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临川盐阜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人,北宋庆历二年壬午科进士第四名。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革新派领袖。熙宁二年,初拜参知政事、同平章事,主导熙宁变法。熙宁七年(1074年)春,国内大旱,有人绘话流民景况图献给皇帝,说:“旱灾是王安石所导致。”宋神宗起疑,把王安石降为观文殿大学士。熙宁八年二月,重新起用担任宰相职位,封为舒国公。元丰三年,改封荆国公,因此后人称王荆公。宋哲宗即位,加司空。元祐元年(1086年5月21日),卒赠太傅,谥,享年66岁。

王安石文思敏捷,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从当前的现实汲取实用的知识,从周礼、荀子、韩非子和商鞅等法家思想的古典经籍学习基本的知识。而王安石偏好老子,也很关心佛教,是一位胸襟开阔、学识渊博的思想家。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王安石简介资料
熙宁变法、收复五州
吴氏(妻)、 王冠之(从祖)
临川(临川区)
1021年12月08日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中唯一没有遭逢贬谪的人。、王安石一心工作、不拘小节,留下很多轶事。如,他认为吃饭浪费时间,因此从不注意把什么吃到嘴里,曾经拿着鱼食吃
王氏(女)嫁给蔡卞
介甫
荆国公
兄 王安道、兄 王安仁
江宁(南京市)
1086年05月27日
吴氏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周官新义、唐百家诗选
王安石相关文献
王安石变法_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王安石变法_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
查看全文
王安石与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王安石与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
查看全文
王安石
生平王安石父亲为都官员外郎王益。王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写文章时动笔如飞,看到的人皆佩服其精妙。19岁前的王安石随父四处游历,接触社会现实,深深了解民间疾苦。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第四名,签书淮南判官,去鄞县当知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嘉祐二年(1057年),任常州(今江苏省常州市)知州,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嘉祐三年十月下旬,被召回京师。嘉祐三年(1058年),朝廷委派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王安石在就任之后,向宋仁宗上万言书针砭时弊、要求改革,“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宋神宗久慕其名。熙宁变法时,王安石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是为三不足之说。天变不足畏,即人间不关天,带唯物主义色彩。祖宗不足法,强调社会在变革发展。人言不足恤,不必在意保守派。王安石能得到神宗的顾眷,其实内因不外乎其曾外任二十余载,所至咸...
查看全文
王安石小传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他的父亲王益,最初字损之,后来改字舜良。母亲吴氏是王益的第二任夫人,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生王安石。幼年的时候,王安石跟随着在韶州(宋朝的韶州,辖境相当于今天的广东省韶关市)做官的父亲,十六岁那年,他随父亲到宋朝的首都汴京(今开封)听候新的任命。十九岁时,他父亲死在江宁府(地处今天的南京市)通判官的任上。二十一岁,王安石中进士,被朝廷派往扬州任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也就是在扬州地方长官身边做一名幕僚,这是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按照过去的制度,王安石作为进士第四名,在做了一任判官后可以向朝廷献上文章,要求考试得到馆职。馆职在京城工作,最有机会接近上层,是飞黄腾达的捷径,许多人求之不得,但王安石却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要求到地方上工作。二十七岁时,王安石调任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他在鄞县知县任上工作四年,任期满了以后,回到京城等待分配。第二年,...
查看全文
王安石名言名句
王安石名言名句 王安石名言名句1.劲操比松寒不挠,忠言如药苦非甘。 2.种种春风吹不长,星星明月照还稀。 3.忠者不饰行以侥荣,信者不食言以从利。 4.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5.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6.人生乐在相知心。 7.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8.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9.豪
查看全文
王安石相关标签
王姓
庆历二年壬午科进士
熙宁变法
司马光
唐宋八大家
1021年出生
新旧党争
北宋国公
谥文
宋朝宰相
北宋人
1086年逝世
中国改革家
中国的改革
临川人
王安石变法
宋朝作家
宋朝散文家
散文家
政治家
王安石导读知识
江西历史名人
江西历史名人
  江西省会南昌,简称赣,自古人文荟萃,出现的人物数不胜数,以语言划分江西人主要以赣语为母语。可以说从秦汉至清末的两千余年间,相当一部分江西人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思想等领域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和重大的影响。有相关文献统计自唐至清,江西考中进士1.05万人,占全国10.67%,而宋代多有一门数进士的情形,如王安石、曾巩、刘恕、孔文仲等,江西自古为“干越之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在历史中的名人来看有我们所熟知的陶渊明以及唐檀、钟绍京、董源、宋齐丘等历史人物,五代时期之后的人物更是有如:  宋朝: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晏几道、黄庭坚、朱熹、陆九渊、杨万里、姜夔、文天祥  元朝:朱思本、汪大渊、程钜夫、刘将孙、赵文、姚云文、曾允元、刘埙、陈苑、陈澔、刘时中、汪元亨、饶介、颜辉、方从义  明朝:邓子龙、朱权、魏良辅、艾南英、吴与弼、胡居仁、娄谅、罗伦、罗钦顺、邹守益、聂豹、罗洪先、欧阳德、颜钧、何心隐  清朝:八大山人、魏禧、李绂、江永、蒋士铨、黄爵滋、陈宝箴、陈三立、文廷式  民国:傅抱石、詹天佑、邹韬奋、方志敏、胡汉民、李烈钧、张勋、张国焘、蔡公时
浏览量:3648次
元日古诗 王安石
元日古诗 王安石
《元日》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新年时家家户户热闹祥和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是作者刚开始推行新政时所写,当时王安石被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上书主张变法,此时诗人见到春节时家家户户忙着过春节,联想到了变法伊始的新气象,便写下此诗。诗中描写了民间迎接新年的情景,所写的事物比如爆竹、屠苏酒、桃符等等都是寻常百姓所熟知的,很具有生活气息,将新年的欢乐气氛表现了出来。世人看到这样充满生机的景象,对变法的信心溢于言表,同时诗中还暗涵哲理,新事物总要取代旧事物。
浏览量:1556次
王安石的诗
王安石的诗
王安石,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1、最绝妙创意的诗——《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最喜悦欢乐的诗——《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最深致悠远的诗——《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最具有哲理的诗——《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观点最独特的诗——《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浏览量:1838次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北宋临川人,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出身小官吏家庭,为人特立独行,读书过目不忘,21岁中进士。曾任地方官多年。熙宁年间升任参知政事,两度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主持在全国推行新法改革运动,并指挥宋军大破吐蕃获熙河大捷。 在文学方面,王安石不仅理论上独树一帜,而且在创作实践上别具一格。他的诗词瘦硬雄直,散文说理逻辑严密,行文峭拔凌厉,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歌,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现存著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周官新义》、《宋说》等。
浏览量:1897次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由唐宋时期八位散文大家组成。他们分别是唐二家(韩愈、柳宗元)和宋六家(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韩愈字退之,号昌黎先生,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代表作有《进学解》、《祭十二郎文》、《马说》、《师说》等。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柳柳州”。与韩愈合称“韩柳”,与刘禹锡合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合称“王孟韦柳”。著有《永州八记》《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等。 苏洵字允明,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他主张文章要“言当世之要”,他的散文以论证为主,代表作有《六国论》、《衡论》、《管仲论》、《辨奸论》、《权书》等。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宋词豪放派代表。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韩愈并称为“韩潮苏海”,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苏黄米蔡”,即“宋四家”。主要作品有《赤壁赋》、《贾谊论》、《东坡志林》、《石钟山记》等等。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老子解》、《栾城集》、《栾城应诏集》等。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又称王荆公、临川先生。著有代表作《祭欧阳文忠公文》、《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答司马谏议书》、《桂枝香》等。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为“南丰七曾”之一。曾巩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代表作有《醒心亭记》、《游山记》、《道山亭记》、《寄欧阳舍人书》等。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世称欧阳文忠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人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代表作有《醉翁亭记》、《卖油翁》、《伶官传序》等。
浏览量:190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