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蒙古契丹族与白马青牛的美丽的神话故事

2016-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59
转发:0
评论:0
蒙古契丹族与白马青牛的美丽的神话故事,横贯辽宁和内蒙有两条古老的河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西拉沐沦河起源大兴安岭

  横贯辽宁和内蒙有两条古老的河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西拉沐沦河起源大兴安岭的南端,老哈河自辽宁的医巫闾山西下,两条河交汇,流入大辽河,是辽河的上游。西拉沐沦河,契丹语[潢水]之义;老哈河,[土河]之义,两河为大辽河上游,契丹族就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并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  

  白马青牛的石像

  一位久居天宫的天女,觉得云霄之上的生活枯燥寂寞,她乘云来到人间,坐着一头青牛来着的车,从“平地森林”这个地方,顺潢水顺流而下。

  一位“神人”,乘着一匹白马,从“马盂山”顺土河向东走来。坐青牛车的天女和骑白马的神人在潢水和土河的交汇出[木叶山]相遇。天女和神人,松开白马,叱走青牛,满怀喜悦,相对走来。  

  白马青牛的画像

  此时,天降花雨,地生灵芝,白花齐放,白鸟争鸣。万里蓝天,祥云飘荡,群山披翠,大地升起一片祥瑞之气。天女和神人在这普天同欢的日子里,携手相亲,花香传递心声,鸟语倾诉情怀,男欢女爱,天作之合,这就是契丹族关于自己始祖的传说。

  契丹人非常重视这个传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经在[木叶山]建“始祖庙”。奇首可汗[神人]在南庙,奇敦克汗[天女]在北庙,岁岁供奉,祭祀不断。每有战争,必祭告于此,以求战事捷顺。

  其他关于契丹民族的传说

  契丹的一个首领叫喎(wai)呵,头上戴着野猪头,身上披着猪皮,住在帐篷里。后来他的妻子偷了他身上披的猪皮,喎呵就从此不见了。契丹群众又推举了一个首领,叫昼里昏呵,他养了二十头羊,一天吃十九头,留下一头;第二天仍然有二十头羊,他又吃了十九头,留下一头。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了,他还是有二十头羊。  

  白马青牛的故事

  这两个故事很离奇,当然绝不会是真事。不过从这两个故事里可以看出契丹族那时正从狩猎生活向畜牧生活过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蒙古契丹族起源与白马青牛的传说故事
横贯辽宁和内蒙有两条古老的河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西拉沐沦河起源大兴安岭的南端,老哈河自辽宁的医巫闾山西下,两条河交汇,流入大辽河,是辽河的上游。西拉沐沦河,契丹语[潢水]之义;老哈河,[土河]之义,两河为大辽河上游,契丹族就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并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白马青牛的石像一位久居天宫的天女,觉得云霄之上的生活枯燥寂寞,她乘云来到人间,坐着一头青牛来着的车,从“平地森林”这个地方,顺潢水顺流而下。一位“神人”,乘着一匹白马,从“马盂山”顺土河向东走来。坐青牛车的天女和骑白马的神人在潢水和土河的交汇出[木叶山]相遇。天女和神人,松开白马,叱走青牛,满怀喜悦,相对走来。白马青牛的画像此时,天降花雨,地生灵芝,白花齐放,白鸟争鸣。万里蓝天,祥云飘荡,群山披翠,大地升起一片祥瑞之气。天女和神人在这普天同欢的日子里,携手相亲,花香传递心声,鸟语倾诉情怀,男欢女爱,天作之合,这就是契丹族...
· 青牛怪
西游记中的青牛青牛在《西游记》中被称作“兕大王”、“独角兕大王”,是太上老君的坐骑,为一头独角兕。因看守它的童子偷吃了炼丹房中的“七返火丹”而昏睡,被它挣脱锁链逃到下界,来到金兜山金兜洞兴妖作怪。神通广大,曾用“金刚琢”套走孙悟空的金箍棒;哪吒的六件神兵;托塔天王的宝刀;雷公的雷屑;火德星君的火器;黄河河伯的水器;十八罗汉的十八粒金丹砂,“普天神难降”。最后被如来佛祖暗示其主人公,被太上老君收回宫中。封神演义中的青牛青牛在《封神演义》中被称作“板角青牛”,老子曾骑着它下界助姜子牙破“诛仙阵”、“万仙阵”。东游记中的青牛青牛在《东游记》中,因为铁拐李和仙童们嬉戏时,解开它的缰勒,而逃到下界的大秦国兴妖作怪、驱逐国王,九天玄女下界与其大战,最后被老君收回宫中。相关道德天尊
· 蒙古牛
品种简介:蒙古牛是中国三北地区分布最广的地方品种。体质结实、粗糙。公牛头短宽而粗重,额顶低凹,角长,向前上方弯曲,呈蜡黄或青紫色,角的间距短。公牛角长40厘米,母牛20厘米。垂皮不发达,低平。胸扁而深,背腰平直,后躯短窄,部倾,后肋开张良好。母牛乳房容积不大,结缔组织少,乳头小。四肢短,多刀状后肢势。蹄中等大,蹄质结实。皮肤较厚,皮下结缔组织发过,冬季多绒毛。中等营养水平的阉牛平均宰前重可达376.9千克,屠宰率为53%,净肉率为44.6%,骨肉比1:5,2,眼肌面积56.0平方厘米。放牧催肥的牛一般都超不过这个肥育水平。母牛在放牧条件下,年主奶500-700千古,乳脂率5.2%,是当地土制奶酪的原料,但不能形成现代商品化生产。成年蒙古牛一般屠宰率为41.7%,净肉率为35.6%。
· 周庄的美丽与哀愁
在一本《旧时老周庄》的书里,读到“乡路迷离”的文章,“这个小镇并不像人理所当然地想象的所处在它所领辖的那片五万余亩乡野的正中,这个国都不在它的王国正中,稍偏也算不上,甚至于连在边界处也算不上,一条急水港将镇子与它所领辖的乡野隔离开来,小镇单独被甩在这条宽约百米的湍流南岸――你竟可以说它是坐落在外省市的土地上的。”这段文字已经把周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交代得很清楚了,如果在去之前我读到这段文字,或许我的周庄之行会更快乐些。我们是从同里过来的,对于同里的美好感受一路延续到了周庄,“周庄的名声大过同里,感觉应该更江南些吧。”人一兴奋很容易陷入俗套,所以当车行到周庄门口(后门)时,看到环绕着庄子的那一大片芦苇荡,简直兴奋到了极点。这几乎是我最珍爱的景致,而且是冬末春初,漫无边际的荒芜,粉墙黛瓦的村子悠闲地伸展在一片灰黄的田野中,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这在经历了那些挣扎在工厂和农舍间如惊兔般闪过的田地,...
· 青砖砖雕的美丽与匠心
砖雕(tilecarving)是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于装饰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艺品。历史沿革中国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汉代画像砖是墓室预制构件的大型空心砖,它是在湿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种图像。北宋时形成砖雕,成为墓室壁面的装饰品。在河南、山西、甘肃等地发掘的北宋墓室,三面墙壁均以砖雕贴砌而成。墓室内的砖雕数量、质量以及所选用的题材,都取决于墓室主人的社会地位。常见的题材有墓室主人夫妇对坐、男仆托盘、侍女执壶等,再现了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金代,墓室砖雕的内容更加丰富,技艺也有所提高。建于大安二年(1210)的山西侯马董玘坚墓室,在不足4.7m2的面积上,砖雕布满全室,雕刻有模仿木结构的斗拱、拱眼、藻井、大门、隔扇等,以及屏风、几凳、花卉、鸟禽、人物、演戏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