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欧洲天文学天才开普勒逝世,他的成就地球人都知道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28
转发:0
评论:0
欧洲天文学天才开普勒逝世,他的成就地球人都知道,明思宗崇祯三年,即1630年11月15日,德国巴伐利亚州雷根斯堡,号称“天空

  明思宗崇祯三年,即1630年11月15日,德国巴伐利亚州雷根斯堡,号称“天空立法者”的一代科学天才,神圣罗马帝国皇家数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以下简称开普勒),拖着贫病交加的虚弱躯体,满怀着被欠薪数月的愤怒无助,悲凉的病故在这寒冷的冬天。享年五十九岁!

  这位身后享誉世界的天才,少年时代却曾是一个只热爱文学的虔诚新教徒。十七岁的年岁,就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二十岁又拿下硕士学位,这位标准的学霸人物,那时最热烈的理想,就是在图宾根大学彻底参透神学的教义,做一个优秀的教牧师!

  但是一个老师的课,却叫这位怀揣二十年热烈理想的青年,人生选择骤然拐弯:麦斯特林。这位哥白尼的虔诚信徒,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同学们解读着宇宙的奥秘,瞬间就把开普勒带入到另一个神奇的世界。原来自己一直虔诚相信的新教宇宙学说,竟然满满都是漏洞?

  怀着强烈的新鲜感,开普勒开始知道哥白尼,开始研究哥白尼的学说,不知不觉间,竟真的走进了一个未知的领域:天文学。他开始疯狂研究哥白尼,甚至为了哥白尼与同学们辩论,也给自己招来了人生里第一次小麻烦:由于此举引来了校方的不悦,因此他被中断了神学课程,推荐到格拉斯中学教书。但校方不会想到,这个反而成就了开普勒,在格拉斯中学这个新天地里,他似脱了锁链的鸟儿一般,竟真懵懂的写出了一部著作《宇宙的神秘》!

image.png

  这部著作,虽然观点各种幼稚,却令他得到了人生另一重大机会:被丹麦天文学权威第谷收入门下,从此跟随学习。就像高手传功一样,水平刷刷看涨。第谷去世后,他继承了第谷神圣罗马帝国皇家数学家的身份,也受命整理了第谷的遗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

  多年的累积下,从三十三岁开始,开普勒启动了震惊世界的发现之旅,先提出了轨道定律,然后是面积定律,最后是周期定律。归结起来,就是人类天文学开天辟地的伟大发现:行星以椭圆轨道运转,同样时间里行星向径在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他同太阳的距离立方成正比。这三个重大定律,成为之后二百年,人类认识宇宙的最靠谱明灯。天空立法者的美名,就是由此而来。

  也同样在此期间,三十七岁时的开普勒,宣告发现一颗新星,那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比起这颗七十六年来一次的星星,三大定律的里程碑意义,却是更重大!牛顿说自己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公认就是开普勒!

image.png

  但科学突飞猛进的开普勒,人生却常年生活在不幸里,出身贫苦家庭,醉心于科学更令他开罪于神学界,第一个妻子与他感情常年不合,第二个妻子照顾了他的余生,也伴他经历了贫困。甚至在他死后,由于战乱侵扰,他的墓碑也曾被毁于一旦。德意志民族,就这样刻薄无情的对待了这位天才!

  然而更令中国人陌生的是,这位今天对于中国人,都不算熟脸的开普勒,在他同时代的大洋彼岸,也就是中国明朝,竟然有着相当的知名度!他的重要著作《哥白尼天文学纲要》,早在崇祯年间就被翻译引进中国,那年代的中国,正是古代史上风气最开放的年代,满怀“欲求超越,必须会通”的理想,那一代中国士大夫们,正如饥似渴的学习着西方科学。著名的《崇祯历书》,更参考了开普勒的《宇宙和谐论》,崇祯年间中国人造出的天文望远镜,技术更一度世界领先。开普勒的时代,也正是东西方科学交汇的火热年代。

image.png

  只是这样的火热年代,很快随着大明朝的山河变色戛然而止,曾经被中国士大夫熟悉的开普勒,也就不再为中国人知晓。相反欧洲大地,却享受了他科学的成果,走向了突飞猛进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约翰尼斯·开普勒有哪些成就?约翰尼斯·开普勒生平简介
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Kepler,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生于符腾堡的威尔德斯达特镇,卒于雷根斯堡[1]。德国杰出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开普勒就读于图宾根大学,1588年获得学士学位,三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当时大多数科学家拒不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图宾根大学学习期间,他听到对日心学说所做的合乎逻辑的阐述,很快就相信了这一学说。1630年11月15日,约翰尼斯·开普勒在神圣罗马帝国巴伐利亚公国雷根斯堡病故,享年58岁。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分别是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这三大定律可分别描述为:所有行星分别是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在同样的时间里行星向径在轨道平面上所扫过的面积相等;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同太阳距离的立方成正比。这三大定律最终使他赢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名。同时他对光学、数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现代实验光学的...
· 约翰内斯·开普勒
早年约翰内斯·开普勒位于威尔(WeilderStadt)的出生地开普勒在小时候看过的1577年大彗星吸引了全欧洲天文学家们的注意。约翰内斯·开普勒于1571年12月27日,也就是当年的圣若望庆日,在威尔(如今为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部分,位于斯图加特市中心以西30km)的帝国自由城市出生,在他前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的祖父西博尔德·开普勒(SebaldK.)曾经是这个城镇的市长,但是约翰内斯·开普勒出生时,开普勒家族的家业已经开始衰落。他的父亲海因里希·开普勒(HeinrichK.)为了营生,当了一名危险的雇佣兵,在约翰内斯五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庭,据说后来死于荷兰的“八十年战争”。约翰内斯的母亲凯瑟琳那·古尔登曼(K.Guldenmann)是一名旅店老板的女儿,同时是一名医者和草药商。约翰内斯是早产儿,孩提时体弱多病。然而,他超常的数学才能经常给他外祖父旅馆内的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
· 开普勒问题
开普勒问题解析所有的吸引性的有心力都能够形成圆形轨道,前提是有心力必须相等于粒子的向心力。给定圆半径,这要求相当于物体的角速度已被决定。在此条目里,不会提到非有心力。一般而言,非有心力不能形成圆形轨道。假设,一个质量为m{\displaystylem\,\!}的粒子移动于一个连心势V(r){\displaystyleV(r)\,\!}内。r{\displaystyler\,\!}是径向坐标。其拉格朗日方程为其中,时间是t{\displaystylet\,\!},角速度是ωω-->≡≡-->dθθ-->dt{\displaystyle\omega\equiv{\frac{d\theta}{dt}}\角动量},运动常数角动量是L=mr2ωω-->{\displaystyleL=mr^{2}\omega\,\!}。详细说明,对于圆形轨道,方程左手边第一项目等于零;如预期,有心力−−-->dVdr...
· 开普勒猜想
背景面心立方(左)与六方最密堆积(右)示意图若将一个容积很大的容器,以大量体积很小且体积彼此相等的小球给填充(显然不可能完全填满,一定会有些空隙留下),那其密度就是指所有小球体积的总和对容器空间的比值。若欲使该容器中能放入尽可能多的小球,就必须寻找密度最高的排列法,也就是使这些被装填的小球彼此间能尽可能紧密地排在一起。有人做过实验,并发现随机装填的密度大约有65%,然而小心地排列球的位置,可达致更高的密度。若在第一层,先将球以六角形的方式排列(即每个球四周围绕六颗球),然后下一层的球放在“于上一层球之上能让球中心位置最低的点”上,然后其余层以此类推。这就是在市场水果摊上橘子堆叠的方式。每个阶段对于下一层该如何摆放,都有着两种选择,故若一直重复此法,到了最后,会有无限多的、密度相同的球的堆叠存在,此法最为人知的两种形式,即是面心立方和六方最密堆积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平均密度相同),此法的...
· 开普勒定律
开普勒定律开普勒的三条行星运动定律改变了整个天文学,彻底摧毁了托勒密复杂的宇宙体系,完善并简化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第一定律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开普勒第一定律,也称椭圆定律、轨道定律: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开普勒第二定律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在同样时间间隔内,行星绕着太阳公转所扫过的面积相等。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等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这一定律实际揭示了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角动量守恒。用公式表示为开普勒第三定律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绕着太阳公转的周期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立方成正比。开普勒第三定律,也称周期定律: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由这一定律不难导出: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这是艾萨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