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董淑妃

董淑妃

(宋仁宗)

董淑妃(?-1062年),宋仁宗赵祯后期的妃嫔。生庄齐帝姬、庄俨帝姬、贤懿恭穆帝姬。

董氏原是宋仁宗的侍女,嘉佑初年,温成皇后等皆已去世,宋仁宗无子,压力过大心情烦乱,曾经试图自刎,被董氏发现,上前徒手夺下佩刀,几乎割断她自己的手指,因此得到了宋仁宗的重视。嘉佑初年,董氏封闻喜县君。

嘉祐四年(1059年),董氏生了皇九女福安公主(庄齐帝姬),自县君封为五品才人。嘉祐五年生皇十一女永寿公主(贤懿恭穆帝姬)。宋仁宗要进封她四品美人,董氏固辞,恳请改为授她的父亲一个官职,宋仁宗允诺了她。嘉佑六年,生皇十三女豫国公主(庄俨帝姬),早殇。嘉佑七年,董氏病危,方才被封为正二品充媛嫔,但很快就去世。追赠婉仪,不久又追赠淑妃,宋仁宗欲加厚葬礼给予谥号,但被司马光阻止。

元符三年四月,宋徽宗即位,追赠仁宗董淑妃为贵妃。

充媛董氏薨,赠淑妃,辍朝成服,百官奉慰,定谥,行册礼,葬给卤簿。光言:“董氏秩本...

董淑妃简介资料
1062年10月19日
董淑妃相关文献
潘淑妃
生平潘氏起初以美色选美皇宫,但始终没有被临幸的机会。后来得知刘义隆有驾羊车巡后宫的习惯,潘淑妃极有心计,便先将褰帷装饰一番,并在外头的地上洒上咸水。于是刘义隆每次经过潘淑妃这里,羊都会停下舔地而不前进。刘义隆说:“羊都会为你而徘徊不前了,更何况是人呢。”从此对潘淑妃相当宠幸,爱倾后宫,潘淑妃生下儿子始兴王刘濬。(南史另有一条前后矛盾的记载,说是刘濬生母过世,由潘淑妃养大,但可能是刘骏处死刘濬后为了洗清并追尊潘淑妃而使人进行的杜撰)。潘淑妃得到隆宠,自称没有什么请求皇帝而得不到的,皇后袁齐妫便假借她的名义向刘义隆索取金钱回娘家,果真很快就得到一笔庞大的金钱,从此使袁齐妫又嫉妒又怨恨,终于忧愤而死。袁齐妫一死,六宫无主,于是最得宠爱的潘淑妃也就实质上掌管了六宫,地位有如皇后。但是她的儿子刘濬担心皇太子刘劭因袁齐妫之死而对他们母子怀恨,便时时巴结讨好,与刘劭成为一气。刘濬与刘劭友好后,刘劭常因过...
查看全文
淑妃
历史唐、宋、明等朝,都有淑妃这个封号。唐时与贵妃、德妃、贤妃同为四夫人。曾封淑妃者中国晋朝淑妃刘媛,晋武帝妃公孙贵人,原封淑妃,晋武帝妃谢玖,晋惠帝妃南朝淑妃殷修华,宋文帝妃,追赠长宁园淑妃。冯小怜,原封淑妃,北齐后主左皇后。唐代淑妃萧淑妃,唐高宗妃。杨真一,唐玄宗妃。皇甫德仪,追赠淑妃,唐玄宗妃。张皇后,原封淑妃,唐肃宗皇后。王皇后,原封淑妃,唐德宗皇后。王淑妃,唐武宗妃。郭淑妃,唐懿宗妃。何皇后,原封淑妃,唐昭宗皇后。宋代淑妃章惠皇后,原封淑妃,宋仁宗养母。董充媛,追封淑妃,宋仁宗妃。张婉容,追尊淑妃,宋神宗妃。杨太后,宋度宗淑妃,宋端宗生母。明代淑妃李淑妃,朱元璋妃。王淑妃,明仁宗妃焦氏,追尊淑妃,明宣宗妃嫔。高淑妃,明英宗妃。纪氏,追封淑妃,明宪宗妃嫔,明孝宗生母。王淑妃,尊封淑妃,明睿宗妃。张淑妃,明世宗妃。秦淑妃,明穆宗妃。袁贵妃,原封淑妃,明思宗贵妃。清代淑妃淑妃博尔济吉特·...
查看全文
杨淑妃
生平杨氏初入宫时,被封为美人,咸淳三年封淑妃。1276年临安陷落后,在国舅杨亮节护送下和赵昰、赵昺(赵昰弟、母俞修容)经温州逃到福州。7岁的赵昰即位为宋端宗,尊杨淑妃为皇太后。1278年赵昰去世,传位异母弟弟赵昺。1279年,南宋军队在崖门战役中败北,丞相陆秀夫抱着赵昺投海自尽。杨淑妃听说消息后,感叹南宋复兴无望,投海自杀殉国,被部将张世杰葬在海边。生有赵氏公主(嫁江日新)和晋国公主。晋国公主丧于海难。尸身不得寻,于是为其铸造金身,人称“金夫人墓”。20世纪前,除宋王台外,宋王台地方还有一座晋国公主墓冢。墓冢原设于宋王台西北不远的小丘上,并建有一座大碑,后因兴建圣三一堂而给湮没。陈伯陶在1917年刊行的《宋台秋唱》提及此墓冢“十年前碑址尚存,近因牧师筑教堂于上,遗迹湮没矣。”
查看全文
崔淑妃
子女赵金仙(徽福帝姬)赵三金(敦福帝姬)赵椿赵串珠(宁福帝姬)赵香云(仁福帝姬)赵佛保(永福帝姬)参考《宋史·列传第二》《贵妃崔氏降为庶人制》《宋会要辑稿》《三朝北盟会编》《靖康稗史笺证》
查看全文
杨淑妃
生平杨氏因美貌出众,而入选赵王王镕宫中为姬妾。921年,王镕败死,杨氏流落民间,改嫁给真定平民石光辅。数年后,石光辅又死去了。此时郭威的结发妻子柴氏也已去世,郭威闻听杨氏美丽贤慧,求娶为继室。杨氏之父杨弘裕不愿意,杨氏的弟弟杨廷璋在父亲面前极力撮合,遂得成婚。后汉天福年间,杨氏去世,葬于太原近郊。郭威建立后周,追封她为淑妃,拜杨廷璋为右飞龙使,杨弘裕已经年老不能行走,亦就家中拜为金紫光禄大夫、真定少尹。家族父亲:杨弘裕,官至真定少尹。少年时渔貂裘陂,有人以二石雁给他,翅膀一掩左,一掩右,他说:“吾北岳使也。”说完不知所踪。当年生下女儿,为周太祖淑妃,第二年生廷璋。弟弟:杨廷璋
查看全文
董淑妃相关标签
宋仁宗妃嫔
1062年逝世
家族谱大览
8.董氏族谱, 8, 卷7: 世系 锐公 淑珪 16世启福公起, 192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正谊堂, 民国18[1929]续修. 11册 : 世系表.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董世英,字一清,号永烈. 由江西抚州府乐平县迁楚之麻城. 世英公生四子(2世) : (明) 董锐,字嗣中 ; 董钊,字建中 ; 董镛,字和中 ; 董铣,字公蕴. 锐公下房祖(5世) : 董淑珪 ; 董淑纯 ; 董淑珠 ; 董淑珂 ; 董淑载 ; 董淑祥 ; 董淑佐 ; 董淑辅. 钊公下房祖(5世) : 董淑科 ; 董淑和 ; 董淑章. 镛公下房祖(5世) : 董大儒 ; 董大政 ; 董大舜 ; 董大节. 派语(18世起) : 孝友传家 文章华国 惇信明义 记功崇德 言法行则 取精用宏 立其大本 族合宗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董氏宗谱
浏览:100
10.董氏族谱, 10, 卷9: 世系 钊公 淑章 16世正国公起, 192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正谊堂, 民国18[1929]续修. 11册 : 世系表.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董世英,字一清,号永烈. 由江西抚州府乐平县迁楚之麻城. 世英公生四子(2世) : (明) 董锐,字嗣中 ; 董钊,字建中 ; 董镛,字和中 ; 董铣,字公蕴. 锐公下房祖(5世) : 董淑珪 ; 董淑纯 ; 董淑珠 ; 董淑珂 ; 董淑载 ; 董淑祥 ; 董淑佐 ; 董淑辅. 钊公下房祖(5世) : 董淑科 ; 董淑和 ; 董淑章. 镛公下房祖(5世) : 董大儒 ; 董大政 ; 董大舜 ; 董大节. 派语(18世起) : 孝友传家 文章华国 惇信明义 记功崇德 言法行则 取精用宏 立其大本 族合宗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董氏宗谱
浏览:100
5.董氏族谱, 5, 卷4: 世系 钊公 淑章 11世之询公起, 192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正谊堂, 民国18[1929]续修. 11册 : 世系表.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董世英,字一清,号永烈. 由江西抚州府乐平县迁楚之麻城. 世英公生四子(2世) : (明) 董锐,字嗣中 ; 董钊,字建中 ; 董镛,字和中 ; 董铣,字公蕴. 锐公下房祖(5世) : 董淑珪 ; 董淑纯 ; 董淑珠 ; 董淑珂 ; 董淑载 ; 董淑祥 ; 董淑佐 ; 董淑辅. 钊公下房祖(5世) : 董淑科 ; 董淑和 ; 董淑章. 镛公下房祖(5世) : 董大儒 ; 董大政 ; 董大舜 ; 董大节. 派语(18世起) : 孝友传家 文章华国 惇信明义 记功崇德 言法行则 取精用宏 立其大本 族合宗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董氏宗谱
浏览:100
4.董氏族谱, 4, 卷3: 世系 淑祥 11世之佩公起, 192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正谊堂, 民国18[1929]续修. 11册 : 世系表.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董世英,字一清,号永烈. 由江西抚州府乐平县迁楚之麻城. 世英公生四子(2世) : (明) 董锐,字嗣中 ; 董钊,字建中 ; 董镛,字和中 ; 董铣,字公蕴. 锐公下房祖(5世) : 董淑珪 ; 董淑纯 ; 董淑珠 ; 董淑珂 ; 董淑载 ; 董淑祥 ; 董淑佐 ; 董淑辅. 钊公下房祖(5世) : 董淑科 ; 董淑和 ; 董淑章. 镛公下房祖(5世) : 董大儒 ; 董大政 ; 董大舜 ; 董大节. 派语(18世起) : 孝友传家 文章华国 惇信明义 记功崇德 言法行则 取精用宏 立其大本 族合宗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董氏宗谱
浏览:100
9.董氏族谱, 9, 卷8: 世系 淑祥 志公 16世方阶 芳碧公起, 192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正谊堂, 民国18[1929]续修. 11册 : 世系表.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董世英,字一清,号永烈. 由江西抚州府乐平县迁楚之麻城. 世英公生四子(2世) : (明) 董锐,字嗣中 ; 董钊,字建中 ; 董镛,字和中 ; 董铣,字公蕴. 锐公下房祖(5世) : 董淑珪 ; 董淑纯 ; 董淑珠 ; 董淑珂 ; 董淑载 ; 董淑祥 ; 董淑佐 ; 董淑辅. 钊公下房祖(5世) : 董淑科 ; 董淑和 ; 董淑章. 镛公下房祖(5世) : 董大儒 ; 董大政 ; 董大舜 ; 董大节. 派语(18世起) : 孝友传家 文章华国 惇信明义 记功崇德 言法行则 取精用宏 立其大本 族合宗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董氏宗谱
浏览:100
3.董氏族谱, 3, 卷2: 世系 锐公 淑珪 11世之瑶公起, 192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正谊堂, 民国18[1929]续修. 11册 : 世系表.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董世英,字一清,号永烈. 由江西抚州府乐平县迁楚之麻城. 世英公生四子(2世) : (明) 董锐,字嗣中 ; 董钊,字建中 ; 董镛,字和中 ; 董铣,字公蕴. 锐公下房祖(5世) : 董淑珪 ; 董淑纯 ; 董淑珠 ; 董淑珂 ; 董淑载 ; 董淑祥 ; 董淑佐 ; 董淑辅. 钊公下房祖(5世) : 董淑科 ; 董淑和 ; 董淑章. 镛公下房祖(5世) : 董大儒 ; 董大政 ; 董大舜 ; 董大节. 派语(18世起) : 孝友传家 文章华国 惇信明义 记功崇德 言法行则 取精用宏 立其大本 族合宗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董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