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元史的编纂过程:有哪些人参与了元史的编纂

2016-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63
转发:0
评论:0
元史的编纂过程:有哪些人参与了元史的编纂,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修史工作,他即位的当年,即元朝灭亡的当年,1368年,便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修史工作,他即位的当年,即元朝灭亡的当年,1368年,便下诏编修《元史》。

  洪武二年(1369)二月丙寅(初一),在南京的天界寺(今南京朝天宫东)正式开局编写,以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袆为总裁,征来山林隐逸之士汪克宽、胡翰、赵埙等十六人参加纂修。明朝初年的著名文学家宋濂是主要负责人。这次编写至秋八月癸酉(十一日)结束,仅用了188 天的时间,便修成了除元顺帝一朝以外的本纪37卷,志53卷,表6卷,传63卷,共159卷。这次修史,以大将徐达从元大都缴获的元十三朝实录和元代修的典章制度史《经世大典》为基础。

  由于编纂的时间太仓促,缺乏顺帝时代的资料,全书没有完成,于是派欧阳佑等人到全国各地调集顺帝一朝资料,于洪武三年二月六日重开史局,仍命宋濂、王祎为总裁,率领赵埙,朱右、贝琼等15人继续纂修,经过143天,七月初一书成,增编顺帝纪10卷,增补元统以后的《五行》、《河渠》、《祭祀》、《百官》、《食货志》各1卷,三公和宰相表的下卷,《列传》36卷,共计53卷。然后合前后二书,按本纪、志、表、列传厘分后,共成210卷,也就是现在的卷数。两次纂修,历时仅331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元史的版本历史:元史有着几种不同的版本?
《元史》的版本很多,最早的是洪武刻本,洪武三年(1370)秋七月《元史》修成,十月便已“镂版讫功”。嘉靖初年,南京国子监编刊二十一史,其中《元史》用的是洪武旧版,损坏的版面加以补刊,一般版心有嘉靖八、九、十年补刊字样,是为南监本。万历二十四年(1596)至三十四年(1606),北京国子监重刻二十一史,《元史》也在其中,是为北监本。清朝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又仿北监本重刻《元史》,是为殿本。乾隆四十六年(1781),对辽、金、元三史的译名进行了谬误百出的妄改,挖改了殿本的木版,重新印刷,通称乾隆四十六年本,这个版本是《元史》最差版本之一。道光四年(1824),又对《元史》作了进一步的改动,重新刊刻,是为道光本。以后还有各种翻刻重印的版本,通常为治元史者所不取。1935年,商务印书馆以99卷洪武本和南监本合配在一起影印出版,是为百衲本,此在通行各本中最接近于洪武本的原貌,为治元史的中外学者...
· 家谱的编纂流程
1、成立谱局或家谱编纂委员会;确立编委会会成员;确定修谱时间。2、筹集修谱经费:一般为摊派和劝捐两种方式;也可以某家独立出资。3、收集修谱资料阶段:(1)参照旧谱(老谱);(2)日常积累和向族人征集,针对老谱、长者、知情人、旧照片、文字资料、影音资料、实地拜访、考察等;(3)发放情况登记表;让各知情的家庭成员根据记忆、查证填写后,集中汇总、归纳。(4)参照正史、地方志、文集、碑刻、相关的契据文约、族人遗墨等。4、历代祖先资料:先辈的名、讳及生、卒、婚、葬之记录为主,相关传记资料为辅。5、现代家族成员资料:个人生平档案,并以教育、事业、婚配、交友、旅行、荣誉、专长等资料为优先考量。6、各类与家族史料有关的资料:旧谱、户籍资料、堂号匾额、祖庙祖坟、老照片、证件、奖状、不动产名录、传家宝物、简报、著作、账册、命书、病症、书信等。7、家谱编纂委员会:拟定修谱凡例,张榜通告族人,明确修谱的编修宗旨和...
· 元史贺胜传
元史卷一百七十九列传第六十六○贺胜贺胜,仁杰子也,字贞卿,一字举安,小字伯颜,以小字行。尝从许衡学,通经传大义。年十六,入宿卫,凝重寡言,世祖甚器重之。大臣有密奏,辄屏左右,独留胜,许听之。出则参乘舆,入则侍帷幄,非休沐不得至家。至元二十四年,乃颜叛,帝亲征,胜直武帐中,虽亲王不得辄至。胜传旨饬诸将,诘旦合战,还侍帝侧,矢交帐前,胜立侍不动。乃颜既败,帝还都,乘舆夜行,足苦寒,胜解衣,以身温之。帝一日猎还,胜参乘,伶人蒙采毳作狮子舞以迎驾,舆象惊,奔逸不可制,胜投身当象前,后至者断纵象,乘舆乃安。胜退,创甚,帝亲抚之,遣尚医、尚食视护。拜集贤学士,领太史院事,诏赐一品服。卢世荣、桑哥秉政,势焰熏灼,胜父仁杰留守上都,不肯为之下,桑哥欲阴中之,累数十奏,帝皆不听。至元二十八年,桑哥败,罢尚书省,政归中书。帝问谁可相者,胜对曰:「天下公论,皆属完泽。」遂相完泽,而以胜参知政事。三十年,佥枢密院...
· 新元史
内容本纪本纪第一…序纪本纪第二…太祖上本纪第三…太祖下本纪第四…太宗本纪第五…定宗本纪第六…宪宗本纪第七…世祖一本纪第八…世祖二本纪第九…世祖三本纪第十…世祖四本纪第十一…世祖五本纪第十二…世祖六本纪第十三…成宗上本纪第十四…成宗下本纪第十五…武宗本纪第十六…仁宗上本纪第十七…仁宗下本纪第十八…英宗本纪第十九…泰定帝本纪第二十…明宗本纪第二十一…文宗上本纪第二十二…文宗下、宁宗本纪第二十三…惠宗一本纪第二十四…惠宗二本纪第二十五…惠宗三本纪第二十六…惠宗四、昭宗表表第一…宗室世表表第二…氏族表上表第三…氏族表下表第四…三公表表第五…宰相年表表第六…行省宰相年表上表第七…行省宰相年表下志志第一…历一志第二…历二志第三…历三志第四…历四志第五…历五志第六…历六志第七…历七志第八…天文上志第九…天文下志第十…五行上志第十一…五行中志第十二…五行下志第十三…地理一志第十四…地理二志第十五…地理三志...
· 《元史》主要内容
《元史》,中国“二十四史”之一,记载元朝中国历史事件的一部史书。采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1370年。宋濂(1310-1381)、王袆(1321-1373)遵照皇帝朱元璋的诏令,主持编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史》全书210卷,包括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元史简介元朝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兴起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部,后来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成吉思汗建国以前,蒙古人还没有文字,后来借用畏兀儿文写蒙古语,创制了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到1260年,忽必烈又命国师八思巴用藏文创制“蒙古新字”,作为官定的蒙古文。因此蒙古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一段历史,都是后来追述的,比较简略,也有错误。蒙古太宗(窝阔台)到宪宗(蒙哥)时期编成的史书《元朝秘史》,就是用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写成的。这部史书对了解十二至十三世纪上半期蒙古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