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明朝 泾州

泾州

泾州,中国从南北朝到清朝的州。

430年(神䴥3年),北魏设置泾州,治所在安定郡(今甘肃省泾川县)。西魏、北周、隋朝继续设置泾州,管辖4郡5县,废郡之后,管辖5县。607年(大业3年),改为郡制,泾州改称安定郡,下辖7县。

唐朝再改为泾州,属关内道,户三万一千三百六十五,口十八万六千八百四十九。下辖五县:安定县(后改保定县)、灵台县、临泾县、良原县、潘原县。天宝、至德年间一度为安定郡、保定郡。唐后期为泾原节度使的治所。北宋属秦凤路,金朝属庆原路,管辖4县。元朝属陕西行省,管辖2县。

明朝为散州,属陕西平凉府。清朝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升为泾州直隶州,属甘肃省,辖三县。1913年,改为泾川县。

泾州相关文献
江苏省-苏州-昆山卫泾
卫泾:昆山千灯人,字清叔,号后乐居士,又号西园居士,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甲辰科状元,昆山第一状元。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于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卫泾历事四朝,出入内外四十余上,忧国忘家,始终一节。曾说:“官职自有定份,名谊千古不磨。”在朝孤立自守,不畏权贵,与朱熹友善,曾取其遗著刊刻传世。著有《后乐集》20卷。其先祖为齐人,唐末居秀州,遂为嘉兴人。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擢为进士第一,历官起居舍人、直焕章阁、知庆元府等职。开禧元年(1205)任吏部尚书、御史中丞。开禧二年,韩侂胄轻率伐金,兵败。次年,卫泾奏请诛韩侂胄,罢免右相陈自强。卫泾遂任参知政事。韩侂胄被诛后,史弥远任礼部尚书,专权用事,卫泾深以为患,欲去之。事未成,卫泾反遭史弥远排斥,出知扬州,任资政殿学士。卫泾辞官回家,死后赠为太师,封秦国公,谥文节。卫泾曾与朱熹交好。韩侂胄以立伪学之名排斥朱熹,韩...
查看全文
华泾镇
行政区划华泾镇下辖华建居委会、大桥居委会、华泾四村居委会、华发居委会、华阳居委会、沙家浜居委会、名苑居委会、华泾五村居委会、光华绿苑居委会、华欣家园居委会、明丰居委会、华臻居委会、华泾联合居委会、漓江山水居委会、华泾绿苑居委会、B5744馨宁居委会。
查看全文
泾原兵变
事出有因自安史之乱平定后,黄河下游各个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后来更世袭相传,如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死后,其侄田悦继承魏博节度使一职,唐中央也无法过问。唐德宗继位后,决心对付地方的藩镇。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德宗任他为新任成德节度使,继承父亲,但被德宗拒绝。李惟岳于是联同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及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一同举兵谋反,史称四镇之乱。德宗以藩镇对付藩镇的方法平乱,命幽州留守朱滔、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等平乱。最初效忠唐中央的军队处于上风,李正己谋反后不久病故,其子李纳续领淄青军,但被围困;梁崇义被李希烈打败自杀;李惟岳部下王武俊发动叛变,杀掉李惟岳向中央请降。四镇中只有魏博的田悦仍有实力对抗中央,但已孤掌难鸣。当时德宗被胜利充昏,不肯任命平乱有功的王武俊为节度使,同时朱滔要求增加其辖地同样被拒,于是王、朱两人对唐中央政府十分怨恨,此时,处于下风...
查看全文
李泾
参考资料《旧唐书》:雅王泾,宣宗第二子。大中元年封。《新唐书》列传第七:雅王泾,大中元年始王。亡薨年。
查看全文
泾州
参考资料《新唐书·志第二十七·地理一》
查看全文
泾州相关标签
五代十国的州
清朝的州
隋朝的州
西魏的州
唐朝的州
金朝的州
元朝的州
北周的州
北魏的州
甘肃的州
明朝的州
平凉行政区划史
43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177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