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史上打仗最厉害的太监唐朝杨思勖,打得安南土著不敢叛乱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5
转发:0
评论:0
史上打仗最厉害的太监唐朝杨思勖,打得安南土著不敢叛乱,太监,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独有的历史现象,它的存在与历代王朝的兴衰密不可分,可

  太监,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独有的历史现象,它的存在与历代王朝的兴衰密不可分,可谓是封建王朝政权更迭的“晴雨表”,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起着加速着一个王朝前进和衰退的“原始初创力”。

  太监称谓最早见诸于唐高宗时期设置的中御府,当时太监作为一种官职名称不是后世今人所能随便称呼的,由于中御府的官员都是由宦官充任,故世人皆呼宦官为太监,太监一词作为对净身无生殖能力的宦官称谓便逐渐流传开来。

  由于太监是皇帝身边的近侍,长期陪伴在皇帝身边,因此对皇帝喜好及朝政动向自然了如指掌。

史上打仗最厉害的太监唐朝杨思勖,打得安南土著不敢叛乱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对于通讯尚不发达的古代,掌握有第一手情报的太监自然是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太监因此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势力与皇帝、外戚、大臣之间相互博弈,互为利用。

  自秦朝开始,太监赵高作为首个登上封建历史舞台的宦官与李斯相互勾结,悖逆矫诏,诛杀皇位继承人扶苏及良将蒙恬等大批忠臣良将,秦朝拜此而享国祚短短十四年。

  汉、唐以降,太监掌控朝局,祸乱朝堂,甚至随意废立皇帝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从汉和帝到汉献帝,宦官、外戚之争达6次之多,皇帝作为傀儡被宦官肆意摆弄;自肃宗朝始,皇帝即大位必得宦官支持,否则权势不稳、帝位不保,终唐一朝,21位皇帝有7个帝王是宦官所立,其中唐敬宗还被宦官刘克明手刃弑杀。

  可以说太监作为中国封建历史文化上的一朵“奇葩”,绝大多数基本上都被打上了“黑化”的标签。

  然而,在浩如“宦海”的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一批“出淤泥而不染”的太监如浑浊大河中激起的一朵翡翠轻盈的浪花,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国家得以安定,中华疆土不致丢失。

  而在这些泛白如玉的浪花中,唐朝的杨思勖不失为一个朝代的“柱国功臣”。

  杨思勖,字祐之,罗州石城人(今广东廉江),幼年时为太监杨氏所收养,净身后,在内侍省当差。

  由于杨思勖自小喜好舞枪弄剑、研读兵书,加之天生神力、膂力过人,因此成年后秉性豪气冲天,智谋鬼神莫测。

  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李显在众臣的拥立下即位,复改国号唐。中宗在位期间,太子领军逼宫,李显吓得不知所措,内侍杨思勖主动请缨,唐中宗见朝中无人肯领兵出战,只好让杨思勖讨逆,杨思勖策马扬鞭,手持矛槊,飞奔城外,大喝一声将敌首斩落于马下,叛军震惧,纷纷溃败,杨思勖趁势掩杀大败叛军。

史上打仗最厉害的太监唐朝杨思勖,打得安南土著不敢叛乱

  经此一战,杨思勖将帅之才震动朝野,唐中宗李显破格提拔杨思勖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内常侍。

  此后唐玄宗李隆基夺得大位,杨思勖跟随李隆基诛灭韦氏乱党再立新功,被获封为左监门卫将军。

  如果说杨思勖的军事生涯仅限于宫廷斗争的话,那么接下来平定安南之乱,足以将杨思勖的军事天才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在他平定安南的过程中,安南蠢蠢欲动的谋逆者每闻其声,无不面如死灰、抖如糠筛。

  究竟他用了什么办法,让妄图分裂唐朝疆土的“造反分子”闻风丧胆?

  其实他用的这套“专治各种不服”的方法在四百年后,也在明朝大将常遇春身上屡试不爽——杀降!

  开元十年(722年),安南蛮渠首领梅叔鸾自立为帝,拉拢了真腊、金邻等蛮邦,佣兵四十余万之众,掀起了反唐战争。

  唐玄宗李隆基擢令杨思勖领兵出征平叛安南,杨思勖以十万大军兵出马援故道沿海而进,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绕道敌人后方,杀向叛军。

  梅叔鸾在正面前沿打造的“马奇诺防线”瞬间土崩瓦解,茫然无措,惊恐不安的梅叔鸾只好束手就擒。

  杨思勖将其临阵斩首,并以雷霆万钧之势掩杀了过去,四十万安南叛军大败,流血漂杵,尸积如山。

  杨思勖将俘虏的叛军生剥其面,削去头皮,虐杀完毕后将叛军尸体构筑“京观”,一时间,安南残部叛军乱党震恐惊骇,蛮夷之邦人人自危。

  杨思勖平安南之役,以其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功勋卓著战绩而彪炳青史,杨思勖军嗜杀成性,安南土著居民对其震恐万状,此后再也不敢作乱脱离大唐帝国的版图。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当虐杀成性的杨思勖如同“定海神针”一般给安南土著内心留下一道道骇人听闻的阴霾,撮尔小国反而会对你俯首称臣,永不悖逆。

  当强汉盛唐的后世遗弃这些杀伐果决的“狼性”,一幕幕华夏故土尽丧胡人之手的悲剧也逐渐接踵而至,成为中古以后历代王朝的悲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太监名将杨思勖:曾经率大军为唐朝平定“安南”
说起大内太监,就会让人自然想到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上,太监专权曾演出了一幕幕的惨剧,其中以东汉、唐、明三代为最。秦朝的赵高,东汉的侯览、张让,唐代的仇士良、田令孜,明朝的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太监。太监,通常是指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他们是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太监早期被称“宦官”,唐朝以后才被称为“太监”。太监,作为帝王与后妃的奴仆,支撑着皇家宫殿那广厦高台的金碧辉煌,成就了皇宫大内帝王后妃舒适优裕的奢靡生活。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太监不仅涉足王公贵族、高官显爵的生活中,而且还涉足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在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国,历朝的衰亡大都与太监作乱有关,汉、唐、明三朝的覆灭与太监的专横暴虐就有着直接关系。那么,大唐王朝为什么派遣大内太监去平定越南?大内太监为什么能成为大唐王朝的平定内乱的领兵将军呢?在唐代,太监由内侍省、掖廷局、宫闱局、奚官局...
· 历史上的太监名将:杨思勖为唐朝平定越南
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的也总是什么“十常侍”、“九千岁”一类的大反派。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其实在历史阴影的深处,我们会发现令人吃惊的史实……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上台,其间曾发生太子率领禁军逼宫的政变。叛军势大,宫廷方面却没有将领敢挑大梁,中宗都吓得开始哭鼻子了,杨思勖见状为主分忧,请缨上阵。宛如关云长杯酒斩华雄一般,杨思勖在战场上一刀将叛军先锋砍死,严重打击了敌方的士气,最终造成叛军自行溃散,杨公公就这样完成了自己华丽的初阵。不久,中宗的侄子、一代雄主唐玄宗登基。他开创了开元盛世,也开创了太监领兵出征的先河。开元初年,越南酋长梅玄成起兵叛唐。在给自己起了个相当威猛的封号——“黑帝”后,老梅与林邑、...
· 历史上的太监名将:杨思勖为唐朝平定越南
核心提示:开元初年,越南酋长梅玄成起兵叛唐。在给自己起了个相当威猛的封号——“黑帝”后,老梅与林邑、真腊国合兵同盟,攻陷了唐治下的安南府三十二州。玄宗命令杨思勖主持讨伐。网络配图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的也总是什么“十常侍”、“九千岁”一类的大反派。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其实在历史阴影的深处,我们会发现令人吃惊的史实……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上台,其间曾发生太子率领禁军逼宫的政变。叛军势大,宫廷方面却没有将领敢挑大梁,中宗都吓得开始哭鼻子了,杨思勖见状为主分忧,请缨上阵。宛如关云长杯酒斩华雄一般,杨思勖在战场上一刀将叛军先锋砍死,严重打击了敌方的士气,最终造成叛军自行溃散,杨公公就这样完成了自己华丽的初...
· 历史上的太监名将:宦官杨思勖为唐朝平定越南
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的也总是什么“十常侍”、“九千岁”一类的大反派。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其实在历史阴影的深处,我们会发现令人吃惊的史实……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上台,其间曾发生太子率领禁军逼宫的政变。叛军势大,宫廷方面却没有将领敢挑大梁,中宗都吓得开始哭鼻子了,杨思勖见状为主分忧,请缨上阵。宛如关云长杯酒斩华雄一般,杨思勖在战场上一刀将叛军先锋砍死,严重打击了敌方的士气,最终造成叛军自行溃散,杨公公就这样完成了自己华丽的初阵。不久,中宗的侄子、一代雄主唐玄宗登基。他开创了开元盛世,也开创了太监领兵出征的先河。开元初年,越南酋长梅玄成起兵叛唐。在给自己起了个相当威猛的封号——“黑帝”后,老梅与林邑、...
· 太监名将:杨思勖为唐朝平定越南
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的也总是什么“十常侍”、“九千岁”一类的大反派。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网络配图其实在历史阴影的深处,我们会发现令人吃惊的史实……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上台,其间曾发生太子率领禁军逼宫的政变。叛军势大,宫廷方面却没有将领敢挑大梁,中宗都吓得开始哭鼻子了,杨思勖见状为主分忧,请缨上阵。宛如关云长杯酒斩华雄一般,杨思勖在战场上一刀将叛军先锋砍死,严重打击了敌方的士气,最终造成叛军自行溃散,杨公公就这样完成了自己华丽的初阵。不久,中宗的侄子、一代雄主唐玄宗登基。他开创了开元盛世,也开创了太监领兵出征的先河。开元初年,越南酋长梅玄成起兵叛唐。在给自己起了个相当威猛的封号——“黑帝”后,老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