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普米族

普米族

普米族 (藏文:བོད་མི་,威利:bod mi)是中国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丽江市的宁蒗、玉龙、永胜等地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2010年人口为42861人。

普米族相关文献
普米族习俗普米族过年习俗简介
普米族习俗普米族过年习俗简介,大过年,是普米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一般从腊月二十九祭祖先、吃年饭到正月
查看全文
普米族历史普米族民间爱情故事
普米族历史普米族民间爱情故事,从前,在天边的一个密林里,住着一对年青的夫妇。男的叫色机女的叫比机。他们深深
查看全文
普米族习俗普米族是怎样“喊魂”的
普米族习俗普米族是怎样“喊魂”的,普米族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一个人有三魂七魄,每当人失去三魂七魄时,人就会表现得
查看全文
普米族
族源和历史普米族是中国古代民族氐羌的后裔,汉文史书称之为“西番”、“巴苴”等;其自称为“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等;周围的纳西族和藏族人称他们为“巴人”,是同一名称的变体,意为“白人”。最初的普米族可能属于犬戎、鬼戎、西戎中的一支,居于甘肃省南部和青海省东部,后来进入青藏高原的东部地区。因西羌与秦国斗争失利,所以其中的一部分南迁至四川邛崃山脉以西,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之间的地区,形成了许多小的国,其中的筰都夷即为普米等族的先民。后从贡嘎岭地区、巴塘、理塘逐渐南迁至九龙、越西、冕宁、西昌及云南一带。元世祖征大理时,部分普米人从贡嘎岭随军南下,定居滇西北。语言文字普米族的语言是普米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羌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居住在四川省木里、盐源以及九龙等地的约25000名藏族人也说普米语,其中木里县人数最多,约有18000人。除使用普米语之外,多数人兼通汉语和一些邻近民族的语...
查看全文
普米族
普米族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为白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人口2.96万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普米族的语言属
查看全文
普米族相关标签
中华民族
普米族
家族谱大览
米氏族譜
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100
1.米氏家谱, 1, 1696–2015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米氏宗谱 [2卷](别名:城南米氏重修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9[1903]. 2册 : 世系表. 注 : 米氏为回族. 始迁祖 : (清) 米国玉. 国玉公下三子 : 米朝鼎 ; 米朝鼐 ; 米朝鼒. 字派 : 国朝文顺俊 长祖保安昌 天开宽厚德 光耀兆其祥. 散居地 : 江苏省镇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城南米氏重修宗谱.
浏览:100
1.米氏宗谱 [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9[1903]. 2册 : 世系表. 注 : 米氏为回族. 始迁祖 : (清) 米国玉. 国玉公下三子 : 米朝鼎 ; 米朝鼐 ; 米朝鼒. 字派 : 国朝文顺俊 长祖保安昌 天开宽厚德 光耀兆其祥. 散居地 : 江苏省镇江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城南米氏重修宗谱.
浏览:100
米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7. 241页. 密县方山堡米家村始迁祖: 米僧. 散居地: 河南省密县等地.
浏览:100
[傅姓米姓]家谱档案资料
原资料: 写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清宣统2[1910]. [12]页. 注: 家谱档案资料372, 314-319号. 注: 此组家谱资料包括父母妻子儿女兄弟等三代之姓名年龄诸纪录. 散居地: 中国东北及吉林省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