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朝常宁公主驸马沐昕简介 沐昕是个什么样的人?

2016-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79
转发:0
评论:0
明朝常宁公主驸马沐昕简介沐昕是个什么样的人?,常宁公主,明成祖朱棣第五女,生于洪武十九年(1386),母不详。永乐元年(1

  常宁公主,明成祖朱棣第五女,生于洪武十九年(1386), 母不详。永乐元年(1403)五月,受封常宁公主。下嫁西平侯沐英子沐昕。公主贤淑聪明、谦恭谨慎、动止有礼,通晓《孝经》、《女则》、《列女传》。永乐六年(1408)薨,时年二十三 。成祖深悼之。

  沐昕是明朝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的小儿子。沐英(1345—1392),字文英,安徽定远人。八岁时父母双亡,被朱元璋收为养子,赐姓朱氏,洪武元年(1368年)复沐姓。年十八,授帐前都尉。积功至大都督府同知,以破土番功,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从傅友德平云南,战功卓著,留镇其地,宣布恩惠,招怀番酋,得其欢心。先后镇云南十年,好贤礼士,抚卒伍有恩。卒于镇,年四十八,军民巷哭。明太祖破格追封他为黔宁王,谥昭靖,配享太庙。

  沐昕封驸马都尉的时间是永乐元年(1403年)六月初二。《明太宗实录》云:“戊申,沐昕为驸马都尉,尚常宁公主。”同年七月,驸马都尉沐昕“岁给禄米二千石”。

  沐昕与常宁公主的婚姻使云南沐氏家族与明皇室的亲情关系得以加强。永乐初年,沐昕至少曾三次奉明成祖之命颁赐周王橚:永乐二年(1404年)十月“复遣驸马都尉沐昕以羊百牵、酒千瓶及外国所贡珍异之物驰赐”周王橚;三年(1405年)七月,“以周王橚生日,遣驸马都尉沐昕赐彩币、羊酒、良马”; 同年十一月,又“遣驸马都尉沐昕赐周王橚羊百牵、酒三瓶”。除此之外,永乐四年(1406年)十二月,明成祖派沐昕迎接乌思藏(即今)尚师哈立麻。《明太宗实录》:“戊子,遣驸马都尉沐昕迎尚师哈立麻。先是中官侯显往乌思藏征哈立麻,至是显遣人驰奏已入境,故遣昕迎之”。永乐十年(1412年)七月,明成祖敕命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营建武当山宫观。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明成祖令“享南京太庙”,驸马都尉沐昕奉命“行礼”。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明仁宗“命驸马都尉沐昕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命太监王贵通率下番官军赴南京镇守,宫中诸事同内官朱卜花、唐观保,外事同驸马都尉西宁侯宋琥、驸马都尉沐昕计议而行。”当时,明仁宗刚刚登上皇位,任命沐昕坐府典兵表明新皇帝对这个皇亲国戚的信任和重视。

  沐昕此时可谓位高权重,为人处事己不象永乐前期那样谨慎了,时常有一些违法的行为。永乐二十二年十一月,太子宾客、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等劾奏驸马都尉沐昕: “先帝临御之日,命掌后军都督府事,稍畀重权,辄营非分;擅取官木,窃造私第,甚至胁人女子为妾,既己置诸法司,久乃曲蒙原赦。皇上嗣登大宝,俯念至亲,略其前过,命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所宜改过效职,乃更肆欲为非,擅拓官街,毁军士营房,拆都府仓禀以营其私第,砖瓦林木窃取于公家,工匠人力横索于军伍,又占据官地,役民耕种,贪婪无厌,法不可容……”。刘观等在劾疏中请求明仁宗将沐昕“付法司明正其罪,为勋戚之臣不遵国法者戒。”但明仁宗还是“以亲亲之故”而宽宥了沐昕的违法之罪,仅“封所劾章示听”,以告诫之。

  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丁未,明仁宗命太监郑和领下番官军守南京,“遇外有事,同襄城伯李隆、驸马都尉沐昕商议的当,然后施行”;同月庚戌,明仁宗以镇江、苏州、常州一带强贼出没,勅守南京襄城伯李隆、驸马都尉沐昕等捕之。同月戊辰,“敕守南京驸马都尉沐昕:自今孝陵四时祭祀,命尔行礼,必诚敬清洁以格神明,不可纤毫怠忽。其都督府印封襄城伯李隆兼管,尔不必预”。沐昕被解除兵权,当与他所犯罪状有关,是明仁宗对他的一种惩诫。

  宣德十年(1435年)二月,明英宗即位,赐驸马都尉沐昕“白金八十两,彩币四表里。”正统五年(1440年)十一月己未,“封驸马都尉沐昕母颜氏为夫人,赐诰命。”正统九年(1444年),九月,命驸马都尉沐昕署掌宗人府。同年十二月,“驸马沐昕因阍者及家奴有罪,杖死之。奉御阮伯山以闻。诏昕陈状,听输罪。上曰:“人命至重,下人果犯法,当奏送法司究问,那得擅于私家杖杀之?听罪本难宥,但念是国亲,姑为屈法。今后仍如此擅作威福,必罪不宥。”正统十年(1445年)七月,沐昕以其父沐英所遗庄田、畜产、财物、人口都在云南,请求皇帝分拨一批遗产给他,以供“四时祭祀公主坟茔及赡养老母”之用。明英宗认为:“其祖业宜相礼让,奈何弗念同气懿亲,敦友爱之道,反欲分争财产,贻笑外人乎。所奏不允。”正统十二年(1447年)九月“丁巳,命驸马都尉沐昕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正统十三年(1448年)九月,驸马都尉沐昕母颜氏卒,“遣官赐祭,命有司营葬。”景泰三年(1452年)十一月丙戌,“命南京后军署佥事萧能署掌本府事,以掌府事驸马都尉沐昕有疾致事也。”景泰四年(1453年)夏四月甲午,“驸马都尉沐昕卒,辍视朝一日,遣官赐祭,命有司营葬”。其墓在江苏省江宁县泰北乡。

  沐昕任驸马都尉50余年,屡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署掌宗人府,又曾专职负责孝陵的四时祭祀,可谓是历事五朝,位高权重的勋威大臣。虽然他曾数次违法犯罪,但都得到明帝的宽宥,这表明沐昕是深得明帝恩宠的皇亲国戚。当时大臣杨荣的文集中有几篇与沐昕有关的文章,对沐昕多有称颂:一是在《黔宁昭靖王夫人耿氏墓志铭》中说:“太宗以昕肺腑之亲,屡任以事,皆称上意,令誉有闻。”二是在《清乐轩记》中说:“驸马都尉沐公……为国勋戚而能忘乎富贵之势,日接贤士大夫”。“屡命掌行后军都尉府事,施设有序,上以公为才,下以公为惠,而时论重焉。”三是《沐驸马像赞》说:“侯门华胄,皇家懿戚。秉德廉虚,小心翼翼。资兼文武,志乐书诗。煌煌勋业,光照鼎彝。有峨其冠,有伟其服。允矣君子,其温如玉。”杨荣与沐昕的私交甚好,故这些评价中肯定有不少溢美之辞,但透过这些溢美之辞可以看出,沐昕在明代皇亲中还是一位比较有才干、比较有文化修养的驸马都尉。

  督建武当

  沐昕把总提调武当山工程历时九年(1412—1420年),朝夕经营,勤于其事,受到明成祖及当时文人的肯定。杨荣说:“……昔在永乐中,诏营缮太岳太和山宫观,已尝命公督其役,绩用有成。””沐昕和张信在武当山期间发现的“黑云感应”、“榔梅呈实”、真武神“显像”等奇异现象,更是明成祖津津乐道的“天真瑞应”,他在《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宫之碑》中专门记述此类瑞应,并感叹说:“神之响应,有如此者”。正因为沐昕在武当山的所作所为深得明成祖之心,所以他在永乐一朝始终受到成祖的宠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沐晟
生平建文年间沐晟面容凝重,少言寡语,深受朱元璋喜爱,后历任后军左都督。建文元年(1399年),承袭其兄的爵位。此时,少数民族刀干孟再次叛乱,明惠帝遂拜何福为征虏将军。何福继而攻破敌寨并擒拿刀干孟,招降叛军七万余人。当时诸少数民族分割占据刀干孟属地,沐晟将他们全部平定,分为三府二州五长官司,又在怒江以西设置屯卫千户所戍守,麓川地区得以安定。岷王朱楩被分封到云南府,多有不法之事,建文元年六月,建文帝将他削藩囚禁。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即位,释放岷王归籓,岷王回到与云南之后更加肆无忌惮,沐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岷王。岷王愤怒,向明成祖说沐晟的坏话。明成祖因岷王的缘故训诫沐晟,并赐书给岷王,称沐晟的父亲有大功于朝廷,不要开罪与他。永乐年间永乐三年(1405年),八百大甸进犯明朝边境,中断进攻,沐晟会同车里、木邦讨平八百大甸。永乐四年,明成祖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为右副将军,沐晟为左副将
· 沐昕
参考文献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杨士奇等.明太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蹇义等.明仁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杨士奇等.明英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 康昕
东晋书画家、临沂令康昕简介,康昕是的师傅是王羲之吗?康昕,字君明,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东晋孝宗年间,与王献之同时。本胡人后居家义兴(今宜兴)。东晋书画家,官临沂(今山东临沂)令。与王献之善,并师从王羲之。工隶书、善画,当时与任义兴太守的著名书画家羊欣媲美。《太平广记》中说他曾偷偷更换过王献之在方山亭壁上的题字,而王献之并没有察觉。又为谢居士题画,子敬(即王献之)叹其能。康昕的绘画也非常精妙,画畜类胜似杨惠,据说有《五兽图》传世,收入在南朝宋人、书画史家孙畅之所著的《述画记》中,现已佚.东晋高僧。前传又云:“康法识……尝遇康昕,昕自谓笔道遇识。识共昕各作王右军草,傍人窃以为货,莫之能识。又写众经见重。”
· 一代儒宗钱大昕简介钱大昕是怎么死的?
钱大昕生于雍正六年正月七日,去世于嘉庆九年十月初一,是清朝著名的学者、历史学家、汉学家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汉族人。钱大昕此人在历史上成就非常的高,被许多学者,诸如王引之、阮元、段玉裁、凌延堪等公推为“一代儒宗”。可以说,钱大昕绝对是中国十八世纪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享誉古今。钱大昕幼时聪慧,喜好读书,当时经学取于《十三经注疏》以及唐朝以前的子、史、小学。钱大昕后来将此推为广之,交错容杂,发古人所未发。除了在史经方面,钱大昕还以诗词歌赋闻名于江南。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南巡之时,钱大昕因为献赋而被乾隆帝赏识,特诏赐为举人,授内阁中书。三年后钱大昕进士及第,入翰林院,提位翰林院是侍讲学士。钱大昕当值翰林院的时候,当时的礼部尚书何宗国因为一直专研天文之学,年老的何宗国听闻钱大昕擅长演算,因此特地前往拜见。到了之后,何宗国对钱大昕说:“今同馆诸公谈此道者鲜矣。”显然这里面很有一番感叹...
· 沐(mù)姓
沐(mù)姓【摘要】系承端根,始祖为端木赐。沐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以水名为姓。沐水在青州一带(今山东德州附近),居住在此地的人遂以这条河流名称沐作为姓。②源自端木赐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及《沐氏状》记载,为春秋时孔子门人端木赐之后裔,为避难改为沐姓。〔郡望〕沐姓的郡望有河间郡。河间郡,汉高帝初年置。在今河北省中部河间县一带。〔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沐氏14例,系承端根,始祖为端木赐。沐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以水名为姓。沐水在青州一带(今山东德州附近),居住在此地的人遂以这条河流名称沐作为姓。②源自端木赐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及《沐氏状》记载,为春秋时孔子门人端木赐之后裔,为避难改为沐姓。〔郡望〕沐姓的郡望有河间郡。河间郡,汉高帝初年置。在今河北省中部河间县一带。〔名人〕《中国人名大辞...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