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大才子的“小确幸”
金圣叹:大才子的“小确幸”,童卉欣明末清初的金圣叹,读《西厢记》里“拷艳”一节,激赏其中红娘的快人快
童卉欣
明末清初的金圣叹,读《西厢记》里“拷艳”一节,激赏其中红娘的快人快语,一口气写下三十三条“不亦快哉”。读来竟没有一条和赚钱、晋升、艳遇、孩子考名校之类相关,但又全是些普通人触手可及的日常境遇。
比方: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
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
饭后无事,翻倒敝箧,则见新旧逋欠文契,不下数十百通,其人或存或亡,总之无有还理。背人取火,拉杂烧净,仰看高天,萧然无云,不亦快哉!还债毕,不亦快哉!
还有些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亦能让金圣叹偷偷乐上一乐: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
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
朝眠初觉,似闻家人叹息之声,言某人夜来已死。急呼而讯之,正是城中第一绝有心计人,不亦快哉!
金才子的“不亦快哉”着实颠覆了古人“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大事件幸福观,有点像我们今天的“小确幸”。即便中百万大奖样“大快人心”的事降临了,据心理学家分析研究,不过三个月,幸福感就会降低到日常水平。
丰富心灵,细腻情感,淡泊名利,善于在一粥一饭一花一草的平常日子里寻找、感受、体味不时降临的快乐,才真正是走上了奔向幸福的康庄大道吧。
责编:
打印 收藏 纠错
参与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点此查看新闻表情排行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大才子金圣叹有“小确幸”:推纸窗放蜂不亦快哉

明末清初的金圣叹,读《西厢记》里“拷艳”一节,激赏其中红娘的快人快语,一口气写下三十三条“不亦快哉”。读来竟没有一条和赚钱、晋升、艳遇、孩子考名校之类相关,但又全是些普通人触手可及的日常境遇。比方: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饭后无事,翻倒敝箧,则见新旧逋欠文契,不下数十百通,其人或存或亡,总之无有还理。背人取火,拉杂烧净,仰看高天,萧然无云,不亦快哉!还债毕,不亦快哉!还有些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亦能让金圣叹偷偷乐上一乐: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朝眠初觉,似闻家人叹息之声,言某人夜来已死。急呼而讯之,正是城中第一绝有心计人,不亦快哉!金才子的“不亦快哉”着实颠覆了古人“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大事件幸福观,有点像我们今天的“小确幸”。即便中百...
· 历史上大才子金圣叹有“小确幸”:推纸窗放蜂等

明末清初的金圣叹,读《西厢记》里“拷艳”一节,激赏其中红娘的快人快语,一口气写下三十三条“不亦快哉”。读来竟没有一条和赚钱、晋升、艳遇、孩子考名校之类相关,但又全是些普通人触手可及的日常境遇。比方: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饭后无事,翻倒敝箧,则见新旧逋欠文契,不下数十百通,其人或存或亡,总之无有还理。背人取火,拉杂烧净,仰看高天,萧然无云,不亦快哉!还债毕,不亦快哉!还有些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亦能让金圣叹偷偷乐上一乐: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朝眠初觉,似闻家人叹息之声,言某人夜来已死。急呼而讯之,正是城中第一绝有心计人,不亦快哉!金才子的“不亦快哉”着实颠覆了古人“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大事件幸福观,有点像我们今天的“小确幸”。即便中百...
· 金圣叹是怎么死的?文坛才子金圣叹为何被砍头?

随着明清小说的繁荣,一大批眼光独到的文学评论家也应时而生,活跃在“书评”行业,如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和脂砚斋等。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或点评、或揭露、或修定、或丰富,极力的批点、评说古典名著,不仅开创了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的新篇章,也使更多的读者通过他们的批评更深入地了解到了这些古典名著的精髓和魅力。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金圣叹。金圣叹简介:金圣叹(1608~1661),字若采,江苏吴县(今属苏州)人,清初文学批评家,一生博览群书,评点古书甚多。他不仅节评了《国语》、《国策》、《左传》和稗官野史、九彝八蛮所记载的内容共计百余篇,同时还把《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统称为“六才子书”,准备逐一批注。其批评文字雅训、透脱、精妙,可谓“透发心花,穷搜诡谲”,“一时学者爱读圣叹书,几乎家置一篇”。金圣叹在书评行业涉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无人能与之抗衡,堪称中国历史上“第...
· 才子金圣叹为何屡试不第他的试卷写满囧笑话

明末清初文坛奇才金圣叹,为人诙谐幽默,学问渊博,作文不拘一格,但因为他恃才傲物,在试卷上嬉笑怒骂,所以每次科举考试都是名落孙山。他第一次参加考试时,试题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他答题时在试卷上绘了一个光头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此亦匏瓜之意形也。”主考官大怒,其结果可想而知。第二次参加科考时,题目为“吾四十而不动心。”金圣叹在试卷上连写了39个“动心”。主考官追问原因,他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孟子曰四十不动心,则三十九岁之前必动心矣。”又因此被除名。又一次岁试,有“西子”题目,金圣叹提笔写道:“出其东门,西子不来;出其南门,西子不来;出其北门,西子不来;出其西门,西子来乎?西子来乎?”结果,金圣叹再次名落孙山。
· 金圣叹的传说
金圣叹一生批了很多书,是位很有名的人物。一天,他到西湖灵隐寺去见老方丈,要批佛经。老方丈说:“佛经是不能批的。”后来,他又向老方丈要佛经看一看,老方丈不给他看。为这事他俩争吵起来,一直争论到半夜。老方丈说:“我出个上联,你对得上,就让你看佛经;对不上,佛经你就别看了。”金圣叹一想:对对子,那不是锅底下掏窝窝,手到擒来,有什么难处,就点头答应了。老和尚当场出个上联:半夜二更半。你别说还真把金圣叹难住了,左思右想怎么也对不上。只好离开了灵隐寺。后来,金圣叹因抗粮哭庙一案,被判了个杀头的罪。临刑的那一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他猛个丁地想起了灵隐寺对对子的事,同时也想出了对句。他自言自语地说:“我金圣叹临死之前,总算对上了老方丈出的那个上联,在文字上不欠什么账啦。”说完,就在狱中写了下面的对句:中秋八月中。他拜托狱卒将他的下联送交灵隐寺老方丈。老方丈收到金圣叹的对句一看,连声称赞:“对得好!对得好!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