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西欧时期的文学打到高峰的中世纪文学有哪些 主要类型有几种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78
转发:0
评论:0
西欧时期的文学打到高峰的中世纪文学有哪些主要类型有几种,在西欧中世纪时期,西欧的文学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也逐渐发展到了高峰。今天小编就

  在西欧中世纪时期,西欧的文学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也逐渐发展到了高峰。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西欧时期的文学。

  中世纪的文学主要表现为英雄史诗和骑士文学取得了光辉的成就,此外,城市文学也已产生。这样,加上早期就已出现的教会文学,就形成了中世纪文学的四种基本类型。在中世纪繁荣期的文学中,宗教文学依然用拉丁语写作,世俗性文学则是用民族语言写成的,这样,文学语言和学术语言区分开来,为近代欧洲各国文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拉丁文学作品多是宗教赞美诗和描写基督与圣徒生活的戏剧。例如,圣徒托马斯·阿奎那写的一首赞美诗就是这类作品的一个典型:“我用自己的语言歌唱救世主的光荣,他的肉在圣礼中受人们的赞美;他的血是无价之宝,我们不朽的主流了他的想,一个高贵的母体孕育了他,他生下来就注定是为了拯救这个世界。”

  英雄史诗是在早期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它往往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根据,经过民间的不断流传和充实,最后由文人加工整理而定型。中世纪繁荣期史诗歌颂的英雄已经不同于早期。一般来说,他们的荣誉观念和英勇行为源于对祖国和君主的忠诚,反映了国家上升时期爱国英雄的思想意识和个性特征。

  史诗中也经常塑造贤明君主的英雄形象,他们坚韧刚毅,制服封建叛乱,代表着强大的国家力量。由于基督教的信仰的影响,英雄们的爱国行为也往往表现为反击异教徒的斗争。中世纪繁荣期英雄史诗的著名作品有:西班牙的《熙德之歌》、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熙德之歌》反映的是西班牙人民为反抗阿拉伯人的侵略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熙德是抗击外族侵略的英雄典型,其原型为西班牙的民族英雄罗德里戈。史诗塑造了一位忠君、爱国、善战、勇猛、宽厚、仁慈的英雄,寄托了西班牙人民的理想。史诗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描写手法,接近近代艺术的风格。

  《罗兰之歌》是中世纪欧洲影响最大的英雄史诗。全长于4002行,共291节,大约成诗于1080年左右。它描写的是封建臣仆对领主的忠心,表达了基督徒对信仰的虔诚。中心情节是查理曼大帝的忠实将领,也是他的外甥罗兰勇士,在远征西班牙的过程中,由于其继父甘尼伦因惜命卖国而遭到敌军重重围困,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终因寡不敌众英勇牺牲。

  他在弥留之际,仍在怀念着故乡法兰西、同族战友和查理曼大帝,体现出对国王和祖国的热爱与忠诚。查理曼大帝也是贯穿全诗的中心人物,被视为封建王国统一和兴旺的象征,他崇高卓越,若有神助。甘尼伦出身高贵,但却灵魂丑陋,对这个民族败类的批判进一步深化了爱国主义主题。史诗对人物形象和心理世界的刻画深刻准确,奇特的想像和夸张、拟人、对比的手法,营造了奇异的氛围和浪漫的色彩,达到了当时艺术的高峰。

  《尼伯龙根之歌》是德意志史诗中最杰出的作品,被称为“德意志的伊利亚特”。它的内容源远流长,开始于民族大迁徙时代。经过长期的流传加工,直至在1200年前后它才真正定型。史诗结构庞大,全长9516行,共39歌,由北欧神话、一定的历史根据和英雄传说混合而成,其中心情节是争夺尼伯龙根宝物。

  与《熙德之歌》和《罗兰之歌》所反映的为国王和国家而奋斗的英雄精神不同,《尼伯龙根之歌》所揭示的,更多的则是尔虞我诈的残杀和虚伪丑恶的世相,实际上反映了12至13世纪处于封建诸侯割据、四分五裂状态下的日耳曼民族的社会现实及其思想道德观念。

  骑士文学也是在当时非常盛行的一种文学,主要表达了当时骑士阶层的观念、精神及理想。

  随着城市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市民文化也在逐步形成,进入12世纪以后,市民创作的文艺作品即城市文学开始发展起来,它成为继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而起的中世纪第四类文学形态。

  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市民的世俗思想感情,带有明显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其主要艺术特点是多采用讽刺手法,也常运用隐喻、寓意、象征手法,风格清新、活泼、生动。其主要内容是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愚蠢和贪婪,歌颂市民的机智和勇敢。其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寓言诗,此外还有抒情诗、散文、戏剧等。

  中世纪城市文学最突出的成就是以狐狸列那为主人公的一系列动物故事,它是一种讽刺叙事诗。大约产生于12世纪初,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很多人的反复加工,至14世纪末,已经成为10万行以上的长篇叙事诗。列那狐的故事场景宏大,寓意丰富,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内容深刻,独具风采。

  列那狐的故事系列包括四部:《列那狐传奇》、《列那狐加冕》、《新列那狐》、《冒充的列那狐》。在描写的动物故事中,表演着人类社会的活剧,形形色色的动物代表着社会的各个阶层及其各种人的个性。从中可以看到法国社会的巨幅画卷,同时也是生动有趣的童话作品,是法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此外,意大利13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也是城市文学中一部脍炙人口的佳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枚乘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家枚乘,他因为被奸人所害被抓入狱,但是在狱中凭借着自己的忠心和肝胆义气写下了著名的《狱中上梁王书》,从而让梁孝王深感他的深明大义和才华出众,立即下令将他释放出来。枚乘像但是开始时枚乘是跟随着吴王刘濞的,后来因为吴王想要造反谋事,枚乘屡劝不听,最后才改投到梁孝王门下。在他劝服主上的时候,还发生过两个小故事,最后演变为成语流传至今。在吴王刘濞想要造反的时候,枚乘劝阻他引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用一根纤细的头发系上千钧重的东西,然后将上头的一端悬挂在没有尽头的高处,在它的下面则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这样的情景一出来在蠢笨无知的人也可以想象的到会有多危险,如果上边断了下边又接不上,结果可想而知。而咱们若想要起兵造反,那就会出现和这头发一样的危险处境啊!”这就是成语“千钧一发”的来由。枚乘说的生动又形象,可是吴王却没有听从,最终落得个国败家亡的惨痛结局。后来枚乘在狱中写《上...
· 古人的避讳主要有哪些类型?
古代避讳习俗主要有三大类型,分别是“国讳”、“圣人讳”和“家讳”。首先,“国讳”是全国上下臣民必须严格遵守的规矩,主要涉及对皇帝本人及其先祖名讳的避让。这不仅包括皇帝的名字、字号,还可能扩展至皇后及其亲属、前朝年号、帝后谥号、皇陵名称,甚至有时涵盖皇帝的生肖及姓氏。各个朝代的具体避讳规定有所差异,但总体来看,唐宋之后的避讳制度比之前更为繁复。其次,“圣人讳”是对历史上公认的圣贤人物名字的回避。不同时期圣人的范围有所不同,通常包括黄帝、周文王、周武王、老子、孔子、孟子等。例如,宋代有明确禁令不得在文字中直呼黄帝名号;金代则规定百姓不得触犯古帝王名讳,且需回避周公、孔子之名;清朝雍正时期则确立了对孔子、孟子名讳的避讳原则,如将“丘”字改写为缺笔字,不写右边那一竖,名字、地名改为“邱”。最后,“家讳”则是家族内部对于父祖辈名字的避忌,仅限于家族成员之间。这一习俗大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以后成...
· 北宋文学家晏殊的贡献晏殊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晏殊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政治成就真宗死,命章献明肃太后权掌国事,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单独见太后奏事,一时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帘听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见,议遂定,这一建议,对稳定当时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仁宗朝,西夏元昊反,天下弊于兵,晏殊时任宰相兼枢密使,建议仁宗罢监军,不要以阵图授诸将,使得诸将对敌时...
· 中世纪文学简介文学的发展历程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中世纪文学是指欧洲各国中世纪时期的文学。在史学上,一般认为中世纪是指从公元450年左右罗马帝国衰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之间约1000年的时间。其思想文化上的主要特征是天主教会的势力强大,基督教神学影响到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在内的一切艺术形式。文学介绍西方学术界对中世纪文学的认识和评价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在19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中世纪文学是辉煌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和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文学之间的低谷。这期间经济停滞、倒退,政治反动,蒙昧主义猖獗,文学成为神学的附庸。但19世纪早期的浪漫派作家们在中世纪哥特文化中看到了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对精神的崇尚和对女性的赞颂,中世纪文学得以重新发掘,并被认为是西方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欧洲中世纪文学指的是欧洲历史上中世纪初期(公元5-11ct)和中期(公元12-15ct)的文学,末期(公元15-17世纪中叶,确切讲应从14世纪开始)则属于文艺复兴...
· 祭祀用的祭文有哪些类型
祭文是人死亡之后祭祀的祭品所属。祭文的形式多种多样,体现在很多和祭祀相关的文化和物件中,而由于祭文在中国死亡文化中真正具备文化色彩,占有重要地位。1、祭文祭文作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是在人死葬后于灵前诵读,或者是死者生忌周年或每年忌日发表的悼念文章。祭文的内容主要包括有:于什么时候,由谁来祭,祭谁;颂扬被祭者生前的优点和功德;最后是结束语。古代的祭文是用文言文写的,用典较多,讲究文辞华丽,并且有一定的格式,一般如下:祭文开关习惯以"维"字开头,占整一行。"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义。紧接"维"字,第二行言明吊唁的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要请注意的是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交代时间和人物后,接着写死者的功德优点,表达祭者的哀痛之情。祭文的结尾,一般用"尚飨"一词结尾,是临祭而望亡灵歆享之词。尚为希望之意,飨为没牲醴以品尝之意。旧祭文虽然有许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