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大宋朝陈家谷战役简介:宋军内部的勾心斗角

2016-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59
转发:0
评论:0
大宋朝陈家谷战役简介:宋军内部的勾心斗角,陈家谷战役是宋军在雍熙北伐失败后试图将控制区的百姓内迁,而与收复失土的辽军发

  陈家谷战役是宋军在雍熙北伐失败后试图将控制区的百姓内迁,而与收复失土的辽军发生的遭遇战。由于宋军内部意见不一,导致合理的战术建议遭到否决,最终以战败收场。

  出兵前,副将杨业建议避免和辽军决战,向应州进军,示意切断辽军后路,迫使辽军退往应州,此时朔州百姓可以撤退到石碣谷,宋军再以强弩守住谷口掩护撤退。而云州百姓在宋军出发前就通知其南撤到应州,与应州百姓一起向南通过大石路撤回代州。此时宋军主力与辽军相持,再派骑兵保护二州百姓撤退,辽军也不敢越过宋军主力攻击撤退的百姓,这样不用决战就可以达到战役目的。但是建议遭到监军王侁反对,他主张直接进攻寰州,与辽军进行决战,击败辽军再掩护百姓撤退,受到另一监军刘文裕的赞同。杨业表示不可行,王侁则激将说杨业莫非有二心,迫使杨业同意进行主力决战,并自请为先锋以明心志 。

  宋军到达朔州后,辽军也已赶到。杨业敦请主将潘美在陈家谷口布阵,自己作为先锋继续前进。辽军主将耶律斜轸派副将萧挞凛设伏,自己与杨业交战后假装败退,杨业中伏大败。监军王侁派人在高台眺望战况,看到杨业追击辽军,便率兵前去争功,潘美不能阻止王侁,于是一起沿着河边行军二十里,得知杨业战败后又立即撤退而不救援。杨业杀出重围后且战且退,到达陈家谷口只剩淄州刺史王贵和儿子杨延玉等残部百余人,发现潘美已经撤退,伤心欲绝,劝说部下各自逃命,但大家都慷慨赴死,无人逃难。杨业藏匿于树林中,被右皮室详稳耶律奚底射中,坠马被擒。辽军主将耶律斜轸责骂杨业,杨业但称有死而已,又叹息说受皇帝厚恩,本想立功边境以报答,却受奸臣逼迫而战败,没脸苟活人世,于是三天而死。

大宋朝陈家谷战役简介:宋军内部的勾心斗角

  杨业死后,首级被传往云、应二州,当地宋军弃城而逃。至此,雍熙北伐取得的全部土地百姓被辽军夺回,宋军精锐大量战死,导致宋军战斗力削弱。宋太宗追究战败之责,将潘美连降三级贬为检校太尉,王侁、刘文裕夺官,王侁发配金州,刘文裕发配登州。又追赠杨业检校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荫补其子供奉官杨延昭为崇仪副使,殿直杨延浦、杨延训为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为殿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陈家谷战役
战役背景雍熙北伐失败后,辽军开始逐一收复被宋军占领的领土。耶律斜轸领兵十万四处攻打,来到安定城西的时候,与当初上疏劝赵光义北伐的贺令图部相遇,贺令图被打跑。耶律斜轸在五台追上了贺令图,阵斩宋军数万人。第二天,耶律斜轸攻下蔚州。贺令图与潘美率军前来援救,在飞狐城外被耶律斜轸击溃。浑源、应州两地宋军见势之后,弃城逃窜,耶律斜轸趁势攻入寰州,杀掉了千余名守城的宋军。此时,于雍熙北伐时期由潘美所率西路军所攻下的土地仅剩朔州和云州两地。由于战力不足,潘美此时能做的,就只有让杨业带着云州、朔州、寰州、应州四地的百姓南迁。战役准备北宋云应等州都部署(主将):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云应等州副都部署(副将):云州观察使杨业云应等州兵马都监(监军):西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辽山西兵马都统(主将):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山西兵马副部署(副将):彰德军节度使萧挞凛战役经过宋军开至朔州狼...
· 宋朝土墱寨之战简介:大宋朝以少胜多的战役
土墱寨之战是宋辽战争中一场战役,发生在986年十二月。是宋军雍熙北伐失败后,辽军发动的南侵战役之一,但与同月进行的君子馆之战结果不同,这场战役以宋军胜利告终。986年十月十七日,辽圣宗向拒马河南六州军民下诏,宣布将向宋朝开战后。辽军分为三路,其中一路北大王耶律蒲奴宁带领,负责山西战事。耶律蒲奴宁率所部军进攻代州。宋军神卫都指挥使马正率所部在代州城南门下与辽军交战,寡不敌众战败。城内的代州副都部署卢汉赟不肯出战,只愿守城。知代州、给事中张齐贤只能自己率领两千厢军,从马正的右方出击,并慷慨誓师,要以一当百。与此同时,辽军开始后退。在出战之前,张齐贤与潘美事先约定,潘美要率并州军队前来参战。但张派出去的间谍被敌人辽军捉住,张齐贤害怕潘美出兵日期被敌军知道,会导致潘美的人马被辽军袭击。随后潘美的使臣到达,说潘美的军队离开并州到达柏井时,收到秘密诏书,说宋太宗已经知道东路军队在君子馆已经战败,命令并...
· 比杨家将名气更大的宋朝西北种家军
说起宋朝的军队,很多人都应该听过大名鼎鼎的杨家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西北种家军,还有折家军,为啥呢,因为后世演绎小说过度神话了杨家将,而种家军,还有折家军却沉入了历史文籍中。北宋的军队可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三部分,其中厢军和乡兵战斗力相对较弱。而作为军中主力的禁军,同样分为三部分——河北禁军、西北禁军以及中央禁军,至于南方各路,所有的禁军加在一起,其数量也不及以上三部分中地任何一部。西北禁军因驻扎民风彪悍陕西,又长期对夏战争,因而长期保持强悍战斗力。北宋西军是北宋名将和强军的摇篮。西军中有名的部队有府州折家军,麟州杨家将,青涧城种家军等。西军将领一般世代相承,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普通宋军比战力高出很多。北宋将领种世衡,儿子种谔,孙子种师道所率领的军队,人称“种家军”。北宋初年,西北边疆频频受到西夏国王元昊的军队的掠抢。西夏与与宋多次发生战争。百姓万分恐慌,,北宋王朝应种世衡要求在故宽州...
· 宋朝的府州军监
州府军监并不是完全同级的,军监都有两种,分别称为大军监,小军监。级别也不同,大军监和州府同级,小军监则否,与县同级。一般来说大军多,小军少,小军的来源是镇,待会我会再讲到。大军的来源一般是小军升级,或是边疆军事需要,级别不能太低。但大军虽然说是州府同级,但管县的例子并不多,一般下面设的是堡和寨。小军又有两种,一种做为独立行政单位,属于州府,有直辖地,也管民。还有一些设在州府治所,如江州即有军额,军城在州城内,不管民,也属小军。监,以经济目的而设,不但有与州府同级的,只有一个,云阳监。还有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的(绝对不会属于军监),很多,还有隶属于县的,也不少。小监也有管民不管之分,和军类似。最基本的一级行政区域为州和府,府可以说是州的特例。我们一总说吧。说到州府就不能说到唐朝,这是息息相关的。最开始,全国没有府,全都是州。即使唐朝建都之地长安,最早也只是雍州。后来为了表示与众不同,建,别称京...
· 浊泽之战:因国家内部政治引来外敌的战役
《战国策》上,记载有关浊泽之战简介。浊泽之战是公元前369年,赵、韩两国联军在浊泽一代与魏国大军的进行的一场大战。赵、韩联军实力强劲,原本大有胜算,却因两国互不信任,各有盘算,而导致利益出现分歧,未能同心协力,最终丧失了战略优势。而本处劣势的魏国终因敌人的内部矛盾而反败为胜,避免了被分裂的命运,这便是浊泽之战简介。图片来源于网络有关浊泽之战的简介,要从公元前370年,魏国国君魏武侯在未立储君之时骤然离世的一幕说起。当时,由于魏武侯突然暴毙,王位悬空,他的两个儿子魏罃与魏缓为继承大统而各起阴谋,终于酿成了兵戎相见的国内,魏国上下,顿时一片哗然。争斗中,魏缓不敌王兄魏罃,率领残部一路溃逃至邯郸,居然请求早已觊觎魏国国土的赵成侯出兵为他回国争夺王位,这无异于自动将一块肥肉送到赵王嘴边。得此秘闻后,赵国朝野普遍认为此乃天赐良机,若能趁魏国内乱之时联合韩国,一举消灭魏国,则韩赵两国日后再无魏国之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