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希腊语:Επτάνησος Πολιτεία),又译为七岛共和国,为1800年至1807年间由爱奥尼亚群岛中7个主要岛屿组成的一个希腊人自治国家,名义上隶属于奥斯曼帝国,实际为俄罗斯控制。

自17世纪以来,爱奥尼亚群岛一直属于威尼斯共和国。1797年,根据法国将领拿破仑·波拿巴和奥地利签订的《坎波福尔米奥条约》,威尼斯共和国被两国瓜分,爱奥尼亚群岛从而归属于法国统治下。受到法国大革命的鼓舞,当地人民热烈欢迎法国军队的到来,并宣布接受1795年法国宪法,希望能以此推翻外来贵族的压迫。但是,岛民们很快发现法国占领当局对他们课以重税,而且法军士兵屡次在当地发生不轨行为,于是他们开始反抗法国占领者。

1798年,共同参加第二次反法同盟的俄国和奥斯曼帝国联军利用岛民的反抗心理,开始进攻爱奥尼亚群岛。在岛民的帮助下,联军于1799年3月消灭了法国驻军,完全占领群岛。1800年,奥斯曼帝国批准了岛民自拟的...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简介资料
38°30′N 20°30′E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相关文献
阿达德-阿普拉-伊丁那
参考
查看全文
马丁·克拉普罗特
生平位于柏林多罗厅城市公墓的纪念盘马丁·克拉普罗特在1743年12月1日出生于普鲁士王国韦尔尼格罗德的哈茨山地区。1751年,克拉普罗特8岁的时候,家中发生火灾,使他必须在教堂唱诗班工作以获取学费。16岁时,克拉普罗特休学并成为一家药店的学徒,尔后前往一间实验室做实验员。1768年,克拉普罗特担任文特兰实验室的助理。1770年,他成为化学家罗斯的助手,并在罗斯逝世以后主持罗斯实验室。克拉普罗特在那里工作了九年,期间并扶养罗斯的两个遗孤。尔后,克拉普罗特买下了佛来名实验室,单独开业工作。1779年,克拉普罗特与勒克曼结婚。克拉普罗特时年36岁。尔后,克拉普罗特出版了一部6册的《矿物学的化学知识》。1795年,克拉普罗特在研究金红石的时候,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他并将其命名为“钛”,意思是泰坦巨人的元素。然而,在克拉普罗特之前,英国化学家威廉·格雷戈尔即在1791年于一种铁矿石中发现了该元素,但未...
查看全文
奥布瑞·克莉丝丁·普拉扎
早年普拉扎出生于特拉华州威尔名顿。她的母亲叫做贝尔·纳黛特,是名律师,她的父亲则是大卫·普拉扎,从事金融顾问的工作。她有两个妹妹,蕾妮和娜塔莉,后者是她担任许多不同角色的灵感来源。普拉扎的名字来自Bread乐队的一首歌曲,“Aubrey”。普拉扎的父亲是波多黎各人,而她的母亲是爱尔兰人和英国人的后代。普拉扎这样说:“在高中时代,我是唯一一个移民的后代,我是半个波多黎各人。我有一个大家庭,我的很多堂兄弟姊妹在波多黎各。”她参与了威尔明顿戏剧联盟的制作。
查看全文
朱塞普·科马斯·索拉
经历索拉在10岁时就写下了他的第一篇天文相关纪录资料,并且15岁时就有文章在法国的天文专业杂志出版。之后进入巴塞罗那大学就读并获得学位。1904年巴塞罗那的法布拉天文台(英语:FabraObservatory)成立后担任首任台长。1911年他发起成立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天文学会(西班牙语:SociedadAstrónomicadeEspañayAmérica)并担任首任会长。研究索拉观测的行星包含了火星和土星,并测量了两者的自转周期。他也是数本天文学推广书籍的作者。索拉发现了周期彗星32P/科马斯·索拉彗星(32P/ComasSolà),并且和其他人共同发现了非周期彗星C/1925F1(Shajn-ComasSolá)。索拉也是11颗小行星发现者。小行星1102以他的外号“Pepito”命名,小行星1655则以他的姓氏命名。1907年索拉宣称他观测到土星的卫星土卫六有周边昏暗现象,这是土卫六有...
查看全文
塞族共和国
国名在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与塞尔维亚语,RepublikaSrpska意义为“塞尔维亚族的共和国”。其第二个字是一个形容词,将后缀-ska放到词根srb-(名词Srbin的词根,意义为“塞尔维亚人”)之后。而-ps-与-bs-一样,是一种清浊同化的结果。从民族称呼(英语:Ethnonym)衍生出来的形容词,一般使用于波斯尼亚、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称呼国家名称时:如Škot─Škotska(苏格兰人─苏格兰)、Hrvat─Hrvatska(克罗地亚人─克罗地亚)。RepublikaSrpska有时会解读成SerbRepublic(塞尔维亚族共和国)或BosnianSerbRepublic(波斯尼亚塞尔维亚族共和国),且塞族共和国政府在官方文件的英语翻译中,会将该名称半英语化为RepublicofSrpska;但BBC、纽约时报与卫报等西方媒体,实务上仍采用RepublikaSrpska的名称
查看全文
塞普丁修拉共和国相关标签
希腊历史
已不存在的欧洲国家
家族谱大览
宛陵丁氏宗谱 [16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本堂, 民国36[1947]. 存19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仅存卷2-9, 11-16, 及卷末. 远祖 : (宋) 丁彪. 宛陵始祖 : (元明之际) 丁仲芳. 下有四子,分四房. 房祖 : 丁仕和 ; 丁仕亨,字伯通,行太二(后失考) ; 丁仕昂,字伯高,行太三 ; 丁仕杰. 和房下四子 : (明)丁鉴 ; 丁铭(不传) ; 丁钊 ; 丁镒(外迁). 和房下支祖(6世) : 丁俨(东分) ; 丁侃(西分). 皆为钊公之后,润公之子. 昂公下六子 : (明) 丁锐,字彦敦 ; 丁钢,字彦利 ; 丁镇,字彦威 ; 丁镃,字彦诲 ; 丁钰,字彦清 ; 丁钺,字彦俊. 杰公下三子 : 丁镛 ; 丁铎,字彦振 ; 丁𨱇,字彦升,行宣九. 梅峰始祖 : 丁镗宗. 散居地 : 安徽省宣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宛陵丁氏宗谱 [16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本堂, 民国36[1947]. 存19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仅存卷2-9, 11-16, 及卷末. 远祖 : (宋) 丁彪. 宛陵始祖 : (元明之际) 丁仲芳. 下有四子,分四房. 房祖 : 丁仕和 ; 丁仕亨,字伯通,行太二(后失考) ; 丁仕昂,字伯高,行太三 ; 丁仕杰. 和房下四子 : (明)丁鉴 ; 丁铭(不传) ; 丁钊 ; 丁镒(外迁). 和房下支祖(6世) : 丁俨(东分) ; 丁侃(西分). 皆为钊公之后,润公之子. 昂公下六子 : (明) 丁锐,字彦敦 ; 丁钢,字彦利 ; 丁镇,字彦威 ; 丁镃,字彦诲 ; 丁钰,字彦清 ; 丁钺,字彦俊. 杰公下三子 : 丁镛 ; 丁铎,字彦振 ; 丁𨱇,字彦升,行宣九. 梅峰始祖 : 丁镗宗. 散居地 : 安徽省宣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宛陵丁氏宗谱 [16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本堂, 民国36[1947]. 存19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仅存卷2-9, 11-16, 及卷末. 远祖 : (宋) 丁彪. 宛陵始祖 : (元明之际) 丁仲芳. 下有四子,分四房. 房祖 : 丁仕和 ; 丁仕亨,字伯通,行太二(后失考) ; 丁仕昂,字伯高,行太三 ; 丁仕杰. 和房下四子 : (明)丁鉴 ; 丁铭(不传) ; 丁钊 ; 丁镒(外迁). 和房下支祖(6世) : 丁俨(东分) ; 丁侃(西分). 皆为钊公之后,润公之子. 昂公下六子 : (明) 丁锐,字彦敦 ; 丁钢,字彦利 ; 丁镇,字彦威 ; 丁镃,字彦诲 ; 丁钰,字彦清 ; 丁钺,字彦俊. 杰公下三子 : 丁镛 ; 丁铎,字彦振 ; 丁𨱇,字彦升,行宣九. 梅峰始祖 : 丁镗宗. 散居地 : 安徽省宣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宛陵丁氏宗谱 [16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本堂, 民国36[1947]. 存19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仅存卷2-9, 11-16, 及卷末. 远祖 : (宋) 丁彪. 宛陵始祖 : (元明之际) 丁仲芳. 下有四子,分四房. 房祖 : 丁仕和 ; 丁仕亨,字伯通,行太二(后失考) ; 丁仕昂,字伯高,行太三 ; 丁仕杰. 和房下四子 : (明)丁鉴 ; 丁铭(不传) ; 丁钊 ; 丁镒(外迁). 和房下支祖(6世) : 丁俨(东分) ; 丁侃(西分). 皆为钊公之后,润公之子. 昂公下六子 : (明) 丁锐,字彦敦 ; 丁钢,字彦利 ; 丁镇,字彦威 ; 丁镃,字彦诲 ; 丁钰,字彦清 ; 丁钺,字彦俊. 杰公下三子 : 丁镛 ; 丁铎,字彦振 ; 丁𨱇,字彦升,行宣九. 梅峰始祖 : 丁镗宗. 散居地 : 安徽省宣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日照丁氏家乘 [8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6[1900].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始祖 : (明) 丁顺. 一世祖 : 丁良儒. 散居地 : 山东省日照县等地.
浏览:0
丹阳东门丁氏族谱 [2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贤祠铅印本, 民国37[1948]. 32册 : 世系表. 受姓始祖 : (周) 丁伋公,得姓于姜. 丹阳始迁祖 : (唐) 丁仙芝,字元祯. 支祖 : 丁道成 ; 丁道恒等. 散居地 : 江苏省丹阳县等地. 版心题 : 丁氏家乘.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