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宣宗朱瞻基算是明君,喜欢斗蟋蟀却被后人贴上昏君的标签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05
转发:0
评论:0
明宣宗朱瞻基算是明君,喜欢斗蟋蟀却被后人贴上昏君的标签,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瞻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朝第五个皇帝明宣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瞻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朝第五个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于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他继承父业,兢兢业业打理朝政,期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明朝的经济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形成了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观。后人将明仁宗和明宣宗在位的这11年时间称为“仁宣之治”,实际上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时间,明宣宗在位十年。由此可见“仁宣之治”是对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所做的贡献的肯定。

  然而明宣宗朱瞻基在后人看来实际上背负骂名,是个昏君。只因为明宣宗朱瞻基有个特殊的爱好——斗蛐蛐。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传世的作品《聊斋志异》中有一个小故事叫“促织”,开篇就写道:“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这篇“促织”讲的就是朱瞻基为斗蛐蛐,在全天下广征蛐蛐,害得百姓家破人亡的故事。读到这个故事的人,无不痛恨当时的朝廷。文学作品对大众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史料的记载。《聊斋志异》作为文学作品,流传几百年,对百姓的影响极大。因为《聊斋志异》中的这个故事,明宣宗朱瞻基背上了蛐蛐皇帝的骂名,还被后人称为“蛐蛐皇帝”。

  朱瞻基喜欢斗蛐蛐在一些史料是有相关记载的:

  明朝吕毖著的《明朝小史》中写到了朱瞻基喜好斗蛐蛐:“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乃跃去。妻惧,自经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经焉。”朱瞻基确实在全国征收蛐蛐,导致一些地方的蛐蛐价格高涨,甚至害得百姓家破人亡。

  明代王世贞《国朝丛记》中收录了明宣宗的一道密诏:比者内官安儿吉祥采取促织。今所进促织数少,又多有细小不堪的。以敕他每于末进运,自要一千个。敕至,而可协同他干办,不要误了!故敕。这道圣旨明确指出朱瞻基广征蛐蛐,甚至连征收的标准和数量都写明了。

  明《万历野获编》载:“今宣德蟋蟀罐甚珍重,其价不减宣和盆也”,说由于斗蛐蛐盛行,装蛐蛐用的罐子竟也成为当时的人追捧的东西。

  朱瞻基虽然是皇帝,但毕竟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纯属正常。况且朱瞻基打造出一个盛世,必然也承担了很多压力,通过斗蛐蛐这种个人爱好来缓解压力也是个不错的做法。但凡事都要有个度,朱瞻基毕竟是皇帝,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天下人的争先效仿,朱瞻基在全国广征蛐蛐,这就意味着天下会有很多人为了讨好皇帝,不干正事,只是拼命寻找并饲养蛐蛐,以供皇帝玩乐。而斗蛐蛐在当时竟成为上流社会的一种时尚,连装蛐蛐用的罐子竟也因此高贵。朱瞻基为广征蛐蛐竟如此大动干戈,劳民伤财,导致百姓家破人亡,朱瞻基实在难称为明君。难怪朱瞻基会留下有“太平天子,促织皇帝”之名,也因此被后人贴上“昏君”卡,而朱瞻基创下的“仁宣之治”的功劳也被后人遗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宣宗朱瞻基简介
朱瞻基天资英畅,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由于他出色的治理出现了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在明代,朱瞻基是继朱元璋和朱棣之后,鲜有有作为的皇帝,因为他为大明朝贡献了一个“仁宣之治”。朱瞻基是一位善于纳谏的皇帝,在军国大事上,能听取臣下的意见,比如在即位之初,他听从阁臣、大学士杨荣的建议,率兵亲征,平定了怀有不臣之心的皇叔高煦的叛乱,维护了皇室内部的稳定;交阯(即安南,今越南北部,明初设有交阯布政使司)叛乱,朝廷数派大军征剿,均吃败仗,朱瞻基听从杨士奇、杨荣等人的建议,停止对交阯用兵,(这个未必是好事,停止用兵,军费虽然节约了不少,但交阯却再次独立了)等等。应该说,宣德一朝,是明代君臣关系最为融洽、政治相对清明、社会较为和谐、经济稳步发展、边防比较稳固的时期,基于此,所以史家把这...
· 蟋蟀毁了英明一世的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有为皇帝之一,朱瞻基在位期间,开创了“仁宣之治”的局面,这期间,河清海晏、天下太平,经济、农业等得到空前发展。后世的史学家将“仁宣之治”与汉朝时期的文景之治相比,极度肯定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政绩。此外,朱瞻基本身也是个文化人,喜好丹青,同时也是明宣宗时期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网络配图这样一位有作为、有才情的皇帝,本该是史学家们争相吹捧的对象,但是有野史记载,明宣宗喜好斗蟋蟀,有“太平天子,促织皇帝”之名。因而,在一些野史或者是文学作品里面经常可以看到作者们常常将明宣宗称为“蟋蟀皇帝”。但是,这个名字着实不好听,所以也只能见于野史、文学作品里面的记载。至于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会被称为“蟋蟀皇帝”,这可得详细说明了。《明朝小史》一书里记载:“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
· 好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竟然是斗蟋蟀的专家?
明宣宗是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好皇帝之一,他从小就表现的十分出色,而且开创出了仁宣之治的盛世景象,被人们称为是难得的守成君王。明宣宗非常的有文化素养,他的丹青十分出众,同时他还爱好各种好的诗词,但是曾经有人说过他还是一个喜欢蟋蟀的人,或许是因为这些事情和他皇帝的身份不相符,所以正史上的记载非常少。那么明宣宗朱瞻基是蟋蟀皇帝吗?图片来源于网络明宣宗朱瞻基是蟋蟀皇帝吗这个问题也曾被很多历史学家关注,其实关于这个问题还要从蟋蟀兴起开始说起,有人说过斗蟋蟀这件事情是从唐朝开始的,到了宋朝就成了十分著名的游戏形式,而明清时代则是斗蟋蟀最为鼎盛的时期。这样看来明宣宗朱瞻基是蟋蟀皇帝吗这个问题似乎也有了一些答案。既然明清时代斗蟋蟀已经十分的风靡,那么明宣宗有这个爱好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背景有着极深的关系。另外历史上对这件事还有着一些记载,在《天顺日录》中曾经记载过,明宣宗去世之后,他的母后曾经...
· 明宣宗朱瞻基两位皇后都是谁?朱瞻基最喜欢哪个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皇帝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朱瞻基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浦)、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明宣宗朱瞻基两位皇后都是谁?恭让章皇后...
· 明宣宗朱瞻基早年经历是怎样的?朱瞻基简介
朱瞻基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日(1398年3月16日),是朱高炽(当时是燕王封地的继承人)与其嫡妻张氏所生的长子。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洪武帝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觉得十分吉祥。忽然有人报告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这件事对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变有着很大的作用。朱棣在靖难之役胜利以后,就亲自挑选当时的着名文臣担任朱瞻基的老师,并多次指示,皇孙是个可造之才,你们一定要尽心竭力,同时朱棣也不忘亲自教导,永乐中期以后的远征漠北,朱棣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