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沈阳故宫:满族第二宫殿建筑群

2016-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54
转发:0
评论:0
揭秘沈阳故宫:满族第二宫殿建筑群,沈阳故宫是除北京紫禁城之外,中国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满族人建立的清政权的

  沈阳故宫是除北京紫禁城之外,中国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满族人建立的清政权的早期皇宫。原名盛京皇宫。为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皇宫。

    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用11年时间建成。沈阳故宫主体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1627年——1643年)的皇宫,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和中国东北地域建筑特色。

  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经过增修,又成为皇帝巡幸东北时的行宫。1926年至今,为沈阳故宫博物院。现存古建筑100多座,总占地面积60000多平方米。

    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一条中轴线,将故宫分为东、中、西之路。崇正殿为故宫正殿。东部以大政殿为中心,是王公大臣议政场所。西部以文溯阁为中心,是皇帝的书库和书房。清军入关后,这里仍作为陪都宫殿,乾隆时还加以扩建了西路建筑。

  整个沈阳故宫既有中原风格,又有浓厚的满族和地方色彩。东路的十王亭与满洲八旗制度有关;中路仿照中原宫廷前朝后寝的布局,由大清门开始,有三进院落,分隔成朝会的大殿、后寝门楼、寝殿三重。

    整组院落建在高台之上。寝殿有五宫,包括中宫清宁宫及东西配宫各两座。清宁宫内环室置有三面大炕,东间的帝后寝宫内也有南北两炕,可因季节起居。

    建筑采用火地取暖,适合北方寒冷气候。这些都很符合原先满族居住建筑的特点。清宁宫院内有索伦杆(一写索罗杆),是满族传统祭天的神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沈阳故宫“生日”之谜
【揭秘缘由】1625年,努尔哈赤不顾贝勒大臣的反对,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于是就有了这座屹立在沈阳的近四百年的宫殿———沈阳故宫。努尔哈赤在这里发布了进军令,皇太极在这里举行了登基大典,宣布建立大清国。清世祖顺治入主北京之后,这里成为陪都。可是,不知是历史的疏忽还是人为的遗忘,如此重要的历史建筑物,什么时间始建,又是何人始建,在史料上竟然没有明确的记载。关于沈阳故宫的修建时间,专家的意见是有分歧的: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所所长佟悦认为不是提前建的宫殿再迁的都,而是努尔哈赤到沈阳以后即1625年建的故宫。而原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支运亭则认为努尔哈赤在迁都之前肯定已经修建宫殿并提出1624年建宫的观点。史学家们之所以发生争执,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史料的匮乏,而不同的推测和民间的传说也使历史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在《大清会典·盛京工部》中,我们只找到了这样一句话:黄瓦厂,五品官一人,侯姓世袭。...
· 沈阳故宫是谁建的
沈阳故宫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的天命十年(1625年)。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定沈阳为都城,改名盛京。并在沈阳旧城的中心,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是为营建沈阳故宫之开端。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入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相继十次“东巡”时作为驻跸所在。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中路和西路。东路包括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
· 沈阳故宫之谜:“故宫”何时何人造?
导读:沈阳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又称后金故宫,始建于1625年。380年前,清朝的开创者就是在这里,迈出了他们入主中原的一步。380年后的今天,由于史料缺失,沈阳故宫虽仍屹立在沈阳,但它却留给世人许多沈阳故宫之谜。网络配图据称是清军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称帝。清代历史上仅有三位帝王在这里生活过。它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它以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浓郁的满族特色而迥异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那金龙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万字炕口袋房的清宁宫;古朴典雅的文朔阁,以及凤凰楼等高台建筑,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那极富满族情调的“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更是“别无分号”。据称这座占地4.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整座皇宫楼阁林立...
· 沈阳故宫之谜:“故宫”到底何时何人造?
沈阳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又称后金故宫,始建于1625年。380年前,清朝的开创者就是在这里,迈出了他们入主中原的一步。380年后的今天,由于史料缺失,沈阳故宫虽仍屹立在沈阳,但它却留给世人许多沈阳故宫之谜。网络配图据称是清军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称帝。清代历史上仅有三位帝王在这里生活过。它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它以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浓郁的满族特色而迥异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那金龙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万字炕口袋房的清宁宫;古朴典雅的文朔阁,以及凤凰楼等高台建筑,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那极富满族情调的“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更是“别无分号”。据称这座占地4.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整座皇宫楼阁林立,殿宇...
· 揭秘清东陵:满族最大陵寝建筑群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境内,面积达70平方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完整的帝王后妃墓群,是清朝帝后陵寝建筑群之一。与河北易县的西陵并称。清东陵距北京120公里。始建于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以昌瑞山为中心,陵区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由5座帝陵、4座后陵、5座妃园寝、1座公主陵组成,埋葬着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等帝王和慈安、慈禧(定东陵)等后妃。整个陵区以孝陵为中心,除去昭西陵、惠陵、惠妃园寝和公主陵单成体系外,其他各陵均以顺治孝陵为中心,诸陵分列两侧,其玉石殿陛,画栋雕梁,宏伟而壮丽。孝陵在昌瑞山主峰脚下,从进入陵区到孝陵明楼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石牌坊、碑楼、龙凤门、神道碑亭、隆恩门等数十座建筑,道路两侧立有整块石料雕成的石人石兽。远看陵区,苍翠的密林中显露出座座楼台殿阁,在苍山蓝天的衬托下,显得雄伟壮观。这里已开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