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跳岛战术简介 战术的特点是什么样的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39
转发:0
评论:0
跳岛战术简介战术的特点是什么样的,跳岛战术(英语:Islandhopping),也作蛙跳战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跳岛战术(英语:Island hopping),也作蛙跳战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军为收复日军占领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岛屿时所贯彻的战术,一般认为由麦克阿瑟发明,但实际上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哈尔西以及其参谋长布朗宁亦拥有至少一半的发明权。

  所谓跳岛战术,即是不采行逐一收复各岛的战法,而是收复一个岛屿後,跳过下一个岛屿,而攻占下下一个岛屿,特别是跳略过防守比较坚强顽抗的日军岛屿,透过跳岛占领,以海空封锁的方式来孤立日军占领的岛屿,迫使其最后不得不屈服(或宁死不从的饿死),如此大幅提升收复的进度与成效。

  简介

  跳岛战术(英语:Island hopping),也作蛙跳战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军为收复日军占领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岛屿时所贯彻的战术,一般认为由麦克阿瑟发明,但实际上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哈尔西以及其参谋长布朗宁亦拥有至少一半的发明权。

  所谓跳岛战术,即是不采行逐一收复各岛的战法,而是收复一个岛屿后,跳过下一个岛屿,而攻占下下一个岛屿,特别是跳略过防守比较坚强顽抗的日军岛屿,透过跳岛占领,以海空封锁的方式来孤立日军占领的岛屿,迫使其最后不得不屈服(或宁死不从的饿死),如此大幅提升收复的进度与成效。

  特点

  跳岛战术的特点就在避过日军坚强的据点,改在防御薄弱的岛屿登陆,再利用美军充沛的工程能力和物资供应,快速地建立前进机场和港口,再对绕过的日军据点进行海空封锁。

  这样不但避免直接攻坚的损失,还可以快速地前进。日军空有坚强据点,被封锁后天天遭受空袭,连补给都成了问题,往往无所作为或自消自灭,使日本人建立起来的防御链变得支离破碎,首尾不能相顾,白白耗费了大量人员和战争物资。就是这个“跳岛战术”让美军能在菲律宾失陷两年之后重回旧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跳岛战术
构想跳岛的战术构想源于美国海军上将威廉·哈尔西及其参谋长布朗宁,而在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支持下获得采纳。执行1943年以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已拥有海空支配权,可以自由选择就战争全局而言具有较大战略价值的岛屿加以夺取,同时绕过战略价值较低或日军防守较为坚固的岛屿,仅以海空封锁瘫痪其作战能量。跳岛攻势自1943年年底的en:OperationCartwheel起实施。
· 跳岛战术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什么样的美国是如何运用的
历史发展这样的战术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一战中,苦于和日本海空军纠缠的麦克阿瑟、哈尔西等人逐步形成了他们对太平洋战争的指导思想:在己方兵力有限的情况下,进攻的部队不脱离空军的掩护,沿着前进的中轴线向几个重要目标的外围做跳跃式进攻,即“蛙跳战术”。在1943年6月至1944年9月里,他指挥盟军沿新几内亚海岸成功地实施了十几次两栖登陆,绕过日军坚固的防守据点,目标直指菲律宾的棉兰老岛。这一战术的成功,大大节省了美军的人力和物力,以低代价获得高成果,成为军事史上的一个典范。其实,跳岛战术的应用,是建立在强大的海空军力量(尤其是制空权)的基础上的,而且必须有充足的物质保证。而且,这也符合战争的基本要点之一: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再者,该战术也是作战战略战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实,巴顿在西西里岛登陆作战时,就采取海空军配合,搭载步兵绕过西西里岛公路上的战略要点进行隔点登陆,快速推进,比英军...
· 战术
相关车轮战游击战闪电战钳形攻势跳岛战术战术数位资讯链路
· 费边战术
典故古罗马的费边将军(亦作法比乌斯),在前217年特拉西梅诺湖战役中罗马军队被汉尼拔带领的迦太基军队惨败之后他被选为官。因为此时的迦太基军队已经远离本土,所以不能持久作战,费边指出尽管罗马缺乏足够的资源胜利,但是汉尼拔军队的策略目的只有罗马陷落才可能成功。尽管迦太基军队从北非获取几乎是无尽的补给,但补给线太长。所以罗马军采用迂回战术,并不与敌人正面决战,而是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在山区与敌人周旋,消耗迦太基军。使迦太基军队如果决意进攻罗马,就必须放弃地中海港口。同时罗马还不断小规模骚扰南欧,干扰敌人补给线,效果良好。这种战术以后就被称为“费边战术”,对历史影响巨大。但费边的战术引起了罗马人的不满,他们想借兵力优势迅速打败迦太基人。于是元老院派执政官鲍路斯和瓦罗接替费边,在坎尼进行决战,就是著名的坎尼战役,结果惨败于迦太基军。案例游击战参看费边主义费边社
· 跑轰战术
进行方式跑轰战术通常被当成是一种进攻战术,但它实际上包含进攻与防御两方面的思考。跑轰战术主要的关键在于快速进攻,球队以半场运球方式,尽可能以最快的方式到达对方半场,之后快速出手投篮,以求得分,通常是以三分球进攻。保罗·威斯海德体系的跑轰战术,要求持球者在七秒内就要出手。他希望能在对手还没有完全回防,准备好防御阵容前,我方就已投篮得分。在防御方面,持续采取全场紧迫,逼迫对手掉球,或是勉强出手,之后快速反击。一般来说,在这种战术下,希望球队保持快速的节奏,主动进攻,放弃轻松得分的机会。跑轰战术另一个常见的特征,就是频繁的换人,以保持场上球员的速度与体力,有时候场上五个人会全被换掉。NBA使用这套战术的主教练有:阿诺·奥尔巴赫、保罗·威斯海德、帕特·莱利*、道格·莫、唐·尼尔森、麦克·狄安东尼、特里·斯托茨、乔治·卡尔、阿尔文·金特利、杰夫·霍纳塞克。帕特·莱利主要把保罗·威斯海德带过来的跑轰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