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湖北-郧阳凤凰灯舞

2014-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6
转发:0
评论:0
湖北-郧阳凤凰灯舞,郧阳凤凰灯舞是湖北郧阳县的民间花灯舞蹈,表演所用的凤凰灯以五彩凤凰为原型,凤
  郧阳凤凰灯舞是湖北郧阳县的民间花灯舞蹈,表演所用的凤凰灯以五彩凤凰为原型,凤凰头、凤身都可以活动,腹内点以灯柱。每逢春节、元宵节人们就在街头、宅前或场院演出舞,尤以正月十五、十六最盛。凤凰灯舞是“楚人崇凤”古俗遗风的生动体现。 


郧阳凤凰灯舞(摄影 赵虹)



凤凰灯舞表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北郧阳杭氏家谱》序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所以纪一国之事迹,谱所以叙世代之源流。家谱是根的象征,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蕴藏着一种凝聚,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民族。编纂家谱,对尊宗敬祖,睦族兴家,明长幼,别亲疏,具有重大意义。家谱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透过家谱,可使子孙后辈知悉祖先的渊源、人口、迁徙、分布、名人传略、故事传说、先贤史迹等等。透过家谱,可激励子孙后辈传承家族美德,发扬优良传统,赓续家族源流。郧阳区全景湖北郧阳杭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据前辈们口口相传,湖北郧阳杭氏是明朝初期从山西大槐树移民南迁的。随后两三百年的历史,是如何迁徙的,在目前来说,还不得而知,尚需进一步探究。湖北郧阳杭氏源于老祖宗杭孔武。他大概出生于清朝乾隆朝后期(约1770—1790年间),约在1800年前后(清朝嘉庆年间)由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迁至湖北省郧阳府安阳口镇大沟(王...
·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海默
海默(1966~)湖北郧县人。1985年至2001年在湖北十堰师范学院任教,2001年至今在北京蓝色海岸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任总。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随笔集《鬼话连篇》,报告文学《中国城市批判》、《户口之痛》。1992年、1993年连续两年获河北省作协“诗神杯”全国诗歌大赛二等奖和优秀作品奖,1996年被《星星诗刊》评为“华中地区十大诗人”之一。《户口之痛》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报告文学精选》。
· 湖北-十堰市-郧阳区梁悦兴
梁悦兴(?~1905)又名梁和尚,湖北郧阳人,幼年随父迁居安康。以操船为业,常行船于汉口安康之间,是安康哥老会首领。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曾在汉口密谋反清,未及起事,被官署察觉,即领着第三个儿子经河南到西安,住在城隍庙老道李明山处。李是西安哥老会头目之一,与悦兴一面鼓动清军中的哥老会官兵,策动起义;一方面派罗武扬往安康,约集诸哥弟来西安,共图义举。悦兴在省城日久,交往渐多,引起西安官署的注意,便移居南郊大雁塔附近,但仍感活动不便,便落发为僧,从此人称梁和尚。光绪三十年(1904)五六月间,罗武扬从安康约集一批哥弟来西安,筹措两月,鉴于起义时机不成熟,便带三个儿子和一帮会员返回安康,联络高庆云、胡云山等,继续进行反清活动,策动当地巡防队中的哥砉会哥弟共议举事,还与县知事王世英暗通声气。随他共谋策事的,都是贫苦的手工业者、船夫和农民。光绪三十一年(1905)春,梁悦兴决定趁安康镇台傅殿魁二...
· 荆楚文化—荆风楚俗—楚人崇凤活化石独一无二的凤凰灯舞
郧阳凤凰灯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凤凰灯舞表演形式,又称"玩凤凰"、"凤凰舞",起源于鄂西北十堰市,郧阳是十堰市的古称。凤凰灯的表演按照“百花拥凤出巢――凤凰游园-凤鸣――凤凰寻花――凤凰戏牡丹――凤舞――凤凰理羽――凤凰打盹――凤凰展翅——凤凰朝阳――凤凰点头――凤凰回巢”等程式依次进行,古朴典雅,舞姿优美,翩翩起舞,栩栩如生,出神入化,热烈豪放,并配以独特风格的凤凰灯曲调,激越欢快,凸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专家介绍,郧阳凤凰灯是楚人崇凤的活化石,具有多种类本土文化综合特性和汉民族文化特征,是中国民间舞蹈中唯一的灯舞艺术形式,有着重要的研究和艺术价值,被列为湖北省第一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闽文化—舞蹈—荼灯舞
流行于闽北光泽县一带。茶灯舞是茶乡群众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可以结合各种思想内容的演唱。茶灯舞分单人舞和群舞两种,单人舞难度较大,艺术性要求也高,群舞是群众性广场舞蹈,通常由女的表演,演唱时“茶女”持特制点亮的茶篮灯,在器乐伴奏下,唱茶歌,表演各种与采茶劳动有联系的舞蹈动作,形成一种似听、似讲、似唱、似采的境界。茶灯舞是茶农生活舞蹈,充满茶乡情调和生活气息,因而经久不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