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品茶论道―绿茶季节说“茶道”

2014-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3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品茶论道―绿茶季节说“茶道”,   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汪清水注入,立即有细小的绿色茶尖上下翻滚。镜头拉近,那

    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汪清水注入,立即有细小的绿色茶尖上下翻滚。镜头拉近,那些密密跳跃着的茶叶,宛若着绿色纱裙的舞者,清透的水、无瑕的绿,丰富了触及它的目光,进而有无限的联想……这是知名电影《绿茶》中的开幕镜头,难忘,那杯绿茶,简单却又韵味绵绵。
    这是一个绿茶最新鲜的季节,不喝绿茶是遗憾的。绿茶经过一冬的沉淀,吸纳天地精华,终得春日里魂牵梦绕的新茶香。
  好绿茶就在身边
  挚爱绿茶的人都盼望春天。在他们的心目中,一天天掐着手指算着新鲜绿茶上市的日子,如同坐上了一列开向久别恋人身边的火车。
  无论你是喜欢“西湖龙井”、“碧螺春”,还是咱们的“信阳毛尖”,相信在这个春日里,在新茶贵得令人咋舌的时刻,怎么品味,还是觉得信阳毛尖来得最亲切、最实在。
  与信阳毛尖打了多年交道,颇能品味绿茶真谛的某茶叶公司经理袁泉,谈起信阳毛尖,如数家珍。据他介绍,信阳毛尖就是产在信阳�负忧�的茶。信阳毛尖中的知名茶品有“福鼎大白”,也是信阳毛尖中第一批上市的绿茶。此茶的生长地海拔较低,属于田茶或矮山茶。此外,还有“龙井43”,属于高山茶。它的上市时间,要比“福鼎大白”晚10天左右。信阳毛尖分明前茶、雨前茶、大众茶、夏茶。越靠近春天越珍贵。明前的“龙井43”产量极少,在信阳毛尖中是最珍贵的。信阳毛尖的采摘期为3月底~6月中旬。
  绿茶的“茶道”
  绿茶的特征大体相当。信阳毛尖的特征是:鸦雀嘴、绿豆汤、板栗香。泡好的新茶,喝上一口,再吐纳空气,是甜丝丝的。不过想要完整体验绿茶的妙处,需要精心准备。
  袁经理还亲手给记者演示了一番地道的绿茶冲泡法。首先,绿茶绝对不适合用茶壶泡。泡制过程中,不能用盖子闷,不能使用塑料杯,否则会严重影响绿茶的清香。选用敞口、透明的玻璃杯最好,能更好地欣赏绿茶的色泽、形状。
  冲泡绿茶的水温应控制在75℃~80℃,否则,水温太高,不仅会把绿茶冲成“黄汤”,而且会破坏绿茶中的营养元素。绿茶原则上来讲,无需“洗茶”,如果要洗的话,水入杯子再倒掉水这个过程,要在3秒钟内完成。
  然后,就要泡茶了。每杯茶的最佳投放量是4~5克,但是,根据个人口感、喜好,可随意增减。绿茶冲泡的第二遍、第三遍,口味最佳,第四遍开始变差,可重新冲泡。冲泡过程,要求水壶高悬,使水流有冲击力,并有曲线的美感。冲泡后,尽快将茶递给客人,以便客人不失时机闻香品尝。
  品饮时,一般是先闻香,再观色、啜饮。饮一小口,让茶汤在嘴里回荡,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徐徐咽下,用舌尖抵住齿根并吸气,回味茶的甘甜。
  绿茶“小贴士”
  袁经理特别提示喝绿茶的一些注意事项。空腹、服药期间,不能喝茶,这一点儿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还有一个多数人易入的误区,就是酒后(尤其是白酒)同样不宜饮绿茶。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酒后饮茶有解酒的功效。茶水中含的茶多酚虽然有解酒的功能,但茶水中的其他物质和白酒会发生反应,不利于身体健康。
  很多女孩子喜欢在喝绿茶时加入菊花、玫瑰等,以为能去火。袁经理说,这非常不科学,极易发生过敏。
  此外,绿茶的储存也很重要。绿茶应是低温储存,温度应该控制在6℃~7℃。不能暴晒,切记防潮,放在冰箱里的绿茶很容易变味儿。
  “吃茶”更营养
  袁经理介绍说,据科学分析得知,茶的鲜叶由许多极其复杂的化学成分组成,包括水分、蛋白质、氨基酸、儿茶素、脂肪类及维生素等成分。众所周知,儿茶素具有抗氧化及捕捉自由基的作用,同时亦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血脂及预防消化道癌与泌尿道癌的发生。
  但很多人不知道,鲜茶叶中的维生素C具有美白作用,绿茶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可在体内合成维生素A,预防皮肤粗糙。此外,茶叶中亦含有维生素E,具有抗老化作用。但是,用热水冲泡绿茶时,仅有1/3的营养素会溶入茶汤中,其余的则残留于茶渣中。因此想要彻底利用茶叶中的营养素,除了喝茶之外,也要“吃”茶,充分达到防癌及养颜美容的目的。
  此外,由于茶叶富含维生素B1,它能将体糖充分燃烧并转化为热能的必要物质,因此具有减肥功效。比如,黑茶、吉姆奈玛茶、荷叶茶、乌龙茶、杜仲茶的减肥效果都不错,爱美的你不妨一试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品茶论道―绿茶茶道
绿茶属不发酵茶,富含维生素C和氨基酸,特点是鲜爽,清香,色泽翠绿。冲泡绿茶就得把这些特点充分展现出来,因此泡茶水温,茶与水比例,浸泡时间,茶具选择等都得把握得当。一般茶与水以1:50为宜,最能反映茶汤品质。水过之太淡,茶过之则苦涩。泡茶水温在85~90为宜,当然,还要视茶叶松紧程度。茶具选用上看,有比较现代的玻璃杯,传统的白瓷杯碗。玻璃杯比较直观,能欣赏清澈茶汤和翠绿嫩芽,有着良好的视觉效果,但品饮时不便拿取,易烫手。白瓷带托的茶碗或茶杯较为适宜,既不影响香气散失,又便于拿取,不烫手。具体而言,绿茶冲泡的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过程:(一)备具:根据品饮人数准备好茶杯碗以及茶叶罐,茶则,茶匙,赏茶盘,茶巾以及烧水壶。(二)赏茶:倾斜旋转茶叶罐,将茶叶倒入茶则。用茶匙把茶则中的茶叶拨入赏茶盘,欣赏干茶成色,嫩匀度,嗅闻干茶香气。(三)温杯:用开水将茶杯烫洗一遍,提高杯温,在冬天,尤显重要,利于茶叶...
· 茶文化―品茶论道―茶道修持说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另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茶可以:“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可见,早在我国唐代就已经饮茶有“道”了。饮茶而言道、有道并因茶入道,这当然要归功于茶圣陆羽了。陆羽在《茶经》这部旷世巨著里,首次把饮茶从生活领域提升到精神品饮和艺术创造的高度,不但使饮茶程式化,更使饮茶艺术化了。他细分十事,详加评说,使茶道初具规模。饮茶至宋代已蔚为大观,出现了许多热衷于品茗艺术的文人雅士,如蔡襄、黄儒、欧阳...
· 茶文化―品茶论道―从古到今说茶道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
· 茶文化―品茶论道―绿茶介绍
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按杀青和干燥方式不同又可分为:A、蒸青绿茶用蒸汽杀青而成的绿茶称之为蒸青绿茶。其品质特点是“三绿”,即干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鲜绿、香清味醇。B、炒青绿茶炒青绿茶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按外形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三类。长炒青形似眉毛,又称为眉茶。圆炒青外形如颗粒,又称为珠茶。扁炒青又称为扁形茶。长炒青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郁,汤色、叶底黄亮。圆炒青有外形圆紧如珠、香高味浓、耐泡等品质特点。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香鲜味醇,如西湖龙井。C、烘青绿茶烘青绿茶大部分用于窨制各种花茶,称之为茶坯。特点是外形完整稍弯曲、锋苗显露、干色墨绿、香清味醇、汤色叶底黄绿明亮。D、晒青绿茶晒青绿茶是制紧压茶的原料。如砖茶、沱茶等。
· 茶文化―品茶论道―煎绿茶法
依作者个人的经验,绿茶和六大类茶中的其他茶类一样都可以煎煮而饮,且和用冲瀹法冲泡出的茶汤有很大区别。下面就煎绿茶法作一简单介绍。1.备器。无论是煎绿茶法、煎乌龙茶法,还是煎普洱茶法,所用茶器大略相同。主要用器包括茶炉一尊、茶铫一把、茶箸一根、茶囊一个、茶洗一只、茶盏数把,其他用器如常。2.备茶。首先准备绿茶一听,纳茶纸一张、茶匙一把。将适量绿茶置于茶囊上,松松包裹后用麻绳绑扎,置于茶洗中。3.煎水。水以山泉水为首选,自来水也可用,但需从水管中接出贮放一昼夜。煎水有一沸、二沸、三沸的区别,以纯熟最为适用,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三沸水”。4.润茶。茶铫中水近一沸时,将少量热水注入茶洗,用以润茶,浸润时间约3秒钟。5.投茶。水近三沸时,将浸润过的茶囊迅速投入茶铫中,并用茶箸稍稍搅动一下,使茶囊受水均匀。6.煎茶。绿茶的煎煮时间很短,而且不能加盖,看见茶铫中水波滚动,即可断火,将茶铫搬离茶炉,顺手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