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张献忠是怎么建立大西的?真相是什么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42
转发:0
评论:0
张献忠是怎么建立大西的?真相是什么,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从普通士兵做到义军首领,张献忠是如何建立大西的?今天给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从普通士兵做到义军首领,张献忠是如何建立大西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说到张献忠这个人,我们得从头说起。关于他的出身,有人说他家里世代都是农民,也有人说他父亲是经商的,还有人说他跟读过书,就是没能考取功名,无论哪种说法,总结成一点就是,他是个苦命人,因为之前很长的一段人生经历,他都不算成功,最后才去从了军。可是从军了也不顺利,他本身就是个不太安分的人,喜欢在业余时间搞点所谓的“副业”—打家劫舍、偷鸡摸狗之类,这就怪不得别人揭发他了,由于恶迹实在太多,干的也太过于频繁,被判令斩首,好在张献忠做人还算圆滑,也很会说话,碰到个为他说话的人,最后把他放了。

image.png

  到后来,全国各地都闹饥荒,一夜之间出现了无数的起义军,张献忠把心一横,跟随了其中一个首领,也反了,从这点来看,张献忠还是比较有追求的,既然老老实实也做不成好人,不如去当个恶人。刚参加起义军这段时间,张献忠作战勇猛,不辞劳苦,总是冲在最前,很快当上了起义军的领袖,结果没多久,他向明朝政府投降了,很多人可能到这有些不理解,干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投降啊,因为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个潮流,大家都投降,投降有饭吃还不用东奔西走,张献忠不傻当然也就顺势而为了。

image.png

  投降完没多久,粮食吃完了,钱也花的差不多了,他就又反了。此后的多年里,这一幕轮番上演,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跑不掉就投降,明朝的将领换了一波又一波,张献忠却越干越大,手底下集结了很多有能力的将领,期间,他进河南,围凤阳,也就是朱元璋的老家,顺道还砍光了皇陵周边的树木,刨了朱元璋的祖坟,这件事今天看来可能有些不道德,但是沉重的打击了腐朽的明王朝,消磨了明朝大小官员的抵抗意识。

image.png

  到最后,张献忠面对官军的四面合围,选择进入四川。这时,张献忠遇到了这几年的老对手—左良玉,左良玉是明末的名将,他作战勇猛,指挥得当,经常追得起义军到处跑,张献忠也不例外,他打不过左良玉。但是,张献忠利用左良玉在与农民军作战过程中的不法事件,派人对左良玉进行游说,挑拨左良玉和他的直属上级杨嗣昌之间的关系,左良玉决定放松对张献忠的围剿,使得他得以休养生息,并趁机溜出了四川。几年后,张献忠卷土重来,这时候的四川已经没有像左良玉这样的猛将驻守,张献忠一路过关斩将,很快占领了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张献忠大西政权是在什么地方建立的最早不是在四川
张献忠攻下襄阳,过了一把瘾后,发现郧阳一带还驻扎着明军左良玉部,很怕他来攻,就纵兵大肆劫掠焚烧襄阳城后,渡过汉水向东攻克光州(河南潢川)后,又折入湖北“占据”随州。最后,张献忠率部窜至信阳一带驻扎。张献忠猜得没错,左良玉果然率军入河南来围剿他。围剿张献忠的大明军队不过,张献忠也不是的,他趁机进攻郧阳,只是罗汝才却待在在河南与李自成组成联军。老张顿时失去一条臂膀,实力大减,在信阳又被老对手左良玉所率的明军所败,差点全军覆没。只带了几百随从的老张当然不敢去投靠李自成,因为在荥阳大会上曾与李自成有过节,干脆潜入安徽抢掠,那里有农民军“革里眼”贺一龙等部,说不准还可以联手。当年高迎祥从陕北带来的农民军为贫穷的农民,队伍壮大后,手下的那些的头目基本上都为自己取了个绰号。如独行狼、一只虎、蝎子块、小霸王、震天王等。当然绰号也不是随便取的,一般要表现出这个人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如外貌、作战勇猛等。可是,只...
· 卫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真相是什么
商鞅的卫国,是怎么建立的,原来和商纣王的儿子有关,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我们准备为大家开八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从立国,崛起,到灭亡的经过,中间会插播名人传记,或者视频。做一个各国兴亡史系列,感兴趣的可以先关注。首先说卫国,卫国的名人有商鞅,吴起,吕不韦,聂政,荆轲等等,名人还是很多的,所以吴国公子(国君的儿子中不是太子的,都统称公子)季札赞赏“卫多君子,其国无患”。卫国是个小国,封国包括现在的河南鹤壁、安阳、濮阳,河北邯郸和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菏泽北部一带,首都是朝歌。有没有从位置上看出点什么,没错,首都是朝歌。这就涉及到卫国被分封成立的细节了。在公元前104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出具体年份),周武王率军在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而亡。武王建立周朝,即西周。武王为了安抚商朝的余民,把殷代的部分土地分给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史记中称作禄父)。为防止他作乱,武王安排了弟弟管叔,蔡叔...
· 黄巢起义的时候为什么不建立据点,真相是建立不了
黄巢起义作为唐朝末年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席卷中国十几分省份,历时十几年,起义军军队人数最多时达到了60多万,一度占领唐朝首都长安,可以说距离取天下只有一步之遥。但是,黄巢起义最终失败了,对于这场起义的失败我们现在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建立根据地”,说黄巢只懂得流动作战。事实真的如此吗?黄巢不建立根据地仅仅是因为没有想到去建立吗?还有另有隐情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对于黄巢不建立根据地,首先我们必须明白,这里面确实有黄巢等起义领导层认识不够,思路不清晰的原因,这是客观事实。但是,黄巢之所以不建立根据地而采取流动作战,除了自己的主观因素之外,还有十分强大的外部因素逼迫他不得不采取流动作战而难以有一个稳固的地盘。这个外部因素就是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地方军阀。黄巢起义最初依附于王仙芝,后分道扬镳,王仙芝败死后,起义军大部归于黄巢。黄巢统帅的起义军从中原杀入南方,又从南方杀回中原。我们仅从过程...
· 宝藏之谜:张献忠的大西国宝藏到底藏在哪里?
张献忠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在明朝末年的政坛上着实掀起了不小的风浪,张献忠为人狡猾诡谲,他领导的起义军是明末起义军中坚持时间较长的一支,通过长时间的武装斗争,张献忠最终在四川建立起了属于他自己的帝国——大西国。网络配图关于张献忠与大西国的传说一直流传到今天,对于张献忠,人们讨论最多的除了其四川百万人民以外,更多的是对于大西国宝藏的猜测与探秘。张献忠在进军四川的途中沿途大肆抢掠,积累了大笔的金银财富,然而后来清军攻破四川时却并未发现这些金银宝藏,最后只能失望而归,那么这批宝藏究竟在哪里呢?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在四川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而在2005年的时候,岷江施工大队在岷江河段施工时真的从水中打捞出来了一对石牛,此消息一出,人们兴奋不已,很自然的就将这对石牛与张献忠的宝藏联想到了一起。网络配图接下来一系列重大发现接踵而至,从江中又打捞出来了保存完好的盛放官银的木桶。...
· 白起怎么死的白起之战的真相是什么
白起怎么死的,白起的死离不开他的嚣张跋扈,离不开他的自以为是,离不开他的自作聪明。据历史记载,自从长平之战之后,白起以为可以一劳永逸,结果他的想法太天真了,没想到最后被君王所猜忌,君主与臣子互不相信,互相猜测,最后导致了白起的死。白起简介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之战白起战神白起一生战功赫赫。古人有句话说得好:“一将功成万骨枯”,而战神白起一生的军功是千千万万的头颅换来的。人们往往只看到战场上功臣名将表面的荣耀,却忽视了这荣耀背后战死的无数英魂。白起的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