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小行星704

小行星704

小行星704704 Interamnia) 是一颗体积非常大的小行星,直径大约为350千米,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3.067个天文单位。 它是在1910年10月2日由意大利天文学家文森佐·切鲁利发现,并以他工作的地方——意大利城市泰拉莫的拉丁名字命名。小行星704是目前已知在海王星轨道内第五大的小行星,仅次于谷神星、灶神星、智神星和健神星。它的质量大约占整个小行星带质量总和的1.2%。

小行星704相关文献
小行星
小行星研究的历史由左至右:灶神星(小行星4)、谷神星(矮行星)、月球1760年有人猜测太阳系内的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构成一个简单的数位系列。按这个系列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空隙,这两颗行星之间也应该有一颗行星。18世纪末有许多人开始寻找这颗未被发现的行星。著名的提丢斯-波得定则就是其中一例。当时欧洲的天文学家们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性的科研专案,在哥达天文台的领导下全天被分为24个区,欧洲的天文学家们有系统地在这24个区内搜索这颗被称为“幽灵”的行星。但这个专案没有任何成果。1801年1月1日晚上,朱塞普·皮亚齐在西西里岛上巴勒莫的天文台内在金牛座里发现了一颗在星图上找不到的星。皮亚齐本人并没有参加寻找“幽灵”的项目,但他听说了这个项目,他怀疑他找到了“幽灵”,因此他在此后数日内继续观察这颗星。他将他的发现报告给哥达天文台,但一开始他称他找到了一颗彗星。此后皮亚齐生病了,无法继续他的观察。而他...
查看全文
小行星1778
轨道参数小行星1778的轨道半长轴为3.1557881UA,离心率为0.118。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小行星4653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小行星2849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小行星族
一般特性大的、著名的小行星族包含数百颗被确认的小行星(为数更多的更小成员未被分析或是尚未被发现),小的、紧密的家族可能只有10颗被辨认出来的成员。在小行星带大约33~35%的小行星分属于不同的家族。大约有20~30个小行星族已经被明确的辨认出来,不明确的则10倍于此数量。大部分的小行星族都存在于小行星带内,但依然有些家族,像是智神星族、匈牙利族和福后星族(Phocaeafamily),有着很小的半长轴或相对于小行星带有着较大的轨道倾角。还有些研究试图发现在特洛依小行星中由碰撞形成小行星族的证据,但迄今仍没有具有决定性的证据。起源和发展家族的形成被认为是源自小行星之间的互撞。有许多或多数小行星家族的母体已经被撞碎,但也有几个家族的母体历经撞击之后未遭毁坏(例如灶神星族、智神星族、健神星族和马赛族)。像这类持续撞击的家族,典型都会有一颗独大的母体和为数众多的小行星。有些家族(像是花神星族)在同...
查看全文
小行星704相关标签
小行星带天体
F-型小行星
以地名命名的小行星
1910年发现的小行星
家族谱大览
704.廖氏宗谱 [32卷,首4卷], v. 1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彩堂, 1988年. 3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受姓祖 : 飂叔安,字敬臣. 轩辕五世孙. 远祖 : 廖英正. 复公长子. 易飂为廖. 豫章始祖 : (汉) 廖烈仁,字德基. 英正公长子. 由浙江徙饶州. 始迁祖 : (明) 廖光碧,字云海,号碧庵. 玉山公长子. 因避难,由江西迁麻城. 黄冈新洲祖 : (明) 廖前哲. 光碧公之子. 白溪畈祖 : 廖彦贵. 下有四子 : 廖志万 ; 廖志贤 ; 廖志尧 ; 廖志舜. 贤, 尧, 舜三公皆远徙. 宗祖 : 廖志万. 万公有三子 : 廖宗仁,字玉明 ; 廖宗义 ; 廖宗礼. 为三房之始. 仁房下六支 : 廖文试 ; 廖文诫 ; 廖文诏 ; 廖文询 ; 廖文让 ; 廖文词. 派行 : 宗文之正 世承其泽 一道同封 经邦华国 培本传家 以彰有德 联立功名 显登为则. 续派 : 祚锡永昌 克成明哲 遵守祖训 兴旺事业.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704.李氏宗谱 [共18卷,首7卷], v. 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联谊堂, 2010年. 存1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包含李裕支系谱12卷,首4卷(追源堂修) ; 及李伏嘴支系谱6卷,首3卷(亲睦堂修). 注 : 此谱缺许多卷. 李裕寨支系缺卷2下, 4下, 5上, 5下, 6下, 7上, 7下, 8上, 8下, 及卷12. 李伏嘴支系缺首3卷, 及卷4-6. 共缺16册. 始祖 : (明初) 李春山,字青峰(李裕寨支系) ; 李玄义(李伏嘴支系). 皆由江西饶州府乐平县迁黄冈,今武汉市新洲区. 春山公下派祖(5世) : (明) 李宗富,字茂贞,印润. 富公下房祖 : 李应春,印槐 ; 李应华,字象干,印藻 ; 李应新,印文明. 义公下派祖(5世) : 李伯天,行一 ; 李伯科. 宗派 : 光厚宝平东 明承贵秀崇 炳中贞远质 彩博重源隆.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704.陈氏十一修家志 各房分卷 , 7, 1062-199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89年刊. 12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世派 : 知守宗希 公汝才思 彦承延继 志孟仲季 福惟熙启 曰仁一吾 及舜可欲 洪受显佑 永世咸昌 文明中正 光大方兴 绍修先绪 保定联升 诗书礼义 治国经纶 敦本衍庆 兰桂齐荣. 义门远祖 : 陈伯宣. 由泉州迁江州德化. 蕲春始祖 : (宋) 陈守琉. 知用公之子. 青山乡祖(11世) : 陈继善. 继善公下派祖(16世) : (元) 陈福四,讳延瑞,字邦彦. 房祖 : (明) 陈惟聪,字远承,行德一 ; 陈惟显,字又汉 ; 陈惟简,字雍承,行德十一 ; 陈惟哲,字善承,行德十三. 聪公下三子 : 陈熙臣,字辅延,行良二 ; 陈熙武,字毅延,行良五 ; 陈熙凯,字勇延,行良七,号道海. 熙臣下支祖(19世) : (明) 陈启源,字继洁 ; 陈启宣,字继通 ; 陈启纲,字继举 ; 陈启荣,字继逵. 熙武下支祖(20世) : (明) 陈曰桂,字知忠,行干一 ; 陈曰富,字知孔,行干二 ; 陈曰伦,字知叙,行干三 ; 陈曰映,字知明,行干四 ; 陈曰恒,字知德,行干五 ; 陈曰济,字知仁,行干六. 皆为陈启常,字继道之子. 熙凯传二子 : (明) 陈启华,字继章 ; 陈启才,字继用,号道凝. 启华下六支祖 : (明) 陈曰明,字知显 ; 陈曰赞,字知相 ; 陈曰海,字知量 ; 陈曰成,字知行 ; 陈曰皓,字知洁 ; 陈曰曦,字知晦. 启才下四支祖 : 陈曰宪,字知度,号西碧 ; 陈曰忠,字知良,号凤山 ; 陈曰珊,字知重,号竹轩 ; 陈曰相,字知楚,号阳裕.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版心题 : 陈氏十一修家志.
浏览:100
704.陈氏十一修家志 各房分卷 , 7, 1062-199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89年刊. 12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世派 : 知守宗希 公汝才思 彦承延继 志孟仲季 福惟熙启 曰仁一吾 及舜可欲 洪受显佑 永世咸昌 文明中正 光大方兴 绍修先绪 保定联升 诗书礼义 治国经纶 敦本衍庆 兰桂齐荣. 义门远祖 : 陈伯宣. 由泉州迁江州德化. 蕲春始祖 : (宋) 陈守琉. 知用公之子. 青山乡祖(11世) : 陈继善. 继善公下派祖(16世) : (元) 陈福四,讳延瑞,字邦彦. 房祖 : (明) 陈惟聪,字远承,行德一 ; 陈惟显,字又汉 ; 陈惟简,字雍承,行德十一 ; 陈惟哲,字善承,行德十三. 聪公下三子 : 陈熙臣,字辅延,行良二 ; 陈熙武,字毅延,行良五 ; 陈熙凯,字勇延,行良七,号道海. 熙臣下支祖(19世) : (明) 陈启源,字继洁 ; 陈启宣,字继通 ; 陈启纲,字继举 ; 陈启荣,字继逵. 熙武下支祖(20世) : (明) 陈曰桂,字知忠,行干一 ; 陈曰富,字知孔,行干二 ; 陈曰伦,字知叙,行干三 ; 陈曰映,字知明,行干四 ; 陈曰恒,字知德,行干五 ; 陈曰济,字知仁,行干六. 皆为陈启常,字继道之子. 熙凯传二子 : (明) 陈启华,字继章 ; 陈启才,字继用,号道凝. 启华下六支祖 : (明) 陈曰明,字知显 ; 陈曰赞,字知相 ; 陈曰海,字知量 ; 陈曰成,字知行 ; 陈曰皓,字知洁 ; 陈曰曦,字知晦. 启才下四支祖 : 陈曰宪,字知度,号西碧 ; 陈曰忠,字知良,号凤山 ; 陈曰珊,字知重,号竹轩 ; 陈曰相,字知楚,号阳裕.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版心题 : 陈氏十一修家志.
浏览:100
704.王氏族谱 十二卷首一卷 , 6, 1370-196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62年镌(济南 : 市中印刷厂).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 : (明初) 王从政. 由山西洪洞县迁滕西盖村. 从政公下十一子, 仅传五房. 房祖 : 王福(长支) ; 王子怀(四支) ; 王俞(五支) ; 王子贤(六支) ; 王七(七支). 班辈(15世起) : 家宜恒裕慎 延思绍建承 谦修崇基养 端守兆祥荣 仁义固永焕 昭穆庆常兴. 散居地 : 山东省滕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签题 : 盖村王氏族谱. 版心题 : 王氏族谱.
浏览:100
1.行氏家谱, 1, 1496-2018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