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相识相知: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文章情缘

2014-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25
转发:0
评论:0
相识相知: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文章情缘, 张爱玲胡兰成在与张爱玲相遇之前,除了玉凤,又经历了两度婚姻,一度离异。1932

 

张爱玲

胡兰成在与张爱玲相遇之前,除了玉凤,又经历了两度 婚姻 ,一度离异。

1932年,胡兰成南下广西,次年转百色的广西第五中学任教,与全慧文结合,生儿育女。胡兰成北归,然后到上海《中华日报》, 抗战 发生从上海到香港,两年后再回上海,来去拖儿带女的,就是这个在广西百色成立的“全慧文家庭”。

胡兰成投身汪伪集团,1939年年中回到上海,做了报纸总主笔,做了汪伪 国民党 “中委”,以后又是汪伪政府的宣传部次长,一下子做官发迹,身份与广西时期那个中学教师已大不相同,与香港时期那个六十元港币月薪、害着眼病可怜兮兮的小编辑更大不相同。中国男人,多收了三斗米就想讨小老婆,何况像胡兰成这样陡然一步登天的?与中国一般男人的举动无异,胡兰成也在此时“休掉”了旧妻,别有怀抱。当年玉凤的担心——自己含辛茹苦,到男人一旦出头,享受的却另有新人,这一命运,玉凤没来得及遇上,却降临到了这位“百色”妻子的头上。

全慧文应该要比时时生活在贫苦困窘中的玉凤要好,不过好得也有限,她跟着胡兰成流离南北,先从广西到上海,再从上海到香港,然后又再度北归回上海。可当生活像是有了希望时,一切却随之而去,没有她的份了。全慧文为胡兰成生养了最多的孩子,胡兰成现在大陆的六个子女,全慧文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不知胡兰成是否给过像样的“遣散费”?她自此以后的命运如何?根据胡兰成、全慧文的儿子近年公布的回忆说,全慧文精神有病,晚年由其子女抚养。[1]不知其病是否与胡兰成有关,或与此次离异有关?是因病而离还是因离而病,不得而知,但胡兰成对其的不仁不义那是毫无疑问的。胡兰成对此无一句话可说,在其回忆中无一词辩解。

胡兰成与全慧文离异大约在1941年,在其担任汪伪政府宣传部次长的后期。胡兰成将侄女青芸和儿子阿启从家乡嵊县胡村接出、到上海安家,应该就在与全慧文离异之后的事。全慧文离开,子女却未带走,全留给了胡兰成。胡兰成身边少不得女人,对子女却无多少兴趣,他经常在上海、南京两地跑,子女需要有个家,也需要有人带养,侄女青芸已长大成人,将青芸和儿子从胡村接到上海,两家合为一家,由青芸做家长,正是一举两得再理想不过的事。

在与全慧文离异前后,胡兰成搭识了舞女出身的应英娣,成就了他的第三次婚姻。此中过程,应的来历,胡兰成从未细说过。从他以后逃亡日本与佘爱珍结合之际,应英娣又再度出现,可以猜想,胡兰成与应的结识以及其后的婚姻,与佘爱珍大约不无关系。佘是上海“白相人嫂嫂”,在上海交游广阔,与舞女这辈人自是熟识。胡兰成的所有女人中,唯有应英娣是与他共富贵始终的,似与一般舞女的身份性格也相合。

胡兰成与应英娣结合,应自然不肯走进胡兰成上海的家,胡兰成也不会愿意将应英娣带进自己的家受委屈,陷入一大群没有母亲的孩子中,他娶这位战时夫人本不为儿女。他将前两次婚姻遗下的儿女,留在了上海家中、留给了忠心耿耿的侄女青芸,自己带着新娶娇妻往南京安家。此时他被解职宣传部次长后又重新出任法制局长,法制局长需长驻南京,而法制局长职又实在轻闲,每日只需办公三四小时,他与应英娣别营安乐窝,陷入温柔乡中很过了一段舒服的小家庭生活。

这段婚姻持续了两年,直到胡兰成与张爱玲相识、相恋,直到胡兰成与汪伪政府反目,离开南京回上海,彻底地投向了日本人。

张润三有过这样一段记述:

胡兰成被改组派(严格地说应该为公馆派)赶出来(指赶出伪宣传部——笔者),周佛海派自然欢迎。胡与周派勾搭上后,当上了上海《国民新闻》报的总主笔。后来胡又和一个“女作家”张爱玲姘上了。林(指林柏生——笔者)派的人,乘机煽风点火,唆使胡兰成的老婆大闹特闹,醋海风波,满城风雨。[2]

张润三所写,前面所引的在时间上的错误,已经辩正。这段不知时间上是否有问题。这里的胡兰成的“老婆”,应该是指应英娣,因为按胡兰成的说法,他是在被免法制局长职后才与张爱玲相识的,那时他的“老婆”正是应英娣。能够被别人“唆使”后“大闹特闹”,弄得“醋海风波,满城风雨”的,也像是应英娣的作为。以后胡兰成与应在日本再度相逢,事过境迁已十年,两人见面也时常吵得不可开交。若张这里说的胡兰成的“老婆”是全慧文,那就是胡兰成在与应英娣结合时,并未与全慧文离异,他此时在三个女人之间周旋。这种情况,按胡兰成的个性倒是有可能的,但与全慧文的性格不合,根据胡兰成、全慧文的儿子的回忆,全慧文此时应在胡兰成家乡胡村和上海两地养病。

不过,从张润三文中可以知道的一个情况就是,在胡兰成与张爱玲相识相恋时,两人并不是一帆风顺走到一起,还是经历了一番尴尬的。按胡兰成的“荡子”性格,对这些当然无所谓,在张爱玲确实是有一点难堪的,按世俗标准,正是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拆散了原来的家庭,用现在的话讲,张爱玲就是所谓的“第三者插足”。两人虽曾经过如此“大闹特闹”和“满城风雨”,可无论是胡兰成还是张爱玲的笔下,未见有一字半句提及,可见两人的文章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张爱玲与胡兰成: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在张爱玲的生命里面,名字总是和胡兰成息息相关。人们知道胡兰成的名字,很多不是因为胡兰成写出来多么惊世的著作,而是因为胡兰成是张爱玲爱到卑微的男人,而张爱玲是胡兰成爱到极致的一个作家。图片来源于网络张爱玲知道胡兰成,是因为那时候胡兰成的名气很大。人总是有自己春风得意的那几年。胡兰成得意的时候,张爱玲的生活也是不错的。张爱玲的好朋友是胡兰成的情人之一,也许称之为情人不太恰当,也算是亲密的好友的关心。胡兰成是一个四处留情的男人,把自己的算盘打到了张爱玲的身上。因为艳羡张爱玲的才学,所以胡兰成去拜访张爱玲。因为胡兰成的第一次拜访没有见到,所以张爱玲去回访胡兰成。就是在那一次,因为胡兰成的一句突兀的话,倒叫张爱玲满心欢喜。就是这样,喜欢上了胡兰成。张爱玲与胡兰成曾经也有过很好的时候,胡兰成说你去买一纸婚书来,然后两个人在上面写上话。没有正式的什么结婚证,可是这样也很好。见到胡兰成,张爱玲低到了尘埃里...
· 吴与弼生平简介,吴与弼的常山情缘
、吴与弼(1391—1469),字子傅,号康斋,抚州崇仁小陂(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东来乡)人。崇仁学派创立者,明代学者、诗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在清代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一书中,《崇仁学案》位列第一,吴与弼为《崇仁学案》的第一人。吴与弼弟子后又分成两派,陈献章得其“静观涵养”,遂开白沙学派之宗;胡居仁、娄谅等得其“笃志力行”,遂启余干之学,其中娄谅是心学缔造者王明阳的启蒙老师。吴与弼创立的“崇仁之学”,对明代学术思潮的兴起具有“启明”作用,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下移的发端,显示了吴与弼在明代学术思想界的重要地位。吴与弼与常山颇有情缘,既有常山籍的知心好友,又有在常山本籍发展的得意门生,他的一生多次经过并走进常山,留下了不少佳话佳作。常与常山知己谈论教学清光绪《常山县志》卷五十三《人物志·文苑》记载:徐希仁,字宝山,蒋家园人。明永乐辛卯(1411)举人,乙未(1415)明通榜。授抚州训导...
· 刘基与俞源村的不解情缘'
俞源村在浙江省武义县境内,距离县城20公里。俞源村是一个具有近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是我国较大的俞姓集居地。俞源村自1998年旅游开发以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传奇的文化色彩、庞大的古建筑群而名声大振。俞源村成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r\n俞源村原为朱颜村,自南宋俞氏先祖俞德迁居于此,已历33代800多年历史。俞源村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其中关于明朝开国功臣刘基的传说最有影响也最具传奇色彩。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俞源村因刘伯温而闻名。\r\n俞源村有关刘基的传说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r\n\r\n(1)传说刘基为俞源村设计了巨型太极河,为俞源村保住了瑞气,避免了水灾,从此,俞源村历600年风调雨顺,永保丰收。\r\n(2)传说俞源村是刘基按照天体星象即十二天岗和二十八星宿设计的太极星象村。具有祈福消灾,永保平安的神奇功能。\r\n(3)传说刘基与俞涞是同窗好友,因此...
· 张居正传——与高拱相识
?1558年三月,严嵩受到挑战。刑部的三个言官吴时来、张翀和董传策在同一天上疏弹劾他,主要罪行包括贪污、干扰人事等。把三人弹劾的内容合并同类项,就发现都有“坏边防”一项。“边防”的确很坏,自朱厚熜关闭马市以来,俺答汗每年都猛烈进攻明北境,每次都会对北京构成不大不小的威胁。这恐怕怪不得严嵩,严嵩一直主张和蒙古人和平共处,开放马市,可朱厚熜不干。三人指责严嵩坏边防,没有事实依据,只是认为严嵩该对蒙古人的不停进攻负责。严嵩不是瞎子,也不是傻子。三人同一天弹劾他,又同样指责他坏边防,他断定其中有鬼,再一细查,果然有问题:吴时来和张翀是徐阶的门生,董传策是徐阶的同乡!严嵩怒了,哪里有这样巧的事,这明摆着是徐阶在背后捣鬼。他故技重施,跑进宫中跪在朱厚熜脚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委屈。朱厚熜看到老态龙钟的严嵩哭得像个被同学欺负的孩子,心潮澎湃,下令惩治三人。严嵩主张把三人处斩,朱厚熜没有听从,把三人发配...
· 我的对联情缘
我对楹联的印象,来自小时候过春节时帮父亲贴春联。春联的内容很广泛,有诸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词名句,也有耕读两般堪教子;勤俭二字可传家的劝勉联等。随着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每逢过年时,我也买来一幅对联,贴在大门两侧。真正引起我对楹联的兴趣是来自我的一个朋友胡东华,有一次我俩到石家庄出差,他带着一本《廊坊联苑》的内部刊物,我们就聊起对联,这时我才知道对联用处广泛,不只春联,还有题赠联、哀挽联、名胜联等等,他还说我们所在矿区也成立了楹联协会,邀请我有时间可以去参加活动,2012年底的时候,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参加了华兴楹联协会。华兴楹联协会每月一次活动,讲授楹联知识,普及《联律通则》,由于入会时间短,我购买了《联律通则导读》加紧学习。2013年春节前,华兴楹联协会征集迎蛇年春联,我试着写了一副春联:龙腾瑞雪吉祥意;蛇舞和风富贵情。没想到居然在协会的《油海联花》中刊登出来,并作为矿区居民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