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严郢

严郢

严郢(8世纪-783年),字叔敖,华州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唐朝官员。

天宝初年进士,补授太常协律郎,守太庙。唐肃宗至德(756年—758年)初年,郭子仪收复洛阳,被擢为大理司直。再官监察御史。有巫师申泰芝以妖术谄事当权宦官李辅国,被任为道州军校。申泰芝为官腐败,向当地少数民族勒索财物。邻近的潭州刺史庞承鼎对他不满,趁他来潭州时将他拘押,起获赃物,上表弹劾。申、庞都被带到长安,李辅国反诬庞承鼎,命吕諲调查。吕諲命判官严郢调查后上疏为庞承鼎辩白,证实申泰芝有罪。严郢罢官流放于建州(治所在今福建省建瓯县)。代宗即位,召严郢回京,任监察御史,署帅府司马。升任河南尹兼水陆转运使。

严郢担任京兆尹时,生性峻暴,“敢诛杀,盗贼一衰,减隶官匠丁数百千人,号称职尹。”因不依附杨炎,到了杨炎为相,厌恶严郢,将之左迁大理卿。卢杞任宰相,利用严郢与杨炎有积怨,提升严郢任御史大夫,暗中打击杨炎,逮捕河中观...

严郢简介资料
783 年
严郢相关文献
陕西-渭南-华阴严郢
严郢(生卒年不详),字叔敖,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玄宗天宝初年考中进士,补授太常协律郎,在东都洛阳为唐宗室守太庙。肃宗至德初年,郭子仪收复洛阳后,严郢被擢为大理司直。后来江陵节度使吕诬推荐他任节度府判官。肃宗崇佛,曾请密宗僧人不空领着100名和尚住进宫中念经,大搞巫术欺骗。有一江湖方士申泰芝以巫术骗得肃宗信任,仗着皇帝权势浪游江南,骗取钱财数万,被潭州刺史庞承鼎查办。肃宗得知,下令放申回京。反将刺史庞承鼎治罪,押入江陵狱中。严郢认为不公,即将事情如实上奏肃宗,又遭到斥责,被罢官流放于建州(今福建建瓯县)。代宗即位后,召严郢回到京城,在朝担任监察御史,署帅府司马。郭子仪见他有才干,便保荐他任副元帅府判官,后迁为行军司马。郭子仪领兵抵抗吐蕃,驻军邠州(今陕西彬县),他主持大营留守事。后经御史大夫李某向皇帝推荐,他升任河南尹兼水陆转运使。大历末年(778年前后),调任京兆(治所在长安)尹...
查看全文
高郢
参考书目《旧唐书》卷147《高郢传》
查看全文
王郢
叛乱起因王郢生年、籍贯均不详。乾符二年(875年)四月任镇海节度使赵隐属下狼山镇遏使、突陈将,和68员将领在唐山打了胜仗,获得战功,但赵隐拒绝给他们衣服粮食等物质奖赏,只给他们加职名。王郢等人索取物质奖赏不得,便发动兵变,以王郢为首,从武器库夺取兵器,劫掠附近地区,叛军很快扩大到近万人,攻占苏州、常州,建立舰队使他们得以在长江上下游和东海岸畅行无阻。他们在镇海、浙东、福建地区肆意劫掠。赵隐因抚御不当,被贬为太常卿。军事行动三年(876年)七月,唐僖宗任前岩州刺史高杰为左骁卫将军,充缘海水军都知兵马使,率舰队对抗王郢,但高杰并未取胜。当月,新任镇海节度使裴璩败王郢。十月,王郢试图和温州刺史鲁寔谈判,试图重归朝廷并重获任用。鲁寔屡次论奏,朝廷最初也接受了,但要求王郢放弃军队到长安朝见皇帝,再行任命。王郢没有前往,拖延了半年。随后,他又提出任望海镇遏使,被朝廷拒绝,朝廷任他为右率府率,令左神策军...
查看全文
迁都时间一种观点认为楚武王三十五年,公元前706年,楚国迁都于郢。清人宋翔风在他的《过庭录·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考》中,以楚武王伐随、郧的时间为理由,推断出迁都的确切时间。此时,楚武王南征北战,并开始统治汉东。很多人认为这个观点过于陈旧,支持的人并不多。另一种观点认为楚武王三十八年至四十二年初,公元前703年一前699年之间,楚国迁都于郢。石泉的著作《楚都何时迁郢》以《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刘昭所著《读汉书补注》引《荆州记》(江陵)县东三里余,有三湖,湖东有水名苌谷,又西北,有小城,名曰冶父。与《水经注·沔水篇》江陵城西北有纪南城。……三湖合为一水,东通荒谷。荒谷东岸有冶父城。之记载为根据得出结论。但这些记载,并未直接提到郢,所以推断出来的结论比较牵强。还有观点认为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国迁都于郢。根据是《史记·楚世家》载:“文王熊赀立,始都郢。”...
查看全文
哀郢
背景根据(可能不确切的)传统,楚国本土的爱国者屈原在秦将白起率军进军楚国都城郢、威胁入侵之际,在伤心中写下了这部作品。祖国面临迫近的危险时,他满怀悲愤。诗歌表达了他对国运深切的担忧、他对楚国百姓的同情和他对造成悲剧降临的自我放纵的国家统治者的愤怒。参考霍克思,翻译和介绍(2011[1985]).屈原等,《楚辞-屈原及其他诗人的中国诗歌选集》.London:PenguinBooks.ISBN978-0-14-044375-2
查看全文
严郢相关标签
8世纪出生
唐朝费州刺史
唐朝大理卿
唐朝京兆尹
唐朝大理司直
783年逝世
唐朝御史大夫
唐朝监察御史
唐朝太常寺官员
唐朝进士
唐朝河南尹
严姓
唐朝大理寺官员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严氏宗谱 [27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民国36[1947]. 31册 : 插图, 世系表. 太始祖 : 严隆庆. 居桐城. 义水宗祖(1世) : (宋) 严新山. 由江西迁罗邑大雾. 下一子: 严道权. 新山公下派祖(4世) : 严思广(居老屋) ; 严思恭 ; 严思鉴 ; 严思通(移余家山). *注: 此辈祖先名中之 "思" 字, 亦为 "仕" 或 "士" 字. 思广公下房祖(5世) : 严仲智 ; 严仲林(三房) ; 严仲旺(五房) ; 严仲升(六房). 思恭公下房祖(5世) : 严仲海. 思通公下房祖(5世) : 严仲亮 ; 严仲直(下两子: 严朋吉 ; 严洵吉). 仲智公下支房祖(6世) : 严恕(长房) ; 严愍(三房) ; 严和(四房). 迁蕲始祖(1世) : 严万春. 自豫章迁蕲. 下二子: 严珣,字一石 ; 严璜. 珣公下三子(3世) : 严师筶 ; 严师范 ; 严师竺,更名思富(下2子: 严松 ; 严柏). 璜公下四子(3世) : 严师荣 ; 严师禄 ; 严师和 ; 严师向. 柏公下五子(5世) : 严廷仁,字臣德 ; 严廷义,字臣修 ; 严廷礼 ; 严廷智,字臣英 ; 严廷信,字臣雄. 麻邑始祖(2世) : 严毅,字近仁. 自江西迁湖北黄州府麻城县. 下一子: 严梅庵. 毅公下派祖(5世) : 严仲恭 ; 严伯泰 ; 严叔威 ; 严聪二. 先派 : 宗时维兆永 嗣和有义方. 后派 : 家学从先志 文承庆德芳 英华钟秀士 敦善显荣昌.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 蕲春县, 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义水严氏宗谱.
浏览:0
严氏宗谱 [27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民国36[1947]. 31册 : 插图, 世系表. 太始祖 : 严隆庆. 居桐城. 义水宗祖(1世) : (宋) 严新山. 由江西迁罗邑大雾. 下一子: 严道权. 新山公下派祖(4世) : 严思广(居老屋) ; 严思恭 ; 严思鉴 ; 严思通(移余家山). *注: 此辈祖先名中之 "思" 字, 亦为 "仕" 或 "士" 字. 思广公下房祖(5世) : 严仲智 ; 严仲林(三房) ; 严仲旺(五房) ; 严仲升(六房). 思恭公下房祖(5世) : 严仲海. 思通公下房祖(5世) : 严仲亮 ; 严仲直(下两子: 严朋吉 ; 严洵吉). 仲智公下支房祖(6世) : 严恕(长房) ; 严愍(三房) ; 严和(四房). 迁蕲始祖(1世) : 严万春. 自豫章迁蕲. 下二子: 严珣,字一石 ; 严璜. 珣公下三子(3世) : 严师筶 ; 严师范 ; 严师竺,更名思富(下2子: 严松 ; 严柏). 璜公下四子(3世) : 严师荣 ; 严师禄 ; 严师和 ; 严师向. 柏公下五子(5世) : 严廷仁,字臣德 ; 严廷义,字臣修 ; 严廷礼 ; 严廷智,字臣英 ; 严廷信,字臣雄. 麻邑始祖(2世) : 严毅,字近仁. 自江西迁湖北黄州府麻城县. 下一子: 严梅庵. 毅公下派祖(5世) : 严仲恭 ; 严伯泰 ; 严叔威 ; 严聪二. 先派 : 宗时维兆永 嗣和有义方. 后派 : 家学从先志 文承庆德芳 英华钟秀士 敦善显荣昌.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 蕲春县, 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义水严氏宗谱.
浏览:0
浦阳严氏宗谱 [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1918]. 6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远祖: (汉) 严光,字子陵. 建平谏议大夫. 始祖: (宋) 严季瑞. 由山西客游于吴,遂居焉,复迁于婺. 始迁祖(1世): (宋) 严介,行通二. 迁浦阳之通化乡. 生子二: 严裕,行广一 ; 严祚,行广二(无记事). 裕公派下房祖(4世): (宋) 严光祖,行显十 ; 严茂春,行显十九. 光祖公下支祖(5世): (宋) 严贞,行陶十(居祖宅). 茂春公下支祖(5世): (宋) 严陶十八(寺口祖) ; 严陶廿四(上溪祖) ; 严陶四七(岩下祖) ; 严陶五十二(青山头祖). 派行似为(1-16世): 通广达显陶 千万清仍福 浩兴远崇信 幸. 编定字母(17世起): 讳母: 希其汝仲 永嘉显达 绍继斯宗 维承本祖 天道克瑞. 字母: 子惟世良 邦国以时 芝德可守 思士光家 同居奕令. 行母: 元英(王 巳)悌 慈祥爱敬 孝惠恭尚 贞兆启节 恒亨咸纲. 注: 卷1, 第32影像, 另有各支派行. 注: 此谱部分页数破损, 模糊不清, 无法阅读. 散居地: 浙江省浦江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严氏宗谱.
浏览:0
浦阳严氏宗谱 [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1918]. 6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远祖: (汉) 严光,字子陵. 建平谏议大夫. 始祖: (宋) 严季瑞. 由山西客游于吴,遂居焉,复迁于婺. 始迁祖(1世): (宋) 严介,行通二. 迁浦阳之通化乡. 生子二: 严裕,行广一 ; 严祚,行广二(无记事). 裕公派下房祖(4世): (宋) 严光祖,行显十 ; 严茂春,行显十九. 光祖公下支祖(5世): (宋) 严贞,行陶十(居祖宅). 茂春公下支祖(5世): (宋) 严陶十八(寺口祖) ; 严陶廿四(上溪祖) ; 严陶四七(岩下祖) ; 严陶五十二(青山头祖). 派行似为(1-16世): 通广达显陶 千万清仍福 浩兴远崇信 幸. 编定字母(17世起): 讳母: 希其汝仲 永嘉显达 绍继斯宗 维承本祖 天道克瑞. 字母: 子惟世良 邦国以时 芝德可守 思士光家 同居奕令. 行母: 元英(王 巳)悌 慈祥爱敬 孝惠恭尚 贞兆启节 恒亨咸纲. 注: 卷1, 第32影像, 另有各支派行. 注: 此谱部分页数破损, 模糊不清, 无法阅读. 散居地: 浙江省浦江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严氏宗谱.
浏览:0
严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怀仁堂, 民国36[1947]. 存7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残存卷首2册, 卷3-4, 6, 8-9. 派祖 : 严月海. 房祖(5世) : 严世德 ; 严世业 ; 严世高...等. 字派(14世起) : 炳培成志士(国际昌明会) 英资景运兴 发长先德荫 美誉显朝廷 继述思时盛 谋其永裕昆. 散居地 : 似为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0
六修江苏洞庭安仁里严氏族谱 [12卷,首1卷]
原书: [吴县洞庭] : 昭德堂, 民国22[1933]. 6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日本东京 : 东洋文库 (Tokyo, Japan : Toyo Bunko). 吴县始迁祖 : (宋) 严四十八公. 安仁始祖 : (明) 严伯成. 散居地 : 江苏省吴县等地. 书衣题 : 六修严氏族谱. 版心题 : 严氏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