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弗拉芒语社群

弗拉芒语社群

弗拉芒语社群(荷兰语:Vlaamse Gemeenschap)有两种不同但相关的含义:

  1. 在文化及社会上,指比利时弗拉芒人公共团体、传媒、及其社会文化生活;该概念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可以是类似苏格兰人、巴斯克人等概念的弗拉芒人。
  2. 政治及民事编制上, 指比利时王国的联邦制政府及宪法授权成立的三个社群之一。 不像比利时法语社群,弗拉芒社群和弗拉芒大区是合二为一的。
弗拉芒语社群相关文献
弗拉芒大区
政治在1993年7月14日成立后,该区即时将宪法权限赋予弗拉芒语社群。目前该区当局(弗拉芒议会和弗拉芒政府)代表全体弗拉芒人,即不仅包括居住在佛兰德的弗拉芒人,还包括居住在布鲁塞尔首都大区的弗拉芒人。此即,弗拉芒大区是由弗拉芒语社群的公共团体领导的。由于弗拉芒议会代表了所有弗拉芒人,因此议会成员也包括了居住在布鲁塞尔首都大区的弗拉芒人所选出的代表,但他们在进行与弗拉芒大区事务相关的议案投票时,是没有投票权的。行政区划弗拉芒大区的省份弗拉芒大区是由以下五个省组成:安特卫普省(Antwerpen)林堡省(Limburg)东弗兰德省(Oost-Vlaanderen)弗拉芒-布拉班特省(Vlaams-Brabant)西弗兰德省(West-Vlaanderen)每个省都由行政上的区(arrondissements)组成,后者又分为基层政权,在弗拉芒共有308个基层政权。布鲁塞尔有自己的大区即布鲁塞尔...
查看全文
基督教民主和弗拉芒
历史该党历史可追溯到1869年成立的比利时天主教党。1945年,改称基督教。1968年,因为民族矛盾,该党分裂为荷兰语基督教(CVP)和法语基督教(PSC)。2001年,荷兰语基督教更名为基督教和弗拉芒党。选举结果(1971–2010)众议院参议院主席基督教(CVP/PSC)1945-1947吉尔贝尔·穆利(GilbertMullie)1947-1949保罗·威廉·塞格尔(PaulWillemSegers)1949-1959杰夫·德·舒伊费勒尔(JefDeSchuyffeleer)1959-1961弗雷德·贝特朗(FredBertrand)1961-1963约瑟夫·德萨格尔(JozefDeSaeger)1963-1968罗贝尔·范德凯尔克霍夫荷语基督教(CVP)1968-1972罗贝尔·范德凯尔克霍夫(RobertVandekerckhove)1972-1979威尔弗里德·马尔滕斯(Wil...
查看全文
比利时法语社群
其他名称该区的其他名称包括瓦隆-布鲁塞尔社群(CommunautéWallonie-Bruxelles)和瓦隆-布鲁塞尔法语社群(Communautéfran&ccedil
查看全文
社群意识
社群意识定义赛尔森认为,社群心理意识是:“对于其他人有类似的知觉、与其他人交互相依、借由给予或为其他人做所期望之事而有意愿去维持交互相依,并且是一部分较为可靠及稳定的结构的情感”(1974,p.157)。McMillan&Chavis(1986)则定义社群意识为:“一种会员有着归属的情绪、一种会员与他人及团体间关系的情绪,以及分享著会员需求借由彼此的承诺而产生的信赖感”。Gusfield(1975)则指出社群范围(territorial)与关系(relational)的两个面向。社群的关系面向必须在社群中处理关系的本质及实质,一些社群甚至没有识别彼此范围的界线。在学者工作的一些专业社群的个案中,他们有接触以及实质的关系,但是他们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地点,甚至是在全世界各个角落中。像是邻里的个案中,社群似乎主要定义在范围上,但是在这些个案中,邻近性与共享彼此间的范围也不可能自行去建构社群,关系面...
查看全文
弗拉芒人
民族分布、人口与语言地理分布比利时行政区划弗拉芒人主要分布在比利时北部的法兰德斯地区,即比利时行政区中之弗拉芒大区,而传统意义的法兰德斯亦包括法国北部和荷兰南部的一部分。佛莱明大区的位置人口依据2011年的统计资料,弗拉芒人的人口大约有730万人。语言红色即为佛莱明社群占据的区域,灰色表示比利时其它区域弗拉芒人使用弗拉芒语,弗拉芒语是比利时荷兰语的旧名称。根据Hooghe(2004)的研究,讲荷语的人口占多数(约56%),其次是法语(约43.5%),最后则是德语人口(约0.5%)。目前这三个语言都被明订为比利时的官方语言(officiallanguage),不过却有使用区域之别。弗拉芒区的唯一官方语言是荷语,南部瓦隆区的官方语言则是法语,而东部德裔社区的官方语言则是德语,至于首都布鲁塞尔(Brussels)则是法语以及荷语的双语区。地理环境弗拉芒人系比利时的民族,而比利时受大西洋气团的影响...
查看全文
弗拉芒语社群相关标签
比利时行政区划
比利时人口
荷兰语国家与地区
家族谱大览
何氏宗谱 [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本源堂, 清光绪29[1903]纂修. 存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2(上下分1-10世,本支世系等). 始迁祖(1世) : 何绍武. 派祖(9世) : 何敬祖(上分) ; 何敬宗(下分). 祖公下房祖(10世) : 何一政 ; 何一举 ; 何一龙. 宗公下房祖(10世) : 何一论 ; 何一让 ; 何一咏 ; 何一语. 英山始迁祖(12世) : 何之文,字起文. 学荣公之子. 一论公之孙. 创修派行(10世起) : 一学之国启 文希佳士敦 克先惟志道 允若振宗声. 续修派行(30世起) : 大德传宏会 光昭万世新 有方中立作 昌定在明廷.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石渠鲍氏宗谱[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3[1944]重修. 存10册:世系表. 始祖: (汉) 鲍宣,字子都. 世居齐地, 汉曰渤海, 又曰河间城. 青田祖: (宋) 鲍若圭. 宣公41世孙 义乌义亭祖: (宋) 鲍仲渊,字子静,行高十二. 若珪公次子. 石渠始迁祖(1世): (宋) 鲍含,字公达, 号文继, 行万六九. 宣公46世孙. 含公下三子: 鲍闻,字允学,行闻一 ; 鲍道,字允得,行闻二(其子为前山派祖) ; 鲍溥,字自公,行闻三(卢峰派). 闻公下支祖(3世): 鲍语,字以章,行富四. 道公下支祖(3世): 鲍言,字以行,行富一(前山, 大路, 云溪下鲍园派共祖). 鲍访,字以详,行富六(唐店, 三十五都后陈派共祖). 鲍询,字以问,行富七(上宅, 黄坑桥派共祖). 鲍议,字以功,行富八. 鲍让,字以礼,行富九(楼下, 蕃分, 新店, 干分, 大路下, 中大塘派等共祖). 溥公下支祖(3世): 鲍珏,字韫如,行富五(卢山派祖).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鲍氏宗谱. 散居地: 浙江省兰谿县等地.
浏览:0
石渠鲍氏宗谱[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3[1944]重修. 存10册:世系表. 始祖: (汉) 鲍宣,字子都. 世居齐地, 汉曰渤海, 又曰河间城. 青田祖: (宋) 鲍若圭. 宣公41世孙 义乌义亭祖: (宋) 鲍仲渊,字子静,行高十二. 若珪公次子. 石渠始迁祖(1世): (宋) 鲍含,字公达, 号文继, 行万六九. 宣公46世孙. 含公下三子: 鲍闻,字允学,行闻一 ; 鲍道,字允得,行闻二(其子为前山派祖) ; 鲍溥,字自公,行闻三(卢峰派). 闻公下支祖(3世): 鲍语,字以章,行富四. 道公下支祖(3世): 鲍言,字以行,行富一(前山, 大路, 云溪下鲍园派共祖). 鲍访,字以详,行富六(唐店, 三十五都后陈派共祖). 鲍询,字以问,行富七(上宅, 黄坑桥派共祖). 鲍议,字以功,行富八. 鲍让,字以礼,行富九(楼下, 蕃分, 新店, 干分, 大路下, 中大塘派等共祖). 溥公下支祖(3世): 鲍珏,字韫如,行富五(卢山派祖).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鲍氏宗谱. 散居地: 浙江省兰谿县等地.
浏览:0
白坑刘氏长房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宣统元年[1909]. 1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始祖 : 刘累 . 远祖 : (汉) 刘嚣,楚孝王. 世居金陵,后裔避唐寇乱,徙居吉泰邑之江洲. 始祖(一世) : (明) 刘天祥,号明环. 由江洲徙白坑. 派祖(5世) : 刘冠佐,讳秋 ; 刘冠顺,讳秩 ; 刘冠语,字圣聪. 世派 : 天明世仲冠 守朝金安广 益荣舜隆历 文明逢显道 昌泰在仁贤 至兴尚诗礼 承恩士心田 源远书崇本 祖功懋善坚 克绍先德美 光裕继述前 庆衍万代传. 散居地 : 江西省泰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白坑刘氏长房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宣统元年[1909]. 1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始祖 : 刘累 . 远祖 : (汉) 刘嚣,楚孝王. 世居金陵,后裔避唐寇乱,徙居吉泰邑之江洲. 始祖(一世) : (明) 刘天祥,号明环. 由江洲徙白坑. 派祖(5世) : 刘冠佐,讳秋 ; 刘冠顺,讳秩 ; 刘冠语,字圣聪. 世派 : 天明世仲冠 守朝金安广 益荣舜隆历 文明逢显道 昌泰在仁贤 至兴尚诗礼 承恩士心田 源远书崇本 祖功懋善坚 克绍先德美 光裕继述前 庆衍万代传. 散居地 : 江西省泰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宜春赤溪汪氏族谱 六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继美堂, 清同治8[1869]. 6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之卷4破损严重并缺页. 受姓祖 : 汪芒氏. 江西始祖 : 汪仁素. 因仕万载而居万载. 始迁祖(一世) : (明) 汪如汉,字寿昌,号南峰. 观泰公之子. 永乐间由万乌溪徙宜春,居赤溪塘下. 二大派祖(3世) : 汪凤翔 ; 汪凤腾. 皆为盛公之子. 凤翔公下传五子 : 汪伯渊 ; 汪伯濬 ; 汪伯泾 ; 汪伯澄 ; 汪伯沂. 凤腾公下传五子 : 汪伯汌 ; 汪伯海 ; 汪伯泳 ; 汪伯潆 ; 汪伯源. 世派(6世起) : 宗怀应翰绍 洪文其为章 功猷魁远世 道德在显扬. 散居地 : 江西省宜春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赤溪汪氏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