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马来西亚菜

马来西亚菜

马来西亚料理(或马来西亚菜;马来语:Masakan Malaysia),是马来西亚的乡土料理,以其风味独特而且多元化闻名于世。主要从马来系各原住民部落、中国系移民、印度系移民、阿拉伯人等族群各异的独自料理演变而来,受到其他民族的食材与调理方法影响很多,是反映出马来西亚多元种族文化的要素,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受着各地菜式影响的各种马来菜式。

马来西亚料理是以米或面条作主食,通常以不同风味烹调的肉或鱼作主菜,再配上蒸熟的蔬菜伴碟。而主菜食物多会蘸上酱料食用。总体来看马来西亚人喜欢吃辣的食物,其辣味主要是辣椒中的香辣,辣度相比泰国的更辣。

虽然马来西亚是一个穆斯林占60%人口的穆斯林居多国家,但政府允许猪肉、螃蟹和酒精类饮料等非清真食品在各大超级市场或菜市场等售卖。

马来西亚菜相关文献
春田菜菜
经历2000年,以短篇处女作品《爱的♥爱的记号》(愛の♥愛のしるし)于2000年12月号集英社《Ribon原创》杂志上出道,出道当时的她只是三年级的学生。2001年,陆续在《Ribon原创》发表其他作品,逐有“高中生漫画家”的称号。2002年,以《武士达令》(侍ダーリン)开始在《Ribon》初连载,其后连载《我心爱的主人》(いとしのご主人サマ2003年)、《仙人掌的秘密》(サボテンの秘密2004年)、《爱的木苺寮》(ラブ・ベリッシュ!2005年)、《巧克力波斯菊》(チョコレートコスモス2007年)也都没有间断过。2005年,连载《爱的木苺寮》(ラブ・ベリッシュ!2005年)时进入大学就读,也有“大学生漫画家”的封号。2010年4月,开始连载《星尘★眨眼》(スターダスト★ウインク),这是春田菜菜首次使用CG绘图的连载。人物喜欢猫,特别是黑猫。最喜欢的水果是桃子。兴趣是买东西,特别是买书。欣赏...
查看全文
马来西亚
语词来源1914年美国出版的地图上,马来西亚用来指称马来群岛马来(Melayu)一词源自梵文Malaiur或Malayadvipa,可译为“群山之地”,这个词由古代印度商人所采用,指称马来半岛。这个名称后来用来指末罗瑜王国,它在7世纪到13世纪存在于苏门答腊。在1850年,英国民族学家乔治·厄尔(GeorgeEarl),在《印度群岛和东亚期刊》的文章中,建议将印尼群岛命名为Melayunesia或Indunesia。他支持前者用作殖民者命名。法国航海家杜蒙德·于维尔在1826年于大洋州从事探险时,发明了“Malaisia”、密克罗尼西亚群岛(Micronesia)与美拉尼西亚(Melanesia)这三个字汇,将这些太平洋文化和岛群从波利尼西亚区分出来。1831年,他将这些名称提交到法国地理学会。杜蒙德于维尔描述“Malaisia”是“通称为东印度群岛的这个地区”。当时,有人认为,这个区域的...
查看全文
马来西亚政治
政治现况马来亚联合邦于1955年,举行第一届全国大选开始,经过1957年独立,由巫统领导的“联盟”开始执政,当时的巫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联合马华公会及国大党等其他各族领袖向英国政府争取马来亚独立。1963年与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马来西亚后,国会增加了来自东马及新加坡的各党议员。之后由李光耀领导的新加坡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对种族政治的分歧,迫使新加坡于1965年独立,随后东姑阿都拉曼领导的执政联盟在1969年大选中受到重挫,引发了五一三种族暴乱。1973年由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萨邀请更多反对党加入政府,将原有的执政集团联盟扩大成国民阵线政府以稳定政局,但为了平抑各族的政治势力,强调马来西亚的“非殖民地化”,马来西亚首相一直是由巫统领袖担任。1981年马哈迪出任首相后宣布“向东学习”政策,即向日本和韩国学习。日本和韩国的现代化工程成了马来西亚的楷模。这也是马哈迪为了不想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而另觅的新路
查看全文
东马来西亚
行政区域沙巴(旧称北婆罗洲)及砂拉越:在1963年9月16日和马来亚联合邦共同组成马来西亚。作为联邦的一员,沙巴及砂拉越比半岛的州属享有更高度的自主权,譬如不同的移民系统。2006年以前,进入东马的半岛人民必须持有马来西亚护照。目前则采用内附芯片的大马卡进出东马。纳闽:原是沙巴的一部分;1984年纳闽被划为联邦直辖区,直接由联邦政府管辖。主要城市:政治东马两州一直是执政国民阵线的大本营。天然资源东马虽然经济上普遍落后于西马,但它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包括:石油及天然气:丰富的藏量尚待开采。姆禄石洞群:位于砂拉越的姆禄国家公园,在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最著名的是世界上最大石灰岩洞穴-砂拉越洞厅。沙巴北端的京那峇鲁山,海拔4,095.2米。
查看全文
马来西亚菜
概要华人占马来西亚人口的24%,中国菜和原有马来人的料理相融合,演化为汇聚了二者精髓的娘惹菜,成为马来西亚料理的主要形式,而后又与其他烹饪形式相互影响。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将一部分香辛料,如辣椒、柠檬草、姜、咖喱叶和孜然等引入马来西亚,受其烹饪方法的影响,部分马来料理衍生成以蒸、煮和炒为主的浓味菜式。马来亚北部菜系和泰国菜味道比较接近,酸辣为主,多用名为Assam的香料。马来亚南部菜系类似新加坡口味,偏甜偏重。东马沙巴菜则是清淡浓味兼有的马来华人菜式,同时糅合进椰香味重的娘惹菜特色。以“叁巴酱”(SAMBAL)煮出来的菜肴如:(一)素菜类:四大天王(菜豆混杂:羊角豆、茄子、臭豆和四季豆等)、马来风光(叁巴炒蕹菜)、叁巴豆腐;(二)海鲜类:叁巴鱼、虾、墨鱼;(三)肉类:叁巴猪肉、鸡肉等……食材主食椰浆饭马来西亚人以米饭、米粉及面条为主食。马来人使用的米饭多数以椰奶蒸熟,俗称‘椰浆饭’;印度人则偏...
查看全文
马来西亚菜相关标签
马来西亚饮食
家族谱大览
马来西亚槟城王氏太原堂庆祝百周年纪念特刊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1年.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受姓祖 : 宗敬. 晋公长子,仕周为司徒. 时诸侯争霸,避乱于晋阳. 世人以之为王室之后,仍呼为王家,遂以王为姓. 为太原王室之始祖.后人尊晋公为王氏系姓始祖. 新安始祖 : 王壁,字大猷. 检校兵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 瑯琊始祖 : 王元. 避祸,迁山东瑯琊. 江左金陵始祖 : 王导. 咸阳始祖 : 王褒. 散居地 : 马来西亚槟城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1.马来西亚槟城王氏太原堂庆祝百周年纪念特刊, 1600-199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1年.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受姓祖 : 宗敬. 晋公长子,仕周为司徒. 时诸侯争霸,避乱于晋阳. 世人以之为王室之后,仍呼为王家,遂以王为姓. 为太原王室之始祖.后人尊晋公为王氏系姓始祖. 新安始祖 : 王壁,字大猷. 检校兵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 琅琊始祖 : 王元. 避祸,迁山东琅琊. 江左金陵始祖 : 王导. 咸阳始祖 : 王褒. 散居地 : 马来西亚槟城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王氏族谱 : 长垣县蒲西区菜北村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3年(长垣县胶印厂). 全1册(208页) : 世系表. 始祖 : 王国柱. 开基长垣菜北村. 国柱下三子 : 王振岭 ; 王世岭 ; 王凤岭. 振岭公下五房 : 王应山 ; 王德山 ; 王华山 ; 王凤山 ; 王福山. 世岭公下四房 : 王长山 ; 王恒山 ; 王喜山 ; 王赢山. 凤岭公下二房 : 王遂山 ; 王明山. 辈份字 : 国岭山玉 芳鸿文好克 智立中华开世和 继树长新植松竹 意乐诗礼千年颂 尧舜昭天敬兴荣. 散居地 : 河南省长垣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王氏族谱 _ 长垣县蒲西区菜北村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3年(长垣县胶印厂). 全1册(208页) : 世系表. 始祖 : 王国柱. 开基长垣菜北村. 国柱下三子 : 王振岭 ; 王世岭 ; 王凤岭. 振岭公下五房 : 王应山 ; 王德山 ; 王华山 ; 王凤山 ; 王福山. 世岭公下四房 : 王长山 ; 王恒山 ; 王喜山 ; 王赢山. 凤岭公下二房 : 王遂山 ; 王明山. 辈份字 : 国岭山玉 芳鸿文好克 智立中华开世和 继树长新植松竹 意乐诗礼千年颂 尧舜昭天敬兴荣. 散居地 : 河南省长垣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1.马来西亚沙巴华北同乡会族谱, 1, 1913-2008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马来西亚沙巴洲张氏寻根录
原书: 马来西亚 : 清河堂张氏公会, 1997年修胶印本. 1册 : 插图, 肖像. 收藏所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受姓祖 : 张挥,字天禄,号玉爵. 因官赐姓. 挥公下四子 : 张文钦(昧公) ; 张文光(般公) ; 张文逸,又名文逵(选公) ; 张文盛(盛公). 散居地 : 河北省清河县, 及全国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