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激光影碟

激光影碟

激光影碟(英文:LaserDisc,缩写:LD),是种于1980至90年代中流行的视频存储媒体,主要用作存储电影,后被数字多功能影音光盘完全代替。激光影碟尺码和12吋黑胶唱片相若,表面和音乐光盘相似。激光影碟机以激光读取预先刻录在碟片上的信号,并且转换成为视频信号(如PAL制式及NTSC制式)供电视机播放。

激光影碟相关文献
激光
历史美国NIF国家点火设施。意图用多束激光集中高温产生可控核聚变爱因斯坦在1916年首先描述了原子的受激辐射与自发辐射的关系。在此之后人们很长时间都在猜测,这个现象可否被用来加强光场,因为前提是介质必须存在着群数反转(或译居量反转)的状态。在一个纯粹的二级系统中,这是不可能的达到基于热力学的分配函数。故人们首先想到用三级系统,而且计算证实了辐射的稳定性。1958年,美国科学家查尔斯·汤斯和阿瑟·肖洛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当他们将氖光灯泡所发射的光照在一种稀土晶体上时,晶体的分子会发出鲜艳的、始终会聚在一起的强光。根据这一现象,他们提出了"激光原理",即物质在受到与其分子固有振荡频率相同的能量激发时,都会产生这种不发散的强光--激光。他们为此发表了重要论文,并分别获得1964年和198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肖洛和汤斯的研究成果发表之后,各国科学家纷纷提出各种实验方案,但都未获成功。1960年...
查看全文
拉曼激光
原理当光线照射一个物体时,它会造成在此物体内部的原子同步震动。碰撞到这个物体的光子中,有部分光子会取得或是丧失能量,造成不同波长的光出现。将这个不同波长的光,导入一个特定装置,经过反射及碰撞,增强它的能量,就可以产生出一个同步的激光光束,这就是拉曼激光。研究进展2002年,UCLA研究人员利用硅芯片产生的硅光(SiliconPhotonics)成功激发出拉曼激光,2004年,他们发表了第一个硅激光(siliconlaser)技术。2005年二月,英特尔的研究人员展示了第二代的硅激光技术,称为连续光波硅电射(continuouswavesiliconlaser,CWlaser),它将外部光源导入特定的硅芯片后,可以产生稳定的激光光束。因为晶体结构的组成方式,硅原子在被光子撞击时,会持续震动,因此,在硅芯片中产生的拉曼效应,是玻璃的一万倍。
查看全文
激光影碟
简介激光影碟尺码和12吋黑胶唱片相若,表面和音乐光盘相似。激光影碟机以激光读取预先刻录在碟片上的信号,并且转换成为视频信号(如PAL制式及NTSC制式)供电视机播放。于1980年代相对当时流行的家用录影系统录像带是颇昂贵的东西。激光影碟能够提供的视频质量接近广播电视,而且因为是非接触式读取的关系,没有录像带使用多次会造成视频变差的问题。很多人以为激光影碟使用了数字技术,但其实不论视频和声音都是使用频率调制的类比方式存储在影碟上。后期的NTSC影碟才真的可以将音轨以数字方式(主要是脉冲编码调变或DolbyProLogic)加载到碟上,PAL影碟则只能以数字或类比其中一种方法存储音轨。停产2009年1月15日,日本先锋公司宣布,将在最后一批3000部产品制造完成后,正式停产LD播放机。由于先锋数十年来一直是LD格式的最大厂商,这一消息也标志着LD格式的正式作古。在近30年时间里,先锋LD机的总...
查看全文
飞秒激光
相关条目激光视力矫正
查看全文
激光器
参见激光激光指示器
查看全文
激光影碟相关标签
影像储存
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