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公案小说

公案小说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题材分类,从话本故事演变而来,主要描写作案和断案。因为描写断案(包括破案和判案),其中肯定包含作案;所以只要是描写断案的,都是公案小说。但单写作案、不写断案的,不是公案小说。

公案小说相关文献
《三侠五义》简介:著名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
《三侠五义》简介:著名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作者为清朝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
查看全文
清《狄公案》
清《狄公案》,狄公案 (清代公案小说) 《狄公案》又名《武则天四大奇案》《狄梁公全传》,清末长
查看全文
狄公案故事书
狄公案故事书,狄公案故事 《狄公案故事》是2008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钟建春,杨威。作    
查看全文
公案
公案原指官府判案的案牍。禅宗所谓“公案”则是对祖师言行范例的记述,虽然篇幅往往比较短小,语句也很精炼,但是其中的深意却是十分丰富,通过委婉巧妙的语言表达禅师们的见地。这些公案通常取材于禅师的生活,其中不仅有对弟子的谆谆教诲,还有禅师之间的风趣问答。禅宗创立之初修习者并不多,祖师对弟子的了解都比较全面,能够给予比较具体的指导,这时的传承,往往只局限在师徒之间。比如达摩初祖到六祖慧能,一代只有一个人能够得到祖师的承认,成为“合法继承人”。在禅宗得到发展之后,出现了大量的修行者,这时禅师就很难给予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指导,从《景德传灯录》中可以看出,早期禅宗的活动范围大多是在丛林和寺院当中。到了唐中期,神秀与慧能被皇室请求供养,士大夫和平民开始接触禅宗,到了宋代,禅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寺院的住持由禅宗的僧人担任。禅宗后期的发展和公案的书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宋代编纂的灯史,以《景德传灯录》...
查看全文
公案小说
历史宋代大量笔记中提到说公案。罗烨《醉翁谈录》中把小说分为灵怪、烟粉、传奇、公案、兼朴刀、捍棒、妖术、神仙等八类,首次将公案列举为小说的门类之一。在宋代之前未有相关记载,所以将宋代看作是公案小说的重要转折期,将宋代话本包括元代的公案杂剧视为公案小说的萌芽,将先秦时期执法断案记载和魏晋时期志怪、志人小说视为公案小说的源头。最早的公案小说专集《百家公案》出现于明朝万历廿二年(1594年),白话文写作,共10卷、100则。篇首《包待制出身源流》中作者明确此集目的仅为消遣。到清朝前期,公案小说开始向章回化、武侠化。代表作如《施公案》,全书8卷97回,初集成于嘉庆二年(1798年),后来一续、再续,至光绪廿九年(1903年)达528回、100万字。正集以公案为主,续集以武侠打斗为主。晚清因清廷统治已是风雨飘摇,公案小说大多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针砭时弊作用更大于消遣,例如以公案形式写官场贪污的《山阳...
查看全文
公案小说相关标签
小说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