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朵甘思

朵甘思

朵甘思(藏文:མདོ་ཁམས,威利:mdo khams),又名朵甘朵康多康等,为中国古代一地区名。范围大致相当于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东部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朵甘思的意思是汇合的区域。近代一般简称康(藏文:ཁམས,威利:khams)。

朵甘思相关文献
草头王甘思空
草头王甘思空,草头王甘思空        在唐朝年代骊塘甘家有户殷实人家,请了一个风水先生寻找
查看全文
朵甘思
吐蕃王朝吐蕃王朝7世纪开始对外扩张,其向东征服的地区被称为朵甘思,与卫藏四茹相区别。后来朵甘思北部被分出朵思麻,南部仍被称为朵甘思。元朝忽必烈曾经过此处南征大理。元中统和至元年间,该地区各部落相继投向元朝政府。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宁远府(府城在今四川乾宁北),至元十五年(1278年),又设李唐州(今四川理塘)。元灭南宋之后,将原吐蕃之地划归宣政院管理,朵甘思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又被称为朵甘思宣慰司。明朝明朝在当地置朵甘卫,后来升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朵甘都指挥使司。参见安多地区、康区宣政院
查看全文
古诗里的葵花朵朵
从发芽到花盘盛开时期,每当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葵花的脸盘儿总是迎着太阳慢慢向西转动,尽情吮吸着阳光的精华甘露,不断地壮大自己,直到日薄西山,才停止转动。夜间,葵花又悄悄地把脸儿摆回东方,等待着第二天初升的旭日。它日复一日、不辞辛劳地重复这一动作,养精蓄锐、孕育果实,直到自己的圆脸上丰满润泽,遍布花籽。这时,它不再迎着朝阳转动脸盘儿,而是一直向着东方,直到被人类采撷,化为香瓜子、葵花油……葵花始终向着太阳转动的自然特性,被大家拟人化,比喻为一种向往光明矢志不渝的美好品格——“葵花朵朵向太阳”。我们的先辈,颇为看重葵花忠诚向阳的品格,宋人刘克庄云:“生长古墙阴,园荒草树深。可曾霑雨露,不改向阳心。”他把葵花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仍不改“向阳心”的特质,表达得淋漓透彻。明人蒋忠则说:“密叶护繁英,花开夏已深。莫言颜色异,还是向阳心。”,他也把“向阳心”视为葵花的优点,予以赞赏。在复杂的人类社...
查看全文
庆余年海棠朵朵什么时候上线?海棠朵朵真实身份揭秘
庆余年海棠朵朵什么时候上线?海棠朵朵真实身份揭秘分类:野史秘闻《庆余年》的剧情已经过了一大半了,只剩下十几集就要结束了,但是原著里面范闲所遇到的那么多女子,还有好几个重要人物没有登场,不过随着范闲出使北齐,海棠朵
查看全文
庆余年范闲为什么不娶海棠朵朵?范闲喜欢海棠朵朵吗?
庆余年范闲为什么不娶海棠朵朵?范闲喜欢海棠朵朵吗? 1638人参与2019年11月23日09:31分类:野史秘闻 《庆余年》当中,范闲他来到京城之后,结识了很多朋友,而这些朋友当中很多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他的身边也出现过不少女子,在这些人当中,有与范闲最终走
查看全文
朵甘思相关标签
中国古地名
西藏历史
家族谱大览
甘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甘氏家族理事会, 2013年续修. 1册(约73双页) : 世系表. 注 : 此谱序延用2006年, 但后续仍有增补至2013年. 受姓祖 : 中公. 黄帝第13子. 封于甘,子孙以国为氏. 远祖 : (殷商) 甘盘. 始祖(一世) : 甘维先. 因云游山川, 见江华县山水秀丽, 故由江西迁至江华一带. 迁恭城祖(2世) : (清) 甘仕龙. 因放牧烧山惹祸,由江华逃至广西恭城. 仕龙公下三派(3世) : 甘玉荣(下二子 : 甘学文 ; 甘学昌) ; 甘玉盛(下一子 : 甘学延) ; 甘玉华. 玉华公下六房 : 甘学明 ; 甘学贵 ; 甘学政 ; 甘学通(下一子 : 甘文珍) ; 甘学清(下一子 : 甘文德) ; 甘学保(下一养子 : 甘文德). 迁江永祖(5世) : (清末) 甘学明 ; 甘学政 ; 甘学保. 因避盗匪, 民初时迁至湖南江永. 学明公下七房 : 甘文星 ; 甘文盛 ; 甘文郁 ; 甘文习 ; 甘文义 ; 甘文貭 ; 甘文运. 学贵公下三房 : 甘文成 ; 甘文义 ; 甘文彩. 学政公下三房 : 甘文思 ; 甘文守 ; 甘文仁. 老字派 : 仕玉学文 志财有如. 新字派 : 秀丽智和 信义善良 永江承启 源茂纪祥 云化清荣 奕代联安 付家泽远 湘桂腾芳. 散居地 : 广西省恭城县 ; 湖南省江永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甘氏家谱 : 广西省恭城县加会乡, 湖南省江永县粗石江镇.
浏览:0
甘氏宗谱
元光公下支祖(5世) : 甘文清. 下有二子 : 甘道通 ; 甘道灵. 元正公下房祖(5世) : 甘与霖 ; 甘与生. 元绍公下房祖(5世) : 甘与福. 合族派行 : 继世同延庆 文章足立身 运生方克裕 源远竟流深 不尽宗功伟 绵长祖德馨 孝思千古尚 历代有龙吟. 商城房祖(10世) : 甘之辨. 商城东乡祖(5世) : 甘与洪. 元庆公之后. 始祖 : (元末) 甘法海. 由江西徙楚,居黄冈道观河. 下有八子,仅传四派. 岐山祖 : (元明之际) 甘兴七,派字符光. 法海公第七子.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 及河南省商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法海公下派祖 : 甘元绍(长房) ; 甘元庆(四房) ; 甘元正(五房) ; 甘元光(七房). 派祖:甘法海 麻城祖(10世) : 甘之仪.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务本堂, 民国34[1945].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浏览:0
甘氏宗谱
元光公下支祖(5世) : 甘文清. 下有二子 : 甘道通 ; 甘道灵. 元正公下房祖(5世) : 甘与霖 ; 甘与生. 元绍公下房祖(5世) : 甘与福. 合族派行 : 继世同延庆 文章足立身 运生方克裕 源远竟流深 不尽宗功伟 绵长祖德馨 孝思千古尚 历代有龙吟. 商城房祖(10世) : 甘之辨. 商城东乡祖(5世) : 甘与洪. 元庆公之后. 始祖 : (元末) 甘法海. 由江西徙楚,居黄冈道观河. 下有八子,仅传四派. 岐山祖 : (元明之际) 甘兴七,派字符光. 法海公第七子.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 及河南省商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法海公下派祖 : 甘元绍(长房) ; 甘元庆(四房) ; 甘元正(五房) ; 甘元光(七房). 派祖:甘法海 麻城祖(10世) : 甘之仪.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务本堂, 民国34[1945].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浏览:0
甘氏宗谱 [27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务本堂, 民国34[1945].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 : (元末) 甘法海. 由江西徙楚,居黄冈道观河. 下有八子,仅传四派. 法海公下派祖 : 甘元绍(长房) ; 甘元庆(四房) ; 甘元正(五房) ; 甘元光(七房). 元绍公下房祖(5世) : 甘与福. 元正公下房祖(5世) : 甘与霖 ; 甘与生. 岐山祖 : (元明之际) 甘兴七,派字元光. 法海公第七子. 元光公下支祖(5世) : 甘文清. 下有二子 : 甘道通 ; 甘道灵. 商城东乡祖(5世) : 甘与洪. 元庆公之后. 商城房祖(10世) : 甘之辨. 麻城祖(10世) : 甘之仪. 合族派行 : 继世同延庆 文章足立身 运生方克裕 源远竟流深 不尽宗功伟 绵长祖德馨 孝思千古尚 历代有龙吟.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 及河南省商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甘氏宗谱 [27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务本堂, 民国34[1945].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 : (元末) 甘法海. 由江西徙楚,居黄冈道观河. 下有八子,仅传四派. 法海公下派祖 : 甘元绍(长房) ; 甘元庆(四房) ; 甘元正(五房) ; 甘元光(七房). 元绍公下房祖(5世) : 甘与福. 元正公下房祖(5世) : 甘与霖 ; 甘与生. 岐山祖 : (元明之际) 甘兴七,派字元光. 法海公第七子. 元光公下支祖(5世) : 甘文清. 下有二子 : 甘道通 ; 甘道灵. 商城东乡祖(5世) : 甘与洪. 元庆公之后. 商城房祖(10世) : 甘之辨. 麻城祖(10世) : 甘之仪. 合族派行 : 继世同延庆 文章足立身 运生方克裕 源远竟流深 不尽宗功伟 绵长祖德馨 孝思千古尚 历代有龙吟.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 及河南省商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甘氏宗谱 [27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务本堂, 民国34[1945].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 : (元末) 甘法海. 由江西徙楚,居黄冈道观河. 下有八子,仅传四派. 法海公下派祖 : 甘元绍(长房) ; 甘元庆(四房) ; 甘元正(五房) ; 甘元光(七房). 元绍公下房祖(5世) : 甘与福. 元正公下房祖(5世) : 甘与霖 ; 甘与生. 岐山祖 : (元明之际) 甘兴七,派字元光. 法海公第七子. 元光公下支祖(5世) : 甘文清. 下有二子 : 甘道通 ; 甘道灵. 商城东乡祖(5世) : 甘与洪. 元庆公之后. 商城房祖(10世) : 甘之辨. 麻城祖(10世) : 甘之仪. 合族派行 : 继世同延庆 文章足立身 运生方克裕 源远竟流深 不尽宗功伟 绵长祖德馨 孝思千古尚 历代有龙吟.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 及河南省商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