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绩溪胡氏家谱
安徽绩溪胡氏家谱 导读:

安徽绩溪胡氏作为徽州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宗族之一,其家谱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家族传承。以下从源流分支、家谱存世情况、获取途径及最新动态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

一、源流与分支:超越 “四大胡氏” 的多元谱系

传统认知中绩溪胡氏分为 “明经胡”“金紫胡”“龙川胡”“遵义胡” 四大支系,但最新研究显示,其实际源流至少包含六支。根据元代《新安六县大族志全集》和明代《新安名族志》记载,迁入绩溪的胡氏分支包括市东派、遵义坊派、东门派、湖里镇派、西街派和龙川派。其中:

明经胡氏(李改胡):始祖为唐昭宗之子胡昌翼,因避朱温之乱由李姓改胡姓,以经学传家,名人包括胡雪岩、胡适。

金紫胡氏:始祖胡舜陟为北宋抗金名臣,获封金紫光禄大夫,家族以经学研究著称,“礼学三胡”(胡匡衷、胡秉虔、胡培翚)为其代表。

龙川胡氏:东晋散骑常侍胡焱为始祖,聚居龙川村(今大坑口),明代胡宗宪、近代胡锦涛均出自此支。

遵义胡氏:以明工部尚书胡松为代表,分楫、格、柏、松四派,注重仕宦与礼教传承。

此外,湖里镇派(明经胡分支)、西街派等小支系亦有独特的迁徙与发展脉络。

二、家谱存世现状:从纸质典籍到数字化资源

绩溪胡氏家谱保存情况差异显著,目前可查的 22 部家谱中,明经胡氏占 12 部,金紫胡氏 3 部,龙川胡氏 2 部,遵义胡氏 1 部。具体分布如下:

实体馆藏:

绩溪县档案馆:藏有《龙川胡氏宗谱》《金紫胡氏家谱》等,曾为湖南卫视《非常靠谱》栏目提供胡适相关资料。

宅坦村博物馆:保存明代嘉靖版《龙井胡氏族谱》(胡适一支最早家谱)及清乾隆版《考川明经胡氏统宗谱》,是村级博物馆中罕见的宗族文献宝库。

国家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收藏《考川明经胡氏宗谱》《绩溪金紫胡氏家谱》等多种版本,部分可通过 “中华寻根网” 在线查阅。

数字化资源:

大谱师官网:2025 年上线免费家谱数据库,开放 862 部、6272 册家谱,含绩溪胡氏相关谱籍,支持 OCR 文本识别。

云家谱网:提供《明经胡氏续修龙井派宗谱》等电子版下载,需注册后获取。

国家图书馆中华寻根网:收录绩溪胡氏家谱书目,部分可在线浏览全文影像,需注册后使用。

三、获取途径:从线下机构到宗亲网络

直接查询:

实地访问:前往绩溪县档案馆(地址:绩溪县华阳镇良安路)、宅坦村博物馆(临溪镇宅坦村)查阅实体家谱,部分需提前预约。

线上检索:通过 “中华寻根网”(www.chinagenealogy.cn)或大谱师官网(myfamilybook.cn)输入关键词,如 “绩溪胡氏”“龙川胡氏”,筛选谱籍地、年代等条件进行查询。

宗亲协助:

龙川胡氏宗亲联谊会:可联系修谱负责人获取新版《龙川胡氏宗谱》(2024 年捐赠上海图书馆),地址: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

胡氏宗亲网论坛(hszqw.com.cn):发布寻根信息,与各地宗亲交流,例如查询金紫胡氏 “经解三胡” 支系的详细世系。

学术研究:

参考《绩溪胡氏源流考辨》等论文,或《中华姓氏谱 —— 胡姓卷》《徽州宗族研究》等专著,了解谱系考证方法与分支演变。

四、最新动态:续修与文化传承

家谱续修:

龙川胡氏于 2024 年完成宗谱续修,新增世系内容并捐赠上海图书馆,用户可通过该馆特藏部申请查阅。

明经胡氏龙井派(宅坦村)近年启动续谱工作,可联系当地宗亲获取进展。

文化活化:

宅坦村依托桂枝书院(安徽省最早书院)举办家谱展览,结合 “三雕” 艺术展示宗族文化,游客可实地感受胡氏耕读传家的传统。

绩溪县博物馆推出 “徽州宗族” 专题展,系统呈现胡氏家谱的编纂体例与名人手迹,如胡适家族的《上川明经胡氏宗谱》序言原稿。

五、余姚胡氏关联:独立支系与寻根建议

宁波余姚胡氏主要为柏山胡氏分支,始祖胡从于后周显德二年(955 年)由常州迁居余姚云柯乡,与绩溪胡氏无直接关联。若在余姚寻根,可重点关注:

烛溪胡氏宗谱:现存清嘉庆十七年(1822 年)版本,记载胡梦阳支系迁徙历程,藏于余姚市档案馆或胡氏宗祠。

柏山胡氏宗亲会:通过余姚市姓氏文化研究会联系,查询柏山、竹山等分支的世系记录。

...
文史线索
安徽绩溪龙川胡氏源流寻访记
丁酉年正月初二,春意盎然,阳光明媚,我又开始了为《安徽胡氏通志》编修搜集资料之旅。首站是今天午后特去胡锦涛同志的故里一一安徽绩溪龙川村。从老年协会会长胡少白那里了解清嘉庆版《绩溪县志》记载的十二都治下的各村胡姓村占有情况,胡会长认真的告诉我:该版县志所记载的十二都大小16村,如小油坑、东龙峰、喔鸟墓三个自然村已不复存在,现今胡姓的村庄为龙川、龙须、大坑、扁榨坦、岭里、考坑、浒里七个村,其余为章、高、汪姓。又表示:龙川村老年协会全力支持编修《安徽胡氏通志》,让我尽快提供凡例、目录及相关表格,他们乐意提供相关的珍贵资料,又说:龙川胡氏祖源资料多保存在龙川村迁出的分支――绩溪北门外的乳坑村。近日将去这这些村为探寻绩溪龙川胡氏的谱系与胡氏现况。如今已是5A级景区的胡锦涛同志的故里一一绩溪龙川村胡氏的始迁祖胡焱,无疑是常侍胡,呈船形的该村已出了11个进士,两个尚书一一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
3931次浏览 查看阅读>>
柯氏家谱文献
安徽贵池峡川《柯氏族谱》,(明)柯一泉纂修,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安徽怀宁《柯氏宗谱》(十二卷),(清)柯仁廉等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安徽徽州新安《柯氏宗谱》(二十六卷),柯立功,胡祥木编纂,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绩溪县文物管理局。安徽贵池峡川《柯氏宗谱》(五十四卷),(民国)柯云开等辑,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浙江黄岩《柯氏宗谱》(八卷),柯骅威、柯逵修纂,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浙江钱塘《柯氏家谱》,着者待考,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台湾。江西上饶《柯氏支谱》(四卷),(清)柯凌云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
3328次浏览 查看阅读>>
柯氏家谱文献
安徽贵池峡川《柯氏族谱》,(明)柯一泉纂修,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安徽怀宁《柯氏宗谱》(十二卷),(清)柯仁廉等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安徽徽州新安《柯氏宗谱》(二十六卷),柯立功,胡祥木编纂,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绩溪县文物管理局。安徽贵池峡川《柯氏宗谱》(五十四卷),(民国)柯云开等辑,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浙江黄岩《柯氏宗谱》(八卷),柯骅威、柯逵修纂,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浙江钱塘《柯氏家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台湾。江西上饶《柯氏支谱》(四卷),(清)柯凌云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
1201次浏览 查看阅读>>
胡宗宪尚书府
胡宗宪尚书府座落在安徽绩溪龙川村中央,龙川村呈船形,东耸龙须山、西卫凤凰山,登源河与龙川河村前交汇相拥,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宝地。尚书府景区居船之掌舵位,为龙川风水最佳之处。从善堂、官厅、梅林亭、胡氏家井、绣楼、徽戏园、松公家祠、文昌阁、蒙童馆、土地庙。即刻扫码,参与胡氏家族话题讨论!
2389次浏览 查看阅读>>
绩溪遵义胡万安支派来历
绩溪遵义胡万安支派来历胡荣隆宋徽宗年代,宋朝天下师表安定先生胡瑗的裔孙胡清号泰山先生,因献策劝康王迁都,当道不允即辞朝云游新安,绩溪十都高村是虎形之地,从浙江湖州切饲居高村为始迁祖。元朝未年,胡清下传11世祖胡日严,字仁卿,又名福清。率族人从高村迁居绩溪城东遵义坊一带。故称为绩溪遵义胡氏。绩溪遵义胡从18世开始分为:楫公派、格公派、柏公派、松公派。四派子弟在绩溪繁衍生息。18世祖楫公,在遵义坊附近经造庸堂宗祠,传至遵义胡22世祖“家N、家理、家汲、家传”四兄弟。四房家传公下传24世祖承G公后,重定辈分排行十六字“正名定位裕嗣荣昌显祖锡祚继序永康”自四十一世起续定排行十六字“由常立本倚崇实自尔大同奕其蕃吉将“。百代排行”制成匾额,悬挂于“庸堂”宗祠里,要求吾族后裔共遵之。25世正绥公,行二,字履成,a赠奉政大夫。传名、名锆、名炳三子。26世名锆公,行二,字振h,a封奉政大夫,立承堂。绩溪买屋...
1865次浏览 查看阅读>>
宣城市俞村镇
俞村镇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东部,东邻宁国市胡乐镇,南濒绩溪县板桥头乡,西接旌阳镇,北依云乐乡。辖杨墅、俞村、凫阳、合锦、桥埠、芳岱、仕川7个村民委员会,162个村民组,总户数3930户,人口1.46万人;耕地面积18996亩,其中水田16703亩,有林山场面积88907亩;小(Ⅱ)型水库5座,万方大塘20口,蓄水总容量达228万立方米。距皖赣线仅20公里,省道323线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基本概况]编辑俞村镇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东部,东邻宁国市胡乐镇,南濒绩溪县板桥头乡,西接旌阳镇,北依云乐乡。辖杨墅、俞村、凫阳、合锦、桥埠、芳岱、仕川7个村民委员会,162个村民组,总户数3930户,人口1.46万人;耕地面积18996亩,其中水田16703亩,有林山场面积88907亩;小(Ⅱ)型水库5座,万方大塘20口,蓄水总容量达228万立方米。距皖赣线仅20公里,省道323线公路穿境而过,...
2097次浏览 查看阅读>>
人文溯源
【滕氏家谱源流】皖中滕氏家谱摘录
【滕氏家谱源流】皖中滕氏家谱摘录
皖中滕氏家谱源流:皖中滕氏家谱从登元一世至今,已流传二十八世,有六百年历史。据家谱记载本派源于江西上饶王家坝(鄱阳派),后转南京宛平(宛平派),再转皖中舒城(龙舒派)。皖中滕氏家谱中前九世为毛姓,七世毛澄公为明朝弘治六年状元、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澄公嫡孙昶官任桐邑训导,为避政治派系斗争,隐居皖中龙舒,易毛为滕。滕家桥由此得名。(根据历史考证毛姓、滕姓皆出自姬姓,是黄帝后裔)。滕家桥是皖中滕氏发祥地,支派遍及安徽、陕西(陕西具体不详)。安徽有:舒城、庐江、肥西、六安、合肥、霍山、桐城、金寨、岳西、淮北等地。人丁近万人。原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滕茂桐为滕氏二十二世。滕氏家谱修谱工作已开始,万望各宗亲大力支持。发稿人:滕福和(二十三世)。
仝氏起源四,避祸改姓,源自童姓
仝氏起源四,避祸改姓,源自童姓
避祸改姓。源自童姓。据安徽和县《童氏家谱》载,始祖童小桥,祖籍陕西西安金占山,为清皇太子武术御师。一次传授武功,不慎伤皇子,遂举家隐姓埋名逃至和州(今安徽和县)定居,改为姓。康熙八年(1669年)后,仝姓后人仝朝臣中武举,家道渐趋兴旺。主要分布在安徽。
胡氏族人的迁徙历程
胡氏族人的迁徙历程
胡姓,作为中华姓氏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族人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远播海外。胡姓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舜帝后裔妫满,他被封于胡(今河南省柘城县胡襄镇),称“胡公”,被视为胡姓的始祖。胡姓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迁徙与繁衍,形成了今天庞大的胡氏家族。早期迁徙胡姓的早期迁徙主要围绕其发源地胡襄展开。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胡姓族人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成为当时的胡氏望族。先秦时期,胡姓的主要活动地区集中在黄河以南、淮河和汉水流域。秦汉两晋时,胡姓已经播迁到各地,西陲至四川和陕西,北疆为山西、河北,南抵广东、福建,东临江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迁徙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胡姓族人迁徙的重要时期。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胡氏也随之迁入福建。胡氏的后代,从中原渡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这一时期的迁...
各地花姓来源浅析
各地花姓来源浅析
先说花云一支。有人说,我知道了我是花云的后裔,祖籍怀远,不是传说中的来自山东。错,花云为何被封为东丘郡侯?“东丘”毫无疑问是地名,郡侯是爵位,史上并无“东丘郡”。东丘者,东家丘也。据《孔子家语》载,孔丘的西邻不知孔丘的才学出众,轻蔑地称之为“东家丘”。所以东丘应当是现在山东的某个东丘村,即古时的东平国、东平郡。花姓唐宋时郡望出自山东东平郡,所以花云的祖先是来自山东。据陕西蒲城花氏家谱记载,花炜有五个儿子,四个赴外地做官,小儿花镇落户华阴。其余四个,一是河南商城祖花莲,一是湖南岳阳祖花景,一是江苏武进祖花X(隐去姓名,花球[字天若]之父),还有一位或是福建同安族谱记载之花永忠。据江西宜春利田花氏家谱记载,花云系出广西柳州怀远(今广西河池市宜州市怀远镇怀远村)。与安徽怀远县同名。柳州府直辖怀远等县,直至清末。据福建同安家谱记载花云或其父祖徙漳州斗尾,又徙台州府太平县(安徽太平县)。由此推理,中...
潍坊寒亭于氏及于氏家谱序言欣赏
潍坊寒亭于氏及于氏家谱序言欣赏
一、寒亭于氏简介据寒亭于氏宗谱(有康熙一修、光绪二修之《于氏麻宗系家谱》,有承前三修之《于氏麻宗系家谱》,有1995年冬重修之《寒亭于氏麻宗际昌系家谱》)和地方史乘(《潍县志稿•民社•氏族》)记载:于姓最原始之祖先,可上溯至春秋周代之姬周。周武王之子封于邘,即今河南省沁阳县的邘邰村,此正所谓于氏家谱中记载所称邘叔者。其后,随着王朝鼎革和时代发展,邘叔的后裔们去邑为氏,以于为姓,此当为现代于姓始祖姓氏之渊源。迄于两汉,于氏先祖中有讳定国者位居卿相,受封于山左之郯城,此应是于姓先祖最早迁居齐鲁之地的记载。于氏家谱亦承认“山左吾族为其苗裔,所以培植者笃也”。《于氏家谱序》认为:“吾列祖列宗乃齐鲁开发之先民。”至元末明初,今潍坊地区在金元治下,战火频仍,民不聊生,元明鼎革,汉军胡骑争战杀伐,造成全国和今潍坊地区人口急剧减少,于是才有了明洪武二年,全国在山西洪洞县老槐树底的大迁徙移民。这段史实在我们...
扎氏氏族分布
扎氏氏族分布
扎姓分布:安徽淮南、湖南浏阳、新疆吐鲁番、台湾新竹、北京等地均有此姓。扎姓起源:1、吐蕃族姓。2、新疆锡伯族扎斯胡里氏汉姓为扎。3、蒙古族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