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教皇列表

教皇列表

本表为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教皇列表,参照《宗座年鉴》中的“罗马最高主教”章节,不包括对立教皇。《宗座年鉴》每年由罗马教廷出版,但未注明任数,称由于在一些年代正统继承顺序有争议而无法断定(如利奥八世、本笃五世和一些11世纪教皇。2001年版本对自伯多禄至若望·保禄二世的教皇传记进行了近200处修订,内容包括日期(主要集中于前两个世纪)、出生地及一名教皇的姓氏。

天主教教皇根据传统使用诸多头衔,包括大祭司、最高祭司及神最低下的奴仆等。这些头衔来源于历史事件,和其他教皇特权不同,无法进行修改。

赖兴瑙的赫曼英语Hermannus Contractus据传为首位对教皇进行排序的史学家,其列表终于1049年,最后一位教皇利奥九世排列第154。20世纪列表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对立教皇克里斯多福英语Antipope Christopher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正统。当选教皇斯德望曾为斯德望二世,但在1961年后被去除。这些修改如今已无争议,但一些...

教皇列表相关文献
教皇子午线是在哪一年确立的教皇子午线简介
教皇子午线是在哪一年确立的教皇子午线简介,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
查看全文
教皇进行曲
创作《教宗进行曲》由法国作曲家夏尔·古诺于1869年4月11日,为庆祝时任教皇庇护九世的晋铎银禧而创作。该曲的纯乐器演奏版由三部分组成,最初被称为Marchepontificale(法语,"宗座进行曲")。自1869年首次演奏以来,该曲成为了梵蒂冈一首非常知名的进行曲。国歌地位1949年10月16日,教宗庇护十二世正式认可此曲为新的宗座和梵蒂冈颂曲,取代了自1929年梵蒂冈城国建立以来,由奥地利作曲家维克托林·霍尔迈耶(ViktorinHallmayer)创作并一直沿用的《凯旋进行曲》(Marciatrionfale)作为宗座和梵蒂冈颂曲的地位。夏尔·古诺创作的教宗进行曲首次以“国歌”身份进行演奏是在1949年圣诞平安夜,即公元1950年“圣年”前一天。作为对旧国歌的尊重,迈耶厅的凯旋进行曲也在当天进行了最后一次演奏。当时圣彼得大教堂其中一位风琴手,安东尼·阿莱格拉(意大利语:Antoni...
查看全文
中世纪教皇之父
教宗额我略一世(拉丁语:GregoriusI英语:PopeGregoryI、SaintGregorytheGreat、SaintGregorytheDialogist)又称额我略一世、格里哥利一世、、大格里高利、圣格里高利、圣大格里高利、对话者圣格里高利、中世纪教皇之父等。第64任罗马天主教教皇(590-604在位),出身罗马元老院贵族,曾当过隐修士、571年任罗马执政官,590年被选为教皇。595年在伦巴第人入侵意大利北部而造成东西罗马帝国隔绝的形势下,乘机攫取罗马城的统治权,并把管辖区扩大到意大利中部以及西西里、撒丁尼亚和科西嘉岛等地区。削弱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地位和职权,他抗议君士坦丁堡主教自称“普世主教”而自尊为“天主的众仆之仆”(ServusServorumDei),位在众主教之首。他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派出许多隐修士深入西班牙、高卢、大不列颠和北非等地,广建修道院。
查看全文
教皇列表
关于序数的问题关于教皇的序数存在一些问题:斐理斯二世(英语:AntipopeFelixII)(356–357)、博义七世(英语:BonifaceVII)(974、984–985)、若望十六世(997–998)、本笃十世(1058–1059)及亚历山大五世(1409–1410)为对立教皇,由此未列于列表内。虽然计数未将对立教皇斐理斯二世计算在内,多数列表仍旧将此后的两名斐理斯称斐理斯三世和斐理斯四世。此外亦有一对立教皇称斐理斯五世。由于11世纪计数问题的混淆,史上并无称若望二十世的教皇。当选教皇斯德望在祝圣前过世。1960年前的梵蒂冈官方教皇列表将其包括在内,但1961年后他被排除在外。此后称斯德望的教皇由此名似斯德望二世(752–757)和斯德望九世(1057–1058),而非斯德望三世或斯德望十世。西蒙·德·布里翁于1281年当选教皇时定名马丁。此前的玛理诺一世和玛理诺二世被误计为马丁二...
查看全文
教皇宫
参考文献坐标:43°57′03″N4°48′27″E/43.9508°N4.8075°E/43.9508;4.8075
查看全文
教皇列表相关标签
主教列表
天主教教皇列表
教皇
君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