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坤甸市

坤甸市

坤甸市(印尼语:Kota Pontianak)简称“坤甸”,是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省的首都,坤甸被卡普阿斯河及兰达克河流过。该市总人口约达62.8万人,为西加里曼丹省的经济、政治中心和最大城市。坤甸是印尼唯一被赤道通过的城市。

坤甸是由Syarif Abdurrahman Alkadrie创立于1771年10月23日。由于该市市内水渠纵横交错,故屋舍大多被兴建在水上。

坤甸市相关文献
北京市冯坤
冯坤1978年12月28日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排球队运动员,奥运冠军。1994年,15岁的冯坤正式开始了专业排球的运动生涯,是中国女排的主力二传,是中国队快、变战术的核心,帮助中国女排夺得了雅典奥运会冠军。2011年12月宣布退役,走上体育管理之路。2014年10月7日消息,名为“ThailandVolleyball”(泰国排球网)的脸书账号爆料,前中国女排队长冯坤将与泰国女排现任主教练加提蓬结婚,2014年年12月,婚礼将先在泰国举行,届时泰国公主将接见这对新人,并送上祝福,这在泰国是极高的荣誉。2015年1月18日上午,冯坤与加提蓬在北京举行了中式婚礼
查看全文
毌丘甸
生平毌丘甸有名于洛阳。253年,齐王曹芳被废,毌丘甸曾向父亲毌丘俭说:“大人居方岳重任,国倾覆而晏然自守,将受四海之责。”劝父亲起兵讨伐司马师。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起兵叛变前夕,毌丘甸时任治书侍御史,在起兵前私自出走,带家属逃亡到新安的灵山上,但灵山被攻下后被捕,被诛杀。家庭父辈毌丘俭,魏镇东将军。毌丘秀,毌丘俭幼弟,毌丘甸叔父,毌丘俭兵败后逃到东吴妻荀氏,荀顗族妹兄弟毌丘宗,毌丘俭子,毌丘俭兵叛变时送毌丘宗兄弟四人到东吴当人质,一直留在吴国至吴亡,后归晋其余兄弟至少三人女毌丘芝,颍川太守刘子元妻子侄毌丘重毌丘氏,沛国人刘含母,或即毌丘芝毌丘氏,羽林监王虔前妻参考《三国志·魏书·毌丘俭传》
查看全文
经历天聪八年(崇祯七年,1634年)侍奉清太宗,擢一等侍卫,兼管牛彔事,加拖沙喇哈番世职。崇德六年(崇祯十四年,1641年)松锦之战清太宗攻明,围困松山(锦州)。明军总兵曹变蛟夜袭清军御营,迫近正黄旗大营门口。清军侍卫及亲军都散列营门周围,只有坤独当门前,力战将明军击退。太宗嘉奖坤的勇猛,赐号“巴图鲁”,赏银四百,授一等甲喇章京世职。顺治朝,进爵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拖沙喇哈番。顺治十一年(1654年),跟随靖南将军朱马喇南下广东肃清南明;坤署理固山额真,大败明将李定国于新会,追击到横州江岸,斩获极多。以此功拜内大臣。康熙十年(1671年),因为被派遣前往祭奠昭陵,坤拒绝不去,康熙帝驻跸南台时又不入直,并且娶了已赐订婚的女子为妻,刑部论坤之罪,应当处死,但康熙帝宽贷,只革去官职,仍保留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爵位与一等侍卫。十一年(1672年),授都统。十二年(1673年),奖励前朝旧臣,加太子太保。...
查看全文
基甸
参考文献福音中国:圣经人物--士师类耶和华使米甸人、亚玛利人和东方人的联军互相攻击,死了约有十二万人。基甸还为耶和华筑坛,起名耶和华沙龙(就是耶和华赐平安的意思——士师记6:24)
查看全文
坤甸市
气候按柯本气候分类法,坤甸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年降雨量约3,210毫米(126英寸)。只有8月降雨量低200毫米(7.9英寸)。气温全年不变,最高温平均30°C(86°F),最低温平均23°C(73°F)。人口全市人口约628,000人。华人人口占三分之一。教育坤甸市内有公立的丹戎布拉大学,以及数所私立大学。交通跨河的卡普阿斯桥坤甸有两条大桥连接市内两岸。对内主要依靠小型巴士和人力三轮车。当地居民则大多拥有摩托车和脚踏车,方便日常出入。对外主要依赖飞机和船只。空运方面,坤甸机场连接马来西亚和国内其它机场;水运方面,市内有一个中型货柜及客运码头。行政区划目前坤甸辖6个镇:PontianakBarat(西坤甸)PontianakKota(坤甸市区)PontianakSelatan(南坤甸)PontianakTenggara(东南坤甸)PontianakTimur(东坤甸)Pontian...
查看全文
坤甸市相关标签
印尼城市
家族谱大览
郑氏家谱 :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小寨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3年续修. 1册(约117页)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世系仅存残本,及些许老家谱记载. 谱内无详细记录每派之间相互关联. 昭通于1981年撤县改市. 受姓祖 : (周) 郑友,谥桓公. 因受封立国,号为郑,后子孙以国为姓. 始祖(一世) : 刘正国. 原祖籍南京应天府. 自"玉"字辈起移居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县. 再由"宗" 字辈移居昭通. 早期由于"宗"字辈祖先年幼随母下堂, 起名正国. 正国公房下四子(2世) : 郑其贤(迁鲁甸祖) ; 郑其先 ; 郑其潘 ; 郑其太. 三世祖 : 郑天德 ; 郑天贵 ; 郑天其 ; 郑天禄 ; 郑天寿. 天德公下一房(4世) : 郑忠达. 天贵公下七房 : 郑忠堂(郑树堂) ; 郑忠榜 ; 郑忠礼 ; 郑忠陆 ; 郑忠富 ; 郑忠沛 ; 郑忠祥. 天寿公下二房 : 郑忠良 ; 郑忠信. 天禄公下一房 : 郑天明. 字派 : 玉宗国其天 忠学永从光 尔克家声配 宽然应必芳. 书名据书衣题, 书脊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散居地 : 云南省昭通市等地.
浏览:0
1.郑氏家谱 :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小寨, 1890-201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3年续修. 1册(约117页)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世系仅存残本,及些许老家谱记载. 谱内无详细记录每派之间相互关联. 昭通于1981年撤县改市. 受姓祖 : (周) 郑友,谥桓公. 因受封立国,号为郑,后子孙以国为姓. 始祖(一世) : 刘正国. 原祖籍南京应天府. 自"玉"字辈起移居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县. 再由"宗" 字辈移居昭通. 早期由于"宗"字辈祖先年幼随母下堂, 起名正国. 正国公房下四子(2世) : 郑其贤(迁鲁甸祖) ; 郑其先 ; 郑其潘 ; 郑其太. 三世祖 : 郑天德 ; 郑天贵 ; 郑天其 ; 郑天禄 ; 郑天寿. 天德公下一房(4世) : 郑忠达. 天贵公下七房 : 郑忠堂(郑树堂) ; 郑忠榜 ; 郑忠礼 ; 郑忠陆 ; 郑忠富 ; 郑忠沛 ; 郑忠祥. 天寿公下二房 : 郑忠良 ; 郑忠信. 天禄公下一房 : 郑天明. 字派 : 玉宗国其天 忠学永从光 尔克家声配 宽然应必芳. 书名据书衣题, 书脊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散居地 : 云南省昭通市等地.
浏览:100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张家台张氏族谱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张家台张氏族谱
张家坮张氏家族先祖仁甫公祖籍江西省筷子街,张献忠起义年间全国大乱,百姓四处逃荒。先祖三兄弟逃荒至湖北省汉阳县(建国后地名),后三兄弟分散,仁甫公落户张家坮。以后又逐渐失去了联系。 仁甫公之后,有志公,印公。志公无后;印公之后,有正刚,正朝,正选公。传了四代之后,才建立字辈,所建立字辈为“文世广大,金榜传家”,沿用至今。
浏览:0
戴氏族谱[3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注礼堂, 民国11[1922]年五修. 存28册: 插图, 世系表. 鼻祖: (明)戴文绣. 九溪始迁祖(1世): (明)戴必诚,字龙渊.由津市及州南门车二港迁至九溪芭茅渡.生子七,此谱只记载五子仲仁家谱. 仲仁公下派祖(3世): (明)戴应干 ; 戴应坤 ; 戴应魁,字占先 ; 戴应罡. 魁公派下三大房祖(5世): (明)戴赞春 ; 戴季春 ; 戴钱春. 赞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恺 ; 戴朝涌 ; 戴朝朗. 季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通. 钱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定. 罡公派下房祖(6世): (明)戴朝臣 ; 戴朝儒 ; 戴朝赏,字忠功 ; 戴朝赐 ; 戴朝琪. 原派辈份字(1世起): 必仲应添春 朝廷胜有君 土方永登大 锡泽世鸿承 作述林上凤 启绍金玉鸣. 预衍辈份字(31世起): 立志定华国 先达本道尊 祖德兴昌祚 儒学宗圣训 家法能恪守 门第增显荣. 注: 此谱不全. 缺卷21, 22.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湖南省桃源县等地.
浏览:0
戴氏族谱[3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注礼堂, 民国11[1922]年五修. 存28册: 插图, 世系表. 鼻祖: (明)戴文绣. 九溪始迁祖(1世): (明)戴必诚,字龙渊.由津市及州南门车二港迁至九溪芭茅渡.生子七,此谱只记载五子仲仁家谱. 仲仁公下派祖(3世): (明)戴应干 ; 戴应坤 ; 戴应魁,字占先 ; 戴应罡. 魁公派下三大房祖(5世): (明)戴赞春 ; 戴季春 ; 戴钱春. 赞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恺 ; 戴朝涌 ; 戴朝朗. 季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通. 钱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定. 罡公派下房祖(6世): (明)戴朝臣 ; 戴朝儒 ; 戴朝赏,字忠功 ; 戴朝赐 ; 戴朝琪. 原派辈份字(1世起): 必仲应添春 朝廷胜有君 土方永登大 锡泽世鸿承 作述林上凤 启绍金玉鸣. 预衍辈份字(31世起): 立志定华国 先达本道尊 祖德兴昌祚 儒学宗圣训 家法能恪守 门第增显荣. 注: 此谱不全. 缺卷21, 22.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湖南省桃源县等地.
浏览:0
戴氏族谱[3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注礼堂, 民国11[1922]年五修. 存28册: 插图, 世系表. 鼻祖: (明)戴文绣. 九溪始迁祖(1世): (明)戴必诚,字龙渊.由津市及州南门车二港迁至九溪芭茅渡.生子七,此谱只记载五子仲仁家谱. 仲仁公下派祖(3世): (明)戴应干 ; 戴应坤 ; 戴应魁,字占先 ; 戴应罡. 魁公派下三大房祖(5世): (明)戴赞春 ; 戴季春 ; 戴钱春. 赞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恺 ; 戴朝涌 ; 戴朝朗. 季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通. 钱春公下房祖(6世): (明)戴朝定. 罡公派下房祖(6世): (明)戴朝臣 ; 戴朝儒 ; 戴朝赏,字忠功 ; 戴朝赐 ; 戴朝琪. 原派辈份字(1世起): 必仲应添春 朝廷胜有君 土方永登大 锡泽世鸿承 作述林上凤 启绍金玉鸣. 预衍辈份字(31世起): 立志定华国 先达本道尊 祖德兴昌祚 儒学宗圣训 家法能恪守 门第增显荣. 注: 此谱不全. 缺卷21, 22.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湖南省桃源县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