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C大调第四弦乐四重奏,Op.7

C大调第四弦乐四重奏,Op.7

这是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格奥尔格·阿尔布雷希茨贝格(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中年创作的弦乐四重奏。这首作品创作于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在维也纳任助理管风琴乐师后期,由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组成的提琴组演奏,曲风规整,古典主义风格突出。
C大调第四弦乐四重奏,Op.7简介资料
(约)1783 年
2级
String Quartet in C Major, Op. 7, No. 4
C大调第四弦乐四重奏,Op.7相关文献
C.C.Catch
早期C.C.Catch生于荷兰,1970年代随家庭移居德国。在童年表现出音乐天分后,父母支持她发展为一名歌手而努力。她的父亲后来成为她的经纪人。少年时期参加了歌唱选拔,成为德国女子歌唱组合“Optimal”一员。职业生涯C.C.Catch,2002C.C.Catch,2006在德国汉堡的演出时,被ModernTalking的作曲及音乐制作人DieterBohlen赏识,不久后与Bohlen签约成为一名独唱女歌手。她与Bohlen决定艺名为C.C.Catch,两个字母"C"代表她本名的两个开头字母,"Catch"在她认为是个优秀创意并且看来与两个“C”很配。1985年夏天发布了歌曲"ICanLoseMyHeartTonight(英语:ICanLoseMyHeartTonight)"成为她独唱生涯的开山之作。单曲进入了欧洲多国Top-20排行榜,包括德国与瑞士。DieterBohlen与C.C...
查看全文
弦乐四重奏
背景小提琴近照。一个弦乐四重奏团通常有两把小提琴。虽然任何四种弦乐器组合都可以在文字上被称为“弦乐四重奏”,但实际上该名词指的是一组由两把小提琴,(第一小提琴通常演奏高位旋律,第二小提琴则相应的演奏低位旋律),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组成的演奏家团体。如果作曲家为其它的四种弦乐器配写音乐,如三把小提琴和一低音提琴,或是小提琴,中提琴,一大提琴和一把吉他,他应在配器上特别注明。标准的弦乐四重奏是一种常见的室内乐,自18世纪以后,大多数的作曲家都写有弦乐四重奏。单单说为四位弦乐演奏家而写的作品,还可以有很多种可能的形式。但如果说到是“弦乐四重奏”,则指的通常是四乐章的作品(小部分的弦乐四重奏为三乐章的,代表有莫扎特早期的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一样有着复杂的结构。首尾两乐章通常是快板,中间的乐章,在古典四重奏中是慢板和舞曲(如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其它的室内乐演奏组可看成是弦乐四重奏的改编版本,如...
查看全文
E大调
参考文献EricTaylor,TheABGuidetoMusicTheoryPARTI,theAssociatesBoardoftheRoyalSchoolsofMusic(Publishing)Ltd,1989,Chapter4:MoreScales,KeysandClef,4/1Majorscalesandthecircleoffifths,4/2Minorscalesandkeys,4/3Relativemajor/minorkeys(P.21-27),ISBN1-85472-446-0
查看全文
C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K.309
简介莫扎特的人生虽然短暂,但在35年人生中,他创作的作品涉及各种音乐创作的领域,流传至今的作品有七百余部,其中钢琴奏鸣曲在数量上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K.309创作于莫扎特成长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首奏鸣曲体现了他对新的元素的学习,创作开始走向成熟。演奏此首奏鸣曲需约16分钟,此作品是莫扎特在前往曼海姆和巴黎的旅程途中(1777-1778年)创作的。创作背景根据莫扎特自己的一封信,K.309这首奏鸣曲是为与他有深交的曼海姆音乐家坎拉比希先生的女儿罗莎而作。这首奏鸣曲是令人难忘的,写作时间是1777年。当年的莫扎特已经由一个惊人的神童成长为一个21岁的,完全成熟的平凡的音乐家了。他再度赴巴黎旅行演奏,不料受到冷落,失望而归。他的内心思索渐渐强烈起来,他忍受不了故乡闭塞窒息的精神生活和大主教的专制态度,以及父亲严厉的管教。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再也不能以神童作为幌子而去谋求一份职业了。在1...
查看全文
C大调
C大调的著名音乐作品大火球-杰瑞·李·刘易斯钢琴男人-比利乔It"sNotUnusual-汤姆·琼斯SatinDoll-jazzstandardDr
查看全文
C大调第四弦乐四重奏,Op.7相关标签
阿尔布雷希茨贝格
奥地利音乐
古典主义音乐
弦乐四重奏
室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