遣都督范思念、别将曹龙牙数万众来援,钦与战,于阵斩龙牙,传首京师。又假钦节,都督衡州三郡兵,讨桂阳、阳山、始兴叛蛮,至即平破之。封安怀县男,邑五百户。又破天漆蛮帅晚时得。会衡州刺史元庆和为桂阳人严容所围,遣使告急,钦往应援,破容罗溪,于是长乐诸洞一时平荡。又密敕钦向魏兴,经南郑,属魏将拓跋胜寇襄阳,仍敕赴...
查看全文
广西钦州灵山县大芦村
大芦村位于广西钦州灵山县东郊8公里处,号称“荔枝村”,这里最值得一游的是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文化住宅群,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落,分别建于明清两代。 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是广西三个著名古村(镇)之一,距离县城3.8公里,以古建筑、古文化、古树(俗称“三古”)名列广西三个古村镇
查看全文
钦姓郡望钦州
钦州:唐朝睿宗时设古称安州,有一千四百余年悠久的历史,当时治所在钦江(今广东钦县)。钦州位于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的顶端,辖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古属百越,秦朝时期为象郡,南北朝时期的梁国改属安州,隋朝时期初置安京县,后改为钦州,主要是为了管理钦江流域而建,当书隶属广东廉州府,一直沿革。钦江发源于广西灵山县平山镇白牛岭,由东北向西南横穿灵山境内,至钦州市尖山镇入茅尾海,全长一百七十九公里,流域面积两千四百五十七平方公里。钦江流经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的十九个镇。如今,习惯上将灵山县陆屋镇以上河段称为鸣呵江,陆屋以下河段称为钦江。
查看全文
钦县相关标签
钦北区
196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钦州行政区划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省县份
1911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钦南区
家族谱大览
[白氏]开台十三世祖钦铭公渡台160年暨其祥公诞辰150年纪念功迹抄录
原书: 抄本影印, 民国69[1980]. 1册(29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安溪始祖 : (明) 白逸宇. 台湾始迁祖 : (清) 白钦铭,讳光盘. 散居地 : 台湾省宜兰县罗东镇, 及福建省安溪县榜头乡等地
浏览:100
魏氏族谱 _ 河南省太康县 [存2卷], 创修下卷, 1370-180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留余堂, 清嘉庆11[1806](抄本影印). 2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包括2卷,不确定是否其全. 谱内2-6世祖先资料失传, 且无说明7世祖及另10世祖之间相连关系. *为失名. 始迁祖(一世) : (明) 魏义,字君裕. 原山西洪洞人. 洪武初自颖川官舍迁居河南太康. 派组(7世) : 魏钦. 下有二子 : 魏江 ; 魏淮. 江公下二房(9世) : (明) 魏玥,号述野(下一子 : 魏祚泰,号增广) ; 魏璠,号仰野(下一子 : 魏祚永,字嵋堂,号永锡). 淮公下房祖 : 魏宪,字从周(下一子 : 魏环). 另10世祖 : 魏守田,字大业 ; 魏守* ; 魏守礼. 守田公下支祖(11世) : 魏祚昶,字龙湾(下一子 : 魏光升,字符邻). 守*公下支祖 : 魏祚敏(下一子 : 魏光启). 守礼公下支祖 : 魏祚勉(下一子 : 魏光辉). 字派似为(10-21世) : 守祚光(观)荣继(衡) 金(福)国(思)振(登)得(玉)本 正常. 散居地 : 河南省太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太康魏氏族谱.
浏览:100
魏氏族谱 _ 河南省太康县 [存2卷], 初续下卷, 1370-183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留余堂, 清道光19[1839](抄本影印). 存2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包括2卷,不确定是否其全. 谱内2-6世祖先资料失传,且无说明7世祖及另10世祖之间相连关系. *为失名. 不同派系字派有所不同,但谱内并无详细说明关联. 始迁祖(一世) : (明) 魏义,字君裕. 原山西洪洞人. 洪武初自颖川官舍迁居河南太康. 派组(7世) : 魏钦. 下有二子 : 魏江 ; 魏淮. 江公下房祖(9世) : (明) 魏玥,号述野(下一子 : 魏祚泰,号增广) ; 魏璠,号仰野(下一子 : 魏祚永,字嵋堂,号永锡). 淮公下房祖 : 魏宪,字从周(下一子 : 魏环). 另10世祖 : 魏守田,字大业 ; 魏守* ; 魏守礼. 守田公下支祖(11世) : 魏祚昶,字龙湾(下一子 : 魏光升, 字符邻). 守*公下支祖 : 魏祚敏(下一子 : 魏光启). 守礼公下支祖 : 魏祚勉(下一子 : 魏光辉). 字派似为(10-21世) : 守祚光(观, 宗)荣继(衡) 金(福, 进, 文)国(思)振(登, 昌, 永, 凤)得(玉)本 正常. 散居地 : 河南省太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太康魏氏族谱.
浏览:100
魏氏族谱 _ 河南省太康县 [存2卷], 创修下卷, 1370-180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留余堂, 清嘉庆11[1806](抄本影印). 2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包括2卷,不确定是否其全. 谱内2-6世祖先资料失传, 且无说明7世祖及另10世祖之间相连关系. *为失名. 始迁祖(一世) : (明) 魏义,字君裕. 原山西洪洞人. 洪武初自颖川官舍迁居河南太康. 派组(7世) : 魏钦. 下有二子 : 魏江 ; 魏淮. 江公下二房(9世) : (明) 魏玥,号述野(下一子 : 魏祚泰,号增广) ; 魏璠,号仰野(下一子 : 魏祚永,字嵋堂,号永锡). 淮公下房祖 : 魏宪,字从周(下一子 : 魏环). 另10世祖 : 魏守田,字大业 ; 魏守* ; 魏守礼. 守田公下支祖(11世) : 魏祚昶,字龙湾(下一子 : 魏光升,字符邻). 守*公下支祖 : 魏祚敏(下一子 : 魏光启). 守礼公下支祖 : 魏祚勉(下一子 : 魏光辉). 字派似为(10-21世) : 守祚光(观)荣继(衡) 金(福)国(思)振(登)得(玉)本 正常. 散居地 : 河南省太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太康魏氏族谱.
浏览:100
樊氏宗谱 : 山西省洪洞县双昌乡樊村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樊氏宗谱续修理事会, 1998年续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始祖 : (汉) 樊哙. 生于楚沛. 南大门支祖(57世) : (明) 樊大化. 禹公之子. 下有三子 : 景君 ; 景敖 ; 景义. 东五门支祖(57世) : (明) 樊大崇. 龙公之子. 下有二子 : 仲恩 ; 仲先. 西四门支祖(57世) : (明) 樊大节. 虎公之子. 下有二子 : 景府 ; 景清. 北二门支祖(58世) : 樊景县. 大旺公长子. 中三门支祖(58世) : 樊景州. 大旺公次子. 景县公下五门分祖(63世) : 樊升武 ; 樊升斌 ; 樊升朋 ; 樊升杰 ; 樊升云. 前七甲户分祖(59世) : 樊景璋. 前四甲分祖(63世) : 樊大德 ; 樊大勇. 后四甲分祖(63世) : 樊大奇. 大奇公下九门分祖(64世) : 樊林 ; 樊祯 ; 樊奎 ; 樊? ; 樊舜 ; 樊禹 ; 樊雄 ; 樊俊 ; 樊杰. 单名者讳字母 : 哙伉健忠信 廉起恒仁义 盛潼秀茂建 彦俊能才善 思惠兴隆成 富贵栋宇亮 敏志荣光端 达适智勇楚 敬慎胜昌洪 林圭明华英 宝壁玉帅垢 贞端礼. 名两字而同上一字者之讳字母 : 广萝全启 克培树建 希尚述有 作成弘得 天名. 散居地 : 山西省洪洞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常山县志
常山县志
常山县志
浏览:99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