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冯克宽

冯克宽

冯克宽(越南语:Phùng Khắc Khoan馮克寬;1528年-1613年),是越南中兴黎朝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外交官。字弘夫,号毅斋,山西处石室县冯舍社(今属河内市石室县)人,莫明德二年(1528年)出生。

早年曾拜阮秉谦为师,虽颇有所成,但拒绝参加莫朝的科举考试。后黎朝中兴之时,追随黎伯骊扶黎倒莫。

天祐元年(1557年),通过安定县的乡试。光兴三年(1580年),在文来(今清化省寿春县)通过会试,中黄甲。光兴八年(1585年),任工部右侍郎。

光兴十五年(1592年),中兴黎朝攻破莫朝首都昇龙。为了获得明朝的支持,冯克宽于光兴二十年(1597年)迁工部左侍郎,以正使的身份出使明朝。并与朝鲜使臣李睟光(朝鲜语:이수광)互相唱和。归国后,迁吏部左侍郎,封梅岭侯。

光兴二十二年(1599年),升工部尚书。弘定三年(1602年),迁户部尚书,加封梅郡公。弘定十四年(1613年)逝世,加封太傅。

冯克宽简介资料
山西处石室县(今属河内市)
1528 年
1613 年
冯克宽相关文献
卡尔·冯·魏茨泽克
职业生涯魏茨泽克1927在哥本哈根就结识了维尔纳·海森堡,在海森堡的影响下,他选择物理学作为学科。从1929至1933年,他在柏林,哥廷根和莱比锡跟从维尔纳·海森堡,弗里德里希·洪特(博士考官)和尼尔斯·玻尔学习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他于1936年获得在大学授课的资格,并在同一年作为一名科学研究人员进入当时位于柏林的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在30年代,他从事原子核结合能(Bethe-Weizsäcker-Formel,液滴模型,1935)和星状物内部能量释放的核反应(Bethe-Weizsäcker-Zyklus,1937/1938)研究。1936他第一个提出核的同质异构体的精确的意义在于原子核的不同亚稳态。1937在莱比锡出版了他的著作《原子核》。1940-1942他参与德国铀计划工作(参见下面段落)。随后,至1955年,他担任斯特拉斯堡帝国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职位。自1946起,冯·魏茨泽克...
查看全文
克劳斯·冯·克利青
家庭冯·克利青是出生于一个相当古老的勃兰登堡贵族家庭。这个贵族家庭最早于1265年就在文献上有提及。克劳斯·冯·克利青的父亲是一位资深林业管理员。他的祖父曾是普鲁士波森省的农业局局长和普鲁士上院的成员。生平1943年生于德国波森省希罗达(今波兰),1945年冯·克利青随家逃到下萨克森州费希塔县的路滕(Lutten)。从1948年至1951年他们住在奥尔登堡,在这里1949年克劳斯·冯·克利青进入小学。1951年他家迁往克洛彭堡县埃森,至1968年他们住在市政府的楼上。1962年2月克劳斯·冯·克利青在奥斯纳布吕克县夸肯布吕克(Quakenbrück)中学毕业。此后冯·克利青在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学物理。1969年3月他大学毕业。至1980年11月他在维尔茨堡大学研究,在此期间他于1972年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为《碲在强磁场中的电磁特性》。1978年他获得在大学任教的学术地位。在他在维...
查看全文
君特·冯·克鲁格
参考文献Hoffman,Peter,(tr.RichardBarry)TheHistoryoftheGermanResistance,1939–1945,Cambridge,MA:MITPress,1977.ISBN0773515313Shirer,WilliamL.TheRiseandFalloftheThirdReich,NewYork:SimonandSchuster,1990.ISBN0671728687Knopp,GuidoDieWehrmacht:EineBilanz,C.BertelsmannVerlag,München,2007.ISBN978-3-570-00975-8
查看全文
汪克宽
注释及参考文献^《补疑年录》据《元诗选小传》说克宽生于大德五年。《续疑年录》据《明史》本传作生于元大德八年,卒于明洪武五年。^《补疑年录》据《元诗选小传》说克宽卒于洪武五年。《续疑年录》据《明史》本传亦说克宽卒于明洪武五年。参见神童
查看全文
冯克宽
参考文献潘辉注.《历朝宪章类志》(第一集).(越南)科学社会出版社,1992年.裴维新.《文学辞典》.(越南)世界出版社,2004年.郑文清.《成语典析人名辞典》(卷2).(南越)灵魂出版社,西贡,1966年.陈文玾.《汉喃书库的研究》.(越南)科学社会出版社,2003年.陈氏冰清主编.《十五至十七世纪的文学》.(越南)科学社会出版社,2004年.
查看全文
冯克宽相关标签
1613年逝世
后黎朝侯爵
中兴黎朝官员
越南儒学学者
1528年出生
光兴三年庚辰科进士
越南诗人
冯姓
后黎朝郡公
政治家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1.阅氏宗谱, 1, 卷3: 始祖15世孙 克宽公支下世派传, 1088-191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记事至民国3[1914]. 存4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残存卷3-5, 其余卷数全缺. 迁罗祖 : (宋) 闵太春,字华廷. 遭夏人之变,自雒迁鄂,居江夏罗田. 派祖(15世) : (明) 闵克宽,字秋阳 ; 闵克厚,字秋圃 ; 闵克仁,字秋山. 皆为廷弼公之子. 名辈(12世起)似为 : 国朝廷克 伋开华天 正三(介)成(玉)佑(如) 万(金)汝(永)从添 一兆德裕.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100
11.周氏宗谱.万一万二万三万五支系, 11, 万三 宗八 克宽 隆昌, 1368起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冯氏家谱 [11卷],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2年. 11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重复拍摄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的收藏存卷1-5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的收藏为全谱. 一世祖 : 冯子华. 子一: 冯开泰. 明洪武因筹划移民, 冯敏一道由苏州阊门至盐城插标编户, 落籍后称冯家墩. 崔祖落籍地后名大崔庄, 相距颇近, 即今江苏省建湖县芦沟镇双庆村, 冯家墩, 乃本支发源地. 散居地 : 江苏省盐城县, 建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冯氏家谱 [11卷],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2年. 11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重复拍摄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的收藏存卷1-5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的收藏为全谱. 一世祖 : 冯子华. 子一: 冯开泰. 明洪武因筹划移民, 冯敏一道由苏州阊门至盐城插标编户, 落籍后称冯家墩. 崔祖落籍地后名大崔庄, 相距颇近, 即今江苏省建湖县芦沟镇双庆村, 冯家墩, 乃本支发源地. 散居地 : 江苏省盐城县, 建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冯氏家谱 [11卷],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2年. 11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重复拍摄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的收藏存卷1-5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的收藏为全谱. 一世祖 : 冯子华. 子一: 冯开泰. 明洪武因筹划移民, 冯敏一道由苏州阊门至盐城插标编户, 落籍后称冯家墩. 崔祖落籍地后名大崔庄, 相距颇近, 即今江苏省建湖县芦沟镇双庆村, 冯家墩, 乃本支发源地. 散居地 : 江苏省盐城县, 建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冯氏家谱 [11卷],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2年. 11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重复拍摄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的收藏存卷1-5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的收藏为全谱. 一世祖 : 冯子华. 子一: 冯开泰. 明洪武因筹划移民, 冯敏一道由苏州阊门至盐城插标编户, 落籍后称冯家墩. 崔祖落籍地后名大崔庄, 相距颇近, 即今江苏省建湖县芦沟镇双庆村, 冯家墩, 乃本支发源地. 散居地 : 江苏省盐城县, 建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