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猎首

猎首

猎首headhunting),又称猎头,中国古籍作馘首,指将人杀死后砍下头颅并收集的一种习俗。许多古代文明都曾流行过猎首的做法,有史籍记载的包括:古中国人、日本人、阿富汗的努里斯坦人、古印度的阿萨姆人和那加兰人、缅甸的佤族、婆罗洲人、印度尼西亚人、菲律宾人、密克罗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新西兰毛利人、亚马逊平原与美国大平原地区的印第安人、尼日利亚人、欧洲的凯尔特人和斯基泰人,等等。猎首的做法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在太平洋战场出现过,但到今天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基本绝迹了。

在人类学界,猎首行为在社会中的角色一直是一个讨论的热点课题。当代学者普遍认为,猎首行为是曾经在社会群体和个人的等级制度的形成、强化和维持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一种仪式。一些人类学家提出的理论认为,猎首行为源于宗教观念中“灵魂栖于头颅中”的看法,而猎首则是为了带回并最终征服敌人的灵魂。在人类学著作中,猎首行为出现的直接...

猎首相关文献
解猎
解猎,解猎解氏始祖解良之子,与兄解杨两人都在晋国做官,是当时很有名望的贵族。 
查看全文
猎犬
相关条目枪猎犬
查看全文
猎鹰
人物简介装备和武器猎鹰的制服是一个可拆卸机翼。它利用喷气式动力滑翔翼,由轻质钛肋骨和聚酯薄膜组成。机翼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太阳能接收器,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用于供应他的制服和靴子上的微型高速风扇,机械翅膀可以从他的制服脱离及复位。他的美国队长制服是由合成的弹力织物制成,内衬有一个钢合金网。在2004年的大事件后,黑豹给猎鹰提供了一个新的制服和鹰形翅膀,翅膀可以发出光能影像,翼展高达50英尺(15米)。通过控制链路,机翼可以立即重组合成“几十个不同的巡航配置”。一个“磁力驱动”可以提供能获得“猎鹰空降”的推力。发射器还具有防止卫星跟踪的全球定位系统的干扰装置,而坚硬的轻型机翼干扰红外线跟踪。猎鹰可以通过一套汎合金(Vibranium)制服抵抗轻武器的射击。猎鹰制服的整个系统都是通过猎鹰的面具来实行控制,在制服上面有一个隐藏的“爪子”,上面有机械绳索用于钩住对手与目标,这些“爪子”在爬坡、身体摆动...
查看全文
狩猎
历史中国狩猎行之有年,唐代柳宗元记载有永州有姓蒋的捕蛇者,世代以捕蛇为业。宋朝诗人黄庭坚《戏咏江南土风》诗曰:“饭香猎户分熊白,酒熟渔家擘蟹黄。”元好问《薛明府去思口号》之三:“只从明府到,猎户得安眠。”明朝有专门猎虎的猎户,戴东原称:“明代有唐某,甫新婚而戕于虎,其妇后生一子,祝之曰:‘尔不能杀虎,非我子也。后世子孙,如不能杀虎,亦皆非我子孙也。’故唐氏世世能捕虎。”。满洲族的前身女真是渔猎民族。清朝打猎本是家法,嘉庆称“射猎为本朝家法,绥远实国大纲”。清代有一皇家猎苑,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与内蒙古草原接壤。从康熙到嘉庆,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和旅游为主的活动,一共在木兰秋狝105次。争议保护原住民的狩猎需求,维护仅存的传统文化,不少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允许原住民有限制地进行传统狩猎。例如美国印第安人或爱斯基摩人,在当地法律的规定规...
查看全文
猎豹
体态虽然猎豹在大猫中体型较小,但不失其大猫的基本特质,健壮、胸膛壮阔但腰部纤细。拥有看来较小的头脑,短嘴,也有对高视力的眼睛,宽鼻,小巧的圆耳。超大号的鼻孔确保了猎豹能在高速奔跑时获得足够的氧气。野生成年猎豹平均体重为30至55千克,最大野生个体重65千克(超过65千克的野生个体全部都是卫星数据或重量单位计算错误),雄性比雌性略大,体长为112至135公分,尾巴可长至84公分。野生猎豹平均寿命为8到10年,超过12年的极为罕见。猎豹的黄色毛皮上的黑色斑点是实心圆,而花豹的斑点则是如花朵状的空心圆,美洲豹则是空心圆内还有个小圆点。猎豹胸腹部为白色,尾巴则越靠近尾部条纹越明显,而尾端则为全白色。此外,猎豹脸上的斑点没有其他豹密集,并在口鼻两侧有明显的黑色泪线。猎豹也有少数发生毛皮突变,有着更大、更密集的斑点,被称为“帝王猎豹”。过去曾经有被列为亚种的打算,但它们只是猎豹的突变体而已。野生的“帝...
查看全文
猎首相关标签
人祭
人类学
家族谱大览
义门陈氏宗谱 [5卷,首1卷,总卷1卷,世系9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立本堂, 清咸丰10[1860]重修.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编纂者 : 陈代洛,字新发 ; 陈代璋,字礼太 ; 陈后诏,字开选,斋名舜臣 ; 陈光宗,字作舟,斋名青云 ; 陈代荣,字兆昌 ; 陈光祖,字作梅. 受姓祖 : (周) 胡公,讳满. 武王封于陈,以地为氏. 远祖 : 陈叔名. 宗祖 : (宋) 陈公成,官讳旻,字元集,号圣时. 叔名20世孙. 自江右徙楚蕲. 下一子: 陈九升,字延彦. 九升公下三子 : 陈宗材(省一分) ; 陈大禄,字朝凤,号都廷(省二,省三,省四,省六,省七,省十一分) ; 陈重英(省五分). 始祖(1世) : 陈材成,行省二. 大禄公长子. 材成公下五子(2世) : 陈虞,又作儒(居鄱阳乐平县,另谱) ; 陈厦(或夏),原名本今(本分祖) ; 陈商(奎分组) ; 陈周(和分组). 本谱仅记载厦公后裔. 厦公下派祖(5世) : 陈应璋. 祖训公之子. 下六子: 陈朝礼 ; 陈朝乐 ; 陈朝渊 ; 陈朝源 ; 陈朝清 ; 陈朝馘. 应璋公下房祖(8世) : 陈诗(下四子: 陈尚富,议秉礼 ; 陈尚贵,字留芳 ; 陈尚荣,字向青 ; 陈尚华,字以怀,号一秀) ; 陈议(居河南商县) ; 陈谅(居油河嘴) ; 陈让. 皆为朝礼公之后. 尚富公分支祖(13世) : 陈首玉 ; 陈首攀. 首玉公下三分房(14世) : 陈值道,字美甫(传四子: 陈际昌 ; 陈见昌 ; 陈万昌 ; 陈太昌) ; 陈止道 ; 陈庆道. 宋太祖御赐辈派 : 延和思继 彦成守宗 希公汝才. 次辈派 : 九大省王(非王字取名即虞夏商周四字取名)子祖 应朝鸣咏(此代以言水二字傍取名)尚东加. 三辈派 : 光裕远扬 荣华久长 福禄联绵 富贵遐芳. 四辈派 : 植基永厚 笃生善良 仁义道德 学问文章 家丰金玉 廷列冠裳 龙飞凤起 桂馥兰香. 散居地 : 湖北省浠水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尖山李氏四房支谱 [2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元年[1912]修. 合20册 : 世系表. 编纂人员 : 李章晰,字竹斋 ; 李文术,字伯藩 ; 李章税,字沛霖 ; 李文卫,字叔藩. 始祖 : (明) 李定昌,字思荣,行五. 由豫章(江西)徙湖南尖山. 生二子 : 李志容(老长房) ; 李志通. 分房祖(4世) : (明) 李廷琇,字震五. 生五子 : 李盖(少长房) ; 李蓫(二房) ; 李英(三房) ; 李芹(四房) ; 李尊(五房). 本谱为四房世系. 房祖(5世) : 李芹,字乐采. 生六子: 李日昶,字东兮,行一 ; 李日曜,行二 ; 李日东,字近前,行三 ; 李日升,字莲峰,行四 ; 李日昭,字明宇,行五 ; 李日晓. 日东公下三支祖(8世) : 李应春,字顺生 ; 李胜春,字相成 ; 李伟春,字又微. 日升公下八支祖 : 李戴春,字俊生 ; 李元春,字元子 ; 李首春,字干生 ; 李见春,字大生 ; 李先春,字仲美 ; 李敷春,字钟美 ; 李成春,字质生 ; 李赞春,字子克. 派语(14-45世) : 文章昭著 景运肇开 祖德崇长 贤才佑启 先猷式守 敦笃彝伦 和敬钟祥 家声永振. 散居地 : 湖南省长沙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四房支谱.
浏览:0
尖山李氏四房支谱 [2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元年[1912]修. 合20册 : 世系表. 编纂人员 : 李章晰,字竹斋 ; 李文术,字伯藩 ; 李章税,字沛霖 ; 李文卫,字叔藩. 始祖 : (明) 李定昌,字思荣,行五. 由豫章(江西)徙湖南尖山. 生二子 : 李志容(老长房) ; 李志通. 分房祖(4世) : (明) 李廷琇,字震五. 生五子 : 李盖(少长房) ; 李蓫(二房) ; 李英(三房) ; 李芹(四房) ; 李尊(五房). 本谱为四房世系. 房祖(5世) : 李芹,字乐采. 生六子: 李日昶,字东兮,行一 ; 李日曜,行二 ; 李日东,字近前,行三 ; 李日升,字莲峰,行四 ; 李日昭,字明宇,行五 ; 李日晓. 日东公下三支祖(8世) : 李应春,字顺生 ; 李胜春,字相成 ; 李伟春,字又微. 日升公下八支祖 : 李戴春,字俊生 ; 李元春,字元子 ; 李首春,字干生 ; 李见春,字大生 ; 李先春,字仲美 ; 李敷春,字钟美 ; 李成春,字质生 ; 李赞春,字子克. 派语(14-45世) : 文章昭著 景运肇开 祖德崇长 贤才佑启 先猷式守 敦笃彝伦 和敬钟祥 家声永振. 散居地 : 湖南省长沙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四房支谱.
浏览:0
尖山李氏四房支谱 [2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元年[1912]修. 合20册 : 世系表. 编纂人员 : 李章晰,字竹斋 ; 李文术,字伯藩 ; 李章税,字沛霖 ; 李文卫,字叔藩. 始祖 : (明) 李定昌,字思荣,行五. 由豫章(江西)徙湖南尖山. 生二子 : 李志容(老长房) ; 李志通. 分房祖(4世) : (明) 李廷琇,字震五. 生五子 : 李盖(少长房) ; 李蓫(二房) ; 李英(三房) ; 李芹(四房) ; 李尊(五房). 本谱为四房世系. 房祖(5世) : 李芹,字乐采. 生六子: 李日昶,字东兮,行一 ; 李日曜,行二 ; 李日东,字近前,行三 ; 李日升,字莲峰,行四 ; 李日昭,字明宇,行五 ; 李日晓. 日东公下三支祖(8世) : 李应春,字顺生 ; 李胜春,字相成 ; 李伟春,字又微. 日升公下八支祖 : 李戴春,字俊生 ; 李元春,字元子 ; 李首春,字干生 ; 李见春,字大生 ; 李先春,字仲美 ; 李敷春,字钟美 ; 李成春,字质生 ; 李赞春,字子克. 派语(14-45世) : 文章昭著 景运肇开 祖德崇长 贤才佑启 先猷式守 敦笃彝伦 和敬钟祥 家声永振. 散居地 : 湖南省长沙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四房支谱.
浏览:0
尖山李氏四房支谱 [2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元年[1912]修. 合20册 : 世系表. 编纂人员 : 李章晰,字竹斋 ; 李文术,字伯藩 ; 李章税,字沛霖 ; 李文卫,字叔藩. 始祖 : (明) 李定昌,字思荣,行五. 由豫章(江西)徙湖南尖山. 生二子 : 李志容(老长房) ; 李志通. 分房祖(4世) : (明) 李廷琇,字震五. 生五子 : 李盖(少长房) ; 李蓫(二房) ; 李英(三房) ; 李芹(四房) ; 李尊(五房). 本谱为四房世系. 房祖(5世) : 李芹,字乐采. 生六子: 李日昶,字东兮,行一 ; 李日曜,行二 ; 李日东,字近前,行三 ; 李日升,字莲峰,行四 ; 李日昭,字明宇,行五 ; 李日晓. 日东公下三支祖(8世) : 李应春,字顺生 ; 李胜春,字相成 ; 李伟春,字又微. 日升公下八支祖 : 李戴春,字俊生 ; 李元春,字元子 ; 李首春,字干生 ; 李见春,字大生 ; 李先春,字仲美 ; 李敷春,字钟美 ; 李成春,字质生 ; 李赞春,字子克. 派语(14-45世) : 文章昭著 景运肇开 祖德崇长 贤才佑启 先猷式守 敦笃彝伦 和敬钟祥 家声永振. 散居地 : 湖南省长沙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四房支谱.
浏览:0
尖山李氏四房支谱 [2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元年[1912]修. 合20册 : 世系表. 编纂人员 : 李章晰,字竹斋 ; 李文术,字伯藩 ; 李章税,字沛霖 ; 李文卫,字叔藩. 始祖 : (明) 李定昌,字思荣,行五. 由豫章(江西)徙湖南尖山. 生二子 : 李志容(老长房) ; 李志通. 分房祖(4世) : (明) 李廷琇,字震五. 生五子 : 李盖(少长房) ; 李蓫(二房) ; 李英(三房) ; 李芹(四房) ; 李尊(五房). 本谱为四房世系. 房祖(5世) : 李芹,字乐采. 生六子: 李日昶,字东兮,行一 ; 李日曜,行二 ; 李日东,字近前,行三 ; 李日升,字莲峰,行四 ; 李日昭,字明宇,行五 ; 李日晓. 日东公下三支祖(8世) : 李应春,字顺生 ; 李胜春,字相成 ; 李伟春,字又微. 日升公下八支祖 : 李戴春,字俊生 ; 李元春,字元子 ; 李首春,字干生 ; 李见春,字大生 ; 李先春,字仲美 ; 李敷春,字钟美 ; 李成春,字质生 ; 李赞春,字子克. 派语(14-45世) : 文章昭著 景运肇开 祖德崇长 贤才佑启 先猷式守 敦笃彝伦 和敬钟祥 家声永振. 散居地 : 湖南省长沙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四房支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