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沮诵

沮诵

沮诵,或作诅诵沮颂,是中国神话人物,相传为黄帝史官,负责帮助仓颉创造文字,传说仓颉发明文字,沮诵作为其助手,将之记下来,成功时,鬼神夜间哭泣,认为人类即将变为狡诈。刘知几《史通》曰:“盖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轩辕氏受命,仓颉、沮诵实居其职。至于三代,其数渐繁。”

《世本·作篇》:“沮诵、苍颉作书。”宋衷注:“沮诵、苍颉,黄帝史官。黄帝之世始立史官,沮诵、苍颉居其职矣。”

沮诵相关文献
沮授简介沮授这个人是谁为什么沮授不降曹
沮授简介沮授这个人是谁为什么沮授不降曹,沮授是东汉末年袁绍手下的谋士,他才能出众,智计百出,常常对袁绍提出优良的策略
查看全文
沮诵
参考资料《世本》《教育部国语辞典》
查看全文
沮授
生平史载他“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曾当冀州别驾,举茂才,并当过两次县令。后来又当韩馥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拟定四州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夺取冀州,沮授归袁绍,并进献大计:占领冀、青、幽、并四州,集合英雄豪杰的才能和大批军队,并且迎接在长安的汉献帝至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只需数年就能平定天下。袁绍听后大为欢喜,立刻表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霸业谋臣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辗转流亡到河东等地,沮授进谏建议袁绍迎献帝,迁都至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听后打算听从沮授的建议,但郭图等人认为要复兴汉室太难,而且迎立汉帝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劝袁绍不要用此计策,袁绍于是放弃。次年曹操却在荀彧的支持下迎献帝迁都许县,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后,袁绍命长子袁谭为青州都督,沮授反对,认为是祸胎,但袁绍坚持是要令三子各据一州,以观察其能力。后来袁绍死后,三子因争位而大战。后来,袁绍有意向南方用兵,沮授和田丰...
查看全文
沮鹄
正史袁绍死后为袁尚守邯郸,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四月,曹操攻击沮鹄于邯郸,拔之。《三国演义》改写《三国演义》中,沮鹄在此战斗中被曹操大将张辽射杀。参考资料《三国志·魏书&middot
查看全文
沃沮
沃沮与勿吉《三国志》卷30:“沃沮……言语与句丽大同”,而“挹娄……言语不与夫余、句丽同。”。“挹娄喜乘船寇钞,北沃沮畏之”。中国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金毓黻先生主张“靺鞨,当亦为沃沮、勿吉之音转”,认为朝鲜半岛北部的沃沮即勿吉,又分北沃沮(黑水等部)、东沃沮(白山等部),东女真当即古代东沃沮的后裔。此指东女真即曷懒甸女真,为唐以前沃沮的后裔。有人认为沃沮是濊人与肃慎的混血。在有关女真族起源的说法中,韩国学者李丙焘和日本学者三上次男主张渤海的强制移置说。三上次男以为黑水一带诸部族是渤海武王(大武艺,719-737年在位)末期的被征服人民,以后黑水部被强制移民到渤海南京南海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清津市,一说在咸兴)附近,随着新罗后期国势的衰微,逐渐往南迁移。如此,则在黑水部真移置于渤海南京附近以前,后来曷懒甸女真所据的地区,可说是一片无人地带。后来高丽太祖的开拓地区也是女真尚未占据的无人地带...
查看全文
沮诵相关标签
道教神祇
中国上古人物
人物神
汉字
文字发明者
神话传说人物
家族谱大览
诵芬咏烈编 [80卷, 首25卷]
始祖 : 徐潮谥文敬(清) 散居地 : 浙江省杭县等地 武林徐氏裔孙徐琪为咏世德之骏烈而诵先人之清芬可为邦家之光故为是编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微缩胶卷。盐湖城:犹他州族谱学会,1976年1卷;35毫米。
浏览:0
9.吴氏宗谱, 9, 卷9: 国诵 在仕 5世祖诗公起, 19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山堂, 民国36[1947]六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吴延鼎,号汉卿 ; 吴远坵,号松林 ; 吴远煦,号春华 ; 吴远基,号子固 ; 吴延熙,字亚侯. 远祖 : (唐) 吴嘉. 五代时官九江司马. 由延陵徙濮阳,建业车桥. 宗祖 : (宋) 吴俊贤. 辟祚建昌. 蕲春始祖(1世) : (明) 吴正华,字舜我. 嘉公32世孙. 由建昌迁湖北蕲春大同乡长峪里罗家冲(木季)拓林. 正华公下四子(2世) : (清) 吴国昌,字若文 ; 吴国发,字若武 ; 吴国诵,字若成 ; 吴国钊,字康侯. 为四大房祖. 国昌公生三子(3世) : (清) 吴应本,字大基 ; 吴应松,字耐久 ; 吴应信,字永怀. 国发公生四子(3世) : (清) 吴应谟,字圣典 ; 吴应训,字廷议 ; 吴应谊,字正则 ; 吴应试,字廷选. 国诵公生三子(3世) : (清) 吴应经,字胜傅 ; 吴应纶,字裕昆,改字如坤 ; 吴应统,字有绪. 郧西祖(4世) : (清) 吴在明,字缉熙. 应本公长子. 于清干隆初年由蕲春迁郧西北乡小冷水河吴家扒. 吴氏祖派 : 嘉坎双綕俊 伯玉仲万顿 远腾元承铧 世得永彦泰 志景朝肃大 子道添尚胜. 旧传宗派 : 贵正国应在 祖德家声远. 续家宗派 : 延绵崇厚福 作述继前猷 克令文章焕 相传礼义优 贤才隆选举 法则定征求.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7.吴氏宗谱, 7, 卷7: 正华三房 2世国诵公起, 19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山堂, 民国36[1947]六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吴延鼎,号汉卿 ; 吴远坵,号松林 ; 吴远煦,号春华 ; 吴远基,号子固 ; 吴延熙,字亚侯. 远祖 : (唐) 吴嘉. 五代时官九江司马. 由延陵徙濮阳,建业车桥. 宗祖 : (宋) 吴俊贤. 辟祚建昌. 蕲春始祖(1世) : (明) 吴正华,字舜我. 嘉公32世孙. 由建昌迁湖北蕲春大同乡长峪里罗家冲(木季)拓林. 正华公下四子(2世) : (清) 吴国昌,字若文 ; 吴国发,字若武 ; 吴国诵,字若成 ; 吴国钊,字康侯. 为四大房祖. 国昌公生三子(3世) : (清) 吴应本,字大基 ; 吴应松,字耐久 ; 吴应信,字永怀. 国发公生四子(3世) : (清) 吴应谟,字圣典 ; 吴应训,字廷议 ; 吴应谊,字正则 ; 吴应试,字廷选. 国诵公生三子(3世) : (清) 吴应经,字胜傅 ; 吴应纶,字裕昆,改字如坤 ; 吴应统,字有绪. 郧西祖(4世) : (清) 吴在明,字缉熙. 应本公长子. 于清干隆初年由蕲春迁郧西北乡小冷水河吴家扒. 吴氏祖派 : 嘉坎双綕俊 伯玉仲万顿 远腾元承铧 世得永彦泰 志景朝肃大 子道添尚胜. 旧传宗派 : 贵正国应在 祖德家声远. 续家宗派 : 延绵崇厚福 作述继前猷 克令文章焕 相传礼义优 贤才隆选举 法则定征求.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0.吴氏宗谱, 10, 卷10: 国诵 在侯 5世祖承公起, 19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山堂, 民国36[1947]六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吴延鼎,号汉卿 ; 吴远坵,号松林 ; 吴远煦,号春华 ; 吴远基,号子固 ; 吴延熙,字亚侯. 远祖 : (唐) 吴嘉. 五代时官九江司马. 由延陵徙濮阳,建业车桥. 宗祖 : (宋) 吴俊贤. 辟祚建昌. 蕲春始祖(1世) : (明) 吴正华,字舜我. 嘉公32世孙. 由建昌迁湖北蕲春大同乡长峪里罗家冲(木季)拓林. 正华公下四子(2世) : (清) 吴国昌,字若文 ; 吴国发,字若武 ; 吴国诵,字若成 ; 吴国钊,字康侯. 为四大房祖. 国昌公生三子(3世) : (清) 吴应本,字大基 ; 吴应松,字耐久 ; 吴应信,字永怀. 国发公生四子(3世) : (清) 吴应谟,字圣典 ; 吴应训,字廷议 ; 吴应谊,字正则 ; 吴应试,字廷选. 国诵公生三子(3世) : (清) 吴应经,字胜傅 ; 吴应纶,字裕昆,改字如坤 ; 吴应统,字有绪. 郧西祖(4世) : (清) 吴在明,字缉熙. 应本公长子. 于清干隆初年由蕲春迁郧西北乡小冷水河吴家扒. 吴氏祖派 : 嘉坎双綕俊 伯玉仲万顿 远腾元承铧 世得永彦泰 志景朝肃大 子道添尚胜. 旧传宗派 : 贵正国应在 祖德家声远. 续家宗派 : 延绵崇厚福 作述继前猷 克令文章焕 相传礼义优 贤才隆选举 法则定征求.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9.前润浦氏宗谱(诵芬录卷6-9)33-34 册
不得复制. 本微卷缩小42倍率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原书: [出版地不详]: 追远堂, 民国20[1931]. - 34册 : 世系表, 插图. 注 : 附诵芳录9卷. 南迁始祖 : 浦冲字鹏飞(宋) 前润始迁祖 : 浦振字明远号隐德(元明之际) 散居地 :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浏览:100
8.前润浦氏宗谱(卷首,卷1-24,世系图1-4,诵芬录卷1-5)1-32 册
不得复制. 本微卷缩小42倍率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原书: [出版地不详]: 追远堂, 民国20[1931]. - 34册 : 世系表, 插图. 注 : 附诵芳录9卷. 南迁始祖 : 浦冲字鹏飞(宋) 前润始迁祖 : 浦振字明远号隐德(元明之际) 散居地 :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