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韩子高:从卖鞋的市井游民到朝廷重臣,他都经历了什么?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1
转发:0
评论:0
韩子高:从卖鞋的市井游民到朝廷重臣,他都经历了什么?,你真的了解历史上的美男子韩子高,从卖鞋的市井游民如何逆袭为朝廷重臣吗?小编给

  你真的了解历史上的美男子韩子高,从卖鞋的市井游民如何逆袭为朝廷重臣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一谈到美男子,就让人想起林青霞版的东方不败,不过林青霞是女人,也不过是成就了女扮男装的典范。金庸的《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未见露面,声先夺人,通过令狐冲的猜测与假想,也足够荡人心魄,而其武功之高,更是世所罕见。当然这只是文学作品的虚构,其实早在南北朝时,还真有这样一位武功卓绝的美男子,他兴许就是东方不败的原型——那就是陈朝的韩子高。

image.png

  据史载,韩子高“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发,自然峨眉,见者靡不啧啧”,形容女性的词语全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可惜他身世很不好,靠做鞋为生。

  南北朝时代有士族、庶族之分,他自然只能算是庶族,而且在当时重农抑商,他一个小手工业者的地位就更加显得卑微。好在有前朝之鉴,刘备靠卖草鞋结识了张飞、关羽,还成就了一番大业。韩子高可谓其貌不凡,因此注定会有所作为——不说才能,单靠颜值也是完全可能。

  韩子高本来是会稽山阴人,父亲名叫韩延庆,与《天龙八部》中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的名字相同,都叫“延庆”,不过估计韩延庆不会作恶,也就没法非法掠夺财物,自然没能造就韩子高的“富二代”,韩子高也只能在市井中讨生。

  韩延庆至少长相不丑,基因遗传到韩子高身上也才有如此貌美。再就是韩延庆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最初在给儿子取名时叫着“蛮子”。如此俗的名字落在如此貌美的人身上,倒也难为了他,可见一个人有时候还会名不符实。

  公元552年是侯景之乱的末期,那时还属梁朝时代,陈朝尚未建立,韩蛮子旅居于京都(今南京)。第二年,侯景之乱平息,韩蛮子或许深深体会到了战乱带来的痛苦,决定跟着大部队返乡创业。说来也巧,时任吴兴太守的陈蒨看到他容貌美丽、状似妇人,就问他:“你愿意跟我混么?”

  “公家饭”是大多数人的梦想,韩蛮子于是很爽快地答应了陈蒨,成为了他的贴身备刀侍卫,还负责传酒炙等工作。只是陈蒨觉得“蛮子”这个名字实在难听,于是替他改名为子高。

  再说陈蒨这人是个急性子,手下的人很不适应他的快节奏,但是韩子高很善于揣摩他的心意,等他刚把事情交待完,韩子高便已经做得妥妥当当——这当然是他准备在先。

  陈蒨见他如此“懂事”,就让他学习骑射。那时候南、北方尚未统一,大小三个政权对峙,陈蒨让他学习武功自然是想让他建功立业。也不知韩子高练的功夫是否包含有《葵花宝典》,反正他进步很快。

image.png

  两年后,韩子高随陈蒨一道讨伐杜龛,他在军中大显身手,陈蒨遂给韩子高配备了一些士卒,让他独当一面。

  他这个年龄才17、8岁,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年龄,若是生活在现在,或许就只能当一个“伪娘”,争取在演艺圈混口饭吃,但他在那时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当然他能够大发军威,可能还有这样一个原因,敌人见他长得漂亮,舍不得杀他,甚至还有人看直了眼。

  据史载,“即乱卒挥白刃,纵挥间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数矣。”意思是说,敌人的屠刀都已经高高地举起,可就是舍不得下手,甚至还直接抛掉手中的兵刃。

  这韩子高可不管那么多,趁敌人犯“花痴”之际将其杀死。

  这与东方不败是何等的相似!他在黑木崖与任我行对决时,令狐冲就是怜他貌美,不忍下手,还害得任我行被东方不败的绣花针射瞎了眼睛。后来多亏任盈盈提醒,令狐冲才没再“怜香惜玉”,展开“独孤九剑”将东方不败消灭,否则没准也会像韩子高的敌人那样一个二个死于非命。

  韩子高在与敌人对垒时,敌方可没有人提醒同伴,韩子高这才逮着了机会。

  这也得出了一个结论,与美人打架时,一定要先下手为强,等打死了再看,若是想先欣赏美色,死的只会是自己。

  第二年,他们平息了杜龛,韩子高又随陈蒨讨伐张彪,他再次施展“美男计”,很快就打败了张彪。

  这真是富贵再三逼人,陈蒨将自己帐下更多的士兵交给了韩子高管理,这说明他已经由连长晋升成为了团长,甚至是师长,反正是官越做越大。

  那期间,陈蒨因为战功,由吴兴太守迁为条件更好的会稽太守。陈霸先由于独掌大权,也废除梁敬帝而登上了皇位,是谓陈武帝。陈蒨作为武帝的侄儿,而且年轻有为,很受器重,被立为临川王。

  到了公元559年,陈霸先驾崩,皇宫里面经过一番宫斗,最后召陈蒨还朝,让他来当皇帝,他就是陈文帝。

  韩子高也因此得到高升,被授为右军将军。当然成功绝非偶然,颜值永远赶不上才华,在陈蒨建立帝王霸业的过程中,韩子高明显是其得力助手。

  在讨伐张彪那年,陈蒨遭遇夜袭,仓皇出逃,而身边又没有其他人,只有韩子高在侧,便只好让他去从事反间计。韩子高也不辱使命,搞得张彪一方军心大乱,也不知他使用“潜规则”没有?从韩子高与陈蒨的交往情形来看,也不排除他用了这一谋略。

  所以当我们防范红颜成为祸水时,也须提防蓝颜成为祸水,只不过在讨伐敌人时是将祸水引向敌方,与己方有利。

  前面已经说过,陈蒨是个急性子,而韩子高的性格恭谨,按现在的提法,两人有些互补。但凡两个人长期生活在一起,时间久了,就难免会产生一些情愫,只不过异性之间在世人看来是正常的,而同性之间则显得有些不正常,不过按现在网络语言来说,“异性是为了繁演后代,只有同性之间才是真爱。”那时陈蒨与韩子高之间也产生了“真爱”。

  韩子高温柔貌美,自然充当“女性”角色,可是他不甘心呀,他毕竟也是男人,需要的是女人。

  早在梁朝时,大司马王僧辩当朝武功第一,陈霸先只能排在第二,王僧辩便与陈霸先结成了姻亲,以期强强联合。

image.png

  可是当陈霸先的女儿一看到韩子高,便起了色心,抛弃了富贵,想与韩子高私通。韩子高自然知道这一行为的后果很严重,万万不敢。

  可是这位小姐也很有《鹿鼎记》中建宁公主的行事风格,强行与韩子高发生了不正当关系,甚至还把娘家的大量珠宝偷出来赠送给他,并附带有一把题诗的“团扇”作为定情物。

  这时候韩子高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出来了,他居然恃宠欺负王家,事情传到王僧辩耳中去了,他决定解除婚约,自然地陈霸先也知道了事情的原委。陈霸先不反思自己,还决定先发制人,剿灭了王僧辩,从此他就是朝中第一人,这也为后来取代梁敬帝顺理成章。

  韩子高的一段绯闻,造就了梁朝的灭亡和陈朝的建立,可见祸水十足。这种因为同性恋而导致王朝颠覆的史实,在中国历史上也绝无仅有。

  但是陈蒨与韩子高毕竟有一腿呀,岂容他人分一杯羹?哪怕是堂妹也不行!当他召见韩子高时,韩子高自然不敢见他。好在陈蒨对韩子高只有爱之深,没有恨之切,他没有责难韩子高。

  陈霸先的女儿知道自己的男宠是堂弟的“女宠”后,反而给气死了。陈霸先仅当三年皇帝便驾崩,也不知是不是缘于女儿被气死而郁结在心?

  但是韩子高的祸水总算泼在了他的身上。不过陈蒨机缘巧合,大发伯父的死亡财,居然从伯父手中接过了皇帝这杆“枪”。他吃水不忘挖井人,依然重用韩子高。

  若说那次韩子高避而不见陈蒨,那时他是想虽然有上下级关系,又有提携之恩,但毕竟同为一殿称臣,他对陈蒨还敢抵抗。陈蒨自从当上皇帝之后,还重用他,韩子高或许是再也不敢逾矩,或许是良心发现,他为此曾多次建功立业,也多次得到提拔升迁。

  公元560年,王琳进犯栅口,子高宿卫台城内,很快将其平定,韩子高也被册封为文招县子爵。第二年,韩子高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剌史。韩子高出征讨伐留异,他一人骑马杀入敌阵,还为此伤了颈部。

  这说明貌美也是不能拿来当饭吃的,总还有像《红楼梦》中焦大一样的人物,欣赏不来美,这种人只会破坏美,韩子高就是上了这种人的恶当。韩子高在疗伤期间也进行了深刻反省,最后在第三年平定了留异,他也被授予假节、迁贞毅将军、东阳太守。

  又过了两年,即公元564年,韩子高奉命讨伐陈宝应,由于他反省到位,于当年十一月大破陈宝应。韩子高也因有功而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文招县伯。再过一年,韩子高征为右卫将军,至京都,镇领军府,至此他的官运也算是做到了极点。

image.png

  历来祸福相倚,你想一个不被士族瞧在眼里的庶族下等人,短短几年时间内便成了炽手可热的人物,而且男女通吃,这自然容易引发别人的羡慕嫉妒恨。或许是韩子高太过自信,认为除了陈蒨外,就没有人能够奈何他,所以他在平时除了体会陈蒨的感受外,就没再顾忌他人的感想。终于,坏事来了,一场恶病向陈蒨袭来。

  客观地讲,韩子高还算是做到了仁至义尽,给陈蒨端水送药,片刻不离。陈蒨对韩子高也相当的信任,偌大的皇宫,所有人都被拒之门外,就只有韩子高在里面与他厮守。这种情形有点类似于乾隆皇帝临驾崩前的那些日子,只有和珅能够读懂他。陈蒨也是病糊涂了,他不知道这一切已经给韩子高埋下了祸根。

  很快地,陈蒨驾崩,伯宗即位,陈顼入辅,迁韩子高为散骑常侍,仍为右卫将军,移营驻兵于新安寺。此时他已经28岁,孔子曾说“三十而立”,意味着一个人到了30岁左右,也应该懂事了。

  韩子高自然也看到了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可是“率天之下,莫非王臣”,要想逃到其他国家去申请“政治避难”又有些舍不得现有的地位,他便只好忍让。再者,在他心中还有这样的想法——自己的步步升迁也并不完全靠色相,而是凭着稳扎稳打、卓越超群的累累战功。

  想当年,自己与陈霸先的女儿有一腿,为之还曾忤逆过陈蒨,其结果也照常没事。正所谓过度自信害死人,他的祸水终于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第二年,即公元567年八月,前上虞县令陆昉及韩子高的军主诬告韩子高谋反。很快地,韩子高罪名成立,被处赐死,虚年三十岁(实际年龄29岁)。

  陈文帝去世后,韩子高便由此失去了强有力的政治靠山。他也自知拥兵过重,容易受到新皇的猜忌,他于是选择了退让,所谓“谋反”之说自然不会成立。而且主动交权,对新皇也算是一种交待,可惜“蓝颜也薄命”,韩子高最终被处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比希的生涯是什么样的他回到德国之后都经历了什么
教授生涯教授化学是要教授作为科学的化学,而决不是单纯地传授应用技术。对于只是抱着学习应用技术目的而来的学生,他是断然拒绝的;但对为了造福于人类而学习化学知识的学生,则始终是支持的。李比希本人就是这样的表率。他认为这个问题不能本末倒置。他谆谆告诫学生们,应当首先为祖国和追求真理而努力,然后其余的东西才归属于自己。机构创建化学教学大纲的编制和李比希热诚而严谨的治学,使得化学教育运动在德国比在其他任何地方以更大的势头和更深远的影响发展起来,从而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学生拥向吉森大学,聚集于李比希门下。在李比希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实验室中的系统训练培养出了一大批闻名于世的化学家。其中名列前茅的有为染料化学和染料工业奠定基础的霍夫曼、发现卤代烷和金属钠作用制备烃的武慈、提出苯环状结构学说为有机结构理论奠定坚实基础而被誉为“化学建筑师”的凯库勒,以及被门捷列夫誉为“俄国化学家之父”的沃斯克列先斯基等。值得指出...
· 从放牛娃到成为皇帝,朱元璋都经历了什么?
小编记得在历史课上学过很多的历史人物,小编今天要说的就是明朝的皇帝朱元璋,现在看来他加入义军是他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决定,也是他建立大明王朝的关键,如果他当初没有加入元末的红巾军,继续做和尚,遨游四海,我认为就不会有他的江山,也就不会有这位皇帝。在元朝末年的时候,因为统治者昏庸无能,很多老百姓都填不饱肚子,而且小编记得他小的时候是一个放牛娃,很多人都受不了苦难就去当了和尚,当时加入红巾军的人数也有很多,有很多人加入的时间都比他早,我相信很多人就会想为什么他会成为皇帝,小编就来说一说他为什么成为开国皇帝,他都经历了什么。小编依然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说起吧,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父亲和祖辈都是拖欠税款的人,到处躲债,所以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能力让他上学读书的,所以他只能从小给地主家放牛。元朝末年的时候由于当时的皇帝压榨百姓,而且把民众分成不同的等级,我觉得这样会产生很多的阶级矛盾,我们都...
· 芈月怎样从芈八子到宣太后的?芈月经历了什么
秦宣太后是秦惠文王的妻子,是楚国的姑娘嫁到秦国来的,姓芈氏,称“芈八子”。秦惠文王有多位妻子,第一妻子称王后,第二妻子称夫人,其余妻子的名号顺序是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当时,宣太后是“八子”,因此被称为“芈八子”。芈八子在秦惠文王家庭里的地位一般,不过她有3个儿子,还有一个优势是她的同母异父弟弟魏冉在朝里做官。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儿子,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作了秦王,用“车裂”酷刑残忍地杀害了商鞅,但仍继续推行商鞅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秦惠文王死后,他的王后的儿子秦武王继位。秦武王体魄健壮,喜欢运动。公元前307年,好胜心极强的秦武王与大力士比赛举鼎,不慎折断了胫骨,不久去世。秦武王没有儿子,王位由谁继承呢?秦武王有许多异母兄弟,相互明争暗斗,都想继承王位。芈八子的大儿子嬴稷是秦武王的异母兄弟之一,当年19岁,在燕国做“人质”。芈八子和弟弟、也就是...
· 北宋著名将领韩令坤简介他生平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韩令坤(923~968年),字德顺,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市磁县)人。后周到北宋初年著名将领。初隶后周太祖郭威帐下,为铁骑散员都虞候。后周世宗即位,授殿前都虞侯。显德二年,从宰相李榖攻打南唐淮南郡。六年,受命疏浚汴水,导入蔡水,以通陈颍之漕运。攻取扬州和泰州后,加检校太尉,领镇安军节度使;从征南唐、太原与契丹,均有功勋。宋朝建立后,移镇天平军,加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宋太祖赵匡胤亲征昭义军李筠,率兵驻屯河阳,从讨扬州李重进。建隆二年,返京议功,太祖杯酒释兵权,仍拜特进、检校太尉兼侍中、行正定尹、充成德军节度使、兼北面沿边兵马都部署,加上柱国,封南阳郡开国公,赐号推诚奉义翊戴同德功臣,镇守常山七年。乾德六年,因疽发于背而卒。追封南康郡王。人物生平韩令坤,磁州武安人。少隶周祖(郭威)帐下。广顺初,历铁骑散员都虞候,控鹤右第一军都校、领和州刺史。世宗即位,授殿前都虞候。俄赏高平之功,为龙捷...
· 昌平君从秦相到楚王都经历了什么?最后为何反秦
昌平君从秦相到楚王不是没有原因的,昌平君非常懂得进退,另外昌平君是知道轻重厉害,甚至可以说昌平君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那么昌平君从秦相到楚王都经历了什么故事呢?昌平君本来是楚国中的饱读诗书的翩翩公子,可以说是本来便是前途无可限量的一个人,但是因为是出生在帝王之家,所以昌平君早年便被秦国当做人质困在秦国之中,因而可以说昌平君整个人生中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秦国的。幸而,昌平君的横溢才华并没有因为昌平君是楚国人就受到了限制,反而是得到了秦始皇的认可与赞叹,在秦国的时候,不得不说也是由于华阳太后的缘故,使得昌平君的才能很快得到了认可,当然也有昌平君本身的才能以及秦始皇知人善任的秉性,因而昌平君成为了秦国的一名相国大人。当秦始皇派兵开始攻打楚国的时候,昌平君的心中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忌惮,昌平君心中一直以来都是清醒明白的,始终都认为自己是楚国人,昌平君想要再回到自己的故国楚国。昌平君开始在秦国的后方发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