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程不识:虽不受士兵喜爱,却得到皇帝的重用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0
转发:0
评论:0
程不识:虽不受士兵喜爱,却得到皇帝的重用,程不识做事传统,虽不受士兵喜爱,却得到皇帝的重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程不识做事传统,虽不受士兵喜爱,却得到皇帝的重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武帝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姓名,不单单是因为他的才华,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副好眼光,可以非常轻易地发现一些有潜能的人。要说汉武帝的手底下比较厉害的人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李广了,李广带兵打仗的能力很多人都是十分敬佩的,他对于汉武帝来讲不仅是一名臣子,更是为他守护江山的人。不过李广的名声虽然传播很久远,可是却有一个人比他还要厉害,这个人就是程不识。虽然现在史书对他的记载不算太多,可是当时程不识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image.png

  这两个人都非常受当朝皇帝的器重,他们在带兵打仗这一方面均有着卓越的表现,最主要的是两人治理自己的手下都有很独特的方法。李广的管理方法看起来比较散漫,因为他这个人的性格是比较随和的。可是程不识却是一个非常古板的人,他认为君臣就应该有君臣的样子,同理自己手底下的士兵应该对上级抱有足够的尊重。因此,程不识带领的士兵都非常的有纪律,他们不敢做任何逾越的事情,因为这很容易受到程不识的重罚。严明的纪律和组织能够教出来好的士兵这个道理是非常实在的,所以程不识每次带领他的士兵去攻打敌人基本上都能够胜利。

  在百姓心中李广和程不识都是保卫国家的大英雄,他们牺牲自己的精力守卫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过在士兵眼里两个人差别却是非常大的,很多士兵都不喜欢去程不识的手底下当兵,毕竟程不识管理部下的方法太严格了。那些在杨广手底下当兵的人就舒服多了,他们在军中基本上没有什么约束,而且很多人都和杨广的关系很好。相比下来,程不识就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老者形象,他并没有什么关系特别好的士兵,毕竟对于他来讲,领导和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是成为一名领导者的首要条件。

image.png

  除此之外,程不识对自己也特别的严格,他平时睡觉的时候一般都不会轻易的入睡,因为帝国的士兵很有可能会做出一些偷袭的行动。为了防止这种突袭行动对国家造成威胁,他还命令士兵要轮流在夜晚进行值班,并且要求他们睡觉的时候也不可以将自己的战袍脱下。敌国的首领自然也会想到这一点,他们其实也有派自己的军队前去偷袭过,可是每一次他们看到的都是程不识的部下准备好了一切与他们对抗。不得不承认,程不识处理军中事务的方法虽然严苛了一点,可是这种方法也确实比较奏效,敌国的军队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随便挑衅程不识的军队。

  按理说程不识的作战能力强,皇帝应该给他分配更重要的任务,可是皇帝却认为程不识守护好国家已经很好了,所以从来没有指挥他与敌军进行正面的对抗。这对程不识来说也是一种遗憾的事情,毕竟他一直想着能够在战场上有一番作为,没想到到头来只是做了后勤的工作,自己训练出来的士兵也只能够守护家园。

image.png

  程不识没有被派出去打仗并不代表皇帝不重视他,因为皇帝后来将他重新召回了都城里面给了他一个带兵的官位。这个官是守卫京城的平安的,也就意味着他在皇帝心里面的分量很重。其实在笔者看来,皇帝也是比较忌惮那些手中握有权势的人,尤其是那些带兵打仗的。程不识的存在不仅可以令那些手中握有权势的人感到忌惮,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保护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西汉名将程不识
程不识,汉武帝时的名将,别称“不败将军”。担任雁门太守,长乐卫尉。与李广齐名。其主要成就为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生平未尝败绩。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甘宁:东吴名将勇冠三军,却一直不受重用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甘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乱世,群雄割据,乱世出英雄,在那风云动荡的年代,涌动出许多很厉害的战将。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名将是我们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大将,提到他们的名字,我们眼前都会浮现出他们的身影。而今天我们要聊的一位将军他是东吴孙权手下的一名大将,他勇冠三军,孙权十分看重于他但却在东吴征战多年,一直不受重用,他就是吴国名将甘宁。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陈寿在史书中将他列为“江表之虎臣”。孙权曾说到,“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甘宁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想要有所作为,甘宁之前为黄祖之将,建安八年,孙权领兵西攻江夏,黄祖大败,狼狈逃溃。甘宁领兵为其断后。他沉着冷静,举弓劲射,射杀孙权的破贼校尉凌操。孙军不敢再追,因此黄...
· 纵观程昱的一生为什么没有得到曹操的重用
三国时期,谋士猛将如云,是人才井喷的时代,其中曹操旗下人才最为壮大,谋士最出名的是要郭嘉,武将最英勇的是张辽。然而,还有一个人智谋胜过郭嘉,勇猛赛过张辽,这个人就是程昱。不过纵观程昱的一生,虽然他立下众多功劳,但不能位列三公,最终还主动交出军权,以求善终,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得到曹操的重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程昱不是文弱书生,早年率领民众抗击黄巾而名声大振,曹操知道后非常欣赏,就征辟他为寿张令。程昱长得孔武有力,最厉害的是他饱腹经纶,善于谋略。曹操在外打仗,常让程昱和荀彧留守后方。曹操讨伐徐州,吕布趁机攻打曹操的地盘,最终只剩下三座郡县还没有归顺吕布。程昱挺身而出,在三城中游说,指责吕布并不是诚信之人,且有勇无谋,并败在曹操手上,最终才稳住了三城的局势,等到曹操返回。曹操回来后,拉着程昱的手感激,幸好有你在,要不然都无家可回了。后来曹操和吕布在濮阳交战,曹军屡次失败,损失惨重,袁绍派人向曹操...
· 檀香为何能得到中国人的喜爱?
檀香木在我国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它是一种古老、神秘、神奇,具有多种功能的珍稀树种,是大自然恩赐人类的纯天然名贵香料。它馨香四溢、芳香独特,任何人工合成的香精、香水都无法与之媲美。檀香树,在宗教领域里被誉为“神圣之树”;在风水学里被誉为“招财之树”;在历史上由于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被誉为“皇室之树”。我国历代的文人墨客以檀香木为题,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给予赞美和歌颂。“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就是赞美檀香木的代表作。也就是说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关于檀香的故事,那么有哪些关于檀香的故事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呢?檀香佛像低头入殿的故事东汉,随着佛教传入,檀香开始进入中国。我国进口檀香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随着佛教传入,首先檀香木作为敬佛的香料从西藏、云南及东南沿海传入内地。虔诚的香客不惜高价购买这种点燃起来异常芳香的小块檀香木,作敬香之用,后来逐步用于中医,成了中药中的一种药物,至于作...
· 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何不受曹操的喜爱?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大军事家、政治家曹操的儿子,那曹操文治武功非常了得,文学才华也颇有造诣。早年对曹植视为掌上明珠,可是晚年为何心情大变,对曹植非常痛心,甚至亲手杀死了曹植的女人。曹操晚年为何不喜欢曹植,江湖以为这里面却有原因:网络配图其一,曹植政治上不成熟。尽管曹植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可是政治经验不足,不懂得韬光隐晦,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烂醉如泥。史载: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这是要命的,军情大如山,前线如此紧张,曹植居然革命小酒天天醉,曹操怎敢把国家大计托付给曹植。要知道军情不是儿戏。其二,曹植文人气息太浓。曹植是个写文章的高手,但仅仅是写文章而已。他不懂得过于自负带来的危害,此刻正值曹操考验自己和兄长的时刻,曹丕懂得进退,曹植我行我素,仍然如故,自然让曹操很不放心。书上说:植任性而行,不自彫励,饮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