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历史教授毛佩琦:真实是历史剧的品格

2014-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6
转发:0
评论:0
历史教授毛佩琦:真实是历史剧的品格,我概括历史剧的写作原则是:大事真实,细节精致,剪裁润饰,不失本质。国人大多都有一

我概括历史剧的写作原则是:大事真实,细节精致,剪裁润饰,不失本质。

国人大多都有一点历史癖,所以,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有广大的读者和观众。在历史题材的作品中,史占多少,剧占多少?哪些史实可以剧化,哪些史实不可以剧化?史与剧怎样结合?等等。其中一些讨论,与其说是认识上的分歧,不如说是在实践上操作的难题,分寸把握的难题。

讨论历史剧,首先要区分古装戏和历史剧。古装戏不等于历史剧,古装戏的古装仅仅是一种假托,可能只是个真实的历史背景,人物事件均可虚构,剧中人可以穿着古装演现代故事,甚至可以移植外国故事。仅仅以古代服装为道具的戏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历史剧则不然。历史剧要求真实。真实是历史剧的基本品格。

那么,什么是历史剧的历史真实?我认为,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历史事实的真实,大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基本情节乃至服饰习俗等等细节都要符合真实的历史。不能把虚假的、编造的故事当做历史,乃至不能把本不是历史时代的建筑、器物、服饰、习俗作为那一时代的东西向观众展示。

但是,仅仅有史实的真实就够了吗?显然不行,历史剧是对历史形象的解读,它通过艺术的手段告诉人们历史是什么,同时也告诉人们为什么。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忠奸善恶,有的予以颂扬,有的予以鞭挞,也就是说,作品要表达一种理念,而这种理念应该是对历史本质正确的、准确的把握。这就是我们对历史剧要求的另一方面的真实,把握历史本质的真实。不允许对历史进行曲解,不允许颠倒是非黑白,乃至不能够颂扬过侈,贬抑过度。

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与其它形式的历史读物一样,应该具备认知功能、益智功能,因此它不能说假历史,不能把错误的历史知识告诉读者或观众;历史剧同时还具有史鉴功能、教化功能。

但是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毕竟是文艺作品,还应该具有文艺作品的属性,应该可供观赏,具有娱乐功能。历史剧必须好看。不能简单地说教,也不能罗列史事;不是历史解说图,也不是历史情景的复原。它可以有适当的虚构和想象,可以移花接木,可以对历史事实进行提炼、使之更加集中更加深刻,其创作的基本原则与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无异。历史剧应该比真实历史更生动、更感人。历史剧讲述历史有历史书不具备的优势。一方面,它可以把古人请出来,让他们形象地现身说法;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把今人带到古人的时代环境里去感悟,去潜移默化。历史剧是不可以用历史教科书或历史书籍取代的。

从长期的文艺实践看,历史剧的创作还应该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对历史剧的教化、借鉴作用片面化、庸俗化。其结果导致说教,毫无艺术性可言。而最忌讳的,对历史剧以至对社会伤害最大的,是在为政治现实服务的口号下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现实作简单比对和影射。历史被当作特定的工具,史实必然要受到歪曲以削足适履;另一方面要避免或者坚决反对的就是对历史的戏说。戏说历史的作品,不顾基本史实,任意胡编滥造,其终极目的是娱乐,是票房。这种作品即使不祸乱人心,也会给观众传达错误的知识信息。

我概括历史剧的写作原则是:大事真实,细节精致,剪裁润饰,不失本质。

对于历史剧,历史学家和文艺家常常处于矛盾对立之中。对此,我主张史学家给文艺创作以更多的空间;文艺家给学术研究以更多的尊重。文艺家要尊重学术的严谨和严肃,学者要懂得文艺的规律和创作方法,相互理解,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最后,还要说,写历史,看历史剧,并不是要向后看,不是要倒退,而是立足于现代,以现代人的视角,去考察、审视历史,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以更好地面向未来。

毛佩琦(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毛佩琦教授为崇儒毛氏文化研究会题写会名
本网讯毛黎平毛佩琦教授为崇儒毛氏文化研究会题写会名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明史研究专家毛佩琦先生,为即将成立的“东莱崇儒毛氏文化研究会”敬题会名:毛佩琦教授简历毛佩琦,1943年11月生,河北省深州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工会主席,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馆长。曾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主讲“明十七帝疑案”。著有《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无心剩稿》等。东莱崇儒毛氏文化研究会(筹)2016年10月10日
· 昆曲的品格
昆曲曾经在中国晚期封建社会文化生活中充任盐末齑粉的作用。作为当时文人士大夫一种主要文化消遣形式的载体,它得到社会支配阶层的支持;作为当时领袖群伦的一种主要声腔剧种形式,它又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注目。由此,昆曲得以广泛发舒其自身的文化浸润能量,将辐射脉冲穿透社会的肌肤,深入到它的各个角落。由此,昆曲得以同时进入上流文化圈和山野民众娱乐环境,成为沟通各阶层社会意识的重要渠道。也由此,昆曲的文化载负构成了当时民间社会的主要内容成份,成为与政体社会相吞吐的补充乐章。然而,曾几何时,随着红氍毹娱乐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衰退与消逝,昆曲失去了它作为社会娱乐文化主流的基础支撑点,从而哀婉地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导致昆曲走向衰竭的主要社会支配力,是时代变换了审美聚焦点。在时下“快餐文化”盛行的氛围中,昆曲成为曲高和寡而极其脆弱的雅文化,成为最易受流行文化涤荡的对象。然而,昆曲在它兴盛的时代却并非如此,它也隶属于当时...
· 毛里西奥·佩莱格里诺
外部链接ArgentineLeaguestatistics(西班牙文)BDFutbolprofile(英文)Liverpoolcoachprofile(英文)Liverpoolhistoricprofile(英文)毛里西奥·佩莱格里诺在National-Football-Teams.com的资料(英文)Weltfussballprofile(德文)
· 医学博士,副教授相文佩
相文佩,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毕业于山东省济宁医学院,获学士学位。2000-20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于2005年7月获妇产科学博士学位。2005年7月份开始在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生殖医学方面的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2005年以来,承担华中科技大学校基金一项,承担湖北省计生委基金一项(利用母血中胎儿细胞分选及三维超声无创性诊断胎儿畸形。项目编号:16519007)。承担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基金一项,武汉市计生委科研项目一项。参与国家“十一五”等多项课题的研究。目前已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其中有三篇论文发表在被SCI收录的国际期刊上。同时承担生殖医学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临床方面,在生殖医学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副教授,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教育背景和学术经历:1998年毕业于济宁医学...
· 不说假话的品格
东汉初年,刘昆在江陵当县令。一天夜里县城发生了一场来势凶猛的大火,恰巧又遇上大风,一时间,夜空都被冲天火光映红了。虽说在刘昆的组织指挥下动员了不少人救火,可火情依然没得到有效控制。实在没办法的刘昆索性跪到地上给老天爷磕起了响头,说来也奇怪,在刘昆磕头的时候天空下起了大雨,大火被浇灭了。面对这等奇迹之事,老百姓奔走相告,都说是刘昆感动了上苍,让江陵县的大火止住了。后来刘昆被上级提拔做了弘农太守。弘农这个地方猛虎特别多,经常出来伤人,许多道路因虎患被迫中断。刘昆上任的3年间,大修仁政,改善民生,老百姓交口称赞刘昆是个好官。更让人称奇的是,为害一方的老虎们竟然带领着虎崽渡过黄河到别的地方生活去了,虎患被彻底解决。“虎北渡河”这件事发生后,弘农的老百姓皆是啧啧惊叹。久而久之,刘昆的事迹传到了光武帝刘秀的耳朵里。一日,刘秀在朝堂上问刘昆:“你究竟实行了什么样的德政,才导致了这样的好事发生啊?”面对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