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陆游

陆游

陆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陆游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是两宋留诗作最多的诗人。

陆游曾经请求废除凌迟,《请除凌迟刑》云:“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明尤存。感伤致和,亏损仁政,实非圣世所宜遵”,但未被朝廷接受。

陆游简介资料
陆涭(弟)、陆��(伯叔父)、陆洙(堂兄弟)、陆洋(堂兄弟)、唐意(岳父)、桑世昌(外甥)、陆子程(侄子)
剑南诗稿:八十五卷、避署漫抄
1125年11月20日
陆子遹
1210年02月02日
陆宰
王氏(陆游妻)、某氏(陆游妾)
陆游相关文献
陆游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
查看全文
爱国诗人陆游简介陆游是怎么死的?
爱国诗人陆游简介陆游是怎么死的?,人物档案姓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国家:中国民族:汉族
查看全文
陆游
生平查看完整时间地图陆游的时间地图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侵略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即立志杀胡(金兵)救国。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熏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但也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为妻。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31岁游经沈园时,偶见唐婉夫妇,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屡次赋诗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唐氏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陆游“年十二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参加礼部考试,因...
查看全文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汉族。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为南宋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
查看全文
爱国诗人陆游简介陆游是怎么死的?
陆游这个人,想来众位看官大大都不陌生。中学语文课本中,摘选必备的陆游的诗词绝对不少。大家对于这位爱国主义诗人,应该都有一定的了解。不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恐怕大家对他的了解也就仅限于书本中了。 陆游是个什么样的?他有着怎样的一生?这些可能大家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今天小编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这位号称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的一生,希望能让大家更好的认
查看全文
陆游相关标签
绍兴人
宋朝进士
陆姓
宋朝政治人物
宋朝词人
中国茶人
宋朝诗人
1210年逝世
1125年出生
政府人物
词人
陆游导读知识
宋代诗人有哪些
宋代诗人有哪些
宋代是我国诗词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根据诗词的风格有了不同的流派,比如,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陆游为代表的豪放派等。宋代有名的词人主要有:辛弃疾 1104~1207年,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欧阳修 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苏轼 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嘉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词属豪放一派,意境开阔。其书画也自成一家。周邦彦 1056~1121年,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陆游 1125~1210年,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著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李清照 1084~?,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词调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今有《李清照集校注》。王灼云: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阁巷荒谣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碧鸡漫志)王安石 1021~1086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宋神宗时宰相。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晏几道 约1040~1112年,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晏殊 991~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性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原有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类书《类要》,今存残本。后人称之为“词人宰相”。柳永 ?~约1053年,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名第七,故名柳七,宗安(今福建)人。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姜夔 1155~1121?年,字尧章,鄱阳人。号白石道人,庆元中,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四库全书提要: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词亦精深华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一时。秦观 1049~1100年,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商邮(今江苏)人。文辞为苏试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词诗,词多写男女情爱,伤感身世之作,是婉约词人中一大家。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士长短句》。贺铸 1052~1125年,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辉县)人。其词题材较丰富,风格也多所变化,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善于融化前人成句。守格律、重用韵。今传《东山词》一卷、《贺方回词》二卷。
浏览量:1894次
《示儿》陆游
《示儿》陆游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是陆游在八十五岁的时候创作的,所以也是陆游的绝笔诗。作品原文《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陆游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的诗,既是诗人的遗嘱,同时也发出了诗人最后的抗战号召,是陆游爱国诗中最有名的一首。陆游一生都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够收复中原,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遭到了挫折,但是初心从未改变。从这首诗中也能体现出诗人的爱国情怀,对于收复一事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首句表明了诗人即将离开人世,什么都没有了,也没有什么可牵挂,但是在第二句的时候,提到自己即将离开,却没有亲眼看到“九州同”,体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第三句,表示除了诗人以热切期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虽然悲哀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始终坚信会有那么一天的。而最后一句,就是表示自己看不到那一天了,只能将这个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从始至终,都体现除了年迈的陆游的爱国之情。作者简介陆游,是宋代的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现存诗有九千余首,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浏览量:2181次
《钗头凤》陆游唐婉 原文
《钗头凤》陆游唐婉 原文
《钗头凤·红酥手》—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世情薄》—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字蕙仙,陆游的表妹。她自幼聪慧,文采斐然,曾嫁与陆游为妻,但因种种原因,陆游的母亲将他们拆散,唐婉改嫁赵士程。1155年,陆游礼部会试不成,去沈园游玩,和唐婉不期而遇,两人都很悲痛。陆游题《钗头凤》(红酥手)词于墙上以抒哀情。1156年,唐婉重游沈园,看到了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词,感慨不已,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之后不久便郁郁而死。
浏览量:2276次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
南宋诗人陆游与著名才女唐婉,可谓是天造地设、门当户对的一对儿,他们二人之间夫唱妇随、卿卿我我的爱情,曾让多少文人骚客为之羡慕和赞叹,却终究昙花一现,彻底输给了封建思想观念的偏见,只给世人留下了一段凄美而悲壮的爱情故事。 陆游的母亲、唐婉的婆婆唐氏,如同一名封建思想观念的卫道士,无疑是拆散这段美好爱情的始作俑者。唐氏看到儿子陆游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就早早给他规划好人生,希望他在30岁之前金榜题名,给陆家光宗耀祖。 唐氏看到二人结婚将近三年,唐婉仍然没有给陆家生下一儿半女,甚至连怀孕的迹象都不曾有。抱孙心切的唐氏,难以忍受这个事实。再加上唐氏觉得自从儿子结婚后就忘记娘的存在,心里只装着娇妻,以及将金榜题名的事完全抛掷脑后,就施压让陆游休掉唐婉,并带人将唐婉送回唐家,至此,陆游和唐婉的婚姻彻底画上句号。
浏览量:1501次
梅花古诗
梅花古诗
梅花原产于中国南方,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梅花色白雅洁,在冬末春初开花,枝干苍古,植为盆景、庭木尤富观赏价值。古代诗人多写诗描绘梅花。《忆梅》李商隐(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红梅》王十朋(宋)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江梅》杜甫(唐)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山园小梅》林和靖(北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杂诗》王维(唐)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绝句·之三》陆游(南宋)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墨梅》居简(宋)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早梅》李公明(宋)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浏览量:157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