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晋明帝司马绍生平简介 晋明帝司马绍是怎么死的

2016-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4
转发:0
评论:0
晋明帝司马绍生平简介晋明帝司马绍是怎么死的,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

  司马绍于322年即位,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的权威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稳定东晋王朝的局势。太宁三年(325年),司马绍病逝,终年二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肃祖 ,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

  司马绍聪慧善断,明于事理。东晋政权初建之时,兵荒马乱,生民涂炭,国力空虚疲弊,权臣王敦等作威作福,东晋政权随时面临着覆灭的危险。司马绍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做到对权臣的制衡。他还在一定程度上调和南渡侨姓与吴姓士族之间的矛盾,稳定时局,使社会呈现向安定发展的趋势。虽在位时间短暂,但对安定国家大局的影响却非常深远。

  晋明帝司马绍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司马绍幼年聪明,受到父亲司马睿特殊的宠爱。 永嘉元年(307年),司马绍随父亲司马睿一同移镇建业(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

  建兴元年(313年),晋愍帝司马邺继位,升任司马睿为左丞相 ,司马绍拜任为东中郎将,镇守广陵。

  建武元年(317年)三月初九日,司马睿即晋王位 。四月初四日,司马睿立司马绍为晋王太子。

  太兴元年(318年)三月初十日,司马睿即位称帝,是为晋元帝。三月二十四日,晋元帝立司马绍为皇太子。

  司马绍性情极为孝顺,有文才武略,敬贤爱客,喜好文章辞藻,当时的名臣,从王导、庾亮到温峤、桓彝、阮放等,都被亲近看重。曾经与大臣们辩论圣人真假之意,王导等人的意见也不能使司马绍屈从。又好习武艺,善于安抚将士。当时江东人才济济,远近都归心于司马绍。王敦之乱时,王室六军溃败,司马绍欲率将士与叛军决战,登上车子将要出发,中庶子温峤坚决谏阻,抽剑斩断马套绳,这才作罢。王敦平素认为司马绍神武有明略,为朝野人氏所钦佩信赖,打算用不孝的罪名废黜他。于是大会百官,当众问温峤:“皇太子有什么功德值得称道?”声色俱厉,定要使温峤说出废太子的话。温峤回答说:“探讨高深的治国之道,使国家长治久安,这不是见识短浅的人所能认识的。从礼的角度看,这就是孝。”大臣们都认为温峤的意见是正确的,王敦的阴谋遂被阻止。

  登基

  永昌元年(322年)闰十一月初十日,司马睿去世 ,闰十一月十一日,皇太子司马绍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是为晋明帝,尊生母荀氏为建安郡君。 太宁元年(323年)二月,司马绍将父亲晋元帝安葬在建平陵。 六月初六日,司马绍立妃庾文君为皇后。

  王敦虽于永昌元年(322年)就回到武昌遥控朝廷,但因为图谋篡位,于太宁元年(323年)暗示要朝廷征召自己入朝,司马绍于是以手诏征召王敦。同年,王允之乘酒宴而知道王敦的图谋,于是回京告诉其父王舒,王舒于是与王导一同报告晋明帝,得以早作防备。

  及后,司马绍积极准备京师建康的防护 ,最终于当年七月成功击败王敦派来进攻的军队,平定了王敦之乱。王敦之乱被平定后,司马绍下令不再问罪于王敦一众官属,又分别以应詹为江州刺史、刘遐为徐州刺史、陶侃为荆州刺史、王舒为湘州刺史,重整各州形势,消除王敦以王氏宗族各领诸州以凌弱帝室的失衡情形。

  晋明帝司马绍是怎么死的

  太宁三年(325年)三月初二日,司马绍立长子司马衍为皇太子。 闰八月十九日(10月12日),司马绍健康状况不佳,召太宰、西阳王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壶,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丹杨尹温峤,一起接受遗诏,辅助皇太子司马衍。闰八月二十五日(10月18日),司马绍病逝于东堂,享年二十七岁。闰八月二十六日(10月19日),皇太子司马衍即皇帝位 ,是为晋成帝,为父亲司马绍上谥号为明皇帝,庙号肃祖(《资治通鉴》作肃宗)。九月十一日,司马衍将司马绍按葬于武平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晋明帝司马绍简介晋明帝为何觉得长安远于太阳
晋明帝司马绍,字道畿,其父为晋元帝司马睿,司马绍为东晋第二位皇帝,西晋王朝在八王之乱后分崩离析,司马睿在江南旺族王导的协助下迁都建康,建立东晋王朝,盼有朝一日能重回长安洛阳,司马绍受其父影响,年少时便懂得故都远在天涯的苦闷,立志振兴东晋,虽在位时期仅四年之久,仍颇有政绩。晋明帝司马绍简介东晋王朝,存在着史上著名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因司马睿建立东晋,迁都建康,为巩固这新生力量,不得不依靠当地世族大家琅琊王氏,建国初期,王导等人的忠心耿耿、确劳苦功高,为晋元帝创下半壁江山,待时局稳定,也不乏功高盖主之辈野心勃勃,晋明帝时期,爆发了王敦之乱。司马绍对此次叛乱的到来早有防备,牵制住王导的势力,以致王导携家中妻儿跪在殿前,为保全家族求情,宣称与王敦之乱泾渭分明,毫无瓜葛。虽当时王室力量难以与王敦抗衡,但在司马绍潜心谋划,与强敌周旋之下,将王敦困死于末路,其部下余众极其妻儿无一幸免,此有勇有谋、...
· 晋明帝司马绍简介晋明帝在位期间平定王敦叛乱
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字道畿,晋元帝之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生来像鲜卑人,为人豪爽,在位期间曾经曾平定王敦叛乱,有中兴之气,可惜在位仅四年早死。简介永嘉元年(307年)随父亲司马睿一同移镇建业(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建兴元年(313年),司马睿进位左丞相,拜司马绍为东中郎将,镇守广陵。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称晋王,并立司马绍为晋王太子。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即位为帝,司马绍被立为皇太子。晋明帝自小聪慧,按照《世说新语》记载,晋明帝小时候便曾经与父亲就“太阳与长安孰近”的问题作出争辩,以及运用东宫卫士一夜兴建太子西池的逸闻。司马绍不但工于书法、礼贤下士而且孝顺,并且司马绍也相当勇猛,王敦以“鲜卑儿”称之。王敦一度想要要求晋元帝废除太子,但因为大臣反对而作罢。晋明帝于322年,在晋元帝司马睿死后即位,大赦天下。晋明帝曾经微服乘马密探王敦营垒,并且于太宁二年...
· 司马绍的政治贡献晋明帝司马绍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司马绍于322年即位,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的权威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稳定东晋王朝的局势。太宁三年(325年),司马绍病逝,终年二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肃祖,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司马绍聪慧善断,明于事理。东晋政权初建之时,兵荒马乱,生民涂炭,国力空虚疲弊,权臣王敦等作威作福,东晋政权随时面临着覆灭的危险。司马绍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做到对权臣的制衡。他还在一定程度上调和南渡侨姓与吴姓士族之间的矛盾,稳定时局,使社会呈现向安定发展的趋势。虽在位时间短暂,但对安定国家大局的影响却非常深远。晋明帝司马绍的为政举措有哪些司马...
· 晋明帝司马绍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都将自己视作天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夏朝末代君主夏桀还光明正大的将自己比作天上的太阳,这简直是太阳被黑得最惨的一次!可是,就在千年之后,历史上还真的出了一位“太阳化身”的皇帝,他就是东晋第二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司马绍自幼便与太阳有缘,其父晋元帝一直认为他是个奇童。有一次,长安使者入宫觐见晋元帝,晋元帝看着天边的太阳,随口就问司马绍:“孩子,你说天上的太阳和长安哪个更远?”司马绍当时是这样回答的:“长安近一点,因为我还从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的呢!”第二天,晋元帝在宫中举办宴会,邀请了朝廷众臣,宴会上晋元帝又问了司马绍同样的问题:“太阳和长安哪个远?”这一次,司马绍回答:“太阳近一点。”晋元帝听完就懵了,他原本是想要向文武百官炫耀自己的儿子聪慧过人,只要司马绍像昨天那样回答就可以了,偏偏司马绍不按常理出牌,他脸色一变,问司马绍:“怎么今天的回答和昨天的不同呢?”司马...
· 晋明帝司马绍的故事司马绍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司马绍于322年即位,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的权威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稳定东晋王朝的局势。太宁三年(325年),司马绍病逝,终年二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肃祖,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司马绍聪慧善断,明于事理。东晋政权初建之时,兵荒马乱,生民涂炭,国力空虚疲弊,权臣王敦等作威作福,东晋政权随时面临着覆灭的危险。司马绍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做到对权臣的制衡。他还在一定程度上调和南渡侨姓与吴姓士族之间的矛盾,稳定时局,使社会呈现向安定发展的趋势。虽在位时间短暂,但对安定国家大局的影响却非常深远。司马绍的轶事典故有哪些举目见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