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不要总向失败者咨询成功

2014-05-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7
转发:0
评论:0
不要总向失败者咨询成功,寓言故事     蔡康永一次谈到很多年轻人把“成名要趁早”当座右铭。蔡康永说:“
寓言故事   

    蔡康永一次谈到很多年轻人把“成名要趁早”当座右铭。蔡康永说:“张爱玲的人生很棒吗?你怎么会用一个人生糟透了的人描述人生的话来做为你的座右铭呢?我完全认同如果你想写小说,要去体会她为什么把小说写得这么好。可是张爱玲对人生的建议,拜托,张爱玲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乱七八糟。”
 
    两个月前高考填报志愿期间,某孩跟我说想学工程物理,但是他二叔告诉他这专业毕业生都是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工作一辈子,他打算报别的志愿。我问:“你二叔哪里毕业在哪工作?”他说:“就是老家瓦匠,没上过大学。”我无语,说:“老弟,报志愿是大事,多问点上过大学的人。”
 
    以前中关村美嘉影院门口有一哥们,一边要饭一边讲成功学。有次我跟哥们路过看见这哥面对一帮人侃侃而谈:“成功呢,主要看的是心态。”我说:“这家伙心态可真好,都混得要饭了还教人成功。这帮听的人是不是闲的?”哥们说:“咱俩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听过多少没有过任何成功经验的人高谈阔论讲成功人生。”
 
    经常向失败者咨询成功,是我们的人生诸多悲剧的助力之一。在缺乏明确的成功榜样的人生各阶段,一切具有年龄和资历的优势的人往往容易成为缺乏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我们的指南针和方向盘。我们常常在某些人生方面有困惑或麻烦的时候,饥不择食地聆听和吸取尽可能多的意见。
 
    然而,我们咨询来的意见都靠谱吗?仔细想想,我们诸多决策依据,有多少是最主要依靠此方面的佼佼者的意见为参考的?回顾人生的很多节点,在我们人生决策依据的数据库之中,在我们纠结的某个人生方面,对我们施加重大影响的人可能在那个方面是一个失败者,无所谓他在其他方面成就辉煌或者不甚了了。
 
    没有上过大学的亲戚指导我们高考报志愿;没有出过国的儿时玩伴给我们讲为什么国外的月亮更圆;没有过投行或者PE工作经验的学姐给我们吐槽金融工作不生产价值;不曾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paper的师兄指点你如何规划学术生涯;资深被迫单身狗给你畅谈追女孩心得体会。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盲人骑瞎马,老牛拉破车”,往往是我们的人生很多时候的真实写照。面对人生很多方面,我们的脑子本来已经是一团浆糊,而我们却不加考证,不加区分,在没有一个明确的判定标准和筛选机制的情况下,选择聆听以及相信一些在我们迷惑和无力的人生方面并不是很成功的人的意见,将一些源自于短板人生的人生短板奉若圭臬。
 
    学渣前辈可能会向你断言GPA毫无用处,然后我们便可能倾向于荒废学业;资深单身狗前辈会告诉你多参加社团活动就会有妹子,然后我们便可能做一个妹子们都看不上的“交际花”;婚姻悲剧的长辈告诉你不要相信爱情,然后我们便可能面对爱情畏首畏尾;职场loser反复提示你不要太努力,然后我们便可能热衷小聪明,沦为水货,得过且过。
 
    结果就是,个别没有过成功婚恋生活的人指点着我们的婚姻,个别没有过职场成绩的人指点着我们的业务,个别没有过企业知识或经验的人指点着我们的创业等等。总之,众多没有成功过的人指点着我们等待成功的人生。
 
    同时,就像很多人以不靠谱的姿态和状态指点着我们那样,我们常常以更不靠谱的姿态和状态指点着别人。我们很多时候也会积极主动到人家面前谈人生谈方向,迫不及待的将我们人生阅历的残羹冷炙指点着朝气蓬勃的小鲜肉。我们的窘迫的过去,平凡的现在和未知的未来并没有影响我们对别人的人生语重心长,捶胸顿足,指指点点,吆五喝六。
 
    我们在给别人意见的时候往往有俩问题,第一,有时候我们“太主动”了。经常在不了解对方具体情况下,主动到别人的留言板,朋友圈甚至本人面前,指点别人该怎么做。第二,有时候我们“太圆满”了。经常在不确定自己是否是成功案例的情况下,敢于把话说满,信誓旦旦,一种“信我必胜”的状态,却很少向对方提及我们自身的局限。
 
    PS:笔者是一个匍匐在人生路上的�潘浚�为了避免本文沦为纯粹的笑柄和尴尬的悖论,我不得不郑重声明一下:笔者从不“主动”,不敢“圆满”。我在网上唯一敢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账号同关注我账号的朋友们分享和交流一些思想和情感。撰文扯淡,只图一乐,如有冒犯,敬请忽略。
 
    说了“成功”许久,有一件事重要的事没有说:“成功”的标准很多元,谁算“成功者”呢?现实生活中,在每个特定的人生方面,我们都有我们自己的关于“成功”和“成功者”的直觉和标准。我们不需要在众多“成功”定义下胶着权衡,更多需要在我们自己的标准下寻找我们认为的“成功”和“成功者”,以求高效率自我提升,实现我们自己的期许着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简氏咨询
我是贵州的,我们这里都还没上传,我们是江西凌江府十字街高街檐大桥头追苗赶汉迁居贵州,现贵州正安简坪,我居中观十二盆,怎样把简氏祠堂资料传上来?
· 乾隆的成功在于他的统治纵向看是中国最成功的
乾隆的成功在于他的统治纵向看是中国历朝历代最成功的,他的失败在于他的统治放在乾隆所处的18世纪的人类历史上看,又变得黯淡无光。在复兴论坛第103期讲座上,历史学者张宏杰用生动的史实,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乾隆。乾隆的政绩我们今天之所以不停地提到乾隆皇帝,主要就是因为乾隆的统治成绩非常厉害。从纵向说,乾隆时代是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最富强的一个时代。从横向对比,乾隆统治的大清帝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种强大有以下的这些数据做支撑:第一,经济总量非常大,国家财力也比较雄厚。虽然对那个时候GDP计算的方法有各种争论,但是用大家比较认可的计算方式算出来乾隆时期的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30%多,远远比今天美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要多。乾隆时期,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份额是当时英国的8倍,俄国的6倍,日本的9倍。网络配图第二,乾隆朝的军事实力也非常强。乾隆的一大功绩就是统一了新疆。乾隆24年统一新疆之后...
· 苏秦游历各国走向成功
苏秦是战国东周洛阳人士,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他曾往东到齐国去拜师,跟着鬼谷子先生学习。在外游历几年,苏秦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回到家中。哥哥、弟弟、嫂子、妹妹以及妻妾都在私底下嘲笑他,说道:“周人的生活习俗,大都安安稳稳的治理产业,努力从事工商,以寻求十二之二的利润作为本业。现在你丢弃本业转而从事卖弄口舌的事情,落得个穷困潦倒的境地,真是没出息。”苏秦听了十分惭愧,暗暗的自己伤心,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房门一步,把自己的书全都搬了出来,说道:“一个读书人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接受书本上的学问,却不能凭借书本上的学问取得尊贵荣耀的地位,这样的书即使读的再多有什么用呢!”于是,他找出愚笨《周书阴符》,埋头苦读了起来。读了一年,他逐渐找到了揣摩君主心意的窍门,说到:“用这套道理足以游说当世的君主了。”于是请求游说周显王。显王的左右大臣向来熟知苏秦的名声,都十分轻视他,周显王也不信任他。苏秦向西去了秦...
· 想要成功的人生,一定不要过于安分
看了新东方博客上的这篇文章,深深的感动!其实成功地人生就是需要有理想不甘心,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其实地上根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转载过来以飨读者!我发现成功的人生都有一个特质,就是不安分。我们的父辈很多成功者,都是原来放弃了铁饭碗。这绝对不是什么懂得放弃的精神,而是因为他们不安分,不满足于眼前安稳的现状。虽然他们其中也有牺牲者,但他们的生命都在拼搏,都很有价值。世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他们不能适应社会的准则,被社会无情的打击到社会的最低层,他们的精神生活几乎为零,只能得到维持生命存活的物质条件,如录瓦宰在丢失项链后;第二种人,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准则,但他们必须遵守社会准则,在社会准则面前没有任何的尊严,他们随波逐流,在适应社会准则时,能够得到一丁点的好处;第三种人,他们不但能够游刃有余的适应社会准则,而且能够在完全了解、理解社会准则后,根据自己的想法改变一部分社会准则,从而实现自身价...
· 不要怀疑
历史乐团初期(1986年~1995年)EricStefani和他的妹妹GwenStefani在1986年创立了一个乐团叫做苹果。近一年后,Eric和JohnSpence在DairyQueen认识并且提到了一起组团的事情,而后Eric找了一些乐手进行了团练,那些乐手便是乐团的初始团员。1987年12月,乐团决定解散但在几个星期后重组,AlanMeade接手领导主唱的位置,在Alan离团后,Gwen接手了领导主唱的位置。1990年和刚成立的InterscopeRecords签了唱片约,虽然到了1992年乐团终于发行了他们的同名专辑,但在没有电台主打歌以及主流单曲行销的情况下(纵使他们拍了里面一首歌的MV)以及唱片公司的支援下,一开始只卖了三万张,而唱片公司也拒绝乐团提出的演唱会支援要求。隔年乐团开始着手制作他们的第二张专辑,但是很多想法意见都被唱片公司退回来,Eric对当时的制作人Matthe...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