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苦肉计揪出贪污赈灾银两主犯

2014-05-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1
转发:0
评论:0
苦肉计揪出贪污赈灾银两主犯,相传,很早以前,我村曾经出过一个知府和一个知县。村子里先祖姓张(也有人说是这个“

相传,很早以前,我村曾经出过一个知府和一个知县。村子里先祖姓张(也有人说是这个“章”,后来不知为啥传为现在的“张”了),人们闲聊的时候喜欢以张知府,张知县而冠名。

今天咱们就聊聊张知县用“苦肉计”拖出“内鬼”的故事吧!

相传,张知县以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主政有方,亲民爱民而名噪一时,深受百姓的拥戴!

他的清廉,却害苦了在他手下做事儿的大小官员和身边的那些亲信们。与相邻同级当差相比,算得上真正的“清水衙门”啦!

“手下”怨声载道,却敢怒而不敢言。特别是他身边的四个“亲信”,表面对他毕恭毕敬,内心却恨得咬牙切齿……可是,他们的怨恨只能牢牢地埋在各自儿的肚子里,行动上个个还得相互争宠呢!

有一年,涝灾泛滥,全县庄稼几乎绝收,很好百姓家破人亡,忍饥挨饿,苦不堪言……

张知县无数次上书皇上,终于感动“天恩”,答应给县里拨付一些震灾银两。款项到达当天,张知县心急如焚,让手下准备一定数量,他要亲赴灾区,慰问灾民。

谁知张知县一班人正要起身时,突然接到了府衙临时指示,他只好奉命而行。为了便于随时奔赴灾区,他避开众人,把震灾银两悄悄地放在了自家的密室里。为了确保安全,他亲手锁上密室的门子,钥匙装在了自己的身上。

一周后,张知县交差返回家里,不顾鞍马劳顿,稍事休息,便又张罗着向灾区进发!当他走向密室,打开门锁后,他惊呆了,一下子瘫在了地上……

密室门锁完好,只有自己知道的密室,银两却居然不翼而飞啦……

无论在哪个朝代,丢失或贪污震灾银两都是会杀头滴呦!再说,又有谁能够证明你是丢失,而不是贪污的呢?

张知县地上躺好一会儿,待神志清醒过来后,跟啥事没有发生一样,故作镇定,向众人宣称另有它事,改日震灾。

晚上,他把发生的一切如实相告妻子,吓得妻子魂飞魄散,一口气差点咽下去了呢!

张知县急忙稳住妻子的惊魂,两人定下了绝密的“苦肉计”……

第二天,张知县大张旗鼓地告别家人,被州府的两个衙役带走啦!

一天,二天,三天……不见张知县的身影。某天一大早,一张告示贴在县衙内: 张xx因贪污数额巨大,有负皇恩……如能提供张xx贪污确凿证据者,官升七品,赏土地万倾……

随后,人们看到一班衙役将知县夫人及其家人五花大绑押送大牢……

重赏之下,必有勇士嘛!五天之后,被升官分地欲求侵吞自身的“知情人”终于出现了: 他就是张知县四大亲信之中的其中一人呐!

举证之日,只见大堂正中央坐着威严的知府大人,举报人跪在上地,一五一十地将怎样偶然发现张知县密室,怎样拿到“赃银”等一系列经过,详细地诉说了一遍,同时大骂张知县人面兽心,假装清廉等等一些激动的陈述呐,并说出了银两的藏匿地点……知府让他确认记录文书,鉴字画押之后说: 你抬起头来,看看这是什么!

举报人一抬头,站在他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将要背叛,能够让他升官分地的张知县从大堂之后走了出来……

顿时,吓得那亲信全身骨头都酥软了!只见张知县怒目而视,大喊一声: 来人哪,将罪人打入死牢,等候批复处斩……

原来,张知县打开密室门锁,看到震灾银子被盗,却发现门锁并没有明显撬动的痕迹,便推测一定是“内鬼”作案(家人或亲信)。于是,就与妻子,知府商量,上演了“张知县贪污案,封官重赏举证人”的一出好戏,并大张旗鼓地将他的家人关进大牢,最终拖出了“内鬼”,重新还原了自己与家人的清白和宝贵的一世英名!

朋友们,这就是: 贪财之心不可有,私欲过高会砍头;清正廉洁百姓爱,人活一世留英名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苦肉计
按语间者,使敌人相疑也;反间者,因敌人之疑,而实其疑也;苦肉计者,盖假作自间以间人也。凡遣与己有隙者以诱敌人,约为响应,或约为共力者,皆苦肉计之类也。如:郑武公伐胡而先以女妻胡君,并戮关其思;韩信下齐而骊生遭烹。典故赤壁之战前,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对峙多日,孙氏三代老将黄盖向周瑜献苦肉计,又使阚泽至曹操处献诈降书,更利用曹军间谍蔡中、蔡和等互通声息,于多重计谋配合之下,终于一举战胜曹操,使其无法在有生之年完成统一大业。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已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译文人们一般不会自我伤害,遭受伤害必然是真实情况;我以假做真使敌方信而不疑,离间计就可以实现了。抓住敌人“幼稚朴素”的心理进行欺弄,就能应着他那柔弱的性情达到目的。
· 赈灾・爱心
赈灾・爱心领袖率兮大爱,民芸芸兮争先。鳏寡献兮薄心,耄耋泪兮苍颜。垂髫罐兮摔破,黄眉踊兮抢险。行乞老兮羞涩,捐助箱兮再三。蛙人残兮俯地,高风行兮感天。平川蘅兮吐香,湖畔芷兮无言。企业如蕙兮千万,机关若兰兮万千。演艺个人兮无私,艺术大家兮贡献。黑土地兮纷纷,红稻田兮缠缠。绿水清兮濯足,高山陡兮向前。东海之滨兮倾囊,西山之麓兮争捐。龙族精魂兮博爱,长城逶迤兮肝胆。弃粉黛兮佳人,绝奢侈兮少年。筑素室兮祈祷,葺兰亭兮哀怜。痛稚童兮锥心,思父老兮怀缅。瞻狼籍兮瓦砾,除惨烈兮残垣。昆仑兮为志,重建设兮家园。溪流兮为镜,映壮怀兮奋战。乾坤兮不待,惟长啸兮亮剑。日月兮流逝,聊发奋兮慰勉。山东布衣.金学孟.2008.05.29.晨.草就
· 苏东坡传——工程与赈灾
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总比在京师为官时对国家的贡献大。苏东坡在元祐四年(一〇八九年)七月到达杭州,任浙西军区钤辖兼杭州太守,时年五十二岁。他弟弟子由已经由户部侍郎升任吏部尚书,赐翰林学士。那年冬季,子由以皇帝特使身份出使契丹,往返四个月。苏东坡则全心全力从事工作。秦观弟弟现在与苏东坡同住,有一年半期间,他没看见苏东坡打开书,他是用太皇太后的恩宠请求特别拨款,进行重要革新方案。在短短的一年半之间,他给全城实现了公共卫生方案,包括一个清洁供水系统和一座医院,他又疏浚了盐道,修建西湖,稳定了谷价,不惜与朝廷及浙西邻省官员意见相左,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只身展开救济饥馑的工作。太守的官衙位于杭州中心,但是苏东坡却喜欢在较为富有诗意的地方办公。他往往在葛岭下面有十三间房子的寿星院办公,因为那里风光如画。看公文不在寒碧轩,就在雨奇堂。我们记得雨奇堂是从苏东坡西湖诗“山色空濛雨亦奇”而得名的。在这里,...
· 贪污调查局
反贪污法反贪污法赋予贪污调查局在调查贪污时广泛的权力,如:调查被怀疑人的账户,包括银行、股份、费用,还可调查其妻子、儿女和代理人的账目。有权面见证人。有权调查任何在贪污调查过程中的其他重大罪行。可以向犯贪污罪的人罚款,没收受贿财物,更可判7年以下的[[监禁,参见新加坡法律
· 罗贯中的故事:罗贯中机智讨回亏损银两
在历史书籍上虽然关于罗贯中的故事很少,但是在民间流传的罗贯中的故事却有好几个,今天就是罗贯中机智讨回亏损银两的故事。罗贯中的父亲是一个商人,所以在自己的镇上开了一家当铺。大家都知道当铺是怎么盈利的吧?就是赚差价,或者到期没有赎回的物件高价卖出。罗贯中家的当铺当时就是副业,店铺是交给另一个人管理的。罗贯中纪念馆中的罗贯中塑像有一天有人拿着一个玉手镯来当钱,这个玉手镯做得很精致,所以来人一开口就是一百两,当时店铺老板没看出来,竟然用50两成交,后来经过检查发现上当了,这个镯子根本不值钱,所以这个损失应该由店铺老板负责,但罗贯中的父亲为人忠厚,不忍心让这个为自己打工的老板承担,当两个人都没有办法,在场的罗贯中对父亲说自己有办法让那个人拿着50两回来,结果两个大人听了罗贯中的办法连声称赞。第二天,罗贯中的父亲和老板召集了镇上的人向他们炫耀自己用50两收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许多人听说价值连城都来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