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嘉道中衰”中的嘉庆帝,他的结局是什么?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88
转发:0
评论:0
“嘉道中衰”中的嘉庆帝,他的结局是什么?,“嘉道中衰”上承“康乾盛世”,下启“鸦片战争”,“嘉道”指的是嘉庆和道光。

  “嘉道中衰”上承“康乾盛世”,下启“鸦片战争”,“嘉道”指的是嘉庆和道光。

  嘉庆帝是一位勤政的皇帝,终其一朝,都在孜孜不倦地处理政务。但嘉庆帝的勤奋是一种“懒惰”的勤奋,他高喊守成,标榜“法祖”,死按祖宗的“实录”办事,发生了什么事件,他仔细的查祖宗的实录,看看类似事件人家怎么处置的,然后自己照办。

image.png

  1

  如果嘉庆是以前朝代的皇帝,他是个合格的好皇帝;但是嘉庆处在“数千年位于之变局”的时代,他在位时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从乾隆中后期,清朝一直在走下坡路,只不过到了嘉庆一朝才愈发明显:嘉庆在位期间正是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可嘉庆帝继续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

  嘉庆时期,大清国已经被腐败侵蚀的体无完肤。嘉庆应该是很郁闷的:怎么他爹乾隆在位时天下太平,国家没那么多事,偏偏到了自己手里问题频出:朝廷腐败,百姓起义。嘉庆深感无能为力,他呕心沥血却不知自己怎么做才能挽救日暮穷途的大清:嘉庆帝都能在紫禁城内遇刺,白莲教都能打进紫禁城。

1539067065801676.png

  2

  帝王要想有一番作为,除了雄才大略,更要勇于突破。嘉庆帝却不是,他不敢承担任何风险。嘉庆帝没有什么缺点,但没有缺点恰恰是最大的缺点,他只是一个平庸的好人。嘉庆帝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那只不过只扬汤止沸。

  嘉庆驭龙宾天,正史记载是正常病故,但是嘉庆帝从病倒至归天,还不到一天工夫,而且死前没有明显的征兆,所以后人推测可能是由于年事已高,中暑再加上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死。还有一种说法是嘉庆皇帝是遭雷击而死,但是这种说法只是根据只是一些没有史实根据的传说,宫廷正史上均无记载。

  嘉庆皇帝死后,热河行宫立即封锁消息,避暑山庄大门紧闭,限制人员出入。二十七日留京王公大臣才得悉噩耗,延至八月初二日,道光皇帝向内阁发布上谕,才告知朝廷上下。当时的清朝政局稳定,且已经确认了秘密立储制,断然不会出现争权夺位、国家混乱的情况。在此之下,嘉庆皇帝死后,身边人却行如此严谨的举动让人不得不怀疑嘉庆帝之死另有原因。更重要的是,“遭雷击而死”这种流言的出现绝非空穴来风,当时我国的封建专制达到顶峰,皇帝处在顶点,谁敢传出这样的流言?

image.png

  3

  即使嘉庆遭雷击而死是实,宫廷正史上也不会出现任何记载。皇帝遭雷劈,这是遭了天谴啊!谁敢胡写?不管嘉庆是怎么死的,他终究可以安心长眠了,不必再碌心劳力于大清的是是非非,风风雨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历话——晋的中衰
?晋国自文公创霸,襄公继业,终春秋之世,盟主的地位差不多始终在他们的手里。但在襄公和悼公以后两个时期,声势略为消减。尤其是在灵公到景公的时期,楚国强盛,晋国的实力比不上楚,在中原的地位常常受到楚的倾轧,这可以说是晋霸中衰时期。但到悼公以后,因晋、楚两衰,结盟共霸中原,互不侵犯;吴、越虽强,离开中原稍远,究竟不能完全打倒旧盟主的势力。所以这个时期,只能称为晋、楚、吴、越共霸的时期。鲁文公六年的秋天,晋襄公去世,晋国首先发生了置立嗣君的争乱。原因是那时襄公的太子夷皋年纪太小,晋国内部发生不安宁的现状,大家想立长君来维持:赵盾主张向秦国迎立公子雍(襄公的庶弟),狐射姑主张向陈国迎立公子乐(也是襄公的庶弟)。赵盾不赞成狐射姑的主张,迳派大臣先蔑和士会到秦国去迎接公子雍;狐射姑也迳派人到陈国去召公子乐。赵盾一时心狠,派人在郫的地方把公子乐刺杀了。狐射姑和赵盾争立嗣君,结果狐射姑失败,因此他迁怨到阳处...
· 揭秘:嘉道中衰清朝由盛转衰的标志着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清朝完全的衰败则由乾隆的继任者嘉庆皇帝开始“嘉道中衰”并非偶然,而“嘉道中衰”也不是一个转折,而是一个盛世背后隐藏的危机的延续。清朝乾隆皇帝统治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即“康乾盛世”的最后时期。但乾隆后期已经埋下了清朝和封建社会衰败的伏笔,表现在吏治的腐败,如著名的贪官:和珅;和社会矛盾的加剧,比如王伦起义。所以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是乾隆时期,就像唐朝最辉煌灿烂的时期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但造成“安史之乱”的也是他,所以唐朝由盛转衰的皇帝还是是唐玄宗。清朝完全的衰败则由乾隆的继任者嘉庆皇帝开始。在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日益凸显的种种社会危机,因此“嘉道中衰”并非偶然,而“嘉道中衰”也不是一个转折,而是一个盛世背后隐藏的危机的延续。这种危机不是经济危机,军事危机,而是体制上的腐朽。道光年间,爆发了鸦片战争,天朝上国的大门就此被打开。爱新觉罗氏本是一个强悍的民族。正是因为努尔哈赤...
· 历话——郑的中衰与齐的始强
?郑国当庄公时代,凭借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采用了“远交(交齐、鲁)近攻(攻宋、卫)”的政策,努力经营,国际的地位就蒸蒸日上。到了庄公末年,几乎成为春秋初期的伯主。民国七年在新郑出土的铜器中有王子婴次炉,据近人考证,王子婴次就是郑子仪,他的父亲便是庄公。这话若确,就证明了郑庄公是称过王的,想来是败周以后的事了。鲁桓公十一年,郑庄公去世,国内发生变乱,郑国就中衰了。原来庄公的太子名叫做忽,是邓国的女儿邓曼所生。庄公又娶了宋国雍氏的女儿叫做雍姞{音jí},生个儿子叫做突。雍氏是宋国的贵族,为宋国的君主庄公所宠。郑庄公死后,太子忽即位,是为昭公。宋国人气愤不过,设法诱骗了郑国的大臣祭仲到宋国来,把他拘住,硬逼他拥立公子突为君。祭仲本是昭公的保护人,到这时因为自己的性命要紧,只得答应宋人,与他们结盟,带了公子突回国,拥他即位,是为厉公。昭公便逃到卫国去了。当厉公将要回国的时候,也被宋人拘住,...
· 历史常识——唐朝的中衰
?唐朝对外的威力,以高宗时为极盛,然其衰机亦肇于是时。高宗的性质是失之于柔懦的。他即位之初,还能遵守太宗的成规,所以永徽之政,史称其比美贞观。公元655年,高宗惑于才人武氏,废皇后王氏而立之。武后本有政治上的才能,高宗又因风眩之故,委任于她,政权遂渐入其手。高句丽、百济及西突厥虽于此时平定,而吐蕃渐强。吐谷浑为其所破,西域四镇亦被其攻陷,唐朝的外患,于是开始。683年,高宗崩,子中宗立。明年,即为武后所废,徙之房州(今湖北竹山县),立其弟豫王旦(即后来的睿宗)。690年,又废之,改国号为周,自称则天皇帝。后以宰相狄仁杰之言,召回中宗,立为太子。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乘武后卧病,结宿卫将,奉中宗复位。自武后废中宗执掌政权至此,凡二十二年,若并其为皇后时计之,则达五十五年之久。武后虽有才能,可是宅心不正。她是一种只计维持自己的权势地位而不顾大局的政治家。当其握有政权之时,滥用禄位,以收买人心;...
· 嘉庆帝的生母是谁?嘉庆帝的生母魏佳氏简介
嘉庆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内管领清泰女。乾隆四年入宫,乾隆十年晋封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七年十月丁丑,仁宗生。乾隆三十年,进令皇贵妃。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仁宗立为皇太子,命晋封为令皇贵妃为皇后。嘉庆、道光累加谥,曰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子嗣,皇十四子永璐、皇十六子,殇;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即位后改名颙琰;皇十七子永璘。女二,皇七女,即固伦和静公主,嫁拉旺多尔济;皇九女,即和硕和恪公主,嫁札兰泰。清高宗乾隆帝一生御后妃41人,其中得皇后封号的有三位,一位高宗的结发之妻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一位因自行削发而备受冷遇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最后一位就是嘉庆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魏佳氏,本为魏氏,是内管领清泰的女儿,原属汉军正黄旗,后因魏氏为妃的关系而被乾隆抬入满洲镶黄旗,史称“抬旗”,是一种提高身份地位之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