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民间故事:屠夫状元

2014-05-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57
转发:0
评论:0
民间故事:屠夫状元,中国科举制度延续乐千年之久,历代学子的终极梦想就是能够在科举中一句夺魁,成为状元

中国科举制度延续乐千年之久,历代学子的终极梦想就是能够在科举中一句夺魁,成为状元,从此光宗耀祖。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篇和状元有关的民间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开国皇帝,刚刚登基,百废待兴,给一帮出生入死的难兄难弟们加爵封候之后,总觉得金殿上每天总是哥们弟兄的,时间长了,便觉得没有一点新意。

有心为国家选一些栋梁之材吧,可推荐来推荐去的,都是一引起与朝廷沾亲带故的酒囊饭袋,于是便动了微服私访的念头。

那天,正好是大年初一,皇帝心想,今儿个是春节,举国上下家家都要挂红灯贴对联,爆竹声中一岁除,即便是贫寒之家,也得入乡随俗。

而春联的内容又直接反映主人的学识和情趣,尤其是那些喜欢自编自写春联的人,没有渊博的知识是不敢信手涂鸦的。说走就走,当下皇帝带了一个小太监出了宫,沿着大街小巷一路寻贤访能去了。

皇帝一路走一路思谋,不觉得来到皇城外,在一家的铺子前,皇帝不由得停下了脚步,眼前的对联的确与众不同,上联画满了成双成对的点点,下联则涂抹了弯弯曲曲的道道,横批则是四个大小不同的黑印子。

皇帝与太监仔细揣摸了许久,还是猜不出个所以然来,没有办法,只好打发小太监上前叩门。

开门的是个屠夫,见有人上门来,还以为是来买肉的哩!摆了摆手一个劲地说:“大年初一还?快走吧!快走吧!”

皇帝连忙说:“我们不是来买肉的,只是想问一问,你们家的对联写的到底是些什么?”

屠夫听了,不好意思说:“三十晌午,我卖得连对联都忘记买了,只好信手画了副。上联是:猪蹄蹄羊蹄蹄蹄蹄对蹄蹄;下联是:马肠肠牛肠肠肠肠对肠肠;横批是:猪得脑羊得脑马得脑牛得脑。”

皇帝听了拍手叫绝,一把拉住屠夫的手说:“这国家的栋梁就是你了!”

屠夫忙说:“我只不过是一个杀猪宰羊的屠夫!”

皇帝说:“屠夫怎么啦?我先把公主许给你,过几天再金殿面试把你推荐给文武百官,我还要状元哩!”当下传旨,招屠夫为东床驸马。

金殿面试那天,屠夫有点慌,因为古人也说过“伴君如伴虎”的话,稍有不慎,便只有吃不了兜着走份儿了。可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办法,是福是祸,只有听天由命了。

这时公主来了,捧着一盘山西省进贡来的玉黄李子,先让屠夫甜甜蜜蜜吃了几个。

公主说:“你知道刚才吃的是甚吗?”

屠夫说:“我知道,这是玉黄李子!”

公主又说:“你一定要记着,这是玉黄!”

屠夫点了点头,但公主还是不放心,又拿起一个玉黄放进屠夫的袖子里,告诉他等会儿要是上了金殿,如果皇帝问话,你又一时想不起怎么回答,你便揣揣你的袖子里,揣到甚就说是甚……

上朝后,屠夫见满朝文武站立两厢甚是威严,心里头有些怕,腿肚子有些软,头上手心里都出汗了,行过三拜九叩,皇帝开始出题:“这普天之下只有我皇帝才是独一无二,我今天考你天上的事情,在天宫里,谁是独一无二的?”

屠夫有点慌急,一时眼前竟一阵空白,正无奈间,公主在一旁一个劲地指他的袖子,他揣摸了许久才回答:“扁得脑玉皇!”

金殿上一片哗然,因为答案是玉皇,那屠夫就算是答对了。可屠夫因为玉黄李子在袖子里压扁了,心急之下竟然回答成扁得脑玉皇,这事可就不好办了。

皇帝觉得奇怪,可他觉得屠夫这人了不起,是有大学问的,肯定不会胡言乱语的,赶紧吩咐宰相大人到御书房去查找有关玉皇的资料。

不一会儿,宰相大人一脸欣喜回来说:“经查证,玉皇大帝的老父亲得脑有些扁,也有人称他是扁得脑玉皇!”

一时间,文武百官在金殿上掌声雷动,口称万岁万万岁,恭贺皇帝找到了天下奇才。

是呵,就连玉皇大帝父亲得脑有些扁的事都清楚的人,学问知识一定差不了。

皇帝龙颜大悦,屠夫为状元郎,披红戴花,骑着高头大马绕皇城三周,夸官三日,方才做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陇文化—陕西—屠夫状元
花鼓戏剧目。刘安民、田井制、刘福堂、陈正庆1979年据泗洲戏《三卷寒桥》合作改编,刘安民执笔。又名《胡山献宝》。叙忠臣党秉忠为保护国宝夜明珠,惨遭奸臣杨猎残害,其妻朱氏同子党金龙,女党凤英携宝珠隐居山中。为除奸保国,朱氏让金龙改名朱文进,进京应试,以图金榜高中,握权惩奸,金龙赴京途中,病饿冻卧雪地之上,被屠夫胡山救起。解囊相助,结为兄弟。金龙高中,为保官保命,拜为杨猎干子。后遇义兄胡山不认,并将亲母踢落桥下。胡山救起朱母,认为义母;凤英失却母亲,欲投河自尽,又被胡山救起。母女团聚,朱氏遂女儿心愿,许女于胡山为妻,胡山揭榜献宝,封为西台御史。他不畏权势,诛杀杨猎,党金龙。此剧系以丑角为主的唱念做工并重戏。1979年商洛地区剧团首演。导演刘福堂,音乐辛庆善、田井制。田井制、冀福记饰胡山,魏金玲、杨新芳饰党金龙,乔培容、陈淑敏饰党凤英,杨军、冯当琴饰朱氏,费庆民、李社英饰杨猎。1979年参加陕西...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和尚和屠夫的故事
据传以前,有位候门子弟因厌恶红尘世而舍弃荣华富贵,甘愿隐姓埋名,遁入空门,来在揭阳县双峰寺削发出家当和尚。人们称他为“王子”。且说双峰寺旁有个屠夫,名叫“东成”。在他手里,不知杀过多少猪命。每日凌晨四更,王子敲钟击鼓做早课之际,也正是东成闻声起身杀猪之时。就这样,双峰寺成了宰场的更楼。一天夜里,王子朦胧之间,骤见一位老妇人进入禅房,跪在床前,哀求他明晨做早课时,切莫敲钟击鼓,可救她母子十三条性命。王子满口应诺。一觉醒来,方知乃是一梦。此时,一观铜壶滴漏,已近四更。王子急忙修拾早课,但破例地偃钟息鼓了。却说屠夫东成,因未闻钟鼓而失更。已是日上东山,急忙来到寺中寻问缘故?王子见问,只得把昨夜老妇托夜经过实说一番。东成听毕,将信将疑。骤见妻子匆匆赶来,报说昨晚栏里候宰的一头母猪,今晨已产十二头小猪。不禁使东成心惊脉跳,于是决计洗手不干,拆屠改行。并从此到处修桥造路。多行善举。后来,这一僧一俗,终...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和尚和屠夫的故事
据传以前,有位候门子弟因厌恶红尘世而舍弃荣华富贵,甘愿隐姓埋名,遁入空门,来在揭阳县双峰寺削发出家当和尚。人们称他为“王子”。且说双峰寺旁有个屠夫,名叫“东成”。在他手里,不知杀过多少猪命。每日凌晨四更,王子敲钟击鼓做早课之际,也正是东成闻声起身杀猪之时。就这样,双峰寺成了宰场的更楼。一天夜里,王子朦胧之间,骤见一位老妇人进入禅房,跪在床前,哀求他明晨做早课时,切莫敲钟击鼓,可救她母子十三条性命。王子满口应诺。一觉醒来,方知乃是一梦。此时,一观铜壶滴漏,已近四更。王子急忙修拾早课,但破例地偃钟息鼓了。却说屠夫东成,因未闻钟鼓而失更。已是日上东山,急忙来到寺中寻问缘故?王子见问,只得把昨夜老妇托夜经过实说一番。东成听毕,将信将疑。骤见妻子匆匆赶来,报说昨晚栏里候宰的一头母猪,今晨已产十二头小猪。不禁使东成心惊脉跳,于是决计洗手不干,拆屠改行。并从此到处修桥造路。多行善举。后来,这一僧一俗,终...
· 屠夫杀牛卖全家肉,小牛投胎做屠夫儿子
相传一个屠夫杀了老牛母牛和小牛,小牛死前头上被屠夫砸了一道疤,后来屠夫的老婆怀孕生了孩子,而孩子额头就有小牛的那道疤。这是怎么回事?小编把这个故事来讲述一下。早些年,我们的镇上有一户屠夫,名曰张强,他家三代单传,可到了他这里,老婆就是怀不上孩子,眼看自己年纪大了,小两口也是着急的很。乡里乡亲的,什么话一阵风就传过来了。镇上的村民都说,张强手上屠过太多生灵,平日里杀牲口手法也狠,那牛还没死就开始剥皮了。他家煞气太重,所以一直要不上孩子。张强自然也是听在耳里,可干了三辈子的营生,不能说丢就丢。也只能当相亲们都在胡说八道。张强虽然满脸胡子,看起来就是一个李逵再世,可脑子灵活,做生意精明的很,这些年也发了点小财。可这已经不重要了,张强满脑子就是要孩子。一日,老婆在后院的牛棚里出来,急急忙忙的找张强,说前几天当出生的小牛犊子生病了,不能站,也不吃奶。张强听后,随着老婆来牛棚里看。小牛颤颤巍巍,缩在墙...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林大钦停建状元府
林大钦高中状元,衣锦还乡,奉旨营建状元府。当周围山墙砌好正要上梁时,门外扛杉的民工中,有个文质彬彬的老汉,独自一人吃力地扛着一根大梁走进来。人们争着要帮他扛,他说:“任何人我都不要,除非林大钦自己与我合扛!”监工和差役见他口出狂言,便把他扭送到状元驾前处治。谁料那林人钦一见此人,急忙走下台阶,躬身作揖,扶他坐到交椅上,说:“先生恕罪!生员迎接迟了。只是先生为何来此劳苦呢?”原来老汉是林大钦的启蒙老师郭绵山。他有话想当面找林大钦说一说,又没有办法见到,才想出这个苦力计来。郭绵山说:“你抽调民工建状元府,为什么不给民工付工钱?”林大钦说:“这是朝廷规定的呀!”郭绵山说:“既是朝廷规定的,你就上朝请旨,要求另作定夺嘛!”林大钦知道民间的疾苦,又。经老师这么一说,便下令暂停施工,还叫监工拨一部分最好的木料给郭绵山。现在郭陇沟头”绵山公祠”里面的大柱,就是当年林大钦赠送的。事后,林大钦立即动身进京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