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柯枝国

柯枝国

柯枝,或言即古盘盘国。亦译作“国贞”,故地在今印度西南部的柯钦(Cochin)一带,是航道要冲和重要港口。十五世纪初与我国有友好往来。宋、梁、隋、唐皆入贡。自小葛兰西北行,顺风一日夜可至。

郑和赴西洋各国访问时,曾到此。《瀛涯胜览》、《星槎胜览》、《明史·外国列传》等均有专条记述。《海录》译作“固贞”,也有专条。

柯枝国相关文献
栾枝
栾枝,栾枝:公元前六三六年----六二八年,晋文公在位,先祖枝为卿,任下军元帅,晋楚战
查看全文
宝氏名人——宝国枝
宝氏名人——宝国枝,宝国枝(1960~),蒙古族,女;辽宁阜新人。化德县石油公司员工,化德县第十一届
查看全文
柯枝
交通柯枝市有公路、铁路、水路和空路与印度及世界各地相通。柯枝国际机场离城25千米。柯枝市近郊有两个火车站(埃尔讷古勒姆枢纽站(英语:ErnakulamJunctionrailwaystation)和埃尔讷古勒姆镇站(英语:ErnakulamTownrailwaystation)),可通印度各地。人口人口约一百四十万,来自印度各地区,马拉雅拉姆语为通用语言,英语是商业语言。经济柯枝市的经济除造船业和渔业外,以服务性行业为主,主要的服务性行业包括黄金零售业、服装零售业、海产、香料出口业、信息技术业、旅游业、医疗等。历史和遗迹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曾多次访问柯枝,先后随郑和出访的马欢、费信、巩珍三人都将见闻纪录著书,他们分别撰写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各有专篇纪录柯枝国。柯枝国王可也里信佛教。柯枝出产胡椒、米、豆、牛、羊鸡、鸭等;不出产小麦、驴、鹅。柯枝国的富商称为“哲地”...
查看全文
东枝
历史在英国殖民统治前,它是一个只有几栋寮屋的小村。该处位于掸邦高原的Sintaung山之山腰,主要居民为巴奥族(英语:Pa"Opeople)。虽然当年的古村早已烟没,但是乡村风味仍然随处可寻
查看全文
柯枝堡
历史柯枝堡的一座耆那教寺庙在殖民时代以前,柯枝只是一个渔村。1503年,因为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帮助土王击败了卡利卡特,土王将今天柯枝堡一带滨水地区赠给葡萄牙人,以保护他们的商业利益。葡萄牙人在堡垒后面建立了居留地。他们还建立了一个木结构教堂,1516年重建为永久建筑,今天称为圣方济堂。葡萄牙拥有柯枝堡160年。1683年荷兰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柯枝堡,摧毁了许多葡萄牙人机构,特别是天主教修道院。荷兰拥有柯枝堡112年,直到1795年英国击败荷兰。外国对柯枝堡的控制结束于1947年印度独立。该区混合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时期的所建的老房子。主要景点印度葡萄牙博物馆中国渔网海滨荷兰公墓南方海军司令部航海博物馆圣方济堂圣十字圣殿主教座堂主教府犹太会堂麻坦切里宫
查看全文
柯枝国相关标签
古政权(世界)
家族谱大览
10.柯氏大成宗谱, 10, 贵辅公派 茂贯公房 国春公分系, 1322-193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瑞鹊堂, 民国27[1938]合修. 存18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除卷首外,皆不标卷数. 不含谱序或编纂者. 至少缺失始祖至23世祖总世系资料. 且多处破损严重,难以阅读. 一世组 : 柯成. 23世祖 : (元) 柯士昭,字名可,行重十(应高公长子) ; 柯士凯,字胜可,行重十四(应章公长子). 大冶西埜祖(30世) : (明) 柯荣昌. 贵辅公长子. 尚轩公之后. 荣昌公下六子 : 柯茂盈 ; 柯茂策 ; 柯茂实 ; 柯茂贯 ; 柯茂简 ; 柯茂籍. 派祖 : 柯茂贯,字廷富,号云山. 荣昌公第四子. 开基滥泥畈. 茂贯公下四子 : (明) 柯国春,字锦太,号柳溪 ; 柯寿春,字景福,号前川 ; 柯康春,字景利,号左桥 ; 柯宁春. 大冶石堰庄祖 : 柯洪,字右三. 玉明公之后.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35.洪氏宗谱, 35, 卷29中: 洪家衖 柯家墩 周家湾 洪家湾 徙山洪 洪家墩 大胜山 洪家岗 岐亭 试贤祖清公志才支濂公支下世系 16世国总公起, 198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炖煌堂, 1989续修(武汉市新洲县 : 长岭印刷厂). 41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洪俊毅,字金明,号文华 ; 洪贤清,字守泽 ; 洪贤昊,字国强 ; 洪美武,字守善. 远祖:共工氏. (按左传,郯子谓叔孙昭曰共工氏). 受姓祖:(东汉) 共普. 世居墩煌. 灵帝时为从官. 因宦官诏诛,普惧祸及己,乃从父偕隐改姓. 以上世有水德之功,因加水于左方而为洪,徙青州. 此为共洪据姓祖也. 鼻祖(1世):(唐) 洪昺. 源公长子. 洪氏先世居盱贻,舒城. 至昺公始迁歙县,是徽饶诸洪姓鼻祖. 轮溪始迁祖(3世):(唐) 洪延寿,即经纶公. 昺公孙. 德宗时进士. 由歙县迁婺源黄荆墩. (婺源县,原名轮溪,古名黄荆墩). 宗祖(6世):(唐) 洪玉,字世宝. 延寿公曾孙. 昭宗以输栗授宦,作监主簿,号曰监公. 自歙迁饶州乐平. 生三子,分三大派. 湖围派祖(7世):洪华. 玉公长子. 居江西乐平湖围后,又迁丰塘西. 岩前派始祖(7世):洪蔚,字公邺. 玉公次子. 迁乐平岩前. 生六子 : 洪献逸 ; 洪献郊 ; 洪献祜 ; 洪献义 ; 洪献彖 ; 洪献孚. 洪源派祖(7世):洪茂. 玉公三子. 其裔仍居江西洪源. 鄱阳始祖(13世):洪士良(邺公). 自乐平迁饶城鄱阳,以孙贵赠大夫. 邺公下派祖(16世) : (宋) 洪皓,字光弼,谥忠宣公. 彦暹公长子,居鄱阳. 建炎3年礼部尚书,使金不屈,留15年而归. 生八子 : 洪适,字景伯,号盘洲 ; 洪遵 ; 洪迈 ; 洪逖 ; 洪逊 ; 洪邈 ; 洪邃 ; 洪迅. 汤家岗始祖(1世):(明) 洪仁卿. 公授校尉. 原籍江西饶洲府乐平县洪家苑子. 于明洪武初奉朝命迁黄,占籍构宅旧洲. 明以前谱牒无存. 仁卿公下长房祖(2世) : 洪试源. 仁卿公长子,居商城百塔集. 生一子 : 洪全. 仁卿公下二房祖(2世) : 洪试瑛. 仁卿公次子,居黄冈新洲县. 生五子 : 洪海 ; 洪量 ; 洪通 ; 洪源 ; 洪国. 仁卿公下三房祖(2世) : 洪试贤. 仁卿公三子,居麻县龟峰河. 生六子 : 洪达 ; 洪清 ; 洪本 ; 洪政 ; 洪真 ; 洪继. 全公下支祖(10世) : 洪其畴. 生三子 : 洪日曜 ; 洪日新 ; 洪日昉. 系始祖仁卿公下11世孙. 其裔散居旧洲白溪畈洪廖湾, 城南畈蔡洪湾, 河南商城长竹园镇, 湖北大冶, 河南, 河北…等地. 试英公下支祖(4世):洪志先(迁湖北京山县,生三子 : 洪哲 ; 洪照 ; 洪敔) ; 洪必华,字森武(生二子 : 洪儒 ; 洪万三) ; 洪道胜. 皆系源公之子. 英山西河丛曲湾始祖(5世) : (明)洪儒. 必华公长子. 天顺年间举人. 生三子 : 洪器 ; 洪梅 ; 洪勇. 万三公下派祖(6世) : 洪谷祥. 生三子 : 洪思仁,字爱汝(龙冈始迁祖) ; 洪思义,字正汝 ; 洪思礼,字明汝. 三子均卜居黄冈县北龙冈山南三屯村. 皆系必华公孙. 阴阳两姓始祖(4世) : 洪道胜,字胜禄. 妣杨氏,生六子 : 洪潮 ; 洪热 ; 洪凤 ; 洪洁 ; 洪班 ; 洪元. 阴阳别姓(阴姓洪,阳姓杨),分顶杨家围洪,杨之嗣. 壁山始祖(4世) : 洪庆,字玄庆,又称元庆. 国公之孙. 生五子 : 洪满(壁山下分祖) ; 洪湘(失考) ; 洪湖(失考) ; 洪溁(上分祖) ; 洪洧(畈分祖). 马鞍山黄姓冲始祖(5世) : 洪济. 三房清公孙. 迁黄姓冲山庙河水库区,今属黄冈县贾庙区. 生二子 : 洪明经 ; 洪明易. 武邑始祖(5世):洪有道,字十祖. 三房清公孙. 居武邑,今鄂州华容崔家嘴铁家嘴. 公裔曾因暗飞横祸于满门,亏崔姓某公计救,曾一度改洪姓入崔氏宗谱. 河西八里湾之南始迁祖(6世) : 洪明德,号以德. 濂公次子,三房清公曾孙. 岳外考唐若文妣朱氏无嗣,以德迁住岳家唐家墩兼顶承嗣. 生五子 : 洪日升,字大成 ; 洪日昂,字大万 ; 洪日早,字大寿 ; 洪日晁,字大仁 ; 洪日晏,字大阜. 岐亭洪家墩始祖(6世) : 洪明政,号隆正. 濂公四子,三房清公曾孙. 迁居麻邑岐亭. 生五子 : 洪日丙,字九思 ; 洪日曜,字九畴 ; 洪九成 ; 洪九阶 ; 洪九重. 合族续修新派(27世起) : 干星辉玉彩 初旭炳灿恒 诗礼育英杰 清廉鼎志成. 注 : 各宗支8至26世派字繁杂各异, 详请参阅第一卷影像43-45页.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黄冈县, 新洲县, 团风县, 及鄂城县等地.
浏览:100
梁氏三房千六郎国系(伍杏枝)
梁氏三房千六郎国系(伍杏枝)
浏览:0
柯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瑞鹊堂, 1994年14修. 35册 : 插图,人像,世系表. 注:此谱为石生公三子世鸾;治生公次子真兴, 三子贞隆, 四子真佑;宝生公三子真童;五生公;及尾生公等世系记事. 受姓祖 : (周) 柯相. 周姬仲雍五世孙. 以柯为姓. 迁闽祖 : (唐) 柯延熙. 由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入闽,遂家于泉之元妙观西水沟巷. 南塘祖 : 塘边叟. 徙居泉之晋江南塘置立产业,是为南塘之始祖. 始迁祖(1世) : (明) 柯应清,字训治. 由温陵移入桃源. 长房祖(4世) : 柯石生,字荣宗. 生子三: 柯世旺(居永福) ; 柯世助(居永福) ; 柯世鸾. 二房祖(4世) : 柯治生,字荣宽. 生子四: 柯真兴(元房祖) ; 柯真生,字世育,外字莲山(亨房祖) ; 柯真隆,字世乔,外字肖山(利房祖) ; 柯真佑,字世绵,外字紫山(贞房祖). 三房祖(4世) : 柯宝生,字荣华. 生子四: 柯真童,字世彭,外字益山(秋房祖). 四房祖(4世) : 柯五生,字荣富. 生子二: 柯真赐 ; 柯真福. 五房祖(4世) : 柯尾生,字荣美. 生子一: 柯真荫. 1-16世派行似为 : 应惠发生 贞(世)有思文 开其元良 念义勤修. 散居地 : 福建省永春县, 及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新安柯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4[1925](绩城 : 汤乙照斋刊印). 存1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谱人员 : 胡祥木,字近仁,一字堇人,号晓蓉 ; 柯立功,谱名永宣,乳名大宾,字见如.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8-10. 新安始祖 : (后唐) 柯颖,字茂献. 生三子 : 柯海(居绩溪) ; 柯渊(居歙县) ; 柯演(居池州). 后岸始迁祖(2世) : (宋) 柯海,字朝宗. 自池州徙绩溪,居修仁乡之后岸. 瑞川始迁祖(12世) : 柯昭,字德明. 自后岸移居绩西槐树下白菓村,亦名楼下村,今通称产瑞川. 瑞川族派支祖(23世) : 柯福禧(耕心堂,上门派祖) ; 柯福礽(中和堂,中门派祖) ; 柯福裕(敦伦堂,下门派祖). 皆为琼公之子. 谷川族肇基祖(15世) : (宋元之际) 柯元一. 元初隐居歙东仁礼乡之大谷川. 大谷川始迁祖(17世) : (元) 柯庆华,一名积庆,字善余. 元一公之孙. 至正年间自后岸移居歙东大谷川. 谷川族前门支祖(25世) : 柯三(尚德堂,三分支祖) ; 柯四,字季辉(尚文堂,四分支祖) ; 柯五(尚贤堂,五分支祖). 为社贵公三, 四, 五子. 歙南始祖(7世) : 柯敦仁. 柯渊公之5世孙. 自歙城徙居歙南. 为竹溪族各支之祖. 竹溪族始迁祖(15世) : 柯正三,字安国,号南坡, 孟乙公长子. 竹溪族支祖(23世) : (明) 柯山,字樵仙,行达德(宝极堂,大分祖) ; 柯逸,字樵隐,号友筠(余庆堂,二分祖). 皆为双童公之子. 九如堂派始祖(25世) : 柯义二,一名以义. 作德堂派始祖(25世) : 柯礼三,一名以礼. 郑家溪支始祖(28世) : 柯大乐,字子和. 世鹤公次子. 由竹溪迁郑家溪. 华堂村始祖(30世) : (明) 柯本曦,一名本禧,字悦之. 茂冲公次子. 由竹溪迁居淳安华堂村. 昌化始祖(31世) : 柯麟超. 为昌化族宝极堂支. 遂安童家田始祖(32世) : (清) 柯中宦,字则学. 感坑派始祖(33) : 柯天龙. 廷铨公长子. 由泾东新丰都柯村迁居漕溪都感坑. 湖驾族始迁祖(18世) : (明) 柯进. 施永公之子. 于洪武间自后岸徙居歙南25都湖驾. 瑞川族旧排行 : 元大维良永 文士立明天 仁让兴家道. 谷川族仁睦堂旧排行 : 国庆光元大 嗣有忠良仁. 谷川族叙伦堂旧排行 : 宗正启嘉天 永有万良德. 新撰三族排行 : 伯仲开昌运 同延世泽洪 孝思多瑞应 敦本定安荣尚志邦之彦 传经学自崇 盛时期建树 纪载仰鸿名 竹溪族旧排行 : 文世大汝惟 元中启承宗 永茂光佳广. 竹溪族现用排行 : 尚友敦伦 以昭祖德 继恩崇本 乃振家声. 散居地 : 安徽省歙县, 及绩溪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柯氏族谱
浏览:100
柯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瑞鹊堂, 1994年14修. 35册 : 插图,人像,世系表. 注:此谱为石生公三子世鸾;治生公次子真兴, 三子贞隆, 四子真佑;宝生公三子真童;五生公;及尾生公等世系记事. 受姓祖 : (周) 柯相. 周姬仲雍五世孙. 以柯为姓. 迁闽祖 : (唐) 柯延熙. 由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入闽,遂家于泉之元妙观西水沟巷. 南塘祖 : 塘边叟. 徙居泉之晋江南塘置立产业,是为南塘之始祖. 始迁祖(1世) : (明) 柯应清,字训治. 由温陵移入桃源. 长房祖(4世) : 柯石生,字荣宗. 生子三: 柯世旺(居永福) ; 柯世助(居永福) ; 柯世鸾. 二房祖(4世) : 柯治生,字荣宽. 生子四: 柯真兴(元房祖) ; 柯真生,字世育,外字莲山(亨房祖) ; 柯真隆,字世乔,外字肖山(利房祖) ; 柯真佑,字世绵,外字紫山(贞房祖). 三房祖(4世) : 柯宝生,字荣华. 生子四: 柯真童,字世彭,外字益山(秋房祖). 四房祖(4世) : 柯五生,字荣富. 生子二: 柯真赐 ; 柯真福. 五房祖(4世) : 柯尾生,字荣美. 生子一: 柯真荫. 1-16世派行似为 : 应惠发生 贞(世)有思文 开其元良 念义勤修. 散居地 : 福建省永春县, 及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