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艾草

艾草

(物种)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又称作艾叶艾蓬甜艾香艾冰台艾蒿灸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艾草简介资料
Artemisia argyi、H. Lév. & Vaniot
无危
艾 A. a. var. argyi
真核域
植物界
艾 A. argyi
双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门
相关人物
艾草相关文献
挂艾草、菖蒲、榕枝
挂艾草、菖蒲、榕枝,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
查看全文
艾草
形态多年生草本,揉之有香气;叶子羽状分裂,背面有白丝绒毛;秋季开花,头状花序小而多,排成狭长总状花丛。功用医药食物新加坡种植艾草艾草有很多种,有浓烈芬香气味的,南方人端午节用来悬挂于大门以避邪。还有一种气味比较温和,可以食用。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团子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参见艾糍)。即: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在中国北方,人们会采摘初生的艾蒿叶与面粉掺在一起做食品。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广东梅州客家人最喜欢的做法将老艾草晒干留存。可以将一把干艾草塞进鸡肚子里,加一些姜片,就可以用电压力锅蒸熟。也可以揉下艾叶蒸切好的小鸡块,普通锅蒸熟即可。还可以用小沙袋装好,煲鸡汤,加入桂圆肉、枸杞、党参等。参见端午节参考文献《台湾蔬果实用百科第二辑...
查看全文
好香知时节,端午熏艾草,重阳插茱萸
新年柏香枝叶清芬的柏树被视为香洁之木,是古代制香的重要原料,柏子、柏叶、柏木、树脂等皆可入香。旧俗除夕时挂灯贴红,必先在炉内烧柏叶、苍术等,名曰煨岁。直至清代,宫廷和民间都保留着春
查看全文
端午节插艾草的由来
每逢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有插艾的习俗,那么端午节插艾草的由来是什么时候?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端午节插艾草的由来吧!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
查看全文
端午节为什么挂艾草?
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合肥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据了解,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从我国古代开始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
查看全文
艾草相关标签
香草
蒿属
无危物种
药用植物
巫术
菊科
亚拉巴马州植物
密歇根州植物群
堕胎药
物种
植物
家族谱大览
6.艾氏宗谱 [5卷,首1卷], 6, 1086-186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水堂, 清同治2[1863](富川 : 柯春山镌). 6册 : 世系表. 编纂者 : 艾会魁,讳亨胜,字斗光,号星曹. 受姓源流 : 女艾. 夏少康功臣,封有国,而袭采邑于海昏. 始祖 : (唐) 艾海清. 世居婺之金华. 豫章祖 : 艾寿嵩. 由婺州迁抚州. 入楚祖(一世) : (宋) 艾凤翔. 康节公长子. 因金兵之乱,由豫章迁蕲,复徙武昌,居洪二里伏虎山. 二大派祖(20世) : (明) 艾凤祥 ; 艾凤褚. 皆为通公之子. 祥公下四房(21世) : (明) 艾世荣,又名世勋,字功臣(迁洋湖岭) ; 艾世映,字旸谷(徙陆家湾) ; 艾世星(移艾家湾) ; 艾公新(移艾家细屋). 世星公房下支祖(24世) : (明清之际) 艾太宇,讳天元 ; 艾育宇. 皆为炤公之子. 褚公下房祖(21世) : (明) 艾文敬. 散居地 : 湖北省武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栎山艾氏七脩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思堂, 民国23[1934]年七修. 存14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宋) 艾世法,行ㄧ,宦名宗正,字伯安,号言显. 原籍四川成都府,后因宋绍定年间天下多难,见筠州风土之胜,故择居于城南之白鹤山复见栎山水秀山. 今江西省高安县. 世法公派下支祖(7世): (元) 艾德润,行恭一,讳珪,字恭如 ; 艾德文,行恭二,讳璋,字斐然 ; 艾德壁,行恭四,字玉文. 德润公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源,行仁二,字伯澄 ; 艾从洧,行仁三,字伯涣. 从源公派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金丸),行义二,字仲钊. 生子二: 艾起城,行六,字高载(前房) ; 艾起均,行三,字安载(前房). 从洧公下房祖(9世): (元明之际) 艾艾先铨,行义八,字仲镕. 因元末避难至源里乐其山水之秀遂居(源里房). 德文公派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沂,行仁四,字伯温,号温泉 ; 艾从滨,行仁五,字伯淇. 从沂公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镳,行义四,字仲锐,号耕乐. 生四子: 艾起坤,行一,字厚载(西房) ; 艾起圻,行二,字原载(六房) ; 艾起堪,行四,字兴载(雷房). 从滨公下房祖(9世): (明) 艾先钺,行义五,字仲钻. 生子三: 艾起墀,行三,字英载(东房) ; 艾起塞,行五,字宾载(中房) ; 艾起坡,行十,字隐载(中房围里). 德壁公派下房祖(10世): (明) 艾起诚,行九,字杰载(兰溪房). 辈份字似为(1世起): 世传际盛隆 功德从先起 继述尚良图 科名荣士以 文章作国兵 方显书为美 克绍祖宗贤 绪余明有纪 英奇应运锺 勋业泰华峙 惠永迪前光 茂荫增福址. 注: 此谱不全. 缺卷4, 6, 8, 10, 14~18, 20. 散居地: 江西省高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栎山艾氏七脩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思堂, 民国23[1934]年七修. 存14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宋) 艾世法,行ㄧ,宦名宗正,字伯安,号言显. 原籍四川成都府,后因宋绍定年间天下多难,见筠州风土之胜,故择居于城南之白鹤山复见栎山水秀山. 今江西省高安县. 世法公派下支祖(7世): (元) 艾德润,行恭一,讳珪,字恭如 ; 艾德文,行恭二,讳璋,字斐然 ; 艾德壁,行恭四,字玉文. 德润公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源,行仁二,字伯澄 ; 艾从洧,行仁三,字伯涣. 从源公派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金丸),行义二,字仲钊. 生子二: 艾起城,行六,字高载(前房) ; 艾起均,行三,字安载(前房). 从洧公下房祖(9世): (元明之际) 艾艾先铨,行义八,字仲镕. 因元末避难至源里乐其山水之秀遂居(源里房). 德文公派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沂,行仁四,字伯温,号温泉 ; 艾从滨,行仁五,字伯淇. 从沂公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镳,行义四,字仲锐,号耕乐. 生四子: 艾起坤,行一,字厚载(西房) ; 艾起圻,行二,字原载(六房) ; 艾起堪,行四,字兴载(雷房). 从滨公下房祖(9世): (明) 艾先钺,行义五,字仲钻. 生子三: 艾起墀,行三,字英载(东房) ; 艾起塞,行五,字宾载(中房) ; 艾起坡,行十,字隐载(中房围里). 德壁公派下房祖(10世): (明) 艾起诚,行九,字杰载(兰溪房). 辈份字似为(1世起): 世传际盛隆 功德从先起 继述尚良图 科名荣士以 文章作国兵 方显书为美 克绍祖宗贤 绪余明有纪 英奇应运锺 勋业泰华峙 惠永迪前光 茂荫增福址. 注: 此谱不全. 缺卷4, 6, 8, 10, 14~18, 20. 散居地: 江西省高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栎山艾氏七脩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思堂, 民国23[1934]年七修. 存14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宋) 艾世法,行ㄧ,宦名宗正,字伯安,号言显. 原籍四川成都府,后因宋绍定年间天下多难,见筠州风土之胜,故择居于城南之白鹤山复见栎山水秀山. 今江西省高安县. 世法公派下支祖(7世): (元) 艾德润,行恭一,讳珪,字恭如 ; 艾德文,行恭二,讳璋,字斐然 ; 艾德壁,行恭四,字玉文. 德润公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源,行仁二,字伯澄 ; 艾从洧,行仁三,字伯涣. 从源公派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金丸),行义二,字仲钊. 生子二: 艾起城,行六,字高载(前房) ; 艾起均,行三,字安载(前房). 从洧公下房祖(9世): (元明之际) 艾艾先铨,行义八,字仲镕. 因元末避难至源里乐其山水之秀遂居(源里房). 德文公派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沂,行仁四,字伯温,号温泉 ; 艾从滨,行仁五,字伯淇. 从沂公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镳,行义四,字仲锐,号耕乐. 生四子: 艾起坤,行一,字厚载(西房) ; 艾起圻,行二,字原载(六房) ; 艾起堪,行四,字兴载(雷房). 从滨公下房祖(9世): (明) 艾先钺,行义五,字仲钻. 生子三: 艾起墀,行三,字英载(东房) ; 艾起塞,行五,字宾载(中房) ; 艾起坡,行十,字隐载(中房围里). 德壁公派下房祖(10世): (明) 艾起诚,行九,字杰载(兰溪房). 辈份字似为(1世起): 世传际盛隆 功德从先起 继述尚良图 科名荣士以 文章作国兵 方显书为美 克绍祖宗贤 绪余明有纪 英奇应运锺 勋业泰华峙 惠永迪前光 茂荫增福址. 注: 此谱不全. 缺卷4, 6, 8, 10, 14~18, 20. 散居地: 江西省高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栎山艾氏七脩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思堂, 民国23[1934]年七修. 存14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宋) 艾世法,行ㄧ,宦名宗正,字伯安,号言显. 原籍四川成都府,后因宋绍定年间天下多难,见筠州风土之胜,故择居于城南之白鹤山复见栎山水秀山. 今江西省高安县. 世法公派下支祖(7世): (元) 艾德润,行恭一,讳珪,字恭如 ; 艾德文,行恭二,讳璋,字斐然 ; 艾德壁,行恭四,字玉文. 德润公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源,行仁二,字伯澄 ; 艾从洧,行仁三,字伯涣. 从源公派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金丸),行义二,字仲钊. 生子二: 艾起城,行六,字高载(前房) ; 艾起均,行三,字安载(前房). 从洧公下房祖(9世): (元明之际) 艾艾先铨,行义八,字仲镕. 因元末避难至源里乐其山水之秀遂居(源里房). 德文公派下房祖(8世): (元) 艾从沂,行仁四,字伯温,号温泉 ; 艾从滨,行仁五,字伯淇. 从沂公下房祖(9世): (元) 艾先镳,行义四,字仲锐,号耕乐. 生四子: 艾起坤,行一,字厚载(西房) ; 艾起圻,行二,字原载(六房) ; 艾起堪,行四,字兴载(雷房). 从滨公下房祖(9世): (明) 艾先钺,行义五,字仲钻. 生子三: 艾起墀,行三,字英载(东房) ; 艾起塞,行五,字宾载(中房) ; 艾起坡,行十,字隐载(中房围里). 德壁公派下房祖(10世): (明) 艾起诚,行九,字杰载(兰溪房). 辈份字似为(1世起): 世传际盛隆 功德从先起 继述尚良图 科名荣士以 文章作国兵 方显书为美 克绍祖宗贤 绪余明有纪 英奇应运锺 勋业泰华峙 惠永迪前光 茂荫增福址. 注: 此谱不全. 缺卷4, 6, 8, 10, 14~18, 20. 散居地: 江西省高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艾氏重修族谱[总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水堂, 记事约至光绪年间[1884]. 存3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仅存卷1-2,8. 始迁祖,目录, 谱序...等资料皆无. 注 : 此谱有部分页数破损, 模糊不清. 铜鼓贤支世系房祖(16世) : (明) 艾世贤 ; 艾世良,字弼臣. 皆为添祥公之子. 伯泰房下支祖(21世) : (明) 艾仲先,字楚岳. 伯泰公第四子. 生子四 : 艾桥 ; 艾伦 ; 艾琳 ; 艾贵. 散居地 : 湖南省平江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艾氏宗谱.
浏览:0
艾草导读知识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是菊科蒿属植物艾的叶子,从古时艾草从一些药书典籍上的记载全草入药,从古籍和相关文献对艾草的功效上来看,《本草纲目》中所载艾草“温中、逐冷、除湿”。在《本草求真》中载“专入肝脾。兼入肾”。而《本草从新》有云“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可以说艾草这类植物的文化由来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为众人所熟知的重要植物了,而在《史记》中更是把太平无事表达作“艾安”等,可以看的出古时艾草这种植物已经相当受到人们的厚爱了。 从作为中药的“艾叶”来说主要采收时间是在夏季花未开时进行采摘,在传统中医学中在性味上属辛、苦,温。而归经上为归肝、脾、肾经。
浏览量:1922次
端午节挂艾草与菖蒲的寓意
端午节挂艾草与菖蒲的寓意
端午节时,中国民间有一项传统习俗,家家都会洒扫庭除,将艾叶悬于堂中,或者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有僻邪驱瘴、驱魔法鬼的作用。民间还流传着一句谚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说的就是端午节插艾叶菖蒲这一活动。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都会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叫做艾人、艾虎,还可以制成花环、佩饰等等,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并相信它有驱瘴的作用。传说食菖蒲可以长生,还可成仙。汉武帝欲求长生之术,就曾经吃了两年菖蒲。艾叶和菖蒲有一定的驱虫防病功效,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所以人们会在这天将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再挂上艾叶、菖蒲等等,还会洒一些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浏览量:1672次
端午节挂艾草和菖蒲的寓意
端午节挂艾草和菖蒲的寓意
端午节当天的民俗习惯有很多,其中就有关于端午节挂艾叶菖蒲的民俗习惯,这类习惯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看见,在每当端午节到来之前,家家户户会购买艾叶和菖蒲组成的植物组合装束,用来挂在自家的门前,从古代民俗寓意上来说主要是用以防蚊、驱虫驱邪,在古籍《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因为艾草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特殊的香味,而五月艾草含艾油又最多,香味更盛,而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在中医学说上是一种杀虫灭菌、提神通窍的药物。如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都可以了解到民俗中在门前挂艾草和菖蒲的大致目的。 在民间有谚语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时节,在门口插艾和菖蒲这两种植物是很关键的一种民俗活动。
浏览量:1971次
艾草青团
艾草青团
艾草青团是一种常见的传统节日食品,一般都是在清明节的时候吃的,其实用艾草汁做成的绿色的糕团,这艾草青团主要流行于江南一带。其中艾草也就是艾蒿,是一种多生草本植物,一般分布在亚洲以及欧洲地区,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多位野生,也有少量栽培,可一年一收,每年清明节前后,又刚好是艾草长势最好的季节,这个季节的艾草是最鲜嫩的,所以很多人就会用艾草做青团,此外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艾草青团的制作方法是比较简单的,就拿最简单的豆沙艾草青团来举例,其需要材料有艾草350g、粳米粉1000g、食用油200g、豆沙适量,然后就是制作步骤了。步骤一:将艾草洗干净,放入水中,大火煮开,把艾草煮软后,就将艾草捞出放入冷水中过凉;步骤二:将完全过凉的艾草捞出来,挤干水分,这个时候艾草的重量大概就是350g。艾草的比例和清水的比例是1:1.6,艾草放入料理机中,加入清水,搅拌成艾草汁;步骤三:将艾草汁倒入粳米粉中,边倒边搅拌,搅拌成团后加入准备好的食用油下手揉成面团,加入食用油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青团在蒸的时候,颜色变黑的概率,一般面团柔好后就可以放在一边,差不多要等15分钟;步骤四:在面团醒15分钟的时候,可以准备青团里面的馅料了,现在要做的是豆沙馅,那就准备豆沙馅,我们可以将豆沙馅分成每个25g的小剂子,把豆沙剂子搓圆,放在一边备用;步骤五:等到面团好了之后,取45g每个的面剂子,搓圆之后搓成一个碗状,放入豆沙馅,用虎口将它收口,收口之后搓圆,一个豆沙馅青团就做好了;步骤六:等到所有的青团都做好后,就可以放入锅中蒸了,冷水上锅蒸,水开后再蒸个10-12分钟左右就差不多了,而具体蒸的时间与青团的大小有关系。
浏览量:2221次
做清明团子的材料
做清明团子的材料
清明团子是一种在清明节使用的一种节令食物,也是清明节食俗的一种,有着多种称呼,做清明团主要的食材是糯米粉,和艾草或清明草,从做法上来看做清明团子主要要用到的食材有糯米粉、粘米粉、澄粉,豆沙艾草或马兰头、肉、笋、猪油、虾米、豆腐干等。 当然从口味来说,清明团的馅料也有很多种类,清明团的馅料主要可以分为甜的和咸的两种,而不同的馅料则使用的食材则肯定也各不相同,往往甜味的青团馅料有豆沙和芝麻馅的,而芝麻馅的清明团最为常见,此外咸味的馅料往往采用肉馅等较多。
浏览量:139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