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李晦

李晦

李晦(628年-689年3月23日),字慧炬,陇西郡成纪县人,唐朝宗室,河间元王李孝恭的次子。

乾封年间,为营州都督,以治状闻名,唐高宗以玺书劳赐。转任右金吾将军,检校雍州长史,摧擿奸伏没有留隐,属吏畏他。高宗将到洛阳,诏李晦居守长安:“关中事一以属公,然法令牵制,不可以成政,法令外苟可以利人者行之,毋须以闻。”故晦治有成绩。武后时,为秋官尚书。去世后,追赠幽州都督。

原配邓氏;后又娶豆卢怀让和万春公主之女豆卢氏。子李荣(李知言),奉吴王李恪之祀,为嗣吴王。女金城郡君,嫁贺兰务温。

李晦简介资料
628 年
689年03月23日
李晦相关文献
丁居晦
丁居晦,唐朝诗人。生卒年月,籍贯生平不详。
查看全文
谢晦
生平谢晦初为建武将军孟昶的中兵参军。孟昶于义熙六年(410年)自杀身亡后,太尉司马、丹杨尹刘穆之向时任太尉的刘裕推荐谢晦为太尉参军。其时因刑狱参军患病,谢晦于是代为处理讼案;虽然府中积压了大量案件,但谢晦从没有发生过错误,很得刘裕器重,并即以其署任刑狱贼曹。后转豫州治中从事,并于义熙八年(412年)将推行土断时将侨置郡县的人口分至扬、豫二州,亦表现得公平允当。后谢晦又转任太尉主簿。义熙十一年(415年),刘裕讨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并命女婿振威将军徐逵之偕参军蒯恩、王允之、沈渊子等将兵一万为前锋。徐逵之等人与鲁轨战于破冢(今湖北江陵东南)曾遭鲁轨击败,徐逵之、王允之及沈渊子都战死。刘裕抵马头(今湖北公安西北)得知逵之战死,大怒,而其时司马休之部队在江边悬岸上列阵拒守,刘裕士兵都无法登岸。盛怒的刘裕要亲自披带盔甲登岸强攻,被谢晦死命抱住,刘裕就拔剑指著谢晦,说:“我杀了你!”谢晦回答:“天下可...
查看全文
黎晦
家族妻普慈高明皇太后阮氏玉缘子黎显祖昭德至仁泽皇帝黎汀参考文献《钦定越史通鉴纲目》
查看全文
魏晦先
参考《新修宜兴县志》、嘉庆《新修荆溪县志志》、道光《绪纂宜荆县志》
查看全文
李晦
李晦碑和墓志铭李晦碑立于武则天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原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马家湾乡米家崖,今存县文化馆。碑为螭首,方趺。首高89厘米,宽120厘米,厚34厘米,碑身高214厘米。素面圭额高55厘米,宽36厘米,阳刻篆书“大唐故秋官司尚书河间公之碑”。碑文32行,满行45字,隶书。碑石剥蚀严重,所有碑文已无法辨认,碑阴有一浮雕佛像。碑身两侧线刻缠枝宝相花饰。198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唐文》卷九百九十一有录文。李晦墓志并盖一合两石,正方形,青石刻制。志盖为盝顶形,顶边长68厘米,底边长90至91厘米,斗唇厚7.5厘米。志盖中部阴刻篆文“唐故秋官尚书上柱国河间县开国子李君墓志铭”五行二十字。四周及斜刹饰阴线雕刻的缠枝忍冬纹,唇部图案为升云纹。志石边长90~91厘米,厚7至8厘米。志文楷书或有行意,字间有纤细界格。志文38行,满行36字,除空格外实有一千二百八十五字。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李晦相关标签
唐朝幽州都督
628年出生
东都留守
唐朝大将军
唐朝朝散大夫
唐朝宗室
秋官尚书
唐朝户部尚书
唐朝营州都督
李姓
唐朝县子
689年逝世
唐朝长史
政府人物
皇室
家族谱大览
青龍李氏宗譜 [20卷]
原书: 永康市 : 李店村志编纂委员会(国强文印公司印), 2001年重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 : 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迁杭始祖 : (唐) 李文远. 永康祖 : 李德明,字宗仁,行从二. 青龙李店祖 : (宋) 李孟,字克贤,行绣九,改嵩十三 ; 李恭,字克顺,行嵩十四. 李店村 : 古称青龙庄, 后因姓而改.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册4 (卷20) 为墓图及碑文.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册三书衣题 : 李店村志.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宗谱 各支分卷 首上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知堂, 1995年合修(厚义堂梓). 76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合修新派 : 精诚维宿愿 荟萃喜同根 族谊青山好 力期众共尊. 马湾股始祖 : (明) 李穆一. 原籍江右湖口. 与弟穆二公同徙宿松. 龙谿股始祖 : (明) 李玉十. 下有二子 : 李纹菖(居马家坂) ; 李纹显(居清湾). 韭山股始祖 : (清) 李策彰 ; 李策明. 由黄梅迁松. 花园股始祖 : 李一戊. 下有二派 : 李正焘 ; 李正旺. 祝山股一世祖 : 李祜. 为省三公之后. 竹林股始祖 : (宋末) 李元志. 凤车股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兴一. 仲皋公长子. 西源股始祖 : (明初) 李益忠. 自江西浮梁迁松. 洗马股始祖 : (明) 李添二. 由鄱阳徙松. 下有二子 : 李福隆 ; 李福常. 龙井股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应春. 白杨股始祖 : (明) 李丹木. 自江西南康都昌县迁宿松. 鹅湖股始祖 : (宋) 李胜一. 万五公长子. 王李股远祖 : (元明之际) 李德,字醇儒. 德公下三子 : 李应基(留王李冲) ; 李应振(迁西源孙家冲) ; 李应端(迁中山嘴). 大桥股一世祖 : (明) 李布义(自鄱阳迁松) ; 李华卿(自湖口迁松) ; 李万一. 万一公下派祖 : 李旺一(居郭李湾) ; 李旺二(居河西). 散居地 : 安徽省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