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清朝文学家端木埰的历史事迹,端木埰的评价及影响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07
转发:0
评论:0
清朝文学家端木埰的历史事迹,端木埰的评价及影响,端木埰的词学渊源,远接以张惠言和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余绪,近承同乡前辈金伟君

  端木埰的词学渊源,远接以张惠言和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余绪,近承同乡前辈金伟君和其尊人学说,兼采祁寯藻的词学趣味,旁师浙西派传人周之琦,在传承旧说的基础上折衷出新,导引晚清词学的发展方向。他的词学特征和学术背景都具有浓重的历史痕迹。

  端木埰在《碧瀣词》自序中曾说到自己的词学渊源,始于清道光戊申(公元1848年),其时因江宁水灾,金伟君先生从采蘩桥移居天禧寺之听风阁,与端木埰寓所相距不过数武,因得时相请益,同侍先生侧的还有杨朴庵、许仲常、钱渐之、僧花雨以及端木埰之家兄数人,适逢金伟君填“秋影”、“秋声”两词,诸生为慰先生穷愁之闷,遂群相唱和,联为“听松词社”。据端木埰自序所云:“仆虽从事于斯,茫然不知词为何物。先生为约略指示。”先生所指示的学词路径包括两点:其一,多读宋词别集,以明词曲之别;其二,严奉万树《词律》。同时因为金伟君与端木埰之先君交厚,因得知其先君即已嗜词,只是吟成即毁,故家中无片纸留存。而在词学趣尚上,端木埰先君“于古人酷好白石,以未见全集为憾,且极严词曲两戒之辨,每谓今人所作皆曲也,非词也。”端木埰《宋词赏心录》于姜夔词选录两首,未尝没有弘扬先君之志的初衷在内。他在《惜红衣·和瑟轩即代答柬》词中曾有“周、姜既往,古乐渺难识”之句,则他推崇姜夔与严守词律,原本也是有内在关系的。

清朝文学家端木埰的历史事迹,端木埰的评价及影响

  晚清四大词人,王鹏运“其词导源碧山”,“述王氏之词者,尤不可忘先生”。文廷式认为“张皋文具子瞻之心”,郑文焯作词“入手即爱白石骚雅”,其词“吐属骚雅,深入白石之室”,并对白石为人的“疏古冲澹,有晋宋间风”心追神慕,同时在词的风格上服膺张炎“清空”之说,早尊白石,晚崇周、柳,努力融合浙、常两派。朱祖谋学词之初,王鹏运“时时语以源流正变之故”,且“在光、宣之际,即致力于东坡,晚年所造,且有神合”,况周颐自称其词“得力于沤尹与得力于半塘同”,并多次自述亲接端木埰教诲,深相敬服。此数家不仅交谊频繁,其中王、况二人并与端木埰合刻《薇省同声集》以记其谊,而且在词学思想的传承上或从碧山导源,或偏尊白石、苏轼,追本溯源,都与端木埰有着一种难以割裂的关系。即此而言,人们也可估量出端木埰在晚近词学中的独特地位。

  回视二十世纪的词史与词学研究,除了唐圭璋先生撰有专文论及端木埰,然也只有寥寥数百字,后来诸家有关清词的著述,都未尝留意于此,则对于探索晚清词学的源流因革和发展轨迹,不免有关怀未周之憾。本文于此,或不无补苴罅漏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端木埰是谁?清朝著名文学家端木埰的生平简介
端木埰:(公元1816~1892年待考),回族,字子畴,江宁人(今江苏南京)。著名清朝文学家。清代文学家,任侍读。工书,著有《赋源》等多种著作传世。端木埰的仕途总体上说是比较顺利的,他很早就得补诸生,而且岁科试屡次称冠,所以能以优行入贡,录用知县,后又得祁寯藻的推荐,除内阁中书。后来又补典籍,充会典馆总纂(公元1886年),升侍读。少有诗才,弱龄作《梅花诗》,有“饱经霜雪无寒相,能返阳和亦大才”之句,其胸襟与志趣已初步显现。但他“性兀傲,不与时俗谐”,“自甘冷僻”,“最恶权贵人,意所不惬,必面斥之”,而且直到晚年仍自称“平生豪气未除”。在人格追求方面,他似乎对苏轼别具青眼,他在庚辰年(公元1880年)东坡生日所作的《水调歌头》词中曾把苏轼称为“宰衡材”“奇才”,认为“尔日倘登用,韩范许同侪”,而对苏轼身前被“群小”挤排,身后更有“腐儒袭谬”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愤慨。他的兀傲性格和不与时谐,似...
· 清朝著名文学家端木埰为何如此有才?端木埰的作品及特点介绍
端木采:(公元1816~1892年待考),回族,字子畴,江宁人(今江苏南京)。著名清朝文学家。清代文学家,任侍读。工书,著有《赋源》等多种著作传世。端木埰的词往往从日常情景出发,表现自己或细腻幽微或清雄豪迈的心思。他的词一般都有简短小序,说明自己的创作原因,如“新凉”、“龙树院即景”、“秋气”、“十六夜对月”等等,以景现情。如《齐天乐·月夜坐太清观》词上阕云:“画楼歌管春如梦,幽人独游尘外。碧宇高寒,红墙寂静,天与清凉诗界。中天翠彩。喜风露无声,玉轮高挂。领略清晖,浣将灵府倍潇洒。”清幽之景与作者潇洒尘外之情已浑然难分,别具姜夔“清空”之意趣。再如《齐天乐·甲申守岁有感》下阕云:“平生豪气未减,记萧斋读月,长剑孤倚。碧海屠鲸,青田饲鹤,少日心情空记。新来更喜。幸留得儿时,夜灯书味。为问梅华,可容同调比?”用清旷之语写平生豪气,显然有苏轼词的影子。端木埰的词往往从日常情景出发,表现自己或细腻...
· 姜埰
生平姜泻里之子,姜垓之兄长。明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授密云知县,后迁礼部主事,崇祯十五年(1642年)擢礼科给事中,以直言著称,声绩颇佳,与龚鼎孳交善。崇祯末因屡犯天颜,陷刑部狱。崇祯十六年二月出狱,遣戍宣州卫,将赴戍所而都城陷。后著僧装,流寓苏州,“甲申以后始为诗”,购得“醉颖堂”(现苏州艺圃前身),重予修葺后,更名“颐圃”,又名“敬亭山房”,自号“敬亭老兵”,以示不忘故主之心,死后葬于宣州敬亭山下。著有《敬亭集》十一卷。《明史》有传。参考书目(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南天痕》卷十九
· 端木蓉是谁历史上是否真有端木蓉其人
端木蓉是温世仁原著台湾武侠小说《秦时明月》系列中的一个女性角色,端木蓉不仅长相出众,声音轻柔,还是个身形娇小,飘逸灵动的绝世女子,在小说里,虽然性格有些蛮横、泼辣,但是她温柔的外表给人娇春融冰的感觉。端木蓉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在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端木蓉这个虚构的人物,她在动漫里高冷如仙,而在电视剧《秦时明月》里却摇身一变,变身成为了麻辣神医。在小说原著中,端木蓉是儒家大当家端木敬德的女儿,月神的师妹。同时,作为神都九宫的阳门弟子,端木蓉又被江湖人称“神医端木蓉”或者“镜湖医仙”。端木蓉长得漂亮,但是脾气不怎么好,她的性格乖张、怪诞,喜怒无常。由于是儒家大当家的女儿,没有遗传到父亲稳重、内敛的性格,行事诡谲,又目无礼法,因此其父拒绝与端木蓉相认。她又是一个吃货,她的发饰是一根一尺有余的铁筷子,这既是她吃饭的筷子,也是她杀人的武器。端木蓉虽然是个脾气无常,看似冷酷无情的女子,但是却相当懂得报恩...
· 端木氏
江苏溧水端木氏字辈:亲贤乐利,礼仪传家,和怡佑爱。全国端木氏家族发祥于古代的卫国(今河南淇县一带),南宋末年,迁往姑苏(后为苏州),现端木姓多分布在江苏溧水及长江三角地区。溧水端木姓氏主要集中在石湫镇端祥村、开发区柴山、团山等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