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文化—山西历史—风起云涌的抗金斗争

2015-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2
转发:0
评论:0
中原文化—山西历史—风起云涌的抗金斗争,当宋辽对峙的时候,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强盛起来。公元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称帝

当宋辽对峙的时候,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强盛起来。公元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称帝,建国号大金。金灭辽后,又开始向北宋进攻,山西又成为宋金角逐的战场。   

1125年1月,金兵分两路南下,一路从河北指向大名,一路由大同指向太原,准备东西两路会师,夺取北宋京城开封。驻太原的河北河东宣抚使童贯闻风而逃,太原人民在知府张孝纯、副总管王禀的率领下,高举抗金大旗,对金人进行了整整8个月的欲血奋战。在太原被金兵包围期间,城里粮食断绝,士兵们煮上弓弦和马鞍上的皮革充饥。1126年9月,太原沦陷,张孝纯被俘,王禀自杀,金人把他的尸体踏成肉泥。太原人民死于战火的不计其数。   

金军占领太原后,长驱南下,11月便渡过黄河,占开封,宋徽宗和宋钦宗当了俘虏,北宋灭亡了。   

北宋灭亡以后,山西又处于金的统治之下,山西人民不能忍受金朝统治者的欺凌,纷纷组织武装,展开抗金斗争。著名的“八字军”就是上党人王彦组织的。他们在脸上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城”八个大字,以示抗敌救国的决心。八字军很快发展到10多万人,他们联络河北的义军共同抗金,声势浩大,对金人形成了很大的威胁。   

在太行山以西抗击金兵的义军中,还有经平阳人梁兴为首的“忠义社”,他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活跃于平阳一带。

1127年,红巾军向泽州、潞州一带进兵,猛攻金军统帅粘罕的大营,大败金军。1134年,在一次激战中,梁兴手刃金军大将乌玛喇,给金兵以沉重的打击。1135年冬天,金军疯狂反扑,在平阳一带进行大扫荡。由于敌众我寡,梁兴率领义军,冲出重围,南渡黄河,投奔到岳飞帐下,成为岳飞的一员大将。1140年,岳飞从湖北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县)出师北伐,梁兴奉命率先头部队,重返太行山区,担任起联络北方义军,开展敌后斗争的重任。在“岳家军”取得郾师大捷的同时,梁兴也会合太行山军民,收复了山西南部和河南黄河以北的大片国土,造成两河地区如火如荼的抗金斗争的形势。1141年,南宋统治者赵构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飞,抗金斗争转入低潮。梁兴在此情况下,仍以太行山为根据地坚持斗争,直到1148年,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献身。   

另外,五台山僧人善诺杜大师领导的五台山起义军,张横领导的管岑山起义军、王忠植领导的吕梁山起义军以及在中条山等地活跃的岳家军等,也都给了金兵以猛烈打击,为保卫中原的经济文化作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文化—山西历史—夏商周时期的山西
继原始社会之后,人类的历史进入了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这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时代,史称“三代”。接着的“春秋”开始了奴隶社会的瓦解。在这个时期里,山西基本上处于中心地位。【发祥于山西的夏】夏族,发祥于山西的西南部。传说大禹的时候,势力发展到豫西,曾建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启建夏后,由于遭到东方夷族的反对,便迁都到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启死后,儿子太康继位。太康荒淫,不理民事,经常带着家属到洛水北岸打猎,好几个月都不回来,夷族的首领后羿利用了夏族对太康的怨恨,乘机夺取了安邑,当上国君。后羿也是个只管田猎游乐,不修民事的统治者,他的亲信寒促阳奉阴违,收买后羿家奴,杀死了后羿,纂夺了政权,占有了后羿的家属和财产,并追杀了夏王的继承人相。直到相的儿子少康,才依靠有虞族的帮助,攻灭寒促,把夏都重又迁到阳翟。夏族兴起于晋西南,建国后又一度建都于此,故晋西南素有“夏墟”之称。解放后,中...
· 中原文化—山西历史—秦统一山西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掉韩、魏、燕、楚、齐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度,划分全国为36郡,在山西境内有五郡:雁门郡、治所善无(今右玉南),代郡(山西阳高至河北蔚县一带),治所代县(今蔚县西南),太原郡,治所晋阳(今太原市西南),上党郡,治所壶关(今长治市北),河东郡,治所安邑(今夏县西北)。这些郡,大都在秦王朝的腹里地区。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三晋原来使用的度量衡器、文字和铲形币被废除,改用了新的度量衡标准器,小篆体文字和圆形方孔钱。为阻止匈奴贵族南下掳掠,秦始皇又派蒙恬率军讨伐,把原先赵国在山西北部修的长城和秦、燕两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筑成了“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至今从大同等地保留下来的遗址,还能隐约看到它当年的雄姿。秦统一山西,对促进山西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保...
· 中原文化—山西历史—五代十国时期的山西
【五代十国时的“河东道”】山西,唐时称“河东道”,唐朝后期设河东节度使,治所在太原。唐灭亡以后,在中国北方的南部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十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当时河东人多财足,兵马最强,五代中,后唐、后晋、后汉三个朝代是由担任河东节度使的武夫建立的。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北汉、也是在河东,以太原为中心建国的。后唐的建立者李存勖,少陀人,是唐朝晋王、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儿子。公元908年李克用死,李存勖继位。他好战、治军严整,很快成了后梁的劲敌。公元923年,李存勖占领河北,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称帝(庄宗),自以为是继唐而由唐叔虞的封地起家取得天下的,定国号唐。灭梁后,建都洛阳,改太原为北京。后晋的建立者石敬瑭,沙陀人,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任河东节度使。公元936年,石敬瑭因为受到后唐废帝的猜忌而公开叛变。他为了当皇帝,竟以割让幽云16州,岁贡绢帛30万匹和认比他小11岁的辽主耶律德光...
· 中原文化—山西历史—三晋的改革
经过春秋时期的过渡,到战国时期,随着封建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主要国家先后确立了封建制度。在山西境内,有三分晋国的赵、韩、魏称雄一时,继之,从秦汉到明清,山西都是各主要封建王朝的重要地区,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赵、韩、魏三家分晋建国以后,早期的都城都在山西。赵占据着晋的北部,都晋阳;韩占据着晋的中部,都平阳;魏占据着晋的南部,都安邑。历史上把这三个国家称作“三晋”。“三晋”名列“战国七雄”,在当时都是举足轻重的封建国家。三晋的统治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为了全面确立封建制度,实现富国强兵,先后起用了一批法家人物,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以魏文侯任用李悝的改革最有成效。其主要内容有四:㈠、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爵禄制度。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使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得以掌握政权。㈡、推行“尽地力之效”,发展农业生产。就是充分挖掘土地的潜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政府的田租收入。为...
· 中原文化—山西历史—反隋起义
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结束了长达250多年的封建割据局面,社会秩序安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但由于隋炀帝的,很快激化了社会矛盾,爆发了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公元610年,山西雁门(今代县)人尉文通,聚众3000人,首先起义,点燃了全国农民起义的烈火。接着,山西境内响应起义的还有离石人刘苗王、王须拔、魏刀儿,绛郡(今新绛)敬盘陀、柴保吕,雁门人翟松柏等,他们有的聚众数万,有的多至10余万。公元617年,各地起义军逐渐汇合成几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沉重地打击着隋朝的残暴统治。在隋朝政权行将土崩瓦解之际,一些地主官僚也纷纷组织武装,割据一方、伺机夺取农民起义的果实。马邑(今朔县)军官刘武周就是其中之一。他联合当地豪强,杀掉马邑太守起事,夺取汾阳宫(在今宁武县境管涔山),占领楼烦郡(今静乐),定襄郡(今大同北)自称皇帝,并勾结贵族、受封为定阳可汗。619年,刘武周拥兵南下,占领了太原、晋中、晋南等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